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政治

2020-03-01 18:19:47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高一政治《发展生产满足消费》说课稿 大家好!今天我要进行说课的框题是《发展生产满足消费》。

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完成我的说课:教材分析、学法指导、教学方法及手段、教学过程设计、板书设计、课后作业。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框所学习的物质资料生产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社会再生产全过程的决定性环节, 在全册《经济生活》中处于核心地位。本框内容承接了第一单元的主题“为何生产——消费”,深层次探究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并引出为何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及如何发展的问题,与后面两单元内容一脉相乘,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地位非常重要。学习本框还有助于学生认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工作中心,增强学生投身现代化建设的热情和信心。

(二)、教学目标及确立依据

坚持以《课程标准》为准绳,根据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高一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确定了本框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识记生产与消费的关系、社会再生产的四个环节及其相互关系,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理解我国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原因、意义及如何发展生产力;能运用生产与消费的关系,解释现实经济生活中的相关经济现象。

2能力目标

通过对“生产与消费关系”的学习,培养学生从实例中分析认识生产的决定作用,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的观察、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框学习,使学生衷心拥护中国产党,拥护初级阶段基本路线,认识社会主义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自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三).教学的重点、难点 与确定依据

教学重点:生产与消费的辨证关系

确立理由:学生只有正确把握这对关系并深刻理解,才能灵活运用相关知识分析经济现象、解决经济问题,才能明白我国为什么要把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确定为大力发展生产力、为什么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等基本问题。

教学难点:

1、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

2、大力发展生产力要求

确立理由:高一学生知识储备及思考问题深度不够,生产与消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概念比较抽象,理解起来存在难度。。

(四)教学内容重组及拓展安排

充分利用书上的漫画,坚持“一图多用”的原则。理由是:这样既直观,又体现例子典型性、精练性。

有选择性地利用书中的5个探究活动。由学生自己阅读材料,进行讨论,并能联系初中已学知识,提炼观点。理由是:这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发散思维、创新意识,懂得知识迁移,使教学更具启发性。

二.学法指导

(一)学情分析

总体上,高一年学生面临“初高中知识及学法的转折”,要注重初高中知识及学法的共性与

个性,要求因材施教、注意衔接。从知识储备上来说,学生学习了第一单元有关消费的知识,对消费的作用有初步了解,为什么要大力发展生产力这个问题他们在初三也初步接触过,但对生产和消费的辨证关系的几个层面、如何发展生产力等问题他们并未深入了解,所以,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学情“有所为,有所不为”,精选探究案例,精心设计探究方案,及时想到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二)学法指导及选择的依据

本着“授人以渔”的目的,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在本节教学过程中将采用以下方法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

1.自主探究法:理由:学生学习方式改变的关键是课堂能否真正交给学生。教师应成为学生的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

2.合作交流法:理由:课程改革后不再仅仅重视结果,更重视过程,让学生在交流中亲身体验,愉快合作,在发现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

3、情感化学习:理由:课程改革最主要强调寓教于乐,寓教于情,以情动人,以情感人 预期效果:让学生体验到学习是幸福的,学习兴趣盎然

4.评价积极化学习:理由:学生学会自我评价,且以学生能否提出问题,能否提出好问题,能否搜集资料,能够合作交流这样的评价为标准,这就调动了每位学生的积极性。 三教学方法及手段

本框题内容理论性较强,结合此特点并依据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的建构主义理论以及新课程所提倡的新教师观、新学生观、新教学观、新知识观,坚持针对性原则、正面教育原则和启发性原则,突出学科特点,力求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去主动地学习,并学会合作学习,勤于探究,力求创新,特采用如下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主要采取“情境创设——问题质疑”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即:创设出与教材理论相关事实情境,从感性直观的事例中设置悬念,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引导学生合作探究讨论质疑,教师引导总结归纳出正确的答案。其基本程序如下:

教师:创设情境——设计问题——启发提示——指导归纳、思路拓展、行为引导主程序:展示情景——提出问题——探讨问题——归纳延伸、实际运用、能力提升

学生:感知情境——思考问题——讨论质疑——整理观点、举一反

三、情感升华

2、直观演示法:做出POWERPOINT课件,利用多媒体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情绪和积极性,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分析和理解

3、活动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景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

4、集体讨论法: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讨论,促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

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

四、教学过程设计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条理清晰,紧凑合理。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

(一)、设置情境,激趣导入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生活与教育是一个东西,而不是两个东西”,因此创设好的情境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尤为重要。按照新课程的“三贴近”原则,我从来源于生活、学生比较关注的奥运会入手导入,创设一组情境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情景一:古代奥运会:公元前776年的一天,古雅典的奥林匹亚热闹非凡,人们步行或骑马赶往那里,因为要举行一场盛大的竞技运动。比赛开始了,运动员如离弦之箭般向前方

跑去,脚下的沙砾丝毫不影响他们的信念,身上的简易布衣在风中呼呼作响。看台上人们振臂欢呼,真想把这精彩的场面告诉朋友和家人啊,可是只能回去说了。太阳下山了,暮色渐染,人们渐渐散去、、、、、、期待第二天的精彩竞技。

情境二:2008北京奥运会:2008年8月8号,北京奥运会开始了,小A激动不已,一周前就订好了飞往北京的机票,就等着看开幕式了。开幕式很精彩,场地上变幻莫测,在灯光和高科技的作用下,演员的服装变换着各种颜色,小A赶忙把这精彩的表演用摄像机录了下来,然后用QQ传给妈妈看。夜已经很深了,可整座城市还是那么热闹,充满了活力、、、、、、小A在博客上写下了自己的感受。

通过奥运会的今昔对比,请学生结合身边的实际谈谈自己的感受,归纳得出结论:生产决定消费,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二)教学互动合作探究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针对重难点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即大力发展生产力的要求,我依旧延续情境教学法,具体操作如下:创设情境——发现提出问题——小组合作探究交流学习——知识归纳整合——知识迁移运用

情境创设一:1996年的亚特兰大奥运会给他们带来了51亿美元的收益,2004的雅典奥运会给他们带来了109亿美元的收益,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据统计,北京奥运会相关投资2800亿元,对基础设施投资达1800亿元,其中900亿元用于铁路、机场等建设,450亿元用于环境治理,300亿元用于信息化建设,150亿元用于水电气热等生活设施建设。北京奥运直接促进文化体育交通电讯等行业的消费,住房汽车等大宗消费保持持续增长,假日消费、旅游消费等新增消费点呈上升趋势,并提供200万个就业机会,这一切都将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助推器,并对相关产业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产生积极作用。

提出问题:北京奥运会给我们带来的这些说明了什么?

学生通过互动探讨得出结论: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并掌握其具体表现。

知识迁移运用:聚焦社会热点甲流,在旅游、餐饮、交通等行业遭受打击的同时,却刺激了传媒、电信、医药、汽车等行业的市场需求,出现了新的消费热点和消费趋向。 据此如何理解我国经济是“危机中蕴含着新的发展机遇”?

知识小结:把生产与消费放在社会再生产四环节中理解其关系

此环节设计意图:通过互动探究,学生在满怀兴趣和探究的欲望时,往往会产生积极表达自我的冲动,通过此环节可以让每一层面的学生都能有感而发,阐述自己的观点,并对他人观点有针对性的互评探讨,进行思维碰撞,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下以学生为主体,并培养学生的合作与竞争意识。通过聚焦社会热点,引导学生进行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启发式教学,激活学生内在的求知欲,引导学生在积极思考、独立探究、自行发现并得出正确结论的基础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深层次理解“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的观点,从而促进学生实现知识迁移,从知识向能力和素质转化,用知识指导和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达到教学目的。

情境创设二:图表展示2009年世界各国国内生产总值及人均生产总值排名

2009年世界各国及地区GDP排名

排名 国家总值(亿美元) 人均(美元)

1 美国 141500 46320 (总量第一)

2 日本 54800 42480

3 中国 44170 3380

4 德国 38130 39810

5 法国 29780 40900

6 英国 27870 41430

7 意大利 23990 35980

8 俄罗斯 17570 13014

9 西班牙 14100 30820

10 加拿大 13600 41470

11 韩 国 9960 20340

12 巴 西 9340 4930

13 印度 12370 950

14 墨西哥 8850 8140

15 荷 兰 7560 45880

16 澳大利亚 7460 35900

17 比利时 4470 43010

18 瑞 典 4470 48950

19 瑞 士 4310 57040

20 中国台湾 3980 17520

21 印度尼西亚 3960 1590

22 土耳其 3860 5130

23 挪 威 3760 80960 (人均第一)

24 波 兰 3750 9840

25 奥地利 3710 37800

26 沙特阿拉伯 3690 14250

27 丹 麦 3060 56380

28 希 腊 2630 23970

29 南 非 2560 6090

30 伊 朗 2520 3560

31 爱尔兰 2480 58020

32 芬 兰 2360 45020

33 阿根廷 2330 5840

34 泰 国 2270 3420

35 葡萄牙 2190 20620

36 中国香港 2300 29650

37 委内瑞拉 2020 7360

38 捷 克 1690 16560

39 马来西亚 1620 5950

40 智 利 1570 9450

41 以色列 1500 20880

42 新加坡 1410 32030

43 罗马尼亚 1370 6340

44 尼日利亚 1350 926

45 巴基斯坦 1280 790

46 匈牙利 1270 12740

47 哥伦比亚 1270 2710

48 菲律宾 1260 1380

49 埃 及 1160 1510

50 阿尔及利亚 1050 3090

51 乌克兰 1020 2200

52 新西兰 1020 24420

53 哈萨克斯坦 900 5830

54 越南 800 870

55 斯洛伐克 650 11850

56 克罗地亚 500 11050

57 斯洛文尼亚 420 21260

58 保加利亚 360 4820

59 伊拉克 360 1190

60 立陶宛 370 10350

请学生结合图表及课本30页两个探究活动,自主学习与小组讨论相结合,解决为什么大力发展生产力及如何发展生产力两大问题,并选出代表展示小组讨论成果。

设计意图:皮亚杰的认知理论告诉我们,孩子学会一种学习的方法和习惯,远比灌输来的好,也更有效。学生通过自我阅读,增强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归纳总结能力,学会挖掘分析问题的角度,归纳知识点,让学生真正做到自主学习,调动学生的发散思维,把握知识间的联系,掌握“我国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必要性及要求”,突破难点。

(三)、知识小结情感升华行为引导:

简单扼要的课堂小结,可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政治理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且逐渐地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个性。(先由学生小结,教师再加以补充)

设计问题:请同学们结合实际为我们济南经济的发展和中国经济的发展建言献策。

设计意图: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情感,道德就会变成枯燥无味的空话,只能培养出伪君子。” 通过此环节激发学生的责任感和爱国情怀,培养学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谋划策的主人翁精神。

(四)、板书设计

(五)、课后作业:

继北京1990年举办第11届亚运会之后,第16届亚运会将于2010年11月12日至27日在中国广州进行,广州成为中国第二个取得亚运会主办权的城市。请同学们运用本课所学知识,以“广州亚运会,会给我们带来什么”为题写一篇小论文。

通过此作业,可以使学生在掌握课本知识的基础上,迁移运用举一反三,并锻炼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有利于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一堂好课一定是真情涌动,一定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这是我们所追求的境界。作为一名一线教师,如果能用心体会课改内涵、用眼睛细察时代变迁,用双手拨响学生心灵的琴弦,我们就一定能迎来新课改绚丽美好的春天。

五.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问题的设置,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的选择,从而使学生在范例分析中展示观点,在价值冲突中识别观点,在比较辨别中确认观点,在探究活动中提炼观点。既自然而然的完成了知识的构建过程,又实现了知、信、行的有机统一。既突出了重点又突破了难点。可谓环环相扣,水到渠成。

通过这次说课,使我再一次认识到,作为一名一线教师,如果能用心体会岁月潮痕、用眼

高一政治

高一政治

高一政治

高一政治期中考试

高一政治工作总结

高一政治知识点

高一政治答案

高一政治测试题

高一政治期末考试

高一政治教学计划

《高一政治.doc》
高一政治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