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防灾减灾日

2020-03-03 16:37:57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我国防灾减灾日

汶川大地震周年了,国务院在今年二月决定把汶川地震发生的日子5月12日作为我国防灾减灾日,这对于地震工作者是最大的鞭策,也说明国家和公众高度关注地震。在这个重要的日子里,我们深切怀念罹难的8万同胞!

5月12日全国“防灾减灾日”,既体现了国家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重视,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社会平稳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通过设立“防灾减灾日”,定期举办全国性的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有利于进一步唤起社会各界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关注,增强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普及推广全民防灾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提高各级综合减灾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自然灾害的损失。

一年前,四川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损失影响之大,举世震惊。设立“防灾减灾日”,一方面是顺应社会各界对我国防灾减灾关注的诉求,另一方面也是提醒国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更加重视防灾减灾,努力减少灾害损失。国家设立“防灾减灾日”,将使我国的防灾减灾工作更有针对性,更加有效地开展防灾减灾工作。

地球是人类的家园,迄今为止是人类生存的唯一星球。但是地球对人类来说又是一个不安定的星球,地震、火山、台风、暴雨、地质灾害频发,对人类生命和生存环境造成巨大的损失。但是相对地球赋予人类生存的条件来说,灾害往往局部的突发事件,因此人们往往在灾害发生时,才意识到威胁。

人类为不断改善自己生存条件,发展经济,促进社会发展,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进步的体现。同样有没有灾害意识,越来越被人们认识到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社会进步的体现。汶川特大地震造成了灾区巨大人员伤亡,党中央第一

时间发出了抗震救灾的命令,总理在第一时间到达地震现场,第一句话就是“尽一切努力抢救人民的生命”,人的生命在中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尊重。以人的生命为第一,已经成为防灾减灾的宗旨,完全体现了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

汶川地震信息的前所未有的公开,体现了对人民的信赖,对民意的尊重。中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抗震救灾壮举,得到了全世界的称赞,在提高全球公众防震减灾意识上,发挥了空前的作用。中国地震信息网在汶川特大地震的信息发布上,以独特的专业视角,科学严谨的对地震监测预报、地震灾害防御、地震应急救援等方方面面,进行了全面的发布和披露,同时宣传了大量的地震科学知识,防灾减灾的常识,发挥了抗震救灾信息主旋律作用。

防震减灾,利国利民,提高减灾意识,才能变成减灾行动。四川德阳孝泉中学师生成功避险是就是的典型,汶川地震发生时,作为防震减灾示范学校之一的孝泉中学,1600余名学生正在教室午休,900余名学生在宿舍休息,学生们在震时短暂惊恐后,迅速镇定下来,在老师带领下,仅用3分钟就全部有序疏散到操场,随后教学楼轰然倒塌,其余全部变成危房,而师生无一伤亡。在震中区的虹口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安全农居,地震时完好无损,而旁边的一般民房则完全倒塌,防灾意识就是减灾实效,这就是防灾减灾日的追求。

中国地震信息网在防震减灾日期间,推出防灾减灾日(汶川地震周年)专辑,根据国务院设立防灾减灾日的宗旨,贯彻中国地震局党组的指示,发挥地震信息门户网站的作用,开展各类防灾减灾教育活动,集中宣传“防灾减灾日”,为提高全民和公众防震减灾意识作出努力。

从今年5月1日起,修订的防震减灾法正式实施,专辑特别列出防震减灾法专栏,表明地震减灾必须依靠法制,积极防御。专栏还将推出防灾减灾日活动报

道,专题文章和征文。还特别推出减灾文化,以推进灾害意识的内涵。地震科普专栏包括地震常识、面对地震、避震宝典、地震史话、求生实例等地震科学知识和在发生地震时防灾避灾的的常识和自救互救技能。汶川地震周年专栏从科学角度回顾汶川地震,发布汶川地震的科学数据和纪念图片,告诫人们宁可日前日不震,不可一日不防。

防灾减灾日”

防灾减灾日总结

防灾减灾日”工作总结

防灾减灾日总结

防灾减灾日讲话稿

防灾减灾日总结报告

“防灾减灾日”讲话稿

防灾减灾日方案

防灾减灾日工作总结

防灾减灾日讲话稿

《我国防灾减灾日.doc》
我国防灾减灾日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