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厂实践总结

2020-03-03 02:15:44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下厂实践总结

2010年3月—2010年9月,本人根据学院安排,到XX

公司和XX公司()下厂实践锻炼。其中,6月14日—7月10日,指导学生企业跟班实习。现将,这一段实践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两家企业的基本情况

XX公司系国有控股的中外合资(港资)企业。公司目前拥有纱线设备11万锭。纺纱采用:经纬纺机的清梳联、瑞士立达公司E32/E65精梳机、陕西宝成纺机的并条机、天津宏大JWF1415型粗纱机、马佐里DTM129型细纱机(配德国绪森的板簧摇架)、意大利萨维奥公司ORION.M全自动络筒机,配备全套乌斯特试验仪器,选用优质的国产和进口原料,采用经ISO9000和ISO14000认证体系,精心生产高品质的一系列纱线——全棉纱(16s--60s)、粘胶纱(20s--60s)、紧密纺、赛络纺、氨纶包芯纱。主要生产精梳及混纺纱线,质量可达乌斯特公报2003版的5%-25%的水平。公司同时拥有8条印染生产线,具有6000万米印染布的年生产能力。XX公司(原南通色织二厂)始建于1956年,是集色织布生产、服装、自营进出口为一体的色织专业生产企业。工厂占地3万多平方米,资产总额四千六百多万元,共有员工580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80多人。年产各种色织布1000多万米,服装50多万套(件),年产值1.2亿元。

工厂主要生产府绸、青年布、牛津纺、绒布、弹力布、彩色牛仔布、泡泡纱、印地科、提花布、新羽绉、杨柳绉、雪尼尔、双层布、三层布、白织布等。产品主要采用新疆长绒布、一般纯棉、人棉、粘棉混纺、粘棉交织、涤棉混纺、亚麻棉混纺、亚麻棉交织、苎麻棉混纺、苎麻棉交织、大麻棉混纺、大麻棉交织、涤腈混纺、涤粘混纺以及阻燃腈纶等原料。 所用原料从4.5s到100/2s之间各种纱线。

二、下厂实践锻炼的主要内容

1、通过三个月在企业的实践,了解了两家企业的基本情况,包括公司发展状况、产品品种、产能、产值、员工人数与构成、科室与车间设置、市场销售情况等。进行企业生产工艺流程参观,了解产品的整个生产过程。了解整个生产中设备的规格型号、数量、生产能力等。了解有关纺织设备在生产中的作用、结构形式、工作原理、技术性能、操作规程。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和对专业知识的要求。了解企业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期间,还邀请了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来校做了专题讲座。

2、用了一个月的时间,组织学生分为2~3人一组,在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实际岗位上进行跟班实习。学生们深入车间了解有关纺织设备在生产中的作用、结构形式、工作原理、技术性能、操作规程、常见故障的原因分析及排除措施;结合岗位工作、深入班组、参与设备的安装调试及维护管理工作;了解各科室车间的职责范围,以及企业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学习了工人师傅爱岗敬业的工作责任心和吃苦耐劳的工作作风。

三、收获与体会

在企业参加实践活动期间,本人始终严格要求自己,与一名公司普通员工一样,以务实的工作态度和扎实的工作作风树立良好的形象,受到了公司上下的好评。在公司实践过程中,能结合自己的教学专业参与本次实践活动,通过深入车间、查阅资料、加强沟通,取得第一手资料,使自己所学的理论和本次实践能紧密结合起来,为做好下一步完善教学方案、改进教学方法、切实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积累了一些经验。

通过指导学生在企业的实践,学生们进一步了解纺织企业实际生产情况,巩固课堂教学中所学到的知识,加强了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也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就业观和人才观,为今后适应工作岗位要求打下基础。

通过4个多月的实践,本人体会到了我们教学与企业需求之间的差距以及当前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差距。同时,我也体会到,职业教育就是应到为企业提供适用的人才,就是要为学生增长就业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在加强学生理论知识教育的同时,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要随时掌握企业发展的动态,及时更新和调整课程内容,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具有竞争力的学生。

下厂实践总结

暑期教师下厂实践总结

下厂实践报告

下厂锻炼实践工作总结

下厂实习实践心得体会

下厂实习总结

下厂实习总结

下厂实习总结

高职职业学院教师下厂锻炼实践总结

下厂体会

《下厂实践总结.doc》
下厂实践总结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