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工作要点

2020-03-02 12:02:41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2014年全市交通运输安全生产

和应急管理工作要点

为扎实做好全市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工作,确保行业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突发事件应对有力,现根据行业实际,制定2014年全市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工作和应急管理工作要点。

一、总体要求

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市委市政府、省交通运输厅安全工作会议精神,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科学发展理念,始终牢记“发展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以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为重点,不断健全“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安全监管机制;以深化“安全生产规范年”活动为载体,不断提高行业安全生产规范化水平,以隐患排查、打非治违等专项行动为抓手,不断健全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和长效机制,着力推进“平安交通”建设,为发展“综合交通、绿色交通、智慧交通”提供可靠的安全保障。

二、总体目标

安全生产管理机制进一步创新,应急管理体系进一步健全,基层基础工作进一步扎实,行业监管责任、企业主体责任、从业人员自律责任进一步增强。逐步减少一般事故,有效控制较大事故,坚决杜绝重特大事故,努力实现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单位生产经营活动死亡率三项指标零增长,全面完成市政府、省交通运输厅下达的年度工作目标任务。

三、主要工作

(一)强化“红线”意识,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

1.强化行业监管责任的落实。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行业主管部门直接监管”和“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要求,健全党政安全工作议事机制,完善各级安全生产委员会相关职责,细化明确各岗位安全生产监管责任,健全人人有责的安全监管网络。加强一线监管力量的配备,选调专业技术精的人员进入安全生产监管队伍,着力提高安全生产监管干部的素质能力。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检查规程标准,加强安全生产检查督查和过程监管,努力做到安全生产监管无盲区。

2.强化企业主体责任的落实。继续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工作,2014年要通过达标示范企业引领,全面推进交通运输18类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考评工作,力争年底完成各类规模以上交通运输企业达标。继续推进企业安全生产诚信机制建设,建立完善安全生产信用等级评定与管理制度,严格落实企业安全生产承诺公示、信用等级评定、信用信息公开、激励约束、安全警示等制度,逐步建立健全与交通运输发展、社会管理相适应,与企业信誉、项目核准、市场准入退出等方面相挂钩的安全生产激励约束机制。

3.强化从业人员自律责任的落实。严格落实从业人员聘用、培训、教育、奖惩和“黑名单”管理制度,不断提高从业人员安全自律的自觉性。继续组织开展交通运输管理部门、企业主要负责 2 人、安管人员的业务培训。按照交通运输行业深化全员安全生产培训工程实施方案,继续推行全员培训工作,实现生产经营单位“三项岗位”人员持证上岗100%,其他从业人员培训合格后上岗100%。加强培训机构建设,完善培训设施,充实教材内容,坚持按需施教。

(二)坚持标本兼治,健全安全生产保障体系

4.强化源头监管。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许可制度和产业政策,严把交通运输企业、车船、设施和从业人员安全生产准入关口。加强重大风险防控,加强道路水路客运、危险品运输(作业)、运营桥隧、重大交通建设工程等重点领域风险评估工作,按照程序规定编制运营、行驶、施工风险评估报告,提出风险防范措施。强化“二客一危”道路运输企业监管,严禁客运车辆及危险品运输车辆挂靠经营;严格落实建设项目安全核准和安全设施“三同时”制度;强化重点企业重点隐患监管,继续推进重点企业第三方“安全体检”和重点监管企业部门联防联治工作,健全和完善安全生产警示、约谈、资质预警、通报机制和事故问责制度。

5.深化“安全生产规范年”活动。进一步丰富“安全生产规范年”活动的内涵、拓展活动的形式、提高活动的效果,进一步提高行业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工作制度、监督检查、生产作业的规范化程度,促进企业主体责任、从业人员的自律责任和行业监管责任的落实,在全行业真正形成“机构健全、责任落实、制度完善、程序规范、手段先进、管理科学”的安全管理新局面。行业部门要结合相关工作要求,规范执法检查、联合执法和信息抄告机制,

3 制订和完善安全生产检查规范标准和本行业隐患排查治理指导意见,规范集中检查、综合督查、专项督查、暗查暗访等方法,完善市、县级重点隐患挂牌督办制度。

6.深化隐患排查治理。继续开展“打非治违”专项行动,严厉打击非法经营建设行为,落实停产整顿、关闭取缔、上限处罚等治理措施。以长途客运、旅游包车、城市客运、水上客运、危险品运输、港口危险品罐区及输油气管道、公路事故多发点段、高落差危险路段、危病桥梁为重点,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县(市)区交通运输局和市县两级行业部门,要督促落实市安监网“打非治违”月度填报和企业隐患排查治理的填报工作。

7.强化重大事故防控。市县两级行业部门,要充分吸取各类事故教训,定期分析本行业安全生产形势,针对性地开展各类专项治理,建立完善事故预防工作措施,明确防控重点,落实责任单位,明晰考核要求。不断健全公路桥梁安全事故防范体系、危险品运输监管与应急处置能力创新体系、运管人员定向联系重点运输企业工作制度、公路水运建设工程施工风险评估等安全生产事故防范体系建设,探索多样化的安全管理模式和方法,努力形成政府部门大力倡导,企业主动参与实践、行业管理机构积极推动的上下呼应、政企互动、共同推进的事故防范工作态势。

8.强化科技应用。突出交通运输安全管理的难点和重点,强化安全科技攻关和关键技术研究,推进先进科技成果的应用和推广。继续在营运客车、危险品运输车、长大桥隧运行关键部位、重点建设工程现场、道路水路客运站场及港口危险品作业场所推

4 广使用视频监控系统,逐步实现对运输工具、站场和建设领域的全过程动态监控;行业部门要督促企业制定和完善卫星定位装置安装使用管理规定,并根据交通运输部即将出台的监控平台标准进行符合性审查。推进安全生产信息化系统建设,推动行业安全生产管理基础数据电子化管理,提高安全监管和服务效能。

(三)强化预警预防,健全行业应急救援体系

9.健全预案编制及维护机制。通过应急演练认真分析、评估、本地区、本行业现有预案的缺陷,并修订完善,努力增强预案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同时,要进一步完善事故救援和自然灾害防御的应急响应程序,建立规范高效的事故灾难报告、救援队伍、应急资源调用、设施设备保障等工作机制,努力提高应急救援的快速反应能力。加快市本级交通运输应急指挥中心和县(市、区)交通运输应急指挥中心建设,为高效应对各类突发事件提供保障。

10.扎实做好极端灾害天气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突出公路、航道抢通保畅、车船运输安全、港口生产作业安全、应急指挥系统建设等重点,统筹做好暴雨、台风、雨雪冰冻等重点气象灾害及相关次生、衍生灾害的防御和处置。根据防台风、防洪涝、雨雪冰冻灾害应急方案、公路水路保畅通以及车船等运输工具运行保障等预案,开展针对性的应急演练,强化具体应对措施,锻炼应急队伍,提高应急抢险水平,确保遇险时能快速反应。

11.完善企业参与政府应急救援工作机制。为保护企业参与政府应急救援工作的积极性,各行业管理部门今年要在总结经验

5 的基础上,制定或完善企业参与政府应急救援工作管理办法,探索建立完善专业队伍为主、社会力量为辅、志愿者队伍参与的专群结合、功能互补的应急队伍建设体系。

(四)营造和谐环境,健全“平安交通”创建体系

12.整体推进“平安交通”建设。坚持“平安交通”与文明城市创建与安全生产各项活动和专项整治行动有机结合,做到相互衔接、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在现有创建方案的基础上,细化考核指标体系和考评细则,深化创建工作,力争在“平安场站”、“平安公交”、“平安港口”、“平安公路”、“平安工地”、“平安执法”等领域的创建工作上有新的突破。运管部门要在原一级客运场站的基础上扩大至二级客运场站;客管部门要在原市区“平安公交”创建的基础上将创建工作拓展到全行业。

13.加大行业维稳工作力度。进一步完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机制,定期分析行业稳定形势,加强重点人群、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的排查,及时管控,做到早发现、早化解、早控制。

14.推进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结合行业实际,对涉及的重大项目、重大措施等做到应评尽评,严格落实重大项目无评估不开工,重大措施无评估不出台。

全县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工作要点

全省交通运输安全监督和应急管理工作要点

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要点

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要点

集美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要点

湘潭市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要点

交通运输管理工作要点

交通运输管理工作要点

交通运输管理工作要点

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工作总

《全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工作要点.doc》
全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工作要点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