素描

2020-03-04 00:41:47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一、素描概念

素描是造型艺术的一种形式,泛指用绘制手段完成的单色绘画。例如:用铅笔、炭条、钢笔、毛笔等工具画出来的单色画,都称之为素描。

对于专业的学生来说,一般要求掌握的“素描”是指使用绘图铅笔、炭画铅笔或炭条等工具完成的结构或明暗习作,即“结构素描”和“明暗素描”。前者侧重用线条表现形体的结构,后者则以明暗调子进行造型。

二、工具和材料 素描的工具和材料大概包括:纸、笔、画板、橡皮等。(图1) 笔:通常使用中华绘图铅笔,炭画铅笔或炭条等。初学者一般使用B,至3B的软性绘图铅笔。软性绘图铅笔B、2B、3B、4B、5B、6B等六种,其系数越大,笔芯就越粗,画出来的线条就越黑。HB铅笔软硬适中。H、2H、3H、4H、5H、6H„„等属硬性绘图铅笔,适用其他专业制图,素描一般不用这类铅笔。

随着课程的深入和作画经验的丰富,可逐步使用炭画铅笔和炭条等工具。使用炭条作画时,如果细部难以深入,可用炭画铅笔刻画。但应注意,炭画铅笔包括炭条不宜同绘图铅笔混合使用。 纸:一般用100克或120克的绘图纸,要求表面不太光滑,耐擦。也可用稍厚的白纸或其他有色文化用纸代替。有条件的使用“素描纸”更好。画板:以平整、无缝、轻便为宜。可以用三夹板切割而成(220mmX2440mm)(40mmX60mm),这样既经济,又适用。有条件的购买画夹更好,既可作画板用,又解决了画纸和画稿的存放。橡皮:一般以白色香橡皮为佳。橡皮既可以修改画面,也可以做为一种辅助素描工具;有时候,馒头也能取代橡皮的功能,只是馒头用后要注意用塑料薄膜封好,以防干硬;最近市场上也有4B、5B、6B等橡皮,很好使;还有一种可塑橡皮也不错。

另外,还可准备纸卷笔和喷壶。适当使用纸卷笔可擦出细腻柔和的效果,画面处理完毕后可用喷壶喷上一层固定液,让炭粉、铅末牢固地附着在纸面上,以便保存。

①自制纸卷笔:将较软的纸张约卷紧搓至钢笔粗细后(5cmX25cm),用胶水封好纸头,再用裁纸刀像削铅笔似的将纸卷消尖即成。 ②固定液的配制:将松香研成末溶于酒精之中,以溶液略粘手即成。

三、注意事项

(1)作画时,将画板放在靠背椅或画架上,画者离画板的距离以手臂能基本伸直为原则要求画者视线与画面大约保持垂直状态,以便整体观察。 (2)被写生物象一般布置在视平线以下的写生台上,画者与对象的距离,以对象高度(或宽度)的2-3倍以上为宜,画者方位以既便于观察对象又便于观察画面为原则选定。

(3)握笔方法:一般以能灵活运用手腕的“横握法”较为自如,即用大拇指和食指把笔握住,其余三指和食指同在铅笔一侧,并助其握住笔杆。刻画细部时可像平时写字那样执笔,但要将小指伸直撑着画面,既可防止弄脏画面,又便于把握力度。(图2)

四、静物的构图知识

构图是绘画时根据题材和主题思想的要求,把要表现的形象适当地组织起来,构成一个协调的完整的画面。构图有多种形式,静物写生多采取均衡构图(用不等边三角形的构图形式的较多)。

构图的形式法则中最根本的规律是变化与统一。这是产生好的构图的前提。画面的大小虽然有限,变化却是无穷的,变化必须在统一中寻求。统一就是有规律,形成一定的秩序感,而这种秩序又是与画面中强调的心理感受相一致的。变化就是在统一的基础上加以个别的强调和突出,打破由于完全统一而产生的呆板,使画面产生节奏和韵律。

画面对角线的交点是画面的重心和交点,九等份画面的井字形的四个交点是画面的视觉中心。将主要物体放在视觉中心附近就会显得突出,使宾主呼应才会显得生动;主要物体放在画面正中会显得呆板。(图3)

因此,在静物画构图中,一要注意被画物像与画面所呈现的关系,主要涉及到大小、左右、上下的安排问题,二要注意被画物像之间的调整和设计。这两点都与人的视觉心理有直接关系,如空旷、拥挤、呆板、.零散、偏移、不稳定等,都是构图常见的弊病(图4)。简单地说,动笔作画前必须考虑到静物画的构图使人看起来感到舒服、美观,达到这个目的,构图就是成功的。

一般画法是: (1)主体物要安排在视觉中心附近,使之突出,不可置于正中。(2)大小适当,四周要留出适当的空隙,切忌“顶天立地”。(3)两边的空间要大体均衡,但不必相等。(4)下边的空间要比上边的略大,要“上紧下松”。

1、什么是明暗素描

明暗素描也称光影素描或调子素描,借助光线与形体的关系,研究造型的特点和规律。

物体在光线照射下,呈现出一定的明暗关系,表现出深浅不同的调子,调子就是物体表面所反射的受光量,即明度。 形体的明暗关系即调子的变化要受以下五个方面的制约:

①光源的强弱;②光源距离形体及其各部位的远近;③光线与形体各部所成的角度;④形体自身的颜色;⑤周围环境的影响。 物体受光后产生的明暗变化一般归纳为“三大面”、“五调子”。“三大面”指的是亮面(受光面)、灰面(侧光面)、暗面(背光面)。“五调子”指的是亮调、半亮调、明暗交界线、反光、投影。

亮调:是物体受到光线直射的地方,受光量大,调子明亮,面积较小。亮部受光的焦点叫“高光”,只有表面光滑的物面才会出现。 半亮调:即中间调子或称灰调子,是物体受光侧射的部分,面积较大,呈现出较为清晰鲜明的渐变特点,调子变化丰富而微妙。

明暗交界线:是明部与暗部的分水岭,是一个比较狭窄而调子较深的面,由于它受到环境光的反射很弱,又与受光部接近,明暗对比较强,因而给人的感觉其调子最深,写生时务必抓准明

暗交界线,是概括明暗调子和表现立体空间的关键。

反光:是环境光线反射影响的结果,反光部的调子比明暗交界线的调子要亮些,比半亮部的调子要弱得多,刻画反光有利于立体感的表现。

投影:是由于物体阻挡了正面光源,投射在基面或其它物体上的黑影。投影虽然不是物象中受光强弱的内容,但它是表现特定光源、特定环境所必须要刻画的内容,因此常常连同暗部一并表现。投影的调子,接近物体处较深,渐远渐淡,界沿也渐模糊。画好投影有助于空间感的表现。

2、明暗素描的方法步骤

明暗习作,应把整体观察、整体表现的原则贯彻始终,使习作逐步深入,调整统一。作画的过程大体有:构图定位、抓基本形体、深入刻划和调整统一等阶段。

1、构图定位:认真观察,把所有被描绘物象看成是一个整体“形”,先用记号线在画面上确定这个“形”的位置,然后,再用直线轻轻地分别确定物体的位置,勾出对象的大略形体。主要的物体要突出,但又不宜放在正中,也不宜太靠边,要注意留出天地,天要窄地要宽。画面的物体要有主次,注意构图的均衡。勤于比较比例关系。可以用复线,不要画成凝重、封闭不可改动如同铁丝般的单线。同时,适当摆布大致的明暗和虚实的关系,用笔灵活有节奏,构图有稳定感。(作画前可多画几幅小草图,把满意的构图画到正式的画幅上)

2、抓基本形体:从结构出发,以较轻的直线把握物象总的基本形体特征,并且分析出的形体结构的关键转折点的坐标位置,(从整体到局部,从局部到细部,步步以找平分点方法来确定关键结构点的位置较为方便、准确),运用表现大块体面的方法较准确地画出概括的基本形体。在抓基本形体的这一过程中,要掌握物象形体特征,反复推敲物象的比例(包括每个物体的高宽比例和物体与物体之间的比例)和结构关系,运用直线找形,直到画准轮廓为止。同时概括地画出基本的明暗调子(包括初步画出固有色和背景的调子),使习作体现出素描黑白灰的明暗关系。

3、深入刻划:深入刻划,并非不分主次的平均对待(要有宾主意识),而是以画面总效果为依据,抓住重点,深入表现。强调结构,把形体画结实。充分表现其质感、立体感,利用虚实关系表现空间感,使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作画可以从明暗对比最强烈的明暗交界线开始,逐步向反光部、半亮部推进。半明部最为清晰、鲜明,应作重点刻画,在表现时宜用清楚肯定的笔触。半明部是显示固有色最清楚的地方,可结合固有色进行描绘。亮部色调的深浅也要依据固有色而定。深入刻画时,最易陷入钻局部和细节,应特别注意克服。

明暗素描的整个过程要遵循从整体到局部,从局部到细部,从细部再回到整体的原则。这是对物像整体、局部、细部的反反复复的相互关照、比较的过程。

明暗习作的用笔一般说要均匀,轻松而有弹性,运用什么方法涂明暗,应以表现特定的对象的质感为依据,不应有固定的程式。

4、调整统一:素描作业临近结束,可常将作业放到较远处作比较检查,看看画画,增增减减,把重点画充分,使整个画面的明暗虚实,更加统一和谐,使形象鲜明突出,获得生动的艺术效果。

素描

素描

素描

素描

素描

素描

素描

素描教学大纲

小镇素描

素描演讲稿

《素描.doc》
素描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