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失物招领教案

2020-03-03 19:06:53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浙江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资源建设多媒体教学课件

使用范围:小学语文(人教版)第二册第12课《失物招领》第二课时 作 者:许少云 单 位:萧山区汇宇小学 撰稿时间:2010年1月 【教材分析】

本篇课文写的是小学生现实生活中的一件事,课文的题目取得很妙,明明是乱扔的垃圾,课文里却称作“失物”,为什么呢?这些“失物”的主人是谁?它们是怎样被主人认领的呢?主人又是怎样处理它们的?这些问题可以成为学习本篇课文的线索。教师紧紧抓住这些问题引导学生自读自悟,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在读文感悟中矫正不良行为,使同学们真正体会到应该养成爱护环境的好习惯。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运用课文中的生字。能看课文相关插图,并选择字词说课文主要内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创设具体生动的生活情境,联系生活实际,养成爱护环境的习惯。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使同学们真正体会到应该养成爱护环境的好习惯。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指导读好带有感叹号、问号的句子) 【教学难点】

让学生从内心深处认识到乱扔垃圾的坏处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激趣读文。

1、小朋友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2课,出示课题齐读。我们先复习上节课学过的字词。出示字词(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2、你们读得真好,老师要奖励你们,带领大家去植物园参观。看图(出示课文插图)。能干的孩子能看着图画,选其中的字词,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先自己准备一下,再说给大家听,比一比谁说得好!(自由说、指名说)

3、小朋友真聪明,能讲故事内容了,这节课我们再走进这个故事,好好地读读课文。

二、精读课文,朗读感悟。

1、学习课文

1、2自然段。

(1)同学们读读课文第

1、2自然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课件出示第

1、2自然段)

(2)指名交流自己读懂了什么,并随时进行有效的朗读指导。 (3)指导学习第1段:

a、指名学生说。(预设:我读懂了第一段,第一段告诉我们,今天,一年级一班的同学去植物园参观。)

b、小朋友们回想一下,我们去游玩的时候,高兴吗?说说你当时的心情。(指名说) c、我想,你们也一定体会到书中的小朋友们去植物园参观的心情了。来,代他们把高兴劲通过你的读表达出来吧!(指名读、评价、齐读) (4)指导学习第2段:

a、同学们来到了植物园,你看(多媒体出示画面),植物园里好看吗?说说同学们来到植物园看到了什么。学生读句子:植物园很大很大,里面的花草树木很多很多。看图理解“很大很大、很多很多”,照样子再说出一些这样的词语。 b、指导读好句子:植物园很大很大,里面的花草树木很多很多。

c、出示句子:同学们围着园林工人张爷爷,听他介绍每一种花草树木,听得可专心了。“专心”是怎么样的?举个例子说说或用“专心”说句话。

d、植物园很大,同学们听得很专心。你能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吗?指导读第2段,读好“很大很大、很多很多、可专心了”等词语。

2、学习课文第

3、4自然段。

a、出示句子:中午,同学们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在草地上吃自己带的午饭。学生读句子,并说说读了这句话,你体会到什么?引导学生说出:同学们在一起 2 团结友爱。

b、指导朗读第3自然段,要求:读得欢快些,读出同学们之间的友爱之情。 正准备回家时,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请同学们读第4自然段。 a、请把唐老师说的话用“——”划下来再读一读。

b、出示唐老师的话:同学们,刚才张爷爷捡到一些东西,是哪些同学丢的,请到我这儿来认领。

c、思考:从唐老师的话中,你知道了什么?

d、指导学生朗读好老师“严肃”的语气。预设:唐老师说话时的语气怎样?平时,老师在什么情况下会严肃地说话?试着用严肃的语气读唐老师的话。(学生自由读、个别读、老师示范读、齐读)

3、学习第

5、6自然段。

(1)引读:同学们确确实实不知道自己丢失了东西,四十双眼睛„„四十双小手„„四十张小嘴一齐喊:唐老师,我没丢东西!)

(2)提示学生:句末是感叹号,学生们都摸过口袋,坚信自己没丢东西,所以回答的口气很坚决。再引导学生联系课文插图,抓住同学们的表现,读出惊奇的样子。

(3)大家都说没丢东西,那唐老师说的“失物”到底是什么?板书:失物 a、根据学生的回答在“失物”一词的后面板画各种垃圾,并画出他们的表情,想一想,垃圾会说些什么? b、启发想象,指导朗读:

如果你是乱丢垃圾的同学中的一个,此时你的心情会怎样?那你就用这样的心情朗读课文。

如果你是一个爱护环境的同学,看到这么多垃圾,你的心情会怎么样?那你就试着读读课文。

4、分小组学习课文第

7、8自然段,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1)估计学生要提出的问题有: a、什么是“失物”?

b、孩子们丢失了什么?他们认领了自己丢失的物品吗? c、“会心的微笑”是什么意思?

3 d、唐老师和张爷爷为什么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露出了会心的微笑? (2)教师引领学生间互相解决简单的问题。其中第四个问题估计学生能说出来,但是为了规范学生的语言,教师设计了填空题:因为唐老师和张爷爷看到

看到

看到

所以发出了会心的微笑。

(3)教师引领学生探讨乱扔垃圾的坏处。师:同学们,你们看到这些同学自觉领回失物,并送到果皮箱,我们为他们高兴。

课件出示填空题:因为我们看到

看到

看到

所以我们感到高兴。

(4)指导学生用高兴喜悦的心情齐读第8自然段。

三、拓展延伸,渗透思想教育。

1、请学生看看,自己的前后左右有没有“失物”,该怎么做?

2、在校园中、街道上或家附近有没有“失物”?如果有,你将如何行动?

【课后反思】

这一课的教学,教师努力与学生生活相连,给学生提供大量的语言实践机会,并通过各种途径,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在读中自主发现、自主感悟、交流讨论。由于一年级学生年龄比较小,还没有学会提问题,老师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善待学生在课堂中提出的种种问题,并逐渐学会提问,培养学生学会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较浓的问题意识。

本课文章比较长,教师花了许多时间在学生的朗读上,学生从“不会朗读”到“能朗读”到“有感情地朗读”。教师用“失物招领”的方式教育学生的事,旨在让学生从中受到启发,反思个人行为,养成爱护环境卫生的习惯,思想教育渗透其中。

《失物招领》教案

失物招领教案

12、失物招领教案

《失物招领》一年级教案

失物招领

失物招领

失物招领精品教学教案

失物招领德育渗透教案

配套教案

小学一年级语文失物招领教案

《配套失物招领教案.doc》
配套失物招领教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