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征信体系的野蛮生长

2020-03-04 04:29:12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互联网金融征信体系的野蛮生长

2014-04-13 财富资产管理

推荐关注基金行业网(微信号:jijincn),基金和证券投资领域专业公众微信。 来源 中国证券网 高翔 苗燕 周鹏峰 李雁争

拍拍贷CEO张俊在不同场合讲过这样一个故事:“2012年有一位‘老赖’在拍拍贷借了1万元,后来因逾期上了我们的黑名单。可随后他依然在深圳的一家P2P平台借了50多万,在江苏另一家平台借了100多万,最后全部逾期。”

P2P平台对查询借款人征信报告和行业信息共享有着强烈的需求,但目前尚无法直接接入央行征信系统。作为这一时期的特殊安排,由上海资信有限公司开发的网络金融信息共享系统(以下简称NFCS)自去年年中上线以来,已收录超过20万借款人的信息,预计年内系统采集借款人数将突破百万人。与此同时,也有民资征信公司搭建了小额信贷机构的信息共享平台。

上海资信相关负责人明确表示,未来网络金融信息共享系统会以央行征信系统子系统的方式运行,信息有望进入央行征信系统,以发挥最大的作用。

互联网金融绕不开征信

“互联网金融的本质是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和移动支付等技术在金融领域的运用,但并未改变金融的本质。征信能力和信用评估能力决定了P2P和众筹等融资平台的成败。”

上述案例折射了目前P2P平台所面临的困境,即由于平台尚未接入央行征信系统,行业数据也未实现共享,无法获知借款人的多重负债状况——不清楚借款人在其他平台上有多少负债,是否逾期。

信用是金融的核心,征信能够提高放贷机构信用风险管理水平,是现代金融体系运行的基石。互联网金融,其本质仍是金融,仍需按金融规律办事。因此,构建征信体系是互联网金融发展绕不开的话题。

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央行原副行长吴晓灵认为,互联网金融大致有四种形态:基于电商的第三方支付、基于交易信息的小微信用贷款(阿里小贷)、基于第三方支付功能的金融产品销售和结算(余额宝、基金第三方销售结算牌照)和基于信息平台的融资服务(P2P、众筹)。其中,小微信用贷款和P2P的实质是典型的信贷业务。

“互联网金融的本质是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和移动支付等技术在金融领域的运用,但并未改变金融的本质。征信能力和信用评估能力决定了P2P和众筹等融资平台的成败。”吴晓灵说。

杭州中新力合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陈杭生对上证报记者表示,所谓“互联网金融”,“互联网”只是定语,是手段,其核心仍是“金融”,要解决的仍是“把钱借给谁比较安全”的问题。陈杭生的公司旗下有网络投融资平台鑫合会,并在温州设立了一家征信公司。

央行营业管理部征信管理处处长袁新峰曾撰文指出,当前互联网金融,乃至整个互联网发展的重大课题,是要构建互联网金融征信,以此形成较为完善的互联网金融信用体系。

此外,P2P平台欲接入征信系统的诉求也有法可依。《征信业管理条例》第二十八条规定:“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接收从事信贷业务的机构按照规定提供的信贷信息。”第二十九条规定:“从事信贷业务的机构应当按照规定向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提供信贷信息。”

目前,P2P平台获取融资主体信用报告的方式是由借款人自行提供。这既增加了成本,又存在融资主体在中间环节造假的隐患。

行业信息共享平台已搭建

在互联网金融征信系统搭建完毕之前,各家平台普遍对借款人的资质进行严格审核。拍拍贷上最终借到钱的用户仅占注册用户的8%

中国13亿人口中仅有3亿多人有信贷征信记录,这与欧美经济发达国家征信的覆盖程度有很大差距。张俊告诉记者:“拍拍贷的许多用户没有申请过信用卡,还没有自己的信用报告。因此,某种程度上说我们是在帮年轻人建立信用档案。”

在互联网金融征信系统搭建完毕之前,各家平台普遍对借款人的资质进行严格审核。拍拍贷上最终借到钱的用户仅占注册用户的8%。

严格审核的原因,除了管理融资主体的信用风险,还包括防范欺诈风险。在一些从业人士看来,后者更值得重视。陆金所董事长计葵生多次表示,P2P平台所面临的最大风险,并不是借款人的信用风险,而是欺诈风险,“有些人一开始提供的资料就是假的。”张俊认为,风险防范的第一步,就是防欺诈,要尽量把那些蓄意欺诈的人过滤出去。

去年6月28日,由上海资信设计开发、实现P2P借贷行业信息共享的NFCS正式上线运营。截至2014年03月31日,NFCS累计签约机构130家,报数机构累计63家,系统收录客户数共20.06万户,黑名单人数共4243人,成功入库记录220.03万条,为37家机构开通了查询权限。系统采集的借款人数以月均20%的速度增长,预计2014年内,系统采集借款人数将突破百万人。

上海资信副总裁牛路辰对记者表示,NFCS系统的接入原则可以归结为“宽进严出”。所谓“宽进”,即任何网贷企业只要合法经营,三证齐全均可与上海资信合作;所谓“严出”,是指上海资信采用央行征信系统的技术标准和接口规范,对合作对象提出了较高的技术要求,确保在政策许可时NFCS信息进入央行征信系统不存在技术障碍。上海资信有专门的团队对网贷企业进行报数培训,协助解决信息交互的技术问题。所有的合作机构必须按照约定的数据标准提供数据,在通过检验合格,平稳报数一段时间后才能共享他人数据,这也是目前63家机构报数,但只有37家机构开通查询的原因。

NFCS系统主要搜集五大类信息、近107个数据项,包括被征信主体基本信息、借款申请信息、借款开立信息、借款偿还信息和特殊交易信息。这些信息涵盖了主体在网贷平台从申请、合同订立、合同执行的全生命周期的行为记录。所谓“特殊交易信息”,即俗称的“黑名单”,将放大失信者的违约成本,形成威慑。

此外,也有民资征信公司参与到小额信贷行业同业征信平台的建设中来。去年3月,由北京安融惠众征信有限公司创建的“小额信贷行业信用信息共享服务平台”(MSP)正式上线,为P2P、小贷公司、担保公司提供行业信息共享服务。目前会员机构数约190家,日查询量超过6000件。

与央行系统对接仍有困难

目前P2P直接接入征信系统暂不成熟,可先行开发独立的网络信贷信用信息系统,同时为接入征信系统预留接口。当系统数据质量较高,各方面条件趋于成熟时,可考虑与征信系统对接

牛路辰对记者表示,目前P2P平台接入央行征信系统的障碍主要有以下几点:P2P网贷的法律地位和行业的监管框架尚未明确;网贷行业准入门槛低,网贷机构技术实力差异较大,很多机构与央行征信系统信息交互存在技术困难;行业尚处动荡期,标准业务模式还未形成,平台倒闭、卷款跑路的现象仍时有发生,一些机构的合规报数能力和数据安全相关制度难以达到央行征信系统的要求。

对此,信而富CEO王征宇表示:“一些平台能生存多久都不确定,其数据规范性、安全性、对客户隐私的保护都达不到要求,央行自然会有顾虑。”

央行南京分行副行长奚尚琴在其对江苏省网贷平台的调研报告中建议,鉴于直接接入征信系统暂不成熟,可先行开发独立的网络信贷信用信息系统,同时为接入征信系统预留接口。当系统数据质量较高,各方面条件趋于成熟时,可考虑与征信系统对接。

对于已有的金融信息共享系统,牛路辰表示:“NFCS是人行征信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未来条件成熟NFCS的数据有望进入人行征信系统,将借款人线上线下融资的完整债务历史整合起来。形式上,NFCS会成为征信系统下的子系统,由上海资信独立运行。NFCS并不一定只针对互联网金融,未来第三方支付、融资租赁、保理、汽车租赁、典当等都是NFCS需要涉足的征信领域。NFCS服务对象的选择,以和人行征信系统补位发展为基本原则。”

目前,央行的征信报告并未对信息主体作出评分。美国是信用卡的发源地,也是个人信用评估体系最发达的国家之一。由个人消费信用评估公司Fair Isaac Company开发的FICO评分被美国的三大信用管理局所采纳,被广泛应用在金融信贷、保险、房屋租赁乃至个人求职方面,已经成了美国个人信用评分事实上的标准。

牛路辰表示,未来随着数据量的丰富,NFCS还将提供更多增值类的服务产品,如评分、行业(区域)风险统计分析、主动风险预警等深加工产品。此外,NFCS计划试运行期一年,试运行期间服务免费,未来如果要收费,也会征询机构的意见,“目前倾向于NFCS试运行期过后继续不收费”。

财经八卦网(微信号:icaiba)

财经与八卦,跟你新鲜、好玩、刺激的财经内幕信息。

财经记者网(微信号:icaiji) 财经、金融、媒体观察者。

投资观察网(微信号:otouzi) 投资领域第一时间权威报道,专业团队为你筛选最重要最及时的资讯和信息。涵盖投资、创业、商业和互联网等信息。

举报

野蛮生长读后感

《野蛮生长》读后感

野蛮生长—读后感

野蛮生长读后感

金融征信

什么是征信体系

征信体系建设名词解释

征信相关金融常识

正确选择野蛮生长励志故事

原创:读《野蛮生长》有感1000字

《互联网金融征信体系的野蛮生长.doc》
互联网金融征信体系的野蛮生长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