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平县小额信贷情况介绍

2020-03-02 19:44:45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金平县外援资金实施小额信贷扶贫工作总结

一、小额信贷的起源

金平自1992年由外交部扶贫挂钩以来,积极争取各方对金平扶贫工作的扶持。经外交部牵线搭桥,得到了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世界粮食计划署和国际农业发展基金会的支持,并组织国内外专家进行实地考察。1993年11月,金平被列为“联合国云南省扶贫与持续发展”项目的试点县之一,并选择金水河镇和铜厂乡进行实施。

1995年10月,UNDP确定以小额信贷扶贫的形式开展项目活动,UNDP拿出5万美元作为小额信贷资金,1997年同意借用10万美元的乡镇企业发展资金开展小额信贷扶贫。1996年5月,借鉴孟加拉“GB”模式,开始在铜厂乡的芭蕉坪村(苗族村)和金水河镇的期腊村(彝族村)发放小额信贷资金。

二、项目运行情况

1.资金来源

——1995年UNDP 项目小额信贷资金124.2万元 ——2000年UNFPA 项目小额信贷资金128万元 ——1997年外交部小额信贷资金73万元 共就位外援小额信贷资金355.2万元 2.进展情况

1996年5月金平自治县UNDP小额信贷扶贫工作正式在金水河镇的期腊村和铜厂乡的芭蕉坪村启动实施,借鉴孟加拉“GB”模式,以非盈利性的信贷为桥梁,以扶贫为目的,依照贷穷贷妇、额度小、期短、公开贷款、无需财产抵押、连续贷款的原则,在全县开展小额信贷扶贫活动。1996年以来累计发放贷款1365万元,累计收回贷款1206万元,还款率88.4%,贷款受益 6个乡34个行政村,69个村小组,805户,贷款主要用于:种植业682万元,占50%,养殖业495万元,占36%,经商188万元,占14%。

3.管理机构

金平县外援小额信贷项目统一由金平县农村合作发展促进会(金平县扶贫办注册的民间机构)实施,职工9人,其中专职信贷员5人。

4.贷款目标:有经营能力,讲信用,信贷意识高的农村群体。

5.贷款产品:三个月期的贷款;半年期(6个月)贷款;一年期贷款。 6.贷款方式:1996年至2005年,信贷方式一直照般照用孟加拉“GB” 模式开展小额信贷扶贫,也就是说,先入村组建5户农户为1组,3-5组为一个中心,经过多次对小组成员进行培训后,采用“2-2-1”形式进行发放贷款,即在一个小组内的5户成员中,先对2户发放贷款,待该2户贷款户第一次还款的时候,另外2户才获得贷款,待前2户第二次还贷,后2户第一次还贷,小组长最后才能获得贷款,当时的还款频率为1/24即一年期贷款分24次偿还。经过多年的尝试,“2-2-1”放款方式工作成本增大,耗费很多人力,又浪费时间,再说老百姓不太接受这种信贷方式,因此,从2006年开始,我县外援小额信贷的贷款方式简化为以下程序: ——借款程序:第一步骤是农户提出贷款申请,信贷员根据申请入户调查,调查内容:核实家庭住址,承贷能力,信誉度,家庭状况,偿还能力,贷款所经营项目;第二步骤是审批:先由信贷员签署意见,促进会派人核实情况,项目负责人签字后,再由信贷员办理贷款手续;第三步骤是签订借款合同。

——收取借款费用比率:借款执行年利率8%,发生借款时按利率一次性收取借款管理费。

——收取借款损失金:借款时收取借款总额的1%作为借款损失金,用于核销借款坏帐。

7.信贷额度:500元——15000元。

8.还贷频率:目前的还贷频率有两种,一是短期贷款的采用整贷整还,一年期贷款的采用分批还款即每月还1次贷款。

三、成效

小额信贷对金平来说是一项全新而极具挑战性的扶贫工程,它的介入从根本上改变长期以来政府“只输血、不造血”的方式,自把小额信贷引进了金平的贫困山区,带进了贫穷地区的家家户户,金平的种植业和养殖业得到了长足发展。

经济效益:

1.小额信贷扶持种植业效果大,对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起了作用,如金水河镇和勐拉乡的贷款农户抓住小额信贷扶持的机遇,充分利用贷款大

量种植香蕉和橡胶,用于种植香蕉和橡胶的贷款565万元,受益8个村小组368户。种植面积800多亩,仅香蕉一项每年就给贷款户带来了500万元的毛收入,扣除成本每每户有净收入5000元;用于种植橡胶的农户,过3-6年橡胶成割后,橡胶将是种植户经济来源稳定的产业之一。 2.养殖专业户迅速发展。鼓励农户发展畜禽养殖是小额信贷最快捷有效的扶贫方式,现投放在养殖业上的小额信贷资金累计495万元。资金主要用于购买杂交母猪、优良仔猪、鸡以及浓缩饲料等。利用小额信贷资金发展养殖业的农户,通过小额信贷扶持和巩固,逐步形成了农村家庭规模化养殖,并获得了很好的效益。如最初参与小额信贷活动的金水河镇曼棚新寨村11家农户,用小额信贷购买种母猪,经过多年的自繁自养,已发展成为金水河镇仔猪繁殖基地和供应基地,实现人均纯收入上千元,同时村里铺通了公路,建了球场,水、电、通讯等设施齐全,该村成了远近有名的扶贫效果显著的亮点村。

3.小额短期就自动排除那些嫌麻烦的富裕户,因为额度小,期限又短,加之利率又高,那些富裕户就会自动去寻求他们需要的大额度长周期的贷款。而真正需要贷款的贫困户会抓住这个机会。

社会效益:通过小额信贷活动,农村信用意识环境得到改善,贷款妇女的地位得到提高,农村参与市场竞争能力得到加强,社会稳定和谐。促进农村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一方面村民之间、邻里之间、家庭成员之间多了一份谅解,少了一些矛盾;另一方面,例会和一些不定期的活动,传播了科技、文化、法律、卫生等常识,推动了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四、贷款户的反映

(一)办理贷款手续简单便捷,不需要财产抵押。

(二)信贷员亲自上门发放贷款和回收贷款,减省了贷款户还款成本,如交通费。

(三)贷款额度小,满足不了家庭经营项目的资金投入。

五、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及解决办法 1.由于群众家庭经济基础薄弱,农村市场容量小等问题,小额信贷产生了拖欠时间长的现象。

2.小额信贷缺乏金融政策支持,还处于一种临时性金融服务的、具有政府行为的扶贫状态。

3.资金的安全问题。由于贷款户居住在高山区、偏僻、分散、交通闭塞,工作人员缺乏必要的交通工具,靠步行往返于千家万户中开展放贷和回收贷款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量大,操作复杂,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和时间,经常性携带大量现金,所以这些原因直接给小额信贷管理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造成工作人员及资金的不安全感和隐患,也严重影响了小额信贷扶贫的进程。

4.小额信贷资金规模小,不能实现机构的持续稳定发展,也满足不了农村的需求。

5、小额信贷是一项非金融机构的金融服务,涉及到许多金融财务知识,小额信贷资金是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则运行,而我们的信贷员多为高中毕业,由于相关金融财务知识不具备,资金管理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学习金融财务知识并了解其他的机构的小额信贷操作。

6.小额信贷业务的发展需要有一个软件的支持,否则很难形成规模。因为扩大规模一是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资源,人力成本不断增大,实现自负盈亏的难度增大,二是管理跟不上,监控上出现漏洞,贷款质量下降,呆坏帐增多。

六、今后的努力

通过几年运作,我县小额信贷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实际运作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必将给今后小额信贷工作带来一定的压力和对小额信贷资金的安全回收带来较大风险。针对存在的问题,我县小额信贷扶贫工作打算从以下几方面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稳定、充实信贷人员,加大清收力度,使回收率尽快达到90%以上,确保小额信贷资金滚动使用。

(三)加强风险防范。小额信贷扶贫工作既是商业信贷行为,又是政府扶贫行为,政策性、原则性强,涉及面广,必须严格执行有关规定,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健全小额信贷内审制度,把行政监督和内审监督结合起来。加强风险防范。

(四)小额信贷的农户积极运用我们提供的贷款发展生产,但由于缺乏市场信息,科学技术及商业运作经验,存在着与市场脱节的现象,农户没法真正融入市场经济的环境,进而实现自我创业自我发展。因此,在给农户提供资金的同时,应提供农业技术培训,信息技术培训,同时提供市场化的服务,包括市场信息培训和市场渠道拓展等方式,推广小额信贷农户的产品,让更多的社会群体知道小额信贷扶贫工作,了解农户生产状况,购买农民的产品,增加农民收入。

小额信贷经验介绍

XX县小额信贷工作汇报

小额信贷

小额信贷的征信介绍

小额信贷资料

农村小额信贷

小额信贷资料

小额信贷浅析

农村小额信贷

个人小额信贷

《金平县小额信贷情况介绍.doc》
金平县小额信贷情况介绍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