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农民减负增收提供体制保证.

2020-03-02 22:25:14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为农民减负增收提供体制保证

中共中央2004年1号文件提出了深化农村改革的四个重点。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局长唐仁健认为,1号文件的改革部分很精彩,政策含金量也很高,所有改革措施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维护农民的利益。这四项改革究竟在政策上有什幺新的突破,怎样体现了对农民利益的保护?唐仁健一一进行了解读。

 加快土地征用制度改革

 记者:一些地方农民的土地大量被征用,又得不到合理的补偿和妥善的安置,失地又失业的农民生活无着,这类的问题在来信来访中一直居高不下,成了一个很大的社会问题。在一号文件中,征地制度的改革有什幺实质性内容?

 唐仁健:改革土地征用制度,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就提出来了,现在改革的要求更加迫切。这次1号文件明确了土地征用制度改革的主要原则和基本思路,核心是两个:一是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切实控制乱占滥用耕地;二是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提高补偿标准,改进分配办法,妥善安置失地农民,为他们提供社会保障。

 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

 记者:从今年开始,粮食收购和销售市场就要全面放开了,不管是销售环节,还是收购环节,都要实行多渠道经营,在这种情况下粮价会不会大起大落?以种粮为主的农民,收入会不会受影响?

 唐仁健:粮食市场放开之后,粮价有可能上下波动,市场风险会增加,分散的、小规模农户容易受到伤害。但是靠垄断市场、封锁市场,解决不了问题。粮食再特殊,它也还是商品,还是要让市场机制发挥作用,合理配置资源。应该在坚持市场化取向的同时,通过国家的宏观政策,调控供求、平抑市场、保护生产者利益。1号文件特别强调要保护种粮农民的利益,并第一次明确提出,要建立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制度。这是一项大政策,是一个保护农民利益的好机制。2004年,国家将拿出不少于1/3的粮食风险基金,用于主产区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其它地区也要对本省(区、市)粮食主产县(市)的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这项政策的实施,将给农民带来很大的实惠。此外,文件特别强调,要制定便于操作和监督的实施办法,确保补贴资金真正落实到农民手中。

 继续推进农村税费改革

 记者:中央1号文件明确规定,2004年农业税税率总体上降低1个百分点,同时取消除烟叶外的农业特产税。取消特产税好理解,农业税税率总体上降低1个百分点,是不是意味着这只是一个平均数,有的地方也可能低于1个百分点?

 唐仁健:我理解,农业税税率是起码降低1个百分点。1号文件里同时规定,有条件的地方,可以进一步降低农业税税率或免征农业税。这是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只要有利于农民增收减负,有实力的地方可以先行一步。事实上,一些比较发达的地区已经率先取消了农业税。但对大多数地区来说,最终全部免征农业税,还需要一个过程。

 记者:从安徽全省进行试点开始算起,农村税费改革已进入第五个年头,并且在全国范围内推开。中央1号文件指出,要为最终实现城乡税制的统一创造条件,对这句话应该怎样理解?

 唐仁健:现在农业税及附加为8.4%,还是比较高的,而且农业税是个古老的传统税种,不符合现代税制的要求。统一城乡税制是个方向,但还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当前重要的是,把农民的税赋尽快减下来,并按照中央的要求,加快推进配套改革,继续加强农民负担监督管理,进一步精简乡镇机构和财政供养人员,积极稳妥地调整乡镇建制,改革教育体制。

 改革和创新农村金融体制

 记者:资金不足、贷款困难,是农民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之一,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滞后,几乎成了制约农村发展的瓶颈。大家对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呼声高,期待也高,请你谈谈1号文件在改革农村金融体制方面有什幺新的突破?

 唐仁健:这次1号文件提出的改革和创新农村金融体制的政策措施,在近几年中是突破最大的。文件首先明确了改革的指导思想———从农村实际和农民需要出发,有利于增加农户和企业贷款,有利于改善农村金融服务。

 另外有三条政策措施可圈可点。一是明确县域内各金融机构为“三农”服务的义务。不管哪家银行,只要在当地有吸收储蓄的机构,都有义务按一定比例放贷款。二是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在严格监管、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的前提下,通过吸引社会资本和外资,积极兴办直接为“三农”服务的多种所有制金融组织。这意味着在国家正规的金融组织之外,农村会出现一些新型的金融组织、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三是提出可以探索实行动产抵押、仓单质押、权益质押等多种担保形式。过去贷款只能用不动产作抵押,很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收购旺季资金周转不开,又贷不到足够的款,影响了企业的正常运转和发展壮大。现在好了,新的政策意味着一些流动性较强的资产如机器、果树等都可以作抵押了,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另外,文件鼓励有条件的地方设立农业担保机构,也有助于解决农户和龙头企业担保能力不足的问题。一些地方已经在这方面作了有益探索。

 记者:除了以上四项重大改革之外,还有多项具有突破意义的改革散见于1号文件全篇各处。是不是可以说每一项重大的政策措施,都渗透着改革的精神?

 唐仁健:确实是这样,有的地方看起来只有几句话,甚至只有关键的几个字,但都是具有突破意义的。此外,文件中多次出现“有条件的地方要„„”这是新阶段推进农村改革的一个重要特点,也是重要的改革方法论。既体现了改革不搞一刀切,允许在局部地区试验、突破,又意味着局部探索取得的经验,经过不断总结、完善,有可能向全国推广。总之,不能光盯着“多予”和“少取”,忽视了“放活”,要放开农民的手脚,放活农村经济,调动农民自主创业增收的积极性。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必将为新阶段农村的大发展注入强大的动力。

探析农民增收减负问题

如东县农民增收减负工作情况汇报

如东县农民增收减负工作情况汇报

品牌农业为*农民增收

以农民增收为目标

创新完善农民稳定增收体制思考

农民增收

农民增收

农民减负

农民减负

《为农民减负增收提供体制保证..doc》
为农民减负增收提供体制保证.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