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诗意间》读后感

2020-03-02 20:40:36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读书心得

最近了读薛瑞萍的几篇文章,她深厚的文学功底让我羡慕不已,她的一些观点又促人深思。在字里行间,我能真切地感受到她的率直,她的大气,她的真诚,以及难得的纯净及浓浓的书卷气。你看她在《行走在诗意间》里写道:

人要认识自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不是那段“再求职”的经历,到今天我还心猿意马,徘徊歧路呢——是我的性格原本就适合做教师,还是教书育人的生涯已经改变了我?哪怕个性是石,职业是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浸泽与冲击,也会在石头上留下深深的痕迹,何况我原本就是一个怕见勾心斗角的书呆子。

并非人人都能从事自己喜欢的职业,对于那些激流涌进的弄潮儿,我深怀敬意。而我,则宁愿守着一方干净安稳的教师,做一回冷眼向阳的看客。日子不是过给人看的,鞋好鞋坏脚知道;金钱有价,快乐无价,自己觉得好才是最好。

多么精到、多么深刻的认识!其实我们中间的大部分不也是这样,但却没有如此清醒的认识。

请看她在《和语文教师谈读书》里抒发的,对语文教学的独特见解:现在各地都在轰轰烈烈推行新课标,很有些削足适履和形式主义的倾向。对此,我有一个固执的想法:中学也好,小学也好,语文的事情哪有那么复杂?教师自己先爱读书读好书了,再使学生爱读书读好书;教师自己先把文章写好了,学生熏呀熏的也能写得不错了;教师上课出口成章了,学生学呀学的,也意畅辞达,甚至富有文采了——不就得了吗?

在我看来,所谓的“课改”,就是让语文回到语文。……教师能做的和最该做的,乃是激发、提升孩子的阅读兴趣和品味。怎样做到,这才是值得研究探讨的。但是无论如何,教师自己喜欢读书,是做到做好的第一前提。

再看她的潇洒与豪放:腹有诗书气自华,才到高处重也轻。读书读到一定程度,可以说,语文教学也好,班级管理也好,很少有事情可以难住我的。平时上课就是妙语连珠、舌灿莲花;掌声不断、笑语相连;或悲或喜、或嗔或怒——调动学生的情绪,像乐师按动琴键一样得心应手。坐在我的课堂上,想开小差都难。(好让人向往啊!我真的想走进她的课堂,一睹她的风采。)

至于公开课,说白了,和写文章是一个道理:开头如爆竹之燃放,突如其来;结尾如钟磬之轻叩,余音绕梁;该问处问,该议处议;当松便松,当紧便紧;字斟句酌,环环相扣;高潮迭出,起伏有致……有什么呀!

你看,她的气魄,非一般人能比,所以她常自诩“有点狂”。但我却喜欢她的“狂”,她的狂,狂得真,狂得实。而且她的文笔清新流畅,语调风趣泼辣。

读了薛瑞萍的文章,最深的感觉就是自己读的书太少了,她那开阔的书怀让我为之诈舌,让我有点高山仰止。是的,我们的生活圈子可以说是狭窄封闭的,但读书却能让人充实,我有一种获得浮出水面、透畅呼吸的感觉。我想这样,我的精神家园才不会贫乏,才会多一片氤氲深秀的所在。

行走在寂寞间

行走在山村间的乡村医生

优雅地行走在诗意的语文天地

行走在爱与恨之间读后感

行走在爱恨之间读后感

行走在爱与恨之间读后感

行走在中国梦间的百态人生

行走在书中

《行走在消逝中》读后感[材料]

行走在路上(修订)

《《行走在诗意间》读后感.doc》
《行走在诗意间》读后感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