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教案

2020-03-02 01:40:05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弟子规.入则孝》教案

封开县南丰镇渡头中学 莫健火

教学内容:《弟子规》

一、入则孝

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教学目的:

1、熟读并背诵《弟子规》入则孝“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部分。

2、通过讲解联系生活体验,培养学生的孝心

教学重点: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其中让学生理解孝道的重要性。关键在落实上。

教学难点:在成长中如何践行正确的孝。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

1、开火车回答问题:

(1)《弟子规》的原名?(2)《弟子规》的作者?(3)《弟子规》分为几部分?每部分的主要内容?

2、分男女背诵《总叙》部分

二、学习新课

1、学生试谈对孝的理解。

2、出示PPT:二十四孝图之“亲尝汤药”、“扇枕温衾”

2、出示PPT:(1)“入则孝”中“孝”的含义与意义。(2)《弟子规》

一、

1 入则孝

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3、播放《弟子规》相关内容视频朗读(动画)

4、集体朗读“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5、小组讨论理解其中义理。

6、指名回答后教师明确(出示PPT)

7、逐句理解 父母呼,应勿缓。

A结合实际,谈谈自己的理解。 B教师明确(PPT): 现实版“父母呼,应勿缓。”---现在的孩子,听到父母喊自己,年龄越大,反应越慢,喊的次数越多,时不时地还会呛父母一句“喊什么喊?长着耳朵呢!”有的家庭还颠倒过来,成了“子女呼,应勿缓”,把爹妈使唤得跟男佣,女佣似的。

为什么要『应勿缓』?「应勿缓」就是表示一种恭敬。假如父母叫到我们,我们拖拖拉拉、迟迟疑疑、慢慢吞吞,这样的话就没有恭敬心。而孝一定要体现在一个敬字上,孝敬,你没有敬父母这种心,怎么能说有孝心?所以,应勿缓也是一种孝敬。

父母,广义的来看,一切的老人家都像我们的父母一样,所以我们对待老人家、对待长辈,也应该像对父母那样的对待他们。孟子说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对我们家的老人、自己家的父母这种心,扩展到对一切的父母、

2 一切的老人。所以他们这些长辈呼,我们也得应勿缓,他们有需要的,我们马上要帮助。在日常生活中,凡是有人有求于我的,我马上尽力的去帮助他们,这也是应勿缓。这个「呼」不一定是语言上叫,才叫呼,心灵的呼声也得应勿缓。老人家心里有需要的,不待他说出来,我们就要去帮忙,就要去照顾,这就是应勿缓。 父母命,行勿懒.A结合实际,谈谈自己的理解。 B教师明确(PPT): 这是讲父母对我们的教诲,希望我们做什么事,这命令我们,我们马上得做,不能懒。父母是对我们恩德最重的人,我们报恩必须从父母开始。你看现在很多同学,父母让他做点事情,他推辞很多,借口很多。总是会千推托万推托,总是以学习忙为借口,把忙做为懒的借口,这种就是一个不孝的行为了。

举例:

1、有的孩子听到父母让他写作业,立刻答应,马上进了书房,过了一二十分钟父母去看他,摊开的作业本一个字没写,还在那儿玩手机或在发呆……

2、有的孩子听到大人吩咐他做一件事,也是答应的很痛快,过一两天去问他干完没有,他倒一脸迷茫地问你:“你让我干啥了?”…… 父母教,须敬听。

A结合实际,谈谈自己的理解。 B教师明确(PPT): 字面上的解释,就是父母的教诲,我们要恭恭敬敬的去听取。父母都是年

3 长我们几十年的人,一句俗话说「他吃的盐比我们吃的饭多,走的桥比我们走的路多」,他们的教诲一定对我们的人生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所以我们应该虚心、恭敬的去听取,这样子往往可以少走很多冤枉路,俗语都说「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父母反对你的事情,一定有他们的道理,他们的人生阅历广、见识多,我们听取父母的这些意见、建议是决定有好处。对父母的这些教诲,他教得对的,我们更应该听取;教得不对的,我们也得听,还得恭恭敬敬的听,这是养自己的谦德。扩而展之,一切人他对我们哪怕是提一点点意见,给我们一些建议,我们都要很好的去学习、听取,这样子养成自己虚怀若谷的圣贤品格。 父母责,须顺承。

A结合实际,谈谈自己的理解。 B教师明确(PPT): 父母对我责备,我要能够忍受,能够好好的反省自己,承认错误,有则改之,无则嘉勉。用这种态度对待父母的批评、责备,那就是一种孝心的体现。假如说父母对我们的责备,心里有不服,甚至还要对父母有怀恨之心,这就跟孝完全是背道而驰了。如果说父母的责备有偏差,不正确,我们还是要顺承。因为如果是父母讲得不对,我们知道父母讲错了,我们心里明白就行了,以后要注意防范,不能够犯这种过失。既然我自己没有错误,怎么能够反倒对父母不服,甚至怨恨父母?要知道,父母爱你,才会对你严厉的要求。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那么在学校老师的教与责又怎么看呢?有些同学在学校不听话,老师稍微严厉批评一下,就满肚子怨气跑回

4 家跟他父母告状,有些父母甚至会到学校里去跟老师论理,还甚至说要告老师、威胁老师。

思考并讨论:

1、学生与家长做法正确吗?会带来怎样的后果?

2、对于老师的批评,家长和学生应如何看待?

教师明确(PPT):学生与家长做法十分错误,家长这样过分溺爱孩子,一来助长孩子的歪风邪气,不利于健康成长;二来严重影响学校的教学秩序。要知道,“福是逆着加的”,当我们遇到批评、责难,遇到这些不顺心的事情,或者是遇到一些人对我们非常严厉,很不客气,或是受了冤枉,受了错误的批评,我们如果能够逆来顺受,这样子福报就能够增加。所以不要怕吃亏,不要怕被人家责备,甚至打骂,要知道吃亏是福,要学会恒顺。在一切的境缘当中都懂得顺承,这种人就有福了,因为他有德,有德者就有福。

三、再读背诵

1、集体朗读

2、分组背诵

四、课堂小结:我们中国有一句老话:“百善孝为先,行孝当及时”。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这是多么令人遗憾的事情啊。想尽一份孝心,让我们按照《弟子规》的教导,马上行动起来吧!

五、作业: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写一篇学习心得,字数500以上。 2013.10.23 5

弟子规教案

弟子规教案

弟子规教案

《弟子规》教案

弟子规教案

弟子规教案

弟子规教案

弟子规教案

弟子规教案

弟子规教案

《弟子规教案.doc》
弟子规教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