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散实践—

2020-03-02 14:00:44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变革社会实践报告

摘要: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战使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血洗了中华民族百年来同侵略者屡战屡败在耻辱,推动了社会的进步,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转折点,分析日本发动战争的原因以及中国抗战胜利的原因,有国内和国际等多方面的因素。 关键词:侵略战争全民族经济政治敌后战场

正文:抗日战争,是指20世纪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场民族性的全面战争。从1937年七七事变国民政府发表《告全体将士书》至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结束,历时八年,被称为八年抗战、或简称抗战。

今年适值中华民族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缅怀历史,铭记历史深刻的经验教训,自觉投身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目标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对当代大学生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虽然我们没有去唐县,但是我们了解到唐县的历史。1926年建立中共唐县特别支部,1932年1月建立中共唐县工作委员会,1937年11月中共唐县县委、唐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唐县是抗战时期晋察冀军区及其三分区所在地,聂荣臻、杨成武、吕正操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在唐县长期战斗。曾以18万人口养活了5万八路军,被誉为“抗日模范县”。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柯棣华曾在这里工作、战斗并以身殉职。1949年10月1日,唐县抗日民主政府改称唐县人民政府,开

始属易水专区,后属保定专区、保定地区、保定市。这是唐县的历史。唐县是一座历史城市,积淀了历史的痕迹,也有无数的抗战英魂在这里倒下,但是,不会倒下的是我们英雄的灵魂,是他们捐躯赴死的精神,是他们热爱祖国的拳拳情义,那么,如今的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去保护他们热爱的祖国,我们热爱的民族!因此,实现中国梦不仅仅是国家领导人的事情,更加是我们每一个大学生的事情!我们要投身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建设更好的祖国努力。

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70年前,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打败了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赢得了近代以来中国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发挥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的重要作用。这一伟大胜利,将永载中华民族史册,永载人类和平史册。自5月7日起,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央视网、中国文明网和南方周末等各大媒体先后开设专栏,启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系列报道。自5月7日起,《人民日报》推出“民族记忆·你不知道的抗战故事”专栏,由人民日报记者组成若干采访小分队,挖掘新发现的史料,重访重要抗战纪念地,寻访健在的抗战将士及亲属,通过他们的讲述,用一段“人民电视”的影像、几张图片、一篇文字重现抗战历史,深化民族记忆,将一个个不为人知的抗战故事,以鲜活的方式、全媒体渠道呈现给读者,为的是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视和平、开创未来。截止到目前,已先后推出《追寻83张抗日英烈死亡证书》、《有一座山,叫抗日山》等抗战故事。

《光明日报》推出“抗日英雄谱”专栏,4月30日、5月2日、5日、7日等先后推出《英雄赵尚志“回故乡”》、《张自忠:将军决死靖国难》、《“八百壮士”重归四行》、《抗战英烈朱赤:赤胆忠魂赴国难》等

故事。通过一张震撼人心的老照片、一处烈士陵园、一尊抗战纪念雕塑、一场震惊世界的激战和一堵弹痕累累的“血战墙”讲述抗日英雄以身殉国的赤胆忠心。无论中央级报刊还是地方纸媒,无论中央新闻单位网站还是重大门户网站,其“开栏的话”基本格调一致,最初阐明“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这一重要的时间节点,然后点出各自特色,或通过组织记者深入抗战老区写故事,或邀请抗战老兵、将领和记者讲故事;或面向社会征集本地抗战文稿;或邀请明星和历史学家一起深入当年战场复活记忆,或与网友互动游戏;或推出网上革命展馆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或用老照片再现峥嵘岁月,皆是为实现抗战历史情怀的再传递。随着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活动的深入,各地媒体报道继续推而广之、层出不穷,以多种形式铭记家国之殇,深思抗战精神,夯实我们的国家记忆,夯实一个大国的理性和责任。

在中日两国关系史上,也有着几千年的友好交往。除司马迁《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有徐福率数千童女童男东渡日本的记载外,公元7世纪,日本先后18次派遣使节、留学生、学问僧人来中国,学习唐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生产方式和中国文化,形成了持续200多年之久的中日友好交流的高潮。公元1368年,明代中国建立,在强大的明朝加强睦邻友好关系的时刻,日本为解决国内经济困难,发展对华贸易,专门派遣使臣来中国,甘愿做中国的属藩,以获得同明代中国的“勘合贸易”权益。但是,随着1868年明治维新后国力的迅速强大,日本逐步踏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

1931年侵华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后,完全侵占中国东北,并成立伪满洲国,此后陆续在华北、上海等地挑起战争冲突,国民

1937年7月7日,日军在北平附近挑起卢沟桥事变,中日战争全面爆发。

其实对于中日两国之间爆发的这一场战争,以及最后日本签订无条件投降书,中国取得胜利绝非偶然,而是由一定的现实条件所决定的。

日本起初为何会发动侵略战争。最根本的还要从两国的经济实力和政治制度两个方面来分析。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由于历史上长期受封建主义压迫和帝国主义剥削,经济发展十分缓慢。不仅工业落后,就连占据经济统治地位数百年的农业也是十分落后,农业动力几乎全部靠人力、畜力。这种工农业基础,使中国军事工业也十分落后。到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前,除能生产轻武器和小口径火炮外,其他大型武器装备均不能制造。反观日本,明治初年,工业生产还远落后于西方资本主义,但是仅在1870年至1885年的短短15年时间里,便初步的完成了其资本主义工业化,使日本从一个封建的农业国变成了一个资本主义工业国。在这一过程中,明治政府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为了改变日本落后的局面,政府提出和实施了大力发展资本主义的“殖产兴业”政策和产业革命。此外,政府还通过依靠国家政权的力量,多渠道筹集和引进西方先进资本主义国家技术,从而促进了日本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另外,日本又通过一系列对外战争获得了大量的战争赔款,为其资本主义发展注入了大量的资金,从而进一步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

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中国自古以来的小农经济就决定了它所建立的封建政治制度难以抵抗日本在明治维新以后逐步建立起来的先进的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最明显的表现就是经济发

展水平的不同和军事装备的差距,这也就是日本为何最终会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

虽然中日双方实力相差悬殊,但是最后的结果却是中国取得了胜利,面对日本众多的侵略军和先进的武器装备,中国人民表现出的不是畏惧,不是退缩,而是义无反顾,勇往直前,他们将生死置之度外,想到的只是维护国家的统一,国家利益高于一切是他们不变的信念。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在面对外国侵略者的疯狂入侵,国家随时面临被侵占的危急时刻,中国人民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团结和统一,以坚不可摧的意志力英勇抵抗侵略军,最终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中国人民进行的抗日战争是一场争取民族解放的神圣战争。它是中国历史上惊天动地的伟业,是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中华儿女的民族凝聚力和爱国主义精神的总动员,是中华民族经历百年屈辱和抗争由衰败走向振兴的重大转折点,是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与世界和平进步事业作出的杰出贡献,是人类历史上正义战胜邪恶、光明战胜黑暗的不朽篇章。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及一切爱国力量将永远珍惜和纪念这段光荣的历史,并从中不断获取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和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和动力。

中国梦是国家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中国梦、中国道路最终都要落到老百姓的幸福生活上。这是习近平同志特别强调的。他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中国梦不仅仅是理想、是目标,也是现实,反映在每个中国人的生活中。中国梦的实现,要体现在解决老百姓关心的一件一件具体事情上。只有这样,才能使人民群众感受到这个梦的好处,是真实的、可以实现的,感觉到这个梦和他们有关系,愿意为实现这个梦而付出、去奋斗。由此,这个梦也才能真正成为凝聚人民、激励人民的一个实实在在的奋斗目标。邓小平同志当初之所以要用“小康”这个概念来表述我们的目标,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使每个老百姓都过上更加富裕、更高水平的小康生活,正是基于这个认识。

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梦,都有追求幸福生活、享受幸福生活的权利。老百姓的梦是什么?习近平同志在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后的第一次讲话中就说到这个问题。他说:“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这些话说得多么实在、具体、亲切。

共同富裕,公平正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清正廉洁,诚信友善,文明和谐,天蓝水净,世界和平„„十八大报告在这些方面提出的新目标新要求,都反映了老百姓的愿望。

实现中国梦,就是实现老百姓的梦。“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习近平同志给我们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使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我们要把对中国梦的追求转化为做好每一项工作的动力,必须继续谦虚谨慎、兢兢业业,不能有丝毫自满,不能有丝毫懈怠;必须脚踏实

地,再接再厉,一往无前,继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实现中国梦,创造全体人民更加美好的生活,任重而道远,需要坚韧不拔的精神,需要众志成城的力量,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艰苦努力。人世间的一切幸福,都要靠辛勤的劳动来创造。我们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用13亿人的智慧和力量,汇集起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这就是中国精神,这就是中国力量,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有了这种精神和力量,什么困难都能克服。中华民族在追求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经过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付出了千百万人的生命,已经创造了无数的辉煌,正在一步一步地接近我们的宏伟目标,我们要继续为之奋斗。中国梦不再是梦,而是中国人民更加幸福美好的现实生活。

中国早已告别了屈辱的历史,中华民族早已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人在世界上早已有了尊严。但是,要使中国变得更加富强、更加文明,中国人更受尊重,中华民族为世界和平发展与人类进步作出更大贡献,我们还需要加倍努力。两个百年的中国梦,第一个百年的任务我们已经完成,第二个百年也已行程过半。行百里者半九十,为山九仞不能功亏一篑。历史的重任落在我们这一代人身上。每一个共产党人,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意识到自己身上的责任,为国家、为民族、为家庭、为孩子们脚踏实地作出自己应有的一份贡献。

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应该更加珍视革命年代的先辈们用他们的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幸福生活,传承他们那种优秀的意志品质和精神,并将之发扬光大,为建设中国梦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现阶段,我们不仅仅要好好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更加要培养自己

的思想文化素质,先烈们用血和肉铸造的历史不应忘记,而我们,更加要完善自己,为建造更加美好的新中国,更加伟大的中国梦!

暑期社会实践分散实践安排

暑期分散实习实践说明[材料]

寻访红色足迹分散实践报告

寻访红色足迹分散实践报告

外国语学院分散实践工作安排

分散游戏

分散游戏

分散实习

寻访红色足迹分散实践报告(优秀)

毛中特概论分散实践题目[推荐]

《分散实践—.doc》
分散实践—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