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中央财经大学委员会

2020-03-03 06:54:33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共青团中央财经大学委员会

2011年工作总结

2011年,我校各级共青团组织在学校党委与上级团组织的正确领导和悉心关怀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坚持“一个核心、两项服务”的工作理念,潜心谋划,科学发展,在共青团组织青年学生、引导青年学生、服务青年学生和维护青年学生权益的功能实现中稳步推进各项工作,为青年学生的成长成才、为学校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做出了共青团组织应有的贡献。2011年12月,共青团中央财经大学第十一次代表大会的胜利召开更是全面总结了我校共青团过去四年所取得的工作成绩,认真分析了当前的形势,明确了未来几年我校共青团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对于推动我校共青团事业的内涵提高与特色发展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意义。

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引导青年,有效提升广大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与理论道德修养

校团委根据我校第五次党代会提出的“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体系奠定基础”的要求,在原有研究积淀上对我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体系进行了更加深入的实践推进,分层次、分类别地制定了符合财经类院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目标体系、课程体系和考核评价体系,逐步形成了完善的《中央财经大学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实施方案》。

1

2011年7月,中央财经大学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体系启动仪式隆重举行,这标志着我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进入了人才培养的实质性阶段。

一年来,校团委结合社会热点与重要时点,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青年,不断提升广大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与理论道德修养。2011年3月—12月,校团委紧紧抓住建党90周年、辛亥革命100周年等重要历史契机,广泛开展了以 “学党史

知党情

跟党走”为主题的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切实加强对我校青年团员的革命传统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使广大团员青年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进一步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为实现“十二五”时期各项事业发展的良好开局做出青年人应有的贡献。

校团委根据青年思想的新特征和人才培养的新机制,不断创新“学生主体型”榜样教育的实施模式,始终保持了榜样教育的示范功能和激励效果。2011年,我们尝试将榜样教育和新生入学教育有机结合,在迎新生晚会中引入“榜样中财”颁奖典礼,在新生团校中引入“中财榜样”访谈活动,进一步增强了榜样教育的影响力和渗透力。

同时,为深入研究高校共青团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特点,把握团组织与青年群体的发展规律和发展状况,我校共青团大力支持专职团干部和团员青年开展团建理论研究工作。2011年度,校团委加大对于重点团建课题的资

2

金支持力度,并与马克思主义学院政治理论课专业教师合作开展团建课题的立项与结项评审工作。本年度,我校共青团共有5项研究课题获北京团市委立项支持,为我校共青团工作的科学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强化学生社会实践分层分类引导,整合

一、二课堂社会实践平台,进一步推进实践育人工作体系的规范化建设

2011年度,校团委依托社会实践平台,进一步加深与马克思主义学院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深层次合作,将原有周末社会实践与政治理论课日常性实践教学环节相结合,将暑期社会实践与政治理论课示范性实践教学有机结合,初步形成了我校

一、二课堂目标一致、协调发展、紧密配合的实践育人体系。2011年6月5日至8月30日,我校开展了以“红色经典,青春使命”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活动期间,共有来自21个学院的近2100同学名组建200多支实践团队参与竞标,经过严格的招投标过程后,共有88个团队中标,校团委给予大力经费支持,为实践团队配备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专业老师全程指导,其中更有5支实践团队获得首都大学生暑假社会实践市级重点团队立项。校团委获得“2011年首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称号,我校共计15名师生获得“2011年首度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先进个人、先进工作者”称号,12支团队获得“2011年度首都高校社会实践优秀团队”,27项成果获得“2011年度首都高校社会实践优秀成果”。

3

三、以服务青年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着力构建学术创新与创业就业教育体系,助推青年学生全方位成长成才

一年来,校团委通过“挑战杯”论文大赛、“挑战杯”创业方案设计大赛等学术创新与创业就业教育平台,全面提升学生学术科研水平和创新创业能力。2011年3月—5月举办的第十届“挑战杯”学生课外学术论文大赛共收到263份参赛作品,评选出优秀组织奖6个,各类获奖作品70个。我校获得第六届“挑战杯”首都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竞赛优秀组织奖,选送作品获得首都“挑战杯”特等奖一名、一等奖二名、二等奖五名、三等奖六名,获得全国“挑战杯”三等奖一名。在2011年9月—12月我校举办的“挑战杯”创业方案设计大赛中,1支团队获得北京市一等奖,1支团队获得北京市三等奖。

2011年,我校团委继续整合校内外资源,在原有基础上积极拓展昌平区相关资源,全面推动就业见习基地建设。校团委依托“首都大学生城市发展服务计划”,与东城团区委深度合作,建立涵盖了团区委各职能部门及下辖各街道团委的就业见习岗位,进一步扩大了大学生就业见习计划的受益面。

四、坚持“建设、服务、创新、发展”的工作思路,团结、凝聚全校团员青年在为我校改革发展贡献力量的过程中成长成才

(一)以增强团队凝聚力为重点,切实实现“两个全体青年”

4

的工作目标

校团委切实以“覆盖全体青年”与“影响全体青年”为工作目标,积极推进各级共青团组织建设。截至目前,团委在全校范围内共建立团总支21个,直属研究生团支部3个,教工团支部1个。校团委依托各级团校,不断扩大培养规模,丰富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方式,逐步构建并完善了以新生团校、基础团校、学生骨干训练营为主体的学生骨干分类培养体系。通过校院两级培训机制,加强对不同年级、不同层次团学骨干的思想引导、理论指导和能力培养。面向新生团学干部,开展新生团校培训;面向基层团学干部,开展基础团校培训;面向青年学生骨干,开展学生骨干训练营,全面提升了团学干部的综合能力,进而增强了团员青年对于共青团组织的归属感与认同感。

(二)巩固以共青团为核心的学生组织体系,科学构建两校区办学条件下“一体两翼双支撑”的团学运行机制

2011年,我校各级共青团组织不断探索出行之有效的“一体(共青团)两翼(学生会、研究生会)双支撑(学生社团理事会、沙河校区学生园区自我管理委员会)”的创新工作机制,逐步形成了以校团委为核心,学生会、研究生会、学生社团理事会、沙河校区学生园区自我管理委员会等外围学生组织相互密切配合的新工作格局。2011年,校学生会在不断创新发展的过程中,通过举办本科生学术文化节、校园十佳歌手大赛、“中财杯”辩论赛等品牌活动为青年学生提

5

供了发展自我、展示自我的优质平台;通过举办“校长茶座”、“书记茶座”、“权益直通车”等服务活动,充分体现了学生组织的桥梁与纽带作用,有效维护了在校学生群体的相关权益。校研究生会通过举办首都高校研究生财经论坛、研究生学术节、研究生文化节、名家讲坛等学术活动有效营造了浓郁的校园学术文化氛围。我校第五次社团代表大会的召开进一步完善了我校学生社团工作机制,进一步推动了我校学生社团的繁荣与发展。沙河校区学生园区自我管理委员会作为我校新组建的学生组织,通过举办生活园区文化节、宿舍文化节、园区志愿服务等活动,在丰富园区文化生活的同时,将共青团的工作领域有效拓展到了生活园区和学生宿舍。

6

中共东北财经大学委员会

1、共青团中央民族大学委员会工作要点

共青团中央

共青团中央

中共西南财经大学委员会 西南财经大学[版]

共青团中央贯彻落实

《共青团中央改革方案》

东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院务委员会工作条例

共青团中央工作要点

共青团中央工作要点

《共青团中央财经大学委员会.doc》
共青团中央财经大学委员会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