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歌行教案

2020-03-02 20:45:08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短歌行》教学设计

三维目标:

1.能够正确理解诗歌的主题意义;

2.运用翻译的方法描摹诗歌所反映的内容,能够掌握鉴赏诗歌的方法;

3.掌握有关文学知识,正确体会作者在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诵读和鉴赏

教学设想:通过诵读、分析讨论,体味《短歌行》“忧”而奋发、慷慨悲凉的思想感情。

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

具体教学步骤:

一、导入

以初中所学的曹操的诗《龟虽寿》、《观沧海》中的名句导入,以总结出曹诗的风格,初步把握曹诗感情基调。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龟虽寿》)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观沧海》) 明确风格:慷慨激昂、真气回荡、悲凉、雄浑。

二、作者及背景

作者:有人评价曹操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对于这种智者见智,仁者见仁的评价,我们用三个比较客观的身份来说就是:他是一个文学家、政治家、军事家。

背景:写在赤壁之战前,曹操率大军南下,欲扫平孙刘势力。大战前夕,与文武百官酒宴,饮至半夜,忽闻鸦声,往南飞鸣而去。曹操有感于此景而作《短歌行》,感叹人生短暂,抒发他求贤若渴和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

三、解题

“短歌行”汉乐府旧题。有“长歌”、“短歌”之分,长歌热烈奔放;短歌低吟浅唱,表达忧愁苦闷之情。

四、听朗读及有感情的朗读、整体感知及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

1、纠正字词:子衿

呦呦

契阔

匝 吐哺

2、明确感情基调:忧

【板书】

五、结合注释、共同探究(利用翻译的方式)

(一)第一段前八句

1、作者在“忧”什么?

明确:人生几何、去日苦多(人生短暂)

【板书】

2、什么时候会觉得人生短暂呢?

明确:功业未就

【板书】

3、这种“忧”是悲凉的、凄惨的吗?

明确:不是,有慷慨之情怀,是积极进取的。(情绪激昂)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4、酒能真的解忧吗?

明确:不可以。这里是写出了当时曹的荡气回肠的状态。

(二)第一段后八句

引用了哪些话语?表达了曹怎样的感情呢?

明确:a、“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b、求贤若渴。

【板书】

(分析所引用诗句的含义,以及其隐含的意思,赋予诗句新意)[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总结:写了曹之所忧:人生短暂、功业未就、贤才难得;如得贤才必热情款待。而且曹操的这种忧是慷慨激昂的,不是悲凉之情。把握住感情诵读第一段。

(三)第二段前八句

学生自主分析,要求分析出每句主要写了什么?用到哪些表现手法?

明确 :a、“明明如月,何时可掇”用了比的手法,用明月比人才。

b、谁“枉用相存”呢?

(人才)

(四)第二段后八句

1、“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双重意蕴?

明确:a、当晚情景

b、用比的手法,用乌鹊比人才,道出“良禽择木而栖”。同时暗含了曹是明主,是值得可依之枝,告诉贤才不要再犹豫。

2、看注释解释“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明确:用比的手法,把自己比作山、海。说明自己爱贤才,贤才多多益善。

3、除了宴请贤才,诗人还会怎样对待贤才?

明确:“周公吐哺”热切殷勤。[用典抒情]

4、诗人的“忧”可解吗?

明确:可以。得到贤才,天下归心。

六、有感情地朗读全诗,进一步体会诗人的慷慨之情,深味诗人的壮志豪情。

小结:《短歌行》是政治性很强的诗作,然而它那政治内容和意义却完全熔铸在浓郁的抒情意境之中,全诗准确而巧妙地运用了比兴手法,来达到寓理于情,以情感人的目的。诗人以貌似颓放的意态来表达及时进取的精神,以放纵歌酒的行为来表现对人生哲理的严肃思考,以觥筹交错之景来抒发心忧天下和渴慕人才之情。

七、布置作业

1、总结《短歌行》的艺术特点;

2、试写“我眼中的曹操”(400字);

3、背诵全诗。

八、板书设计

短歌行

曹操

人生短暂

贤才难求

功业未就

短歌行教案

短歌行教案

短歌行教案

《短歌行》教案

《短歌行》教案

短歌行 教案

短歌行教案

短歌行教案

《短歌行》教案

短歌行教案

《短歌行教案.doc》
短歌行教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