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清楚一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教学设计

2020-03-02 12:07:15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写清楚一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教案设计

一、教案背景:《写清楚一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是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写作内容。八年级学生在叙述一件事时常常会出现这样一些问题:事情不写起因或起因写得啰嗦;经过部分虽然能叙述清楚,但缺乏细致的描写,显得不够具体生动;结果常常和经过混在一起写„„为了能让学生更好的掌握写清楚一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的方法和技巧,我特意结合学生的一篇问题作文设置本节课。

二、教学课题:作文训练:写清楚一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三、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是苏教版八年级语文教材上册第一单元“长征组歌”的第二部分:写作——写清楚一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由于时空限制和交流沟通的需要,我们常常需要向别人介绍自己或某一件事、物,记叙文写作训练成为我们学习写作的起步。本单元训练内容隶属于记叙文的写作训练,是其他文体写作的基础。记叙文写作可分为写人、记事、状物三种,究其实质,事件叙述清楚是记叙文写作的基础。所以,安排本课为八年级写作课的开篇,应当予以重视。

四、教学方法:自主、合作、交流、实践

五、教学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知识与技能:

1、学会写清楚一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学会把事情的经过写得详细生动。

过程与方法:自主学习,合作讨论,教师点拨。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会感悟生活。

五、教学资源

1、利用学过的文章和修改的经典片段让学生明白记叙时要将经过写得详细

生动。

2、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重点:把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记叙清楚。

七、教学难点:把事情的经过写得条理分明、具体生动。

八、教 学 过 程:

【一】、课前准备:

自己作好口头准备,完整地叙说一件事情,要求将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说清楚。

教师抽查课前准备。

【二】、目标解析:

1、学会写清楚一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学会把事情的经过写得详细生动。

【三】、自主学习:

大屏幕上显示打乱了次序的三句话,请按照自己的理解,重新把这几句话排一排次序,并说说这样排序的理由。 她笑了,笑得那么甜,那么美。

她把钱包交给了老师,老师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了她。 她在校园里拣到了一个钱包。

引导学生交流讨论达成共识:只要把一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说清楚,这件事也就记叙清楚了。

【四】、合作探究:

核心问题:怎样在作文中写清楚一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提示:

1、要想把一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写清楚,我们首先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点拨:师生共同讨论归纳:起因:简洁、明了

经过:详细、生动 结果:自然、合理

2、幻灯片出示问题作文《一节地理课》,请同学们思考这篇作文是否把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写清楚了。 问题作文:

有趣的地理课 生活中处处充满了快乐。 那是在一节地理课上 ……

一开始,我只可以按照地图册上的中国大陆图来拼,我拼得很慢,而且还找不到每个省的图片,结果,我整整花了8分钟。后来,第二次,我渐渐熟悉了图块在地图上的大概位置,又试着不看地图,但还是有些板块的位置不太清楚,这一次,我还是看地图了。

以后几次,我渐渐学会了不看地图就拼图了。最后一次,我既不看书也不靠别人的帮助,仅仅用了4分钟就拼完了,比第一次缩短了一半。

同学们交流讨论存在的问题:

1、“起因”没有说清楚。

2、“结果”也写得不明确。

3、“经过”部分写得很有条理,但不够详细、生动。

3、修改完善问题作文:

(一)补充起因和结果,做到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说清楚起因,自然合理的收束结尾即可。同学们交流展示修改结果。

过渡语:经过同学们的努力,这篇文章从结构上来说,就很完整了。现在,我们再来看看它的核心——“经过”部分,这部分怎样修改才能写得详细生动?

(二)修改“经过”部分,学习具体的方法。

方法指导一:

(出示幻灯片《春》片段)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归纳写作方法:

1、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使语言更加形象生动。

2、抓住所写事物的特征,注意多加度展开描写,既描绘出了花的声、色、态,又运用实写和虚写相结合的方法,让人产生联想、想象,有很好的审美效果。 方法指导二: (出示修改片段)

考卷发下来了,我的数学得了100分,我非常高兴。可有几个同学却说我是

抄的,在我面前说了很多讽刺话,这对我刺激很大,更增添了我学习的信心。 存在问题:这种非常空泛的叙述在平时或考场作文中颇具代表性。同学们是怎么讽刺“我”的?对“我”造成了怎样的刺激?“我”的心态怎样?毫不具体。我们不妨变动一下:

成绩公布了。哈,我的数学得了100分,万岁!我想叫想唱,想蹦想跳,想让所有我认识或不认识的人分享我的喜悦。几个同学走过来,我笑着迎上去,准备接受他们的祝贺。哪知钻进耳朵的却是一串嘲讽:“瞧那得意劲,麻雀变凤凰了!”“哼,抄来的分也自豪!”“嘻嘻嘻„„”“哈哈哈„„”轰!我头脑一炸,眼前暖融融的阳光一下变得冷飕飕的。我想哭,痛痛快快的哭!不,我不能哭!我要用更多的100分向他们证明:我这只麻雀能变成凤凰!

归纳写作方法:修改后的片段有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有环境的渲染,不再只是空泛的叙述,使文章更具感染力。

引导学生将这两这段文字和作文中的“经过”部分作比较,思考怎样才能将经过写得既详细又生动。

师生共同讨论归纳:

1、运用各种修辞手法;

2、运用各种描写方法;

3、多角度叙述、描写。

【五】、检测与评价:

1、修改完善问题作文《一节地理课》

2、交流展评:

一节地理课

金色的落叶飘飞,大地披上了一身华丽的衣裳,麻雀“叽叽喳喳”地唤着秋天,生活处处充满了快乐„„

那是在一节地理课上,窗外的银杏摆弄着妖娆的身姿,时不时抖动两下身子,于是便有一群树叶飘飞不断。老师让我们准备一个中国大陆拼图,同学们都十分好奇,这是要干什么呢?翻开书一看,哈,原来是学习中国的大陆形式图啊!老师为了让同学们熟悉祖国大陆各省市的位置,就让我们自己来拼图。同学们脸上都洋溢着快乐的神情,老师似乎也懂我们的心思,他很快地上完课,一声令下,同学们便三三两两围在一起开始拼大陆地图。我对地理是一窍不通,有时都分不

清东西南北,面对眼前一大堆形状各异的东西,心中的无奈自然是可想而知了,可是我不是一个随便放弃的人,一不做二不休,拼了。

我拿着一块版图对照着地图册上的中国大陆图找了半天,最后找到我自认为正确的拼法,才开始拿起一个、两个„„我拼的很慢,坐在我旁边的同学观察了我许久,估计也忍了很久了,最终再也坚持不住了,拿起一个版块就往地图框上放,一边放还一边嘟囔:“平时挺利索的一个人,怎么在这种事上就犯难了呢?”哎,谁说不是呢,在我眼中每一个省的拼片都长得差不多。眼看别人都快完成了,心中更加着急,干脆把地图册一合,凭自己的想象胡乱放起来:这里是“陕西”,左边是“西藏”„„啊,不管啦,不管啦,看着被我搅得乱七八糟的地图,心中更是烦闷起来,好好的一只“雄鸡”硬是被我折磨成一个“四不像”。 刚刚还在摆弄身姿的银杏树,这时也仿佛来嘲笑我。从头再来吧!我长叹一口气。把自己的“杰作”打散后,又重新开始„„最终,我整整花了八分钟。

可是心中一点都不解气:我就不信了,还真干不成这种小事吗?我又一次拿出了大拼图,仔细再三捉摸后,终于熟悉了一些图块在地图上的大体位置。于是便想挑战自己,合上了地图册,完全凭自己的记忆拼起来。这一次可不同于上次了,尽管还是不太完整,但至少能展示出一只“雄鸡”的威风。至于那几个不大清楚的图块位置,哎,还是对照书吧!好斗的我才不会这么轻易认输。我又继续试了几次,渐渐地开始不看地图册拼图,身边的同学拿着表为我计时,同时在我大脑稍微“短路”时提醒一下我,但总不能独立完成。

最后一次,也就是最成功的一次,我不仅没有拿书,而且独自一人完成了拼图,仅仅只用了四分钟,真是太激动了,四分钟,比第一次整整缩短了一半啊!我成功了,脸上积蓄的烦恼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胜利的笑容!那只陪我经历辛酸的“雄鸡”终于昂起头来,似乎向我表示感谢。

窗外的银杏树依旧在摆弄身姿,生活处处都充满了快乐,不是吗? 同学点评:

1、交代了事情的起因,点明了老师让同学们拼图的目的,与后文衔接自然。

2、结果自然合理,结尾又能与开头相照应。

3、文中经过部分写得生动细致,运用了修辞,注意了正面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还运用了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等方法。

【六】、布置作业:以《我的故事》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

1、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要写清楚

2、事情的经过写得条理分明、具体生动。

九、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是按照三段六部式来设计的,即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探究、实践探究。六步即激趣引题、自学质疑、探究解疑、交流讨论、自结自练、巩固延伸。 根据这样的思路来设计我觉得既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学会了思考又通过合作交流明白了问题所在,同时实践修改练习又让学生将所学方法得以巩固。

我觉得本节课还有一个特点是资源运用充分。如《一节地理课》这篇病文,很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在起因、经过和结果三方面都有问题,便于学生从三个不同方面逐一加以修改。又如,在修改病文的“经过”时,我先后出示了《春》和修改后的一个片段,不但发挥了经典文本的指导作用,还让学生总结到了使经过细致生动的方法,让学生明白了怎样修改问题作文。

为了很好的突破本课重点,课堂上我主要通过自主学习环节让学生排列三句话的顺序,使学生明白只要把一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说清楚,这件事也就记叙清楚了。这样便让学生不再对记叙产生畏难情绪。在修改问题作文时,对于起因和结果的修改较为容易,所以教学中便把经过的修改作为重点内容对待。针对学生可能会把事情的经过写得条理分明,但却常常写得不够具体生动这一点,我充分调动了经典课文的片段和一个修改较为成功的片段,教给学生具体可学习的修改的方法。这样本课中的难点也很好的得到了突破,学生修改问题作文也便容易了许多。

一节课上下来,我感到在重点和难点方面利用核心问题的设置突破得较好,所以颇感满意,但是教学毕竟是一门缺憾的艺术,教学过程中还有一些不足:如时间的分配不够更理,在修改起因和结果时耽误的时间太多,应给经过的修改指导方法留足时间。在修改问题作文上也应留足时间,最好保证课堂上学生修改完毕,这样才能更好地巩固本堂课所学的方法。另外在如何写好“经过”的指导上还显苍白„„这些问题都是我今后教学过程中需要改进的,它对我而言是一笔难能可贵的经验财富。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我将会不断汲取教训,让自己的课堂更加实效,更加精彩!

写清楚一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写清楚一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写清楚一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教学设计

作文《写清楚一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写清楚一件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教案

写清楚一件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教案

写作——写清楚一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八年级)

作文《写清楚一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

第一单元写作:写清楚一件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写清楚一件事的起因

《写清楚一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教学设计.doc》
写清楚一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教学设计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