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之行也说课

2020-03-01 19:51:42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大道之行也》说课材料

根据现代阅读理念,要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学生是阅读的促进者,也是阅读的对话者;教师是阅读的组织者,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根据这一理念,对于这一课的教学目标的确定以及教学过程的设计,是我在对教材和学情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的。

一、教材分析

《大道之行也》这课编排在八年级上册第五单位的最后一课,本单元所选的文言文,文字简洁而意味深长,有些文章还寄托了作者的情怀。这篇文章是一篇略读课文,编排在《桃花源记》之后,所以在设计这一课的教学时,我充分考虑这一点。

二.学情分析

初二的学生对文言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也掌握了学习文言文的一点思路,在学习了《桃花源记》之后,对理想社会有了一定的认识,也有自己的思考。基于上述对教材和学情分析。

我这样设计了此次教学。我先说说教学目标的确定。 三.教学目标

依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积累一些重要词语; 2.了解先贤圣哲关于人类社会的伟大构想,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3.整体感知文章,理清文章脉络,提高诵读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重视朗读,提高朗读能力,力求读好; 2.联系实际,探求未知,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古人敢于冲破现实羁绊,大胆追求理想的精神和智慧,激发学生树立远大理想,为人类造福,做一个真正的社会人。

根据教学目标,我确定了教学重点是:1.要求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读出韵味,读出文意;2.引导学生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是:联系《桃花源记》,引导学生思考《桃花源记》中所描绘的社会生活与文中“大同”社会相比,有无相似之处?

四.教学过程

因为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为了达到以上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设计如下: 教学过程:情境导处——听读感知——合作探究——延伸拓展

学生活动:自主入情——听读感知——自主探究——交流合作——探究创新 教师活动:引导激发——学法提示——点拔探究 下面我具体说说我设计这一教学过程的具体想法:

(一)情境导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阅读有兴趣,就为学生持续阅读和提高阅读能力提供了内因条件,并且,因为有兴趣,就会减轻疲劳感,就不会感到负担过重,这是一种积极的减负措施。所以在学习本课之前,我设计了情境导入,目的就是要激发同学们的阅读兴趣。

(二)听读感知

根据这课的实际,在教学中,我加强了朗读教学,在阅读的过程和方法方面,《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加强朗读,而且贯穿于各学段的目标之中,即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所以我精心设计了朗读。本文共107个字,读一遍约一分钟,所以开始要让学生至少读8遍,感知文章内容。

(三)合作探究

《语文课程标准》更强调探究性阅读,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所以在学习文章内容时,我设计了小组讨论学习探究这个环节,在合作探究学习中掌握一些文言词语,理清文章脉络,培养他们的探究意识。

在此环节中,我充分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在阅读教学中,存在着多重对话关系,但对话中心是每一个学生个人,同时也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鼓励学生对阅读内容作出个性反应,以达到培养他们的探究意识。

(四)延伸拓展

此环节主要是活跃学生思维,激发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做一个真正的社会人。 五.教学方法

1.朗诵法:诵读是我国语文教育优秀传统中一种有益于积累,有效提高语文能力的好方法。这是一篇著名的文章,学生应该熟读,甚至背诵。所以在教学过程中用诵读贯穿始终,使课堂上时时有琅琅的读书声。

2.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

关于文意的理解,我让学生自主阅读,讨论交流完成,对于与《桃花源记》的比较阅读,我稍作点拨引导,学生讨论,生生互动;教师点拨,师生互动,这样利于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3.探究法

在讨论学习文章后,我设置几个开放问题供学生思考探究,鼓励他们敢于异想天开,并为自己的奇思妙想而努力学习。

以上是我在设计这课时的一点粗浅的想法,还请各位领导老师给予批评、指导。

大道之行也说课

大道之行也

大道之行也

大道之行也

《大道之行也》

大道之行也

大道之行也

大道之行也

大道之行也

24大道之行也

《大道之行也说课.doc》
大道之行也说课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