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通关实务论文

2020-03-02 17:58:09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国 际 贸 易 易 通 关 实 务 论 文

粮油食品学院 雍浩然

201111010909

食品科学与工程1109班

由报关行业趋势谈怎样做合格报关员

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对报关渐渐有了一定的了解。接下来,我准备从职业背景;报关的市场;法律环境;基本流程和对报关员的理解这五个大方面谈谈报关行业。

在谈到报关之前,首先要说说国际贸易,正是国际贸易的日益发展,导致报关这个行业越来越重要。

进入90年代后,由于世界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西方国家受周期性和结构性因素的影响而先后陷入衰退,再加上美元汇率的变化、国际债务、战争等因素的严重制约,国际贸易的增长速度连年下降,而且波动较大,国际贸易增长率从1989年的7%下降到1990年的5%,1991年又下降到3%,1992年上升到4.5%,1993年又降至2.5%,1994年回升到5%,1995年可望增长到7%左右,1996年后,增长速度还要加快。但不同国家和不同地区之间的发展是很不平衡的。

总的看,整个90年代国际贸易将处于一个新的增长期,其发展速度可达5%左右,不仅超过世界经济增长速度还将明显高于80年代(4%)的发展水平。国际商品市场对机电产品、运输设备、计算机、有色金属、石油、石化产品等的需求大幅度增长,价格上扬,其中制成品贸易将进一步扩大。初级产品贸易亦有明显好转,其绝对贸易额将不断增长,但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比重却呈下降的趋势,下降幅度将小于80年代同类产品的水平,这种态势在今后几年内还将继续发展。90年代,国际贸易的基本走势是初期缓慢增长,中后期增速加快,其推动力主要来自西方国家的宏观调控措施。 研究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是我国制定和完善出口发展战略的重要前提。

从国际贸易延伸到报关行业,接下来我来谈谈对报关行业的感性(初步)认识。“报关”这一概念目前在海关学界尚没有一个权威的定义。就通常的认识,“报关”的概念一般都涉及以下三个基本问题:一是报关的主体,即报关人是收发货人进出境运输工具负责人、进出境物品的所有人或者他们的代理人;二是报关的内容,即办理海关手续;三是报关是一种行为或过程。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对报关的认识。

一、职业背景

公元前5世纪中叶古希腊城邦雅典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海关。11世纪以后,西欧威尼斯共和国成立以“海关”命名的机构即威尼斯海关。资本主义发展前期(17-18世纪),海关执行保护关税政策,重视关税的征收,并建立一套周密繁琐的管理、征税制度。19世纪,为发展对外贸易,欧洲各国先后撤除内地关卡,废止内地关税,并且基本停止出口税的征收。

中国海关历史悠久,早在西周和春秋战国时期,古籍中已有关于“关和关市之征”的记载。秦汉时期对外贸易发展,西汉在合浦等地设关。宋、元、明时期,先后在广州、泉州等地设立市舶司。清政府于1684-1685年首次以“海关”命名,先后设臵粤(广州)、闽(厦门)、浙(宁波)、江(上海)四海关。直至1949年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对原海关机构和业务进行彻底变革,逐步完善海关建制。

二、报关单位与报关服务市场

报关单位是指在海关注册登记或经海关批准,向海关办理进出口货物报关纳税等海关事务的境内法人或其他组织

报关单位包括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和报关企业。

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指在我国境内从事对外贸易经营活动的企业,组织和个人。

报关企业指经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的委托,帮助其代理报关的企业。

报关员是依法取得报关员从业资格,并在海关注册登记,向海关办理进出口货物报关业务的人员。

根据经济学原理,市场由三个基本要素构成,即市场主体、市场客体、市场中介。报关服务市场的特点是服务性、竞争性、规范性、相对独立性、营销模式的单一性。

报关服务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市场竞争过度,中小报关企业报关质量不高,报关从业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相关对策有加大对报关服务市场的综合治理力度,做好报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完善工作,注重运用市场导向规范行业发展。

三、报关的法律坏境

报关的法律环境是指规范与约束报关主体及其行为方式、活动范围等内容的各种法律因素所形成的有机整体,包括法律规范、法律制度、法律组织机构及与之相适应的法律意识等。

报关法律环境的特点有政策性、统一性、复杂性和多变性。与报关相关的法律制度:对外贸易经营者制度、进出口许可证制度、海关监管制度、海关税收制度、海关缉私制度、海关统计制度、海关稽查制度、海关事务担保制度、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制度、海关行政许可制度、海关行政裁定制度、海关行政处罚制度、海关行政救济制度。

海关是国家的行政机关,海关是国家进出境监督管理机关,海关是国家行政执法机关。海关的任务是依照《海关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监管进出境的运输工具、货物、行李物品、邮递物品和其他物品,征收关税和其他税、费,查缉走私,并编制海关统计和办理海关业务。海关的主要职责是税收征管、查缉走私、进出境监管、加工贸易及保税监管、海关统计、海关稽查、口岸管理。

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是行使行政职能的机构,出入境检验检疫是国家主权的体现,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具有执法主体的地位。它的主要职责是通关管理、出入境卫生检疫管理、出入境动植物检疫管理、进出口商品检验管理、进出口食品安全管理。

四、报关基本流程

出口报关通关的基本程序: 申报、查验、征税、放行

进口流程:

一、客户提供到货通知书、正本提单或电放保函及换单费、THC费等给我司,由我司代客户到所属船公司换取进口提货单。

二、准备进口报关所需单证

三、进口申报后如海关审价需要,客户需提供相关价格证明。如信用证、保单、原厂发票、招标书等海关所要求的文件。

四、海关打印税单后,客户需在7个工作日缴纳税费。如超过期限,海关按日计征滞纳金。

五、报关查验放行后,客户需及时到我司缴纳报关、报检代垫代办费。

报关员职业的素质要求

1、报关员必须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才能从事报关工作。通过资格考试,取得《报关员资格证》后,需在三年内被相关企事业单位聘用,到海关注册成报关员,取得报关员证方能从事报关员工作,办理报关业务。已走上报关员工作岗位的人员,对其工作资格,每年海关还将进行年审。所以,在获得报关员证书后,千万不要让它在抽屉里睡大觉,而是应据此积极地寻找工作,因为报关员本身就是一种充满实践性的工作,只有不断的工作,才能积累丰富的报关经验,促进自己进一步提高。

2、报关员必须熟悉外贸知识,了解产品属性和贸易流程,能正确填写报关单。报关员是联系企业和海关的桥梁,是海关对进出口货物实施监督管理的助手,每年承担数亿吨进出口货物的报关,在对外贸易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报关人员必须熟悉相关的国际贸易知识,全面了解各种进出口产品的属性和归类,才能顺利地进行报关,为进出口企业的外贸工作节约时间并提供便利的进出口条件。报关人员必须具有出入境商品检验检疫、国际贸易、涉外商法、交通运输、银行、保险、海关等一系列与国际接轨的知识视野,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报关员。

3、报关人员要具有较强心理承受能力和反应能力,出色的人际沟通能力。报关人员工作压力大,一头联系着企业,一头联系着海关,难免会遇到“两头难”的情况,要求报关人员的心理承受能力要强,在办理通关手续时,能清楚回答海关问题,解释疑惑。同时,报关人员更要具有耐合细致和不怕吃苦的精神。现在,海关实行工作制后,报关员也要经常加班,工作相当繁重。报关员必须把准备工作做在前面,避免返工,加速通关。

4、报关人员必须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遵纪守法,规范操作。报关员的工作具有很强的独立性、随意性,难以管理,一些人员法制观念淡薄,不经企业授权私刻印章、私自揽活、乱收费、伙同不法人员进行走私活动,瞒着企业违法报关,偷税漏税,损害企业的形象和经济利益。这些现象在当前都或多或少的存在,严重扰乱了报关秩序。为了进一步规范报关秩序,提高报关质量,加强对报关员的管理,加快通关速度,维护国家利益和企业的合法权益,当务之急是要加强报关员的职业道德建设,提高报关人员的法制意识。

5、一专多能。诸如会英语、能熟练操作电脑、会开车、有国际货运代理上岗证等等,会使报关员的工作更得心应手。而对于报关员个人来说,随着我国加入下及法律法规的完善,国际贸易秩序更规范,对报关人员的素质要求也逐步提升。正是因为报关员素质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也同时造成了报关员待遇的提升空间。报关员个人如果能在知识、技能的广度和深度上不断提高自己,在事业的发展上前景是非常广阔的。 总而言之,报关是一个非常繁琐,也是非常严谨的行业,不能出一点点错误。一些东西都需要认真的检查和核实,尤其在流程中更加不能出错。学好报关知识,遵守法律,学会用法律在报关过程中维权,增强自身素质,这样才能为中国的报关事业做出贡献。

文章摘要:本文主要通过对报关行业的相关知识的描述,表明报关行业的一些现状和从事报关行业所需要准备的条件。从国际贸易中反映出的贸易与报关紧密的关系体现了报关的重要性,国际间的贸易离不开报关,所以学习报关就要学习很多法律法规和基本流程。同时,文中提到了五点报关员应具有的素质,学好报关知识,解决报问题,才能做合格的报关员。

关键词:行业背景,法律法规,流程,职业素质。

国际贸易实务论文

国际贸易实务论文

国际贸易实务论文

国际贸易实务心得论文

国际贸易与实务论文

国际贸易实务论文选题

论文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国际贸易实务

国际贸易实务

国际贸易实务

《国际贸易通关实务论文.doc》
国际贸易通关实务论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