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政治必修一“非选择题”练习卷

2020-03-03 00:39:46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高一政治必修一“非选择题”练习卷

1、物价上涨,特别是食品价格上涨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某校学生开展了一次以“猪肉价格上涨”为主题的探究活动。一名学生从网络上下载到以下新闻标题。

标题一:生猪货源不足,猪肉价格上涨。

标题二:饲料价格大幅上涨,猪肉价格“水涨船高”

请根据标题

一、二的信息分析猪肉价格上涨的原因。(6分)

答:①供求关系影响价格,供不应求时,价格上涨(2分)从标题一可以看出,生猪供应不足,导致猪肉价格出现不同程度的上涨。(1分)②价值决定价格。商品的价值量大,价格高。(2分)从标题二可以看出,饲料价格上涨,养猪成本大幅度提升,猪肉价格也会上涨。(1分)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产力的发展,人民收入的增加,外出旅游的人越来越多,2012年五一劳动节、十月国庆节旅游比往年都红火。无论是游客还是散客,均显得热情高涨。除了游山玩水,踏青赏花,陶冶情操外,还刺激了人们购物消费需求欲望,这对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起了推动作用。运用生产与消费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五一劳动节、十月国庆旅游热的认识。(6分)

答:①生产决定消费。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方式、质量和水平,并为消费创造动力(2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产力的发展,人民收入的增加,为旅游消费奠定了物质基础(1分)

②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消费能够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2分)。五一节、十一国庆节旅游购物消费需求旺盛,能够扩大内需,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1分)

3、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优先位置。我国就业形势是一方面就业难,另一方面用工难。这“两难”是政府、企业和劳动者共同的困惑。

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就“两难”问题的解决,谈谈政府、企业和劳动者应该如何做?(6分)答:①政府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完善就业结构;(2分)②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为职工提供良好的就业机会和就业环境;(2分)③劳动者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的技能和素质(2分)

4、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国政府于近两年打出了一连串的“组合拳”。国务院取消了几百项行政审批项目,确保在下达命令、指令、指标、规定方面决策科学;为了加强环境保护,国家对高污染行业确立较高的征税比例;人民法院积极参与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重点打击涉及食品、药品、农资等犯罪行为。

(1)上述材料中国家调节经济运行的方式各属于什么样的调控手段?(6分)

答:①政府利用命令、指示等决策方式来调节经济活动,属于经济手段;(2分)

②国家对高污染行业确立较高的征税比例,属于经济手段;(2分)

③人民法院打击涉及食品、药品、农资等犯罪行为,属于法律手段。(2分)

(2)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什么?-1-

(3)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2分)

5、材料:2011年,从央视曝光的双汇“瘦肉精”事件到上海“染色馒头”事件,从“地沟油”黑幕到“问题血燕”的惊天骗局,从进口奶粉频现虫子到美汁源投毒案„„2012年,从费列罗巧克力、雪碧纷纷现虫到注蛟虾、水泥核桃粉墨登场,食品安全事件不断触碰人们人们的心理底线。一个个事件,一次次惊心让消费者谈食色变,食品安全在消费者心理留下了抹不去的伤疤。一些专家大声呼吁,保障食品安全既要发挥“无形的手”的作用,又要强化“有形的手”的力量,只有双手并举,才能有效遏制食品安全事件的不断发生。

(1)结合材料,谈谈“无形的手”对企业重视产品质量所起的作用?(6分)

答:①“无形的手”指值价值规律。价值规律作为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对企业的生产经营起重要作用,即调节生产规模、提高劳动生产率、促使企业生产运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②企业重视产品质量,是遵循价值规律的表现。企业生产的商品只有卖出去,并且卖个好价钱,企业才能生存发展下去,故企业要重视产品质量,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③违背价值规律会受到惩罚。企业如果忽视产品质量,甚至生产假冒伪劣产品坑害消费者,到头来“伤害”的是企业自己,在市场的生存竞争中,这种企业终究会被淘汰。因此,企业要按价值规律办事,要重视产品的质量,主动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

(2)从经济生活角度,说明企业、消费者、国家为什么要重视产品质量?(6分)

答:①企业: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二者缺一不可,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着。企业重视商品的质量就是重视商品的使用价值。生产高质量的商品有利于提高企业的信誉和形象,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②消费者:关心商品的质量,是为了获得良好的使用价值,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③国家:重视商品的质量。有利于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有利于提升本国的国际声誉和形象,有利于国民经济健康发展,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的场经济秩序,有利于社会和谐。(每点2分)

6、材料:20世纪80年代出生,目前年龄在20至29岁之间的年青一代被称为“80后”,他们经历了市场经济、全球化、互联网进程的洗礼,消费观念、消费行为呈现出鲜明的个性特征:

追求时尚——喜欢追随新、前沿的消费潮流;

追求个性——崇尚“我有我风格”“我的地盘,我做主”,不满足于标准化、模式化,看重产品的夸耀性、个性化、与众不同;

追求享受和品牌——吃要美味,穿要名牌,玩要高档,讲究排场,互相攀比,品牌意识鲜明。

倾向超前消费——敢于“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许多人虽然经济能力不不强,但敢于贷款买车、买房。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

(1)结合上述材料简要概括“80后”消费特征体现的消费心理?(3分)

(4)答:①追求时尚、新鲜、前沿的消费潮流体现了从众消费心理;(1分)②追求个性、与众不同体现了求异消费心理;(1分)③追求享受和品牌,讲究排场体现了攀比消费心理。(1分)-2-

(2)怎样认识“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这种消费行为?(5分)

答:①“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是指贷款消费;(1分)②如果贷款消费符合自身的实际,并有未来偿还能力,不失为一种可行的选择,既有利于改善个人的生活,又有利于促进生产的发展和经济的增长。(2分)③如果贷款消费超出了自身实际和偿还能力,就属于超前消费,容易引发债务危机,背上沉重的债务包袱,不值得提倡。(2分)

(3)针对“80后”消费现象,准备向该群众就“做理性的消费者”问题发出倡议,如果让你执笔书写这份倡议书,请列出提纲要点。(4分)(每点1分)

答:①量入为出、适度消费,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之内消费;②避免盲从,理性消费,承担社会责任;③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增强可持续消费理念;④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戒奢从简,反对铺张浪费。

7、社会再生产过程,是由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组成的有机整体。消费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家庭消费虽然是个人的消费行为,但对社会有重要作用。

(1)近年来我国居民的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其原因有哪些?(13分)

答: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我国居民的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的主要原因是经济稳定增长,居民收入增加。(5分)物价变动会影响人们的购买能力,影响消费水平。近年来我国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物价相对稳定是居民的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的重要原因。(5分)从有效地控制人口增长、社会保障的完善、有效防止两极分化等角度任一个或几个角度回答最高可得(3分)。

(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请你谈谈怎样做一个理智的消费者?(12分) 答:我们要做理性的消费者,就要践行正确的原则。首先,要量入为出,适度消费。其次,要避免盲从和情绪化消费,要理性消费。要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协调。再次,保护环境,绿色消费。最后,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8、网络的迅猛发展,对我国社会生活产生了广泛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互联网用户的持续高速增长,带来了“宅经济”的强力发展。众多“宅人”吃饭叫外卖、购物上淘宝,催热了“宅经济”,改变了“宅男宅女”的生活方式。

材料二:“网络反腐”在反腐败斗争中表现出不可替代的优势,它是互联网时代的一种群众监督形式,是反腐败事业的新方式。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意识到,反腐败斗争的形势依然很严峻。现阶段除了要充分发挥网络反腐的重要作用外,还要充分发挥“让人们监督政府”的其他各种监督形式的作用。

(1)结合材料一,请你运用生产与消费的知识分析“宅经济”的发展。(12分)

答:①互联网用户的持续高速增长,带来了2010 年中国“千亿宅经济”强有力发展,说明消费对生产有重要的反作用;(4分)众多“宅人”吃饭叫外卖、购物上淘宝,催热了“宅经济”,说明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发展。(4分)②互联网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消费习惯和生活方式,带动了新兴“宅经济”的产生发展,说明生产决定消费,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并为消费创造动力。(4分)

(2)结合材料二,谈谈“让人民监督政府”的形式有哪些?(8分)-3-

答:①通过打电话写信或当面向有关人员指出的方式反映自己的意见,提出批评、建议,即通过信访举报制度行使监督权。

②将自己的意见、建议和要求反映给人大代表,形成人大代表的议案,上传到国家权力机关,即通过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实行民主监督。

③可以依法在新闻媒体上公开发表自己的意见,即通过预览监督制度行使监督权。

④还可以通过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等新形式进行监督。(每小点2分)

9、材料题:昆明市事业单位要推行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技术、管理、资金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有效模式,建立重现实表现、重实际成绩和能力、富有活力的工资收入分配制度,体现人才的价值。

(1)昆明市的分配方式是我国分配制度的具体表现。它体现了什么分配原则?

答:体现了在现阶段,我国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原则。

(2)简要说明我国为什么要实行这种分配制度?

答:①实行上述制度具有客观必然性:首先,这是与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其次,这是由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决定的。最后,这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②我国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能够激发社会成员积极投身国家建设的热情,对加快经济发展和实现共同富裕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10、材料: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调整投资与消费的关系。坚持扩大内需方针,重点扩大消费需求。

(1)请结合所学内容说明党和国家为什么重视扩大内需?

答:(1)消费对生产起着重要的反作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①消费是生产的目的,生产出来的产品被消费了,这种产品的生产过程才算最终完成;②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③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④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并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2)扩大消费需求必须以雄厚的物质实力作保障,请谈谈应当如何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人们的消费水平。

答:①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②通过改革,调整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调整上层建筑中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③大力发展生产力,还需要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④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必须加快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力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4-

高一政治选择题专项练习1

.1.高一政治必修一 第四单元期末练习

高一政治必修一作业本【答案】

高一政治必修一10、1

高一语文必修一文言文知识练习

人教版 政治必修一 必修四易错选择题

中考政治非选择题集锦

高一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期末考试试题

高一政治必修一教学计划 李钦林

高一政治必修一第九课复习教案

《高一政治必修一“非选择题”练习卷.doc》
高一政治必修一“非选择题”练习卷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