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护理中的安全隐患分析及对策

2020-03-02 05:11:37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骨科护理中的安全隐患分析及对策

天津港口医院骨科

刘节竟

【摘要】

指出了护理安全管理是保障病人生命安全的必要条件是:减少质量缺陷,提高护理水平的关键环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就医病人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加,病人安全日益受到关注,护理安全管理是护理的重点。没有护理安全的管理就会使病人对医院产生不信任。所以护理安全隐患的预防及管理是护理工作中的首要任务。本文分析了造成护理安全隐患的因素,包括病人,护士,技术等因素。针对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管理,提高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和病人进行沟通,增加核对环节,警示标志,合理配比人力资源等方面,化解护理风险,保证护理安全,提高护理质量,创建骨科护理品牌,深化护理内涵的管理理念,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观念。全面推广安全保障措施,保证病人安全。 【关键词】 骨科 安全隐患 分析 对策

【正文】 护理安全是指在护理过程中,病人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1]。安全管理是保证病人生命安全的必要条件。医疗服务具有专业型、复杂性、相互依赖性、不确定性、高风险性的特点[2]。护理安全已成为衡量护理服务质量的重要标准,护理管理也应从保证病人安全着手,加强护理安全管理[3]。创建护理品牌,深化护理内涵的管理理念,牢固树立安全第

一、预防为主的观念,全面推广安全保障措施,保证病人安全[4]。美国卫生文化和卫生安全专家凯泽教授将其定义为“个人或机构行为的一种整体模式,以共同的信仰和价值为基础,不断努力,将服务过程中可能引起的病人伤害降至最低[5]。 1造成安全隐患的因素 1.1 病人方面的因素

1.1.1 病人法律意识和保护意识增强

随着法律法规的健全和完善,医疗案例的增多,病人的法律意识增强,加上各种媒体炒作使护患关系紧张,病人对护士的不信任感增加。 1.1.2 病人对自身疾病康复期望过高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自身健康的要求及护理服务要求提高,对疾病知识方面缺乏正确认识,易产生焦虑、恐惧等心理现象,不信任医务人员,怀疑诊断、治疗错误,拒绝配合治疗,导致人为的护理不安全因素。

1.1.3 病人行为因素

护理工作是一项护患双方共同参与的管理活动,护理工作的正常开展,有赖于病人的亲密配合支持。病人的求医动机和行为,对病人能否与医护人员密切合作,积极与疾病治疗具有重要影响。老年病人及婴幼因视、听、触觉等感知能力会增加医疗不安全因素。骨科患者行动不方便及多为老年人的因素[6]。 1.1.4 病人的心理因素

骨科手术是一个以急性与有创性的疾病为主的手术方式,急剧的心理变化与严重创伤能造成患者相应生理功能障碍、生活能力下降等, 也会导致严重的心理反应, 将对患者的治疗产生负面影响,导致预后不良[7]。

1.2 护士方面的自身因素

1.2.1 责任心不强。主要表现在护理人员在工作中不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或简化程序,如加药不戴口罩,安瓿中残留药液,单独值班时不按等级护理制度巡视患者,大小夜交接班时不进行床头交接班,上班时注意力不集中、聊天、打电话、吃东西等,导致治疗不及时。 1.2.2 业务水平不高,技术操作不熟练。护理人员业务知识缺乏,工作经验不足,技术水平低下,与他人配合较差[8]。,不重视学习和业务技术培训,单独上班时不能完成较复杂的操作;对病情观察不仔细,不能及时、准确、有效地抢救患者。

1.2.3法制观念薄弱,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护理人员法律意识不强,忽视患者的权益,对患者实施治疗和护理时,没有及时履行告知义务,忽视患者的知情同意权;不注意保护患者隐私;不坚持原则,盲目执行口头医嘱等。护理记录单中也存在大量安全隐患,如主客观资料认识不清,记录中常出现主观判断混淆,不能正确评估病情。护理记录和医疗病程记录不符,护理记录的真实性、及时性、准确性不够,抢救患者以及危重患者专科治疗及护理未及时记录;特殊用药滴速等未记录,若发生纠纷护理人员将十分被动。

1.2.4 医患沟通不够,轻视人性化服务,护患交流量较少,语言失度,解释工作不到位,特别是在住院账目查询时,如果忽视、缺乏沟通技巧,很容易导致护理纠纷。在2000年对美国医疗缺陷的根本原因调查显示,培训和沟通不足是常见的原因,超过50%.[9]。

1.2.5 医院体制不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健全不完善,约束力不强。护理人员“三基三严”落实不到位,对护理人员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定期考核,未做到人人达标,人人过关。

1.2.6 人力资源不足,现阶段医院以科室为单位进行经济核算,科主任负责制。为追求经济效益常常不增加护理人员造成护理人员缺编严重[10],护理工作量大,不分昼夜超负荷工作。是少数护士身心疲惫。产生厌烦心理。不能高质量的完成护理工作目标。

1.3 技术因素 随着新技术、新项目的大量引进,护理工作中复杂程度高、技术要求高的内容日益增多,导致护理工作中技术方面风险加大,影响护理安全。

1.4非医疗意外因素 病人自身伤害;私自离院发生意外;在进行医疗检查途中、检查时发生意外;病人跌伤、烫伤、冻伤;病人的违医行为等[11]。

1.5 骨科特点手术多,手术麻醉分级也是按照国际分类的方法,依据患者的全身状况,做出六个分级。级别越高表明麻醉风险越大,手术前准备就要更充分,以应对各种意外发生[12]。 2 防范与对策

2.1 健全和落实护理安全管理相关制度 规章制度是医护质量最重要的保障,应根据时代发展及医疗技术的开展不断修订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诊疗护理常规、操作规程、应急预案。根据护理缺陷发生的相关因素,制定确保护理安全质量的标准,并体现科学性、先进性、可操作性、专科特点,以指导临床实际工作。

2.2 加强法律规范教育和培训,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经常组织护理人员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使其知法、懂法,自觉维护患者的知情权、隐私权,认真写好护理记录。

2.3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安全教育,使每位护理人员都能自觉遵守医德规范,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和诊断技术规范,切实提高护理服务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如利用各种会议、查房、讲座、培训班、质量例会等进行安全教育,广泛宣传并加强学习职业道德高尚的典型事迹,使护理人员树立忠于职守,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思想。

2.4为了提高护理安全性,本院各病区统一张贴警示标在每个病室挂有包含防火、防盗等内容的特别提醒,在开水间、厕所、走廊分别摆放“防滑”、“防伤”、“冷”、“热”标志,有跌倒危险的病人床边悬挂“防跌倒”标识。护理部针对可能发生的各种突发事件建立了急预案,包括突发火灾、停电、停水、病人自杀、摔倒、输血、输液反应、导管滑脱、针刺伤、化药物渗出等应急预案,以简单、明了的流程图表示。

2.5 医院管理者须十分重视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合理配置人力资源,为护士的身心健康提供保障,使护士充分认识到自己的重要作用,从而更加努力工作,提高护理质量,使病人安全系数增加[13]。 2.6 增加护士的沟通能力,沟通过程中始终保持微笑,以诚恳的态度,端庄的仪表,和蔼的语气,关怀性的语言,适中的语速来缓解骨科患者的痛苦,并注意患者病情的变化[14]。

2.7 病人安全走访(Patient Safety Rounds)也称为管理者走访,由美国Allen Frankel博士[15]

首先提出,它是指医院领导者应经常走访基层,一般1周1次,询问一些有关病人安全的具体的问题,如:“你认为领导者应该怎么做才会使你的工作对病人来说更加安全?”等,可给领导者找出安全隐患的机会,讨论其原因,并记录交谈中的一些关键信息,加以分析,同时对系统做出改进[16]。

2.8 自愿报告系统 自愿报告系统(Voluntary Reporting Systems)提供了一个发现错误并从错误中学习的机制。自愿报告系统成功的关键是非惩罚性的环境、报告方式的简洁、及时有效的反馈[17]。自愿报告系统与安全文化互为因果,自愿报告体系鼓励人们暴露自己的错误,同时向其他人发出警示,长此以往,可形成一种人人关心安全的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而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又可使人们自觉地将自己的差错等主动报告,形成一种良性循环,促进

安全文化建设。这需完善相关制度,建立一种不带惩罚措施的护理缺陷报告制度。有调查显示,去除惩罚机制,医疗缺陷的报告率显著上升,达10倍甚至20倍[18]。目前我国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系统尚未健全,多数医院都设有医疗护理差错强制性报告系统,严重的医疗护理事故必须上报,但针对一些并未或轻微引起病人损伤的差错,医护人员可能会因担心受惩罚而采取隐瞒态度,这样不仅无法避免差错的再次发生,而且可能会为发生更严重的安全

事故埋下隐患。传统的管理理念使管理者在分析和处理护理差错或事故时,注重分析个人护理行为中不安全因素,对个人加以责罚,而忽视管理制度或流程上的缺陷,这种做法无益于从根本上杜绝差错的发生,治标不治本。国内护理管理者应转变观念,对出现的问题应着重及时改进系统,淡化对个人的处理。此外建立一个安全公正的文化环境,是提高员工安全责任与态度的重要保证[19]。

2.9重视对护理管理者的选拔、培训与考核 护士长是医院护理管理最基层的管理者,在医院护理管理中扮演重要角色。护士长的个人素质和能力影响医院护理团队的整体素质和护理质

量,应高度重视护士长的选用:①按管理者的资质要求和公平竞争原则选拔高素质的、全面的护理人才;②重视护理管理者的岗前培训和继续教育,尤其是管理知识和人文知识的培训;③对护理管理者进行定期述职测评,提高其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

2.10 对病人进行宣教开展优质护理,强化临床护理工作,改进护理服务,可全面提高护理临床工作的水平[20]。增加病人对护士的信任,让病人配合护理工作,减少安全隐患。 3 小结

护理安全关系到护患的根本利益,直接影响着医院的环境和经济效益,因此科学的护理管理可以有效地回避护理风险,防范和减少护理纠纷,为病人提供优质、安全的护理服务。如何最大程度地减低给病人和医疗机构带来的损失,这是医疗系统永远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朴桂顺,董秀英.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与管理对策【J】.现代临床护理,2008(7):50-52.[2] 孙国珍 手术安全核查在手术安全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医学管理论坛,2011.2.(28):27-28 [3] 廖薇菁.护理风险管理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7,42 (9): 830-832.[4] 张小梅 常见护理安全隐患因素分析及对策【J】.当代护士,2010(5):86-87 [5] Ronald Gs 患者安全文化的发展和运作【J】.中国医院, 2005, 9 (12):7-8 [6] 赵秀芝 优质护理服务对骨科基础护理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1,6(21):247-249 [7] 占琼英 黄玉婷 临床护理路径在骨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及评价【J】.临床医学工程,2011,6(18):941-943 [8] 宋清莲 高改玲 护理不安全因素的管理对策【J】.临床医学,2005,2(6):94-95 [9] Notan Tw.System changes to improve patient safety【J】.BMJ,2007,320:771-773 [10] 李莉 临床路径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2010,8(1):78-79 [11] 刘宝莲 对加强护理安全管理的思考【J】.全科护理,2011,2(9):93-95 [12] 孙宝金 手术安全核对与手术风险评估的临床应用,中国医院管理,2010(30):28 [13] 张文娴 ,崔妙玲.在护理工作中影响患者安全的六大因素分析及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2009,24(6):3-5 [14] 王治粉 人性化护理在骨科病房临床工作中的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2011,29:261 [15] Frankel A, Gaydon-Baker E, Neppl C.et al.Patient SafetyLcedeship WalkRounds 【J】.JtComm J Qual Saf,2003,29(1):16-26 [16] 王菁 护理安全管理新进展【J】.当代护士,2010,02:08-09 [17] Leape L.Reporting of adverse events【J】.N Engl Med,2002,347:1633-1638.[18] 任青青,郑木明.医疗缺陷研究现状述评【J】.医学教育探索,2006,5(4):378-380.[19] 陆柏,傅贵,付亮.安全文化与安全氛围的理论比较【J】.煤矿安全,200637(5):66-70.[20] 玉娟.夯实基础护理 开展优质护理全面提高临床护理工作水平.中国医药指南,2011,9(9):325-327.

骨科护理常见问题分析及对策

护理安全隐患的分析及对策

骨科护理安全隐患及预防措施探讨

神经内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分析及对策

骨科自查护理安全隐患及改正措施

骨科自查护理安全隐患及改正措施

急诊科护理纠纷及安全隐患分析与对策

护理安全隐患的原因分析及防范对策

神经内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分析及防范对策

骨科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和对策

《骨科护理中的安全隐患分析及对策.doc》
骨科护理中的安全隐患分析及对策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