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课堂教学的

2020-03-01 17:46:39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新课程下课堂教学的五“忌”五“要”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目标是,在加强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的同时,还要重视学习的过程与方法,特别要加强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但扎实、有效仍是课堂教学的生命线,所以新课程下课堂教学既要解放思想又要实事求是。

一、新课程下课堂教学的五“忌”

1、“忌”过度突出自主而放弃了教师的主导。

课堂上,常常能听到教师这样的评价语言:“你说得很好”,“这种方法真好”,“你太聪明了”,“你喜欢用怎样的方法就用怎样的方法”,等等。课堂“好”声一片,而学生一头雾水,不知所措,难怪我们的孩子找不到方向感。教师的鼓励性评价在一定程度上的确可以帮助学生树立信心,获得成功体验,对学生的学习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教师从事的工作的特殊性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必须保持应有的理性与原则,特别是学生回答的问题出现明显偏差时,老师应该善意地指出并真诚地帮助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如果教师一味的鼓励,会让我们的教学失去客观、科学的标准从而导致偏离其正确的方向!

2、“忌”过度追求合作而走向形式主义。

有问题合作,没问题也合作,场面看着热闹,其实里面有价值的教学行为并不多。课堂教学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独立思考是一种很重要的思维品质,历史上许多科学的发现、真理的探

1索都是通过独立思考而取得的。当然,合作是重要的,也是现代社会所需的一种品质,但合作必须是在具备一定思维能力前提下,才能产生有价值的成果。合作学习应让每个孩子有事可做,思维都能打开,才能达到1+1>2的效果。千万不要让部分学生成为“陪看者”。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永远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3、“忌”过度依赖探究而逐渐形成一种无价值探究的怪圈

现在,我们的教学多了许多探究活动,但我们要注意的是要选择有价值的课题来让学生探究。什么课题是有价值的呢?有一个重要的依据就是,所选课题要能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动手能力等,能给学生带来成功后的喜悦,能使学生获得新知。而像一些十分简单或是学生早就懂了的课题,探究价值就不大了,或者在相关的内容中间没有找到非常合适的探究点,就来冒冒失失地探究一番。不要以为探究是一付灵丹妙药,什么课一探究就可以成功。

4、“忌”过度强调体验过程而忽视了结果。

过程固然重要,但过程是为结果服务的,轰轰烈烈“活动”了一节课,学生到底学到了什么却说不清楚。我们强调“体验”是针对以往的“填鸭式”、“满堂灌”的旧式教学弊端而提出来的。然而,人类数千年积累的知识不是都能体验的,也没有必要都进行体验,展示过程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选择好的方法,过程与方法只是三维目标之一。在教学中,过程与结果需要并重,体验活动更需要感悟提升。学生经历活动后,需要教师引导,组织学生概括、总结,说说活动的收获,特别是知识的形

成,如发现规律、找到联系等。

5、“忌”过度运用情境而少了理性思考。

新课程的教材图文并茂、形象直观、生动有趣,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时代气息浓郁。教学情境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一个载体,而不是一种形式。有时为了情境而设置情境,毫无价值,故弄玄虚,绕了一个大圈,还不如开门见山。问题情境的现实性、针对性、思考性、应用性是其价值的体现,所以,在创设问题情境时,不但要考虑是否有现实性,更要考虑精心的创设是否有利于本节课目标的达成。

二、新课程下课堂教学的五“要”

1、“要”体现新课程的三维培养目标,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师在制定学科教学目标时,要力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融合。通过学生积极有效的参与,以学科知识为基础,以科学探究为突破口,激发想象,启迪思维,力求使他们在亲身经历的过程中掌握方法,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培养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实现知识与能力乃至生命的同步发展。

2、“要”准确把握教学要求,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在新课程理念下,课本不是教学的全部内容,教材是可变的、发展的和开放的。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能实现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手段的完善统一,能使教材的普遍性同本校教学实践的特殊性实现有机结合,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对学习内容、教学方法的需求,充分调动教学双方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

3、“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情境。

随着对学生主体观的重新思考与定位,看一堂课的好坏必须要看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好课应是教师努力创设合理的课堂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能让学生主动参与,甚至可以“议论纷纷”,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都有参与的冲动,使每一个参与的学生在过程中体验学习的快乐,获得心智的发展。

4、“要”密切联系实际。

各学科与生产、生活、社会以及科技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联系实际,利用各种实际情境组织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拓宽视野,开阔思路,综合运用各学科的知识,分析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让学科教学与生活血肉相连。

5、“要”体现课堂教学的生成性,展示课堂创新的特点。

课堂教学的生成性是新课程倡导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理念,生成性课堂强调教学的过程性,突出教学的个性化建构,追求学生的生命成长,是一种开放的、互动的、动态的、多元的教学形式。课堂教学如果失去了它的生成性,那么课堂也就失去了弹性和生命活力,正如钟启泉先生所说:“课堂教学应该关注在生长、成长中的人的整个生命。对智慧没有挑战性的课堂教学是不具有生成性的;没有生命气息的课堂也不具有生成性。从生命的高度来看,每一节课都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综合生成过程。”

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变革

新课程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反思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

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学习体会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

新课程下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探索

新课程理念下的化学课堂教学

新课程改革下的数学课堂教学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心得体会

“新课程下课堂教学实效性研究”总结报告

《新课程下课堂教学的.doc》
新课程下课堂教学的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