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实习报告

2020-03-03 03:59:14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安阳师范学院学生课程实践成果

连云港野外实践

——植被多样性与区域环境关系

所属院部

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 年级专业 2011级地理科学 相关课程

土壤地理学、生物地理学、中国地理 指导教师

王毅彰 高长海

作者学号

侯银梦111301028

目录

摘要 .............................................................................................................2 1.实习安排 .................................................................................................2 1.1实习目的 .......................................................................................2 1.2连云港野外实习行程及内容 .......................................................2 2.连云港概况.............................................................................................2 2.2自然条件 .......................................................................................2 2.5.1云台山 .................................................................................4 2.5.2锦屏山 .................................................................................4 2.5.3花果山 .................................................................................4 3.连云港部分植物 .....................................................................................4 3.1总论................................................................................................4 3.2植物纬度地带性特征 ...................................................................4 3.3北固山生态园、后云台主要植被 ...............................................4 4.连云港土壤...........................................................................................15 4.2.1潮间盐土 ...........................................................................15 4.2.2滨海盐土 ...........................................................................15 5.实习总结 ...............................................................................................15 1

摘要

2013年9月23日,安阳师范学院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11级地理科学专业全体学生在高长海、王毅彰、蒋冰华等老师的带领下前往连云港,对其进行了为期五天的实地考察。这次实习的对象是连云港的土壤、植被多样性、海洋无脊椎动物及其土壤和海洋地貌类型等。连云港市处于暖温带与亚热带过渡地带,常年平均气温14摄氏度。植被具有从暖温带向亚热带的过渡性特征,这也是实习地点定在该区的重要原因之一。另外该区东濒黄海,与朝鲜、韩国、日本隔海相望,海洋资源丰富,平原、河湖、山地、丘陵、滩涂等多样化的地貌形态,也有利于对海洋无脊椎动物和地貌的考察。连云港的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花果山,花果山植被丰富,景色秀丽,是观光旅游和实习考察之佳地。野外实践考察是一个把课本知识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的重要途径,学生通过自身实地操作,增加感性认识,提高观察能力、动手能力以及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真正做到达到理论联系实际。

关键词:连云港 后云台山 植被 气候环境 海洋地貌

1.实习安排

1.1实习目的

通过实习了解实习地区环境和主要植被类型之间的关系,认识植物的分布状况及其演变规律。掌握植物地理野外调查的基本方法验证和巩固课堂知识。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掌握对自然的观察方法和记录方法,提高学生在观察中寻找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野外实习,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锻炼坚强的意志品质。

1.2连云港野外实习行程及内容

9月24日:连云港市博物馆—连云港新浦市区商业步行街—连云港市城市规划展示中心

9月25日:北固山生态园—海州古城

9月26日:连云港港口:欧亚大陆东桥头堡、陆海联运节点—田湾核电站 9月27日:后云台山—山顶观景长廊—大桅尖山顶

9月28日:东西连岛—西大堤沿岸海洋生物—海棠路商业区

9月29日:东海县水晶市场

2.连云港概况

2.1地理位置

连云港市,江苏省辖地级市,位于江苏省东北部。地域范围在东经119度55分-119度48分和北纬33度59分-35度09分之间。东濒黄海,与朝鲜、韩国、日本隔海相望;北与山东郯城、临沭、莒南、日照等县市接壤;西与徐州新沂市、宿迁市沭阳县毗邻;南与淮安市涟水、盐城市响水两县相连。

2.2自然条件

2

连云港市位于鲁中南丘陵与淮北平原的结合部,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境内平原、海洋、高山齐观,河湖、丘陵、滩涂俱备。全市地貌分为西部岗岭区、中部平原区和东部沿海区3大部分。西部丘陵海拔一般100-200米。中、东部平原海拔一般3-5米,主要为山前倾斜平原、洪水冲积平原和滨海平原,总面积5409平方公里,约占全市土地面积70%。全市有大小山峰214座,主要有南云台山、中云台山、北云台山、锦屏山、马陵山、羽山、夹山、大伊山等,南云台山主峰-玉女峰为境内最高峰,也是江苏省境内最高峰,海拔625米。连云港市海岸线南起灌河口,北至锈针河口,大陆标准海岸线线161.58公里,有江苏唯一的基岩海岸40公里和沙质海岸30公里。沿海基岩岛屿14个,岩礁11个,岛屿主要有东西连岛、鸽岛、竹岛、羊山岛、开山岛、秦山岛、车牛山岛、达山岛、平岛等,其中东西连岛为江苏第一大岛,面积6.99平方公里。

2.3自然资源

连云港市处于暖温带与亚热带过渡地带,常年平均气温14摄氏度,历年平均降水量930多毫米,常年无霜期为220天。主导风向为东南风。由于受海洋的调节,气候类型为湿润的季风气候。气候特征:四季分明,温度适宜,光照充足,雨量适中。日照和风能资源为江苏省最多,也是全佳地区之一。南北过渡的气候条件和地貌类型的多样性,有利于连云港市发育一个兼具南北特性的植物种群体系。从分类上看,盛产水稻、小麦、棉花、大豆、花生。还盛产林木、瓜果、桑茶、竹、药材、草场及野生和水生植物。云台山的云雾茶为江苏3大名茶之一,珊瑚及金镶玉竹为江苏珍稀名特产。动物资源主要分水生、陆生和鸟类。水生动物中的海洋水产品占全市水产品总量的72.8%,海州湾渔场为中国8大渔场之一。主要经济鱼类为带鱼、鳓鱼、黄鱼、加吉鱼4大类。前三岛海区为江苏省唯一的海珍品基地,主要有刺参、扇贝、鲍鱼等。近海水域和内陆水域主要生产对虾、海带及淡水鱼类。陆上动物主要为人工饲养的畜禽品种,达12科、18属、90多个品种。全市有各种鸟类225种,列入国家珍稀保护鸟类计31种。矿产资源共计40余种,主要有海盐、磷矿、金红石、蛇纹石、水晶、石英及大理石等。淮北盐场为全国4大海盐产区之一。锦屏磷矿为全国6大磷矿之一。东海县的金红石矿储量达250多万吨,是目前国内发现的最大的金红石矿。蛇纹石矿的开发已成为上海宝钢的重点配套工程。东海县又素有“中国水晶之乡”、“中国石英之乡”的美称。赣榆县班庄雪花白大理石全国最优。现已初步勘探出黄海大陆蕴藏丰富的海底石油。

2.4水文状况

水系基本属于淮河流域沂沭泗水系。沂沭地区的主要排洪河道新沂河、新沭河等均从市内入海,故有“洪水走廊”之称。境内还有玉带河、龙尾河、兴庄河、青口河、锈针河、柴米河、蔷薇河、善后河、盐河等大小干支河道40余条,有17条为直接入海河流,有盐河等河直接与运河及长江相通。全市共有水库168座,其中石梁河、小塔山、安峰山水库较大。石梁河水库为江苏省最大水库,可蓄水4亿立方米。水域资源类型齐全,全市沿海地区面积14.9万亩,其中可利用的占30%,水资源总量56亿立方米,利用率达40%。人均水资源占有量1600立方米。连云港市海岸类型齐全,标准海岸线162公里,其中基岩海岸为江苏独有。

2.5连云港山脉

3

境内山脉主要属于沂蒙山的余脉,绵亘近300公里。有大小山峰214座,主要有南云台山、中云台山、北云台山、锦屏山、马陵山、羽山、夹山、大伊山等,其中最高峰为南叶山主峰-玉女峰,也为江苏省境内最高峰,海拔625米。 2.5.1云台山

云台山位于华北古陆的南缘,属鲁苏地质,与山东的泰山、崂山一脉相承。它的岩石为变质岩,地质学上叫片麻岩,是二十四五亿年前造山运动中,受到高温高压后发生变质形成的,岩性坚硬,色白质细。 2.5.2锦屏山

锦屏山,属泰山山脉,因山顶开阔平坦,又名平顶山,自清初就以幽、险、静、秀、闻名于民间。总面积25平方公里,海拔563.5米。 2.5.3花果山

花果山风景区:花果山风景区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景区面积12.8平方公里,规划面积110平方公里,层峦叠嶂136峰,其中花果山玉女峰是江苏省最高峰,海拔624.4

米。花果山以古典名著《西游记》所描述的“孙大圣老家”而著称于世,名闻海内外。3.连云港部分植物

3.1总论

连云港地区植物种类丰富繁茂,是同一纬度地区植物种类最多同时组成建群种最多的地区,南北过度的气候条件和地貌类型的多样性,有利于连云港发育一个兼备南北特征性植物种群体系。总体来看,连云港主要植被类型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分布,因该地最高山脉为624.4米,达不到温带地区垂直分异高度,故本地山地主要为垂直分化。

3.2植物纬度地带性特征

因为本地为暖温带和亚热带的过渡地带因此兼具暖温带植物小麦、桃子、栗子、杏儿、柿子、樱桃、梿树、蒿等等同时又有亚热带植物,竹子、茶树、黄檀、板栗、络石、化香、中华卷柏等。植物垂直地带分异:在大桅尖的不同高度我们发现樱桃果实成熟情况不同,高度越高,成熟越晚。

3.3北固山生态园、后云台主要植被

1.石楠:蔷薇科,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单叶互生,厚革质,叶长椭圆或倒卵状长椭圆形,有细锯齿。花白色,复伞房花序。梨果球形,熟时红色,后变紫红。对烟尘和有毒气体有一定的抗性。(图1-1)

图1-1

4

2.梅花:蔷薇科,干呈褐紫色,多纵驳纹。小枝呈绿色。叶阔卵形至卵形,边缘具细锯齿。花每节1~2朵,无梗或具短梗 。核果近球形,有沟。(图1-2)

图1-2 3.山楂:蔷薇科,落叶灌木。枝密生,有细刺。叶片三角状卵形至棱状卵形,基部截形或宽楔形,两侧各有3~5羽状深裂片,边缘有不规则锐锯齿。复伞房花序,梨果深红色,近球形。(图1-3)

图1-3

4.樱花:蔷薇科,叶互生,卵形或卵状披针形,边缘有锯齿或重锯齿,叶柄有2-4腺体。花3-5朵成伞状花序,花瓣先端有缺刻,白色、红色。果核球形,初呈红色,后变紫褐色。(图1-4)

图1-4

5.垂丝海棠:蔷薇科,叶互生,椭圆形至长椭圆形,先端略为渐尖,边缘有紧贴的锯齿,叶柄细长,基部有两个披针形托叶。花5-7朵簇生,花梗细长下垂。梨果球状。(图1-5)

5

图1-5

6.贴梗海棠:蔷薇科,落叶灌木,小枝有刺。叶片卵形至椭圆形,有锐锯齿。花簇生,红色、粉红色、淡红色或白色。梨果球形或长圆形,长约8cm,干后果皮皱缩。(图1-6)

图1-6

7.火棘:蔷薇科,侧枝短先端成刺状。单叶互生,常呈倒卵状长圆形,复伞房花序,花白色。梨果近球形。桔红色至深红色。

8.茅莓:蔷薇科,落叶灌木,有短柔毛及倒生皮刺。羽状复叶,小叶通常3,有时5,小叶菱状宽卵形至宽倒卵形,顶端圆钝,边缘浅裂,有不整齐粗锯齿,上面疏生柔毛。伞房花序顶生或腋生,花红色或紫红色。聚合果球形,红色。

9.野珠兰:蔷薇科,枝细长,小枝屈曲。叶互生,卵形至长卵形,先端渐尖成尾状,边缘具双重锯齿,背面脉上疏生银灰色柔毛。圆锥花序顶生。花小,白色。蓇葖果斜球形。(图1-7)

图1-7

10.玉兰:木兰科,叶倒卵状长椭圆形,互生。花先叶开放,直立,钟状,芳香,纯白色(紫玉兰,花紫红色)。聚合果呈球果状。

11.广玉兰:木兰科,叶卵状长椭圆形,厚革质,表面有光泽,背面有锈色绒毛,边缘微反卷,花开于枝顶,花大型,白色,芳香。

12.鹅掌楸:木兰科,叶互生,叶形如马褂。花单生枝顶,带黄绿色,大而美丽,又称为“中国的郁金香树”。聚合果纺锤形。

13.刺槐:豆科,枝具托叶性针刺。奇数羽状复叶,小叶片卵形或椭圆形,先端圆或微凹,全缘。总状花序腋生,花冠白色。荚果扁平,线状长圆形。

6

14.国槐:豆科,奇数羽状复叶,小叶卵形至卵状披针形,顶端渐尖而有细突尖,基部阔楔形。圆锥花序顶生,花冠黄白色。荚果肉质,串珠状。

15.合欢:豆科,偶数羽状复叶,小叶10—30对,镰刀形,两侧极偏斜。花序头状,多数,伞房状排列,腋生或顶生;花淡红色。荚果条形。(图1-8)

图1-8 16.紫荆:豆科,叶互生,近圆形,顶端急尖,基部心形。花先于叶开放,4—10朵簇生于老枝上,花玫瑰红色。荚果狭披针形,扁平。鸡眼草:豆科,茎伏卧,上升或直立。具3小叶复叶,小叶倒卵形、广倒卵形或倒卵状楔形,先端微凹或近截形,侧脉很密。托叶比叶柄长或有时近相等,花冠淡红紫色。

17.黄檀:豆科,奇数羽状复叶,倒卵形或长椭圆形,先端微缺,基部圆形。圆锥花序顶生或生在上部叶腋间,花冠黄色。荚果长圆形,扁平。

18.葛:豆科,藤本。复叶,小叶三片,顶小叶菱形,下面有白霜,托叶盾形。总状花序紫色,荚果带形。(图1-9)

图1-9 19.胡枝子:豆科,灌木,分枝繁密。三出复叶互生,顶生小叶宽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先端钝圆,具短刺尖,托叶2,条形。总状花序腋生,花冠蝶形,紫色。

20.珊瑚树:忍冬科,叶对生,革质,椭圆形至椭圆状矩圆形,全缘或不规则浅波状钝齿。圆锥花序,花冠白色。核果卵状矩圆形。

21.木绣球:忍冬科,落叶灌木,枝条开展。叶对生、叶片卵形或椭圆形,表面暗绿色,背面有星状短柔毛,叶缘有锯齿。花于枝顶集成聚伞花序,边缘具白色中性花。(图1-10)

图1-10 22.忍冬:忍冬科,多年生半常绿缠绕灌木。叶对生,卵形,有柔毛。花唇

7

形,成对生于叶腋,初白后黄。浆果熟时黑色。

23.接骨木:忍冬科,落叶灌木至小乔木,枝有皮孔。奇数羽状复叶,椭圆状披针形,基部阔楔形,常不对称,缘具锯齿,揉碎后有臭味。圆锥状聚伞花序顶生,花冠辐状,白色至淡黄色。浆果状核果等球形,黑紫色或红色。(图1-11)

图1-11

24.梓树:紫葳科,叶对生或轮生,广卵形或圆形,叶长宽几相等,叶上端常有3~5小裂或全缘。圆锥花序,花冠淡黄色或黄白色,内有紫色斑点和2黄色条纹。蒴果细长。

25.楸树:紫葳科,叶三枚轮生,三角状的卵形,先端渐长尖,全缘或3-5裂,无毛。状花序顶生,花冠白色、两唇形,内有紫斑。蒴果细长。

26.紫薇:千屈菜科,小乔木,有时呈灌木状,树皮易脱落,树干光滑,幼枝略呈四棱形。叶互生或对生,椭圆形、倒卵形或长椭圆形。圆锥花序顶生,花瓣6,红色或粉红色,边缘有不规则缺刻。蒴果椭圆状球形。

27.栀子:茜草科,常绿灌木。叶对生或3叶轮生,叶片革质,长椭圆形或倒卵状披针形,全缘;托叶2片,通常连合成筒状包围小枝。花单生于枝端或叶腋,白色,芳香,花冠高脚碟状,裂片5或较多。(图1-12)

图1-12

28.臭椿:苦木科,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13-25枚,卵状披针形,中上部全缘,近基部有1-2对粗锯齿。圆锥花序顶生,花白色,微臭。种子多数,有扁平膜质的翅。

29.红花酢浆草:酢浆草科,多年生草本,全体有疏柔毛,茎匍匐或斜升,多分枝。叶互生,掌状复叶有3小叶,倒心形,小叶无柄。花红色,1至数朵组成腋生的伞形花序。蒴果近圆柱状。

30.野苋菜:苋科,叶卵形或菱形,绿色或红色,穗状花序。

31.枫香:金缕梅科,叶互生,三裂,幼叶有时五裂,边缘有细锯齿,先端渐尖,秋季变红、紫、橙红等。蒴果集生成头状果序。(图1-13)

8

图1-13 32.茶条槭:槭树科,落叶小乔木,树皮灰色粗糙。叶卵状或圆形,叶缘呈重锯齿状。果核两面突起,果翅张开成锐角或近于平行,紫红色。

33.萹蓄:蓼科,平卧草本,茎呈圆柱形而略扁,有细密微突起的纵纹,节部稍膨大,有浅棕色膜质的托叶鞘。叶互生,椭圆形或线状长椭圆形,全缘。

34.苎麻:荨麻科,茎、花序和叶柄密生短或长柔毛。叶互生,宽卵形或近圆形,表面粗糙,背面密生交织的白色柔毛。花雌雄同株。瘦果椭圆形。(图1-14)

图1-14 35.乌桕:大戟科,叶菱状卵形,全缘,羽状脉。总状花序顶生。蒴果球形。(图1-15)

图1-15 36.连翘,木犀科,落叶灌木,枝开展或伸长,小枝稍呈四棱形,节间中空,仅在节部具有实髓。单叶对生,或成为3小叶,叶片卵形、长卵形、广卵形以至圆形,边缘有不整齐的锯齿,半革质。花先叶开放,腋生,花冠基部管状,上部4裂,裂片卵圆形,金黄色。(图1-16)

9

图1-16 37.女贞:木犀科,单叶对生,叶革质,卵形或卵状披针形,全缘。花白色,圆锥花序顶生。果椭圆形,熟时蓝黑色。

38.木槿:锦葵科,单叶互生,在短枝上也有2-3片簇生者,叶卵形或菱状卵形,有明显的三条主脉,而常3裂, 基部楔形。花单生于枝梢叶腋,花瓣5,花色多。蒴果长椭圆形。(图1-17)

图1-17

39.板栗:壳斗科,单叶,椭圆或长椭圆状,边缘有刺毛状齿。雌雄同株,雄花为直立柔荑花序,雌花单独或数朵生于总苞内。坚果包藏在密生尖刺的总苞内。(图1-18)

图1-18 40.小叶栎:壳斗科,叶椭圆状披针形,顶端长尖,基部阔楔形,边缘有锯齿,齿尖成刺芒状,背面绿色无毛。壳斗杯状,苞片锥形,短刺状,有细毛,包围坚果1/4—1/3,不反曲,坚果椭圆形。

41.短柄枹栎:壳斗科,单叶互生,叶集生在小枝顶端,叶柄较短或近无柄,叶片长椭圆状披针形或倒披针形,叶边缘具粗锯齿,齿端微内弯,叶片下面灰白色,被平伏毛。

42.海桐:海桐科,单叶互生,有时在枝顶呈轮生状,厚革质狭倒卵形,全缘,顶端钝圆或内凹,基部楔形,边缘常略外反卷。聚伞花序顶生,花白色或带黄绿色,芳香。蒴果近球形,有棱角。

43.冬青卫矛:卫矛科,小枝近四棱形。叶片革质,表面有光泽,倒卵形或狭椭圆形,顶端尖或钝,基部楔形,边缘有细锯齿。花绿白色,聚伞花序,腋生。蒴果近球形。

44.蜡梅:蜡梅科,落叶灌木,枝、茎方形,棕红色,有椭圆形突出的皮孔。叶子对生,先端渐尖或急尖,基部圆或宽楔形,椭圆状卵形至卵状披针形,全缘。花瓣外层黄色,内层暗紫色,香味浓。

45.化香:胡桃科,奇数羽状复叶,小叶卵状披针形,基部稍偏斜,边缘有重锯齿,无柄。花单性,穗状花序。果序球果状长椭圆形,直立枝顶,经久不落。

46.茶:山茶科,叶革质,长椭圆披针形,有锯齿,蒴果三棱。

47.紫菀:菊科,基生叶丛生,叶片较大长椭圆形,边缘有锯齿,花期枯萎,茎生叶互生无柄,披针形,全缘或有浅齿,上部叶线性。头状花序密集生于茎顶外围花舌状蓝紫色,中央管状花黄色。

10

48.桔梗:桔梗科,茎直立,上部稍分枝。叶近无柄,茎中部及下部叶对生 或3~4叶轮生,叶片卵状披针形,边缘有不整齐的锐锯齿,上端叶小而窄,互生。花单生或数朵呈疏生的总状花序,花冠阔钟状,蓝紫色。

49.法国梧桐:悬铃木科,树皮灰绿或灰白色,片状脱落。单叶互生,叶大,叶片三角状,掌状5-9裂,幼时密生星状柔毛,后脱落。头状花序球形,球果下垂,通常2球一串。

50.络石:夹竹桃科,常绿藤本,长有气生根,枝蔓有乳汁。单叶对生,椭圆形至阔披针形,革质,叶面光滑,叶背有毛,叶柄很短。聚伞花序腋生,花白色。

51.木防己:防己科,草质或近木质缠绕藤本,幼枝密生柔毛。叶形状多变,卵形或卵状长圆形,全缘或微波状,有时3裂,基部圆或近截形。聚伞状圆锥花序顶生。花淡黄色。核果近球形,两侧扁,兰黑色,有白粉。

52.柘树:桑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有硬刺。叶卵形或倒卵形,顶端锐或渐尖,基部楔形或圆形,全缘或3裂。花排列成头状花序。聚花果近球形,红色。

53.椴树:椴树科,单叶互生,卵形或宽卵形,顶端渐尖,基部心形或截形,常不对称,叶缘常有锯齿。总苞叶状,果长在总苞上。

54.扁担杆子:椴树科,落叶直立灌木,枝干柔韧细弱。叶多菱状卵圆形,基脉三出,缘具重细锯齿,叶柄被短柔毛,托叶条形,宿存。核果红色,无毛光亮,2-4裂,似人拳。

55.朴树:榆科,叶有基出三大脉,两侧不等,上半部有锯齿,下半部无。核果近球形,红色或蓝紫色。糙叶树:榆科,单叶互生在枝上排成二列,叶卵形至椭圆状卵形,顶端渐尖,两面粗糙,基脉三出,侧脉5-6对直达齿端,叶缘基部以上有尖细单锯齿。核果近球形或卵球形,紫黑色,果柄较叶柄短,很少近等长。

56.黄连木:漆树科,偶数羽状复叶,小叶10-14个,披针形,基部歪斜,全缘。圆锥花序。核果近球形,红色或蓝紫色。

57.盐肤木:漆树科,叶互生,奇数羽状复叶,叶轴具宽翅,有小叶7~13,小叶边缘有粗锯齿,小叶无柄。圆锥花序顶生,直立。果序直立,核果,球形,成熟后红色。(图1-19)

图1-19 58.野漆树:漆树科,叶密集于枝端,小叶9—15,对生,薄革质,长椭圆状披针形或广披针形,顶端长尖,基部楔形而偏斜,全缘,核果扁平,斜菱状圆形,淡黄色。

59.樟:樟科,叶薄革质,卵形或椭圆状卵形,顶端短尖或近尾尖,基部圆形,离基3出脉,脉腋有腺点。花黄绿色,圆锥花序腋出。球形的小果实成熟后为黑紫色。

60.野鸦椿:省沽油科,小枝及芽棕红色。奇数羽状复叶,小叶7~11,对

11

生,卵形至卵状披针形,边缘具细锯齿,厚纸质。圆锥花序顶生,花黄白色。蓇葖果,果皮软革质,紫红色。(图1-20)

图1-20 61.柿树:柿树科,叶阔椭圆形,表面深绿色、有光泽,背面褐黄色毛,革质。花黄白色。果形因品种而异,橙黄或红色,萼片宿存大。

62.君迁子:柿树科,叶椭圆形至长圆形,背面灰色或苍白色,脉上有柔毛。果实近球形,直径1—1.5厘米,熟时蓝黑色,有白蜡层,近无柄。

63.黄荆:马鞭草科,枝四方形,密生灰白色绒毛。掌状复叶对生,小叶5,间有3,中间小叶最大,卵状披针形,全缘或每侧有2~5浅锯齿。(图1-21)

图1-21 64.牡荆:马鞭草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叶对生,掌状五出复叶,边缘通常具粗锯齿。圆锥花序顶生,花冠淡紫色。核果小,黑褐色。

65.崖椒:芸香科,落叶灌木,枝上疏生皮刺。奇数羽状复叶,叶轴有狭翼,上部的对生,下部的近对生或互生,斜卵形或卵状披针形,边缘有细锯齿,齿缝有腺点,小叶柄极短。顶生伞房状圆锥花序。

66.柑桔:芸香科,常绿。单身复叶,叶翼小。果实小于5cm,果皮朱红或橙黄,较细薄,顶端无嘴者为橘。果实大于5cm,果皮橙黄,较粗厚,顶端有嘴者为橘。

67.鸭趾草:鸭趾草科,茎圆柱形,肉质,具纵细纹。叶互生,卵状披针形,全缘,基部狭圆成膜质鞘。总状花序,花3—4朵,深蓝色。(图1-22)

图1-22 68.棕榈:棕榈科,干直立,不分枝,为叶鞘形成的棕衣所包。叶大,集生

12

干顶,多分裂,叶柄有细刺。核果近球形。

69.美人蕉:美人蕉科,多年生球根草本花卉,根茎肥大。茎叶具白粉,叶互生,宽大,长椭圆状披针形、阔椭圆形。总状花序自茎顶抽出,花色有乳白、鲜黄、橙黄、桔红、粉红、大红、紫红、复色斑点等50多个品种。

70.毛竹:禾本科,秆大型,秆环不隆起,秆上部每节有两分枝,秆箨厚革质,密被糙毛和深褐色斑点和斑块,箨片三角形。叶披针形,笋箨有毛。

71.菝葜:百合科,攀缘状灌木,茎硬,有倒生或平出的疏刺。叶互生,革质,圆形乃至广椭圆形,全缘,叶柄下部两侧有卷须2条。浆果球形,红色。(图1-23)

图1-23 72.萱草:百合科,多年生宿根草本。叶基生、宽线形、对排成两列,背面有龙骨突起,嫩绿色。花葶细长坚挺,着花6-10朵,呈顶生聚伞花序。初夏开花,花漏斗形,下部合成花被筒,上部开展而反卷,边缘波状,桔红色。(图1-24)

图1-24 73.蜈蚣兰:兰科,多年生常绿附生草本,匍匐于阴湿岩石或树皮上,茎细长多节,质地较硬,有稀疏分枝,到处生根。叶革质多肉,上面有一纵沟,基部有短鞘与茎合生。花单生,较小,初夏开淡红色花。

74.银杏:银杏科,叶互生,在长枝上辐射状散生,在短枝上3一5枚成簇生状,有细长的叶柄,扇形。雌雄异株,稀同株。种子核果状,具长梗,下垂,椭圆形、长圆状倒卵形、卵圆形或近球形。(图1-25)

13

图1-25 75.侧柏:柏科,常绿乔木。小枝扁平,直展,成一平面。叶鳞形,小。球果长卵形。(图1-26)

图1-26

76.蕨:凤尾蕨科,大型多年生草本,根状茎长而粗壮,横卧地下。叶幼时拳卷,成熟后展开,有长而粗壮的叶柄,叶片轮廓三角形至广披针形,为2~4回羽状复叶,革质。在小羽片或裂片背面边缘集生孢子囊群。(图1-27)

图1-27 77.海金沙:海金沙科,多年生攀援草本。茎细长,横走。叶多数生于短枝两侧,叶2型,纸质,营养叶尖三角形,2回羽状,边缘有浅钝齿,孢子叶卵状三角形,羽片边缘有流苏状孢子囊穗。(图1-28)

图1-28 78.苔藓:苔藓植物,是一群小型的多细胞的绿色植物,多适生于阴湿的环境中。最大的种类也只有数十厘米,简单的种类,与藻类相似,成扁平的叶状体。比较高级的种类,植物体已有假根和类似茎、叶的分化。(图1-29)

14

图1-29 4.连云港土壤

平原、河湖、山地、丘陵、滩涂等多样化的地貌形态,使连云港区域内发育着较为丰富的土壤类型。本区域地带性土壤为棕壤,平原上的土壤大都开发为农田,久经耕种已发育为耕作土壤,其中包括旱耕人工土和水耕人工土两种;现仅有一些低山丘陵区尚有棕壤分布;滨海地区则发育为各种盐土。

4.1棕壤

棕壤是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下发育的典型土壤,以酸性变质岩系(花岗片麻岩和片麻岩等)的风化残积物为成土母质,在暖温带温湿条件下,土壤的矿物质风化和有机物分解强烈,淋溶作用显著,土壤呈微酸至中性,PH值在5.5—6.2之间,通体无石灰反应。

a.低山陡坡上部背阴坡地带,草本植物生长茂盛,在片麻岩残积、坡积物上形成厚层生草棕壤。

b.陡坡向阳地带,由于侵蚀作用强烈,植被生长差,形成粗骨土壤。

c.缓坡地带,纯针叶林下,有机酸强淋溶下渗,破坏了矿物质,形成酸性棕壤。 d.剥蚀残丘岗地,在酸性变质岩的残积母质上形成薄层棕壤和薄层生草土。 e.坡麓古老洪积母质上,由于滞水而形成白浆化棕壤。 f.坡积物母质上因受水作用而形成潮棕壤。

4.2盐土

在滨海平原地区,因长期受海水浸渍作用,在滨海相盐渍淤土上进行着积盐过程,发育了滨海盐土,根据离海的远近、盐分含量和盐分组成可划分为滨海盐土和潮间盐土。 4.2.1潮间盐土

滨海近区,因受海水涨落的影响,在沙质和粘质母质上形成沙质潮间盐土和粘质潮间盐土,盐分组成为Nacl、Mgcl2。 4.2.2滨海盐土

平原洼地、滨海相沉积物上,生长着盐蒿、芦苇的撂荒地,地下水位高,土体中渍水,还原又经过草甸过程形成草甸盐土,土质粘重,含盐量>0.4%。

5.实习总结

此次实习过程中,由于受天气和施工等客观因素的影响,野外调查中对海洋地貌、生物以及土壤等的调查不够充分。实习土壤剖面被毁坏,没有进行较好的土壤结构调查。笔者在观察和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对连云港土壤、海洋地貌、生

15

物只有一些较浅显的的认识,如有不足之处,希望老师给与批评指正。这次实习,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所提升。野外实践激发了同学们热爱自然,探索自然的兴趣,为以后更好的学习打下基础。总的来讲,就连云港的植物分布状况和种类来说,地理环境起了关键作用,而海洋又对连云港的气候、水文状况起了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分析问题是每个同学必备的能力。由于实习日程安排较紧,任务较多,因此关于更深层次的发现还有待进一步考察。此外,笔者将连云港的人文地理概况部分在《连云港人文地理报告》做具体分析。

连云港行政审批中心实习报告

连云港市场调研报告

连云港

连云港外资课题调研报告

秋游连云港

连云港社会保障

连云港请假条

连云港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连云港方言

连云港二日游

《连云港实习报告.doc》
连云港实习报告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