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透镜》教学设计

2020-03-02 23:07:57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苏教版《科学》小学五年级上册 《研究透镜》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是《光与色彩》单元的第三课,重点是认识光的折射现象。也就是研究凸透镜和凹透镜镜片的不同特点和作用,加深对光的折射现象的认识。 五年级的学生对近视镜和放大镜有一定的了解,但很少知道近视镜和放大镜对光的偏折现象,更不了解望远镜的工作原理。

预期教学效果:

1、知道光线从一种透明物体进入另一种透明物体时,传播的方向会在交界面发生弯折。

2、能通过研究,概括出凸透镜和凹透镜镜片的不同特点和不同作用。

3、通过制作简易望远镜,能提出更多可以自己研究的有关透镜的问题。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无色透明杯子、放大镜、水。

学生准备:直的长彩条吸管、花镜、近视镜、玻璃片、餐巾纸、透明直尺。 (注意:千万不要用花镜看太阳,以免灼伤眼睛,导致失明。) (学生好奇心强,拿着透镜一定会看这看那,一定在布置课前准备时强调注意事项。) 教学重点:认识光的折射现象。

教学难点:自制简易望远镜。

教学过程设计:

一、认识光的折射现象

1、导入:把吸管插入水中,观察水面处吸管,有什么发现?是什么原因呢?

教师建议:

a、水要放大半杯。

b、把吸管斜插入水中。也可再选一些细长并直的物体反复实验观察。

c、要从多角度观察。 (对学生提出建议,提示学生观察要细,要边观察边思考。防止学生只看热闹。)

2、学生小组合作完成观察探究。

(1)把看到的吸管样子用简单的线条画出来。

(2)试着解释看到的现象。

(3)自学教材第23页上半部内容,解释看到的现象。

(4)说说什么是光的折射?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学生对折射现象有了印象,通过自学可以上升到对理论的理解。)

二、研究不同透镜的特点与作用。

1、教师引导探究,提出问题:

不同种类的透镜分别有什么特点?形状相同吗?作用一样吗? (调动学生探究欲望,引领学生探究要深入思考。) 教师提示:a、透镜是光学仪器,不能直接用手触摸,可以隔着餐巾纸摸一摸。

b、注意不要把透镜弄坏,以免划伤手指。

2、学生自主探究

(1)参考教材第23页下半部和第24页的研究方法,小组合作完成探究。 (不用担心学生不能完成探究,因为课前准备中有“花镜、近视镜、玻璃片、透明直尺”,学生看到物品自然会按书中提示去尝试探究,就会发现问题,得出结论。)

(2)把研究结果填写到教材第71页表格中。

(3)以小组为单位展示研究成果。提出小组没有解决的问题。小组间互相校正、补充。 (相信学生的能力,给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使自主探究落到实处。)

3、小结。 教师提出问题:凸透镜的特点和作用:____________。 凹透镜的特点和作用:____________。 学生组内小结并完成板书。 (让学生认识到:探究重过程,更要重结论,不能只看表面现象。)

4、教师提问:通过以上实验研究,解释为什么不要用放大镜看太阳? 学生解释原因。 (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三、制作简易望远镜。

1、教师引导:把两个透镜组合起来使用会出现什么现象?

2、学生个人独立完成教材第25页中

1、2两项的操作。

3、小组内交流,说说两个透镜组合起来使用看远处的物体有什么效果?

4、小结:_____就是简易的_____。

5、参考教材第25页的制作方法。制作一个简易的望远镜。(课后完成) (给学生创造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在制作的过程中,体会搞科学的艰辛和创造的乐趣,提高动手能力、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让学生意识到探究并不是只在课堂。) 教师建议:制作望远镜时,筒的顶端卷回,做成双层筒,用卷回部分固定一个透镜。用两个双层筒分别固定两个透镜,完成制作。

四、达标反馈

1、透镜会产生许多奇妙的现象,是由于光线经过透镜时发生______的缘故。

2、下列镜片中( )属于凸透镜,( )属于凹透镜。

研究透镜教学设计

研究透镜教学设计

《研究透镜》教学设计

研究透镜教学设计(材料)

透镜教学设计

《透镜》教学设计

《透镜》教学设计

研究透镜教学反思

《两种透镜》教学设计

W49 《透镜》教学设计

《《研究透镜》教学设计.doc》
《研究透镜》教学设计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