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厂实践总结

2020-03-02 00:33:03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下厂实践总结

2011年暑假,为了加强专业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提高“双师素质”,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本人和李伟、付志光、谢克勇老师受科里委派前往“前锋模具”工厂下厂实践锻炼。通过实践锻炼了解了模具企业对人才知识、能力、素质及职业岗位的要求,并在人才培养和专业教学等方面得到一些启示。

本次下厂实践共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参观了前锋模具厂所有生产车间,包括模具制造和维修车间,注塑车间,装配车间等,了解了模具加工维修的工艺流程、模具加工维修人员必需具备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

第二阶段:本次实践重点是下厂实践,从第二天开始,我们依照企业安排进行不同工种的实习。分别先后实习了数控铣床,电火花数控加工,线切割数控加工,模具钳工修配等,其中模具钳工是相对技术含量比较高的工种,也是比较辛苦的工种,我们虽然在这个工种上花费时间最多,但是坦白些说,还远未达到该工种的要求。

通过亲身深人实践, 广泛与工厂各级领导、生产技术人员交谈和了解, 我们注意到, 模具制造与维修企业要求引进的毕业生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 对于模具制造与维修专业的企业来说, 要求具有扎实的机械基础知识,较熟练的实践操作能力。企业对专业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的要求源于新模具设计与生产的技术含量以及难度远远大于一般的继续产品, 其维修方法和手段的复杂度比一般的继续产品的维修大得多, 如果没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熟练的动手能力、团队协作精神, 就不可能完成新模具的设计、制造和维修任务。 如前所述, 企业要求毕业生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较强的动手能力等, 除了这些专业能力要求外, 还必须有很强的组织纪律性。现代化企业内部管理要求其员工严格遵守企业各种规章制度。各种规则遵守的好坏, 直接影响到企业的产品质量、生存和发展等。当然, 对于产品质量要求非常高的模具企业来说, 组织纪律性就显得更为重要。模具质量的好差,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有可能导致产品的不合格;工作上任何事情必须按照工艺流程100%的做到,不能含糊,不能说做到95%久差不多了,飞机修理是一个系统工程,有很多工艺环节,每个环节必须不能有任何纰漏,。

通过实践锻炼,收获颇多,也有一些想法和建议;

1.加强下厂实习教学环节

下厂实习是一个向企业 学”新知识、新技能、管理以及企业文化必不可少的环节。在这个环节中, 我们将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综合运用在实际中, 同时在实践中, 我们也会体会和学习到一些在课本上所没有的知识。充分利用这一教学环节, 理论联系实际, 对于全面提升我们的综合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2.养成学生专业操作的规范性

现代化企业, 特别是模具生产企业对工作的规范性和程序性要求很高。在工厂, 我们发现, 无论是技术含量较低的基本操作如拆卸、焊接、装配等, 还是技术含量较高的各种测试和故检, 都有一整套完整的操作程序和规范。这就要求在实验实训课教学中, 教师本人的示范操作一定要规范, 对学生要严格要求, 要求学生遵守实验实训室纪律、操作规程, 培养熟练的专业动手能力, 只有这样才能适应企业对专业人才动手操作方面的要求。

下厂实践总结

暑期教师下厂实践总结

下厂实践报告

下厂锻炼实践工作总结

下厂实习实践心得体会

下厂实习总结

下厂实习总结

下厂实习总结

高职职业学院教师下厂锻炼实践总结

下厂体会

《下厂实践总结.doc》
下厂实践总结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