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有效教学心得

2020-03-03 15:57:56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小学数学有效教学

龙市小学 肖华荣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按照新教学理念,改变传统的备课方式、课堂教学模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通过课堂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数学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结论,还要让学生了解知识生成的全过程;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还要让学生掌握数学思想和方法。为此,教师不仅要精心的预设、以达到精彩的生成;还要运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激励性评价等手段,对教学过程进行有效调控,并创设有效的教学情景、营造富有生机的学习氛围,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环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以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最终达到实施素质教育。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素质教育已成为新世纪改革的主体,新课改的理念就像强劲的东风,吹遍了校园,唤醒了老师和学生。新课改,让课堂充满了激情和活力;新课改,让数学课堂更精彩。然而,反思我们的一些课堂教学,却不难发现,貌似实施了新课标,其实没有实效性,看似热闹的课堂场景,却存在着无效的教学方式。那么,怎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呢?为此,在教学实践中,我认真学习了新课程理念,并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教材内容的特点,精心设计每一节课,灵活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并运用激励性评价,以满足学生的成功体验,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下面是我研究的一点心得。

一、注重学生操作活动,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

1.给学生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变“认真听数学”为“动手操作数学”。学生对数学的体验主要是通过动手操作,动手操作能促进学生在“做数学”的过程中对所学知识产生深刻的体验,从中感悟并理解新知识的形成和发展,体会数学学习的过程与方法,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它是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重要方式。

新教材非常注重学生操作活动的设计并提供了大量的素材,教师要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的认识规律来设计、组织操作活动,并担当好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首先,不能把操作流于形式,要让每个学生都必须经历每一个操作活动。第二,引导学生把直观形象与抽象概括相结合,采取边说边操作,边讨论边操作等方式,让手、脑、口并用,在操作和直观教学的基础上及时对概念、规律等的本质属性进行抽象概括。

2.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从形式走向实质。学生的学习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对人类社会文明发展过程中的一种认识意义上的重演。让学生踏着前人的足迹部分地重新发现他们学习的内容,对于学生的发展具有多方面的意义。教师要有目的地选择这些重演或再现的教学内容,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等数学活动。自主探索是在教师引导下的探索,教师不仅要精心设计自主探索的情境,而且要关注学生探索的过程和方法。学之道在于“悟”,教之道在于“度”,教师要处理好自主与引导、放与收、过程与结果之间的辨证关系。对于那些估计学生通过努力能探索求得解决的问题,应大胆地放,放得真心、实在,收要收得及时、自然。如果只放不收,只是表面上的热闹,收效甚微。如果失去教师有价值的引导,学生的主体性也不会得到充分的发挥。

二、教学过程因素的有效调控,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是有效教学的重要保证。

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是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在学习活动中起着定向和动力作用,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求知欲的主要因素。相反,没有兴趣,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任何教学活动都是低效的教学,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经验和教材特点,选择学生感兴趣的事物、活动,用蕴含数学信息的故事、游戏、图片,再配置以多媒体的辅助,创设各种生动形象的、与教材内容有关的教学情境,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例如,在教学一年级教材《加减混合运算》一课时,课的开始是这样设计的:(幕示情景图)停车场上有6辆小汽车,开走了3辆时,老师问有什么变化?当又开来2辆时,老师再问:又有什么变化,然后,老师要求把刚才看到的情况连起来说一说,这时,同学们兴致盎然地说:停车场上有6辆汽车,开走3辆,又开来了2辆,这时,停车场上还有几辆汽车?这样,学生自然而然地被带入到探索新知的活动中去。

2、学生的已有经验,是有效教学的生长点。

《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应该从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和生活经验出发。一位教育家也曾说过:“影响学生的最重要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然后据此进行相应的教学安排。”有效的教学要把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生“生长”新知识。因此,教学中,不仅要了解学生的已有经验,更要选准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发诱因,促进知识的迁移,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主动探索的兴趣。例如:在教学《比例尺》一课时,学生已经有了比的知识和对地图、平面图的了解,当学生很容易在纸上画出与三角板同样大小的三角形后,通过比较得出:“图上的边长:实际的边长=1:1”,然后问:“你能把一个长80米、宽50米的长方形操场画在纸上吗?”学生面面相觑,小声议论着,有的双眉紧蹙,有的则边摇头边说:“操场那么大,纸那么小,画不下。”此时,老师慢慢地说:“生活中我们见到的地图是怎么样的?”这时,很多学生马上意识到了什么,在老师不作任何讲解的情况下,充分利用以前学过的比的知识,把操场的长和宽缩小若干倍后,很快就画好了。“比例尺”的概念自然生成。

3、活动化学习过程,是有效教学的载体。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面对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要使学生乐于接受,最有效的教学就是让他们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只有当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其中,亲身经历知识的生成和发展,他们才能主动地发展知识,有效的建构知识。 在教学中,教师应努力优化教学过程,把课堂营造成学生的数学活动场景,把数学知识的学习设计成一定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自主探索,在活动中发展创新。例如:在教学《认识几分之一》时,当学生认识了几分之一后,老师提出:“给你一张正方形纸,你能不能折出它的1/4?试试看,请给你折出的1/4涂上颜色”这时,同学们兴致勃勃地动手操作起来,他们用多种方法折出了1/4。通过手、眼、脑并用,启迪了他们的大脑思维,很快又得出了很多种1/

8、1/16的折叠方法。这种以“动”激“活”的学习方法,营造出富有生机的学习氛围,不仅让学生在课堂上无拘无束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同时也让他们分享着进步与成功的喜悦。

4、运用激励性评价,是有效教学的重要措施。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与掌握,更要关注情感与态度的形成与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激励性评价可以创造融洽和谐的教学环境,增强学生自信心,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学生的自信无论对学生的学习还是对学生一生的发展都非常重要,学生的成长需要激励,学生的学习过程更需要激励。在听课时,我们经常看到许多学生积极参与思考,大胆发言,当他们的某个思路或计算方法被老师肯定后,从其眼神和表情就可以看出,他们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他们会反复钻研、探讨,直至解决问题,可见,正确的评价是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主要因素。因此,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积极性和参与程度,重视学生参与学习进程的态度和情感,重视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并运用激励性评价,以欣赏和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活力,要善于抓住学生的闪光点,积极地鼓励和肯定每个学生的每次进步,以满足学生的成功体验,要让他们在评价中得到鼓舞,树立自信心,从而不断进步,不断成长。

总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用新课程理念指导教学,精心设计活动化教学程序,以平等合作的身份参与学生学习活动,并在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活动中正确指导,适时点拨,同时运用激励性评价,以满足学生学习成功的体验,只有这样,才能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真正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也只有这样,才能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最终达到实施素质教育。

小学数学有效教学心得

小学数学有效教学心得

小学一年级数学有效教学心得

有效数学教学心得

小学数学有效教学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有效教学培训心得

经验交流 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心得

浅谈小学数学有效教学

小学数学有效教学心得体会

小学数学的有效教学

《小学数学有效教学心得.doc》
小学数学有效教学心得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