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就业影响的报告

2020-03-03 02:28:26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关于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的调查报告》

学院:机械学院

姓名:程静

班级:07机制3W

学号:07321307

时间:2009年1月

现将此次实践活动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今年大学生就业受几大因素影响,一是毕业生人数增加,二是去年未就业的毕业生人数还很巨大,三是金融风暴袭来,使众多企业面临‘寒冬’,在这样的环境下,大学生就业的艰难程度可想而知。

2008年开始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席卷全球,在世界经济一体化格局下,高速发展的中国并不能独善其身,在一些地区、一些领域,经济危机已经表现得非常明显。经济危机下,很多公司开始裁员,招聘需求大幅减少,这使得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压力异常巨大,尤其是大学生就业问题异常突出。,2009年全国高等院校毕业生人数将接近600万。与经济增速的放缓相反,逐年增加的大学毕业生人数,给今年应届大学毕业生增加了些许就业压力。近期,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09年《经济蓝皮书》指出:到2008年底,将有100万名大学生不能就业,2009年还将有592万名大学生毕业面临找工作,大学生就业问题非常严峻。

“世界经济金融危机对今年大学生就业究竟有多大影响?”这个问题,是时下校园里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们最关心的,在企业的招聘宣讲会上、与座谈交流中,他们总会问及。

一、就业现状

(一)招聘需求有所下降

各大高校的校园招聘,对于应届毕业生而言,这一直是获得就业职位的主要途径。而今年受全球经济危机影响较为直接的金融、房地产、制造等行业,确实偏少。除了招聘企业数减少外,有的企业还压缩了进人计划。 一制造业企业人力资源主管说,他们今年原计划有校园招聘计划,但是目前制造业形势低迷,企业不仅减掉了招人计划,裁人计划也正在出炉。记者了解到,一些与进出口市场结合得相当密切的企业为了降低成本不得不大规模裁员,同时很多作为吸引就业主体的中小企业由于受到劳动合同法、出口遇冷等多重因素影响,业务订单量明显减少,用工需求也明显减少,因此校园招聘也会受到相应的影响。

(二)企业招聘门槛提高

虽然风暴眼在美国,但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如此之高的现在,任何区域的经济体都不可能隔岸观火、独善其身。而对2009届毕业生而言,金融危机对各行业影响将直接导致的是——求职前景不容乐观。这也许也意味着更焦灼的等待,更艰难的抉择。危机,既是“危”也是“机”,看准低潮时的机遇,就能在下一波经济拉动中冲到浪尖。

对于就业压力日益严峻的中国人才市场来说,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大学生的就业将遭遇多方面的挑战和挤压,在整体环境堪忧的情况下,应届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或许将不得不面对残酷的现实

(三)招聘门槛更高条件相对“苛刻”

虽然经济有“萧飒”现象,但企业从“人才储蓄”的角度考虑,即使经济再紧缩,网罗校园人才仍是必不可缺的。可是,相对而言,企业的门槛提高、待遇降低,却是应届毕业生明显感到的变化。裁人已成为众多企业面临“寒冬”的主要对策,工作时间不长的新员工都易被裁,这类人重回校园求职,也给大学生求职带来不少的冲击。据悉,这些“二次就业”的毕业生,十分看好应届生就业市场。在他们看来,这个市场的用人单位质量高,且需求量大;而相比应届生,他们因为已有了工作经验,更有优势。

世界经济金融危机可能给大学生就业造成的影响,很难预测,但这不能成为大学生就业服务机构难以提供更充分、更客观信息的理由。在危机影响下,众多大学生能否顺利就业,一个关键问题,是看教育部门能不能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服务。有了充分的就业信息服务,才能有效缓解学生们的焦虑。

据报道,虽然主管部门的“校园招聘禁令”要到11月20日才解除,但按照惯例,多数大企业都会在“解禁”。从部分高校了解到,企业的入校宣传已提前进入高峰期,眼下一些名校每周有多达40场的宣讲会。因为经济金融危机的影响,今年学生们的求职热点向工作较稳定的国企和科研部门转移。一位大学生这样分析就业形势,“美国经济不好,很多留学生会选择回国就业,而国内企业又减少招聘名额,所以今年我们的就业会格外困难。”

在武汉,据报道,11月9日,2009年湖北毕业研究生双向选择大会在华中师范大学举行,这是武汉市今年面向高校应届毕业生的首场大型招聘会。3万多名应届生进场“找饭碗”,由于岗位数较去年明显减少,多数学生主动调低了就业预期。据主办方工作人员介绍,今年有350多家单位提供了3万多个岗位,而去年的同一主题招聘会,共有450家企业提供岗位5万多个。今年的招聘单位数与岗位数之所以“缩水”,主要是因为一批企业因经济前景不明朗而选择观望,金融、地产、外贸类企业以及位于珠三角、长三角的加工制造类企业的招聘则明显减少。在上海,据报道,记者从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东华大学等高校了解到,进入这些高校开宣讲会的企业数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并未减少。11月25日前,在上海交大开的宣讲会将有202场,而去年同期是172场。同济大学已预约的招聘会也有200多场,在综合招聘会之外,学校还计划增开师资专场和卫生行业专场。东华大学毕业生进入机械、计算机、通信等企业的较多,目前看来这些企业都保持着招聘热情。

在广州,据报道,按照惯例,广东高校就业指导中心和各高校的就业办现已着手与用人单位接触,为下个月的招聘会做准备。近日,一些高校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根据目前反馈的情况看,今年的就业形势比预想中要好一点。广东一所大学的领导说,学校还没有具体监测到经济金融危机对今年毕业生就业的影响到底有多大。

一直以来,有关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的教育,总告诉大学生们择业要分析经济形势、就业环境,对自己准确定位;可是,面对以上东南西北传来的就业形势信息,让诸多大学毕业生怎么判断?武汉地区“就业遭遇寒冬”似乎很明确,北京看来也受影响,而上海和广东,给人的感觉是形势还不错。

大学生求职需有道

对于环境的骤变,大学生应该有所准备和思考,然后再准确出击,盲目是在不乐观的现实情况下的最糟糕的心态。欧阳晖认为,虽然整体就业环境比往年有所恶化,但应届毕业生如果能够在找准定位、应聘部门、应聘地区三个方面深思熟虑,还是可以在竞争激烈、环境欠佳的情况下脱颖而出,为自己的职业生涯画

逐年增加的数以百万计的高校毕业生与经济增速放缓的局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金融危机下的就业压力不言而喻。面对更加严峻的就业形势,一些人加入到“考研”和“考公”的队伍当中试图避免直面就业。而另一些人则认为,任何困难都是绝佳机遇,果断就业才是“通往春天的地铁”。

二、金融危机即是挑战更是机遇

目前,由这场金融危机带来的经济危机对中国经济的直接影响已经逐渐显露出来,工业生产已经受到了较为明显的影响,房地产也出现了持续较长时间的低迷。而且,从目前的发展势头来看,其对中国的出口已经造成了严重影响。同时,由于国内汽车以及房地产两大经济发展引擎动力严重不足,再叠加经济危机的负面影响之后,对于中国宏观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很严重的影响。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由于这场危机是遍及全球的,所以,只要中国各方面的措施得当,总体来看,我们的机遇将会大于危险。

伴随着美国几家银行的倒闭和股市的迅速下跌,金融危机俨然已经成为一个热点。受美国危机的影响,全球经济形势一片暗淡,不少企业作出了大面积的裁员,大多数企业则选择大幅度缩减招聘人数,这对大学生就业来说无异于火上浇油。那么,在大学里,学生是如何看待金融危机的呢?

(一)普遍关注,反应不一

在大学的校园里做一个调查,几乎全部的学生都知道金融危机,大多数学生在关注金融危机,但反应不一。 大三大四的学生普遍比大一大二更关心金融危机的影响,也许是大一大二还没有感觉到校园外的严峻现实,比较乐观,就像大一的余同学所说,金融危机会过去的,还没到他们担心的时候。但是大四学生作为应届毕业生,很快面临着就业,在这个关头是最焦虑的。一个大四经济学专业的学生小徐就表示不能再独善其身了,他说:“这几年人才市场一直供大于求,就业压力大,现在又受美国危机的影响,全球经济不景气,找工作更难了。”

虽说是所谓“金秋”的季节,远在太平洋另一岸接踵而至的消息带来的却更多的是冬天的寒意。机控学院的应届硕士毕业生小张坦言最近心情不好,“和朋友一起吃饭,大家都会聊金融危机的事,觉得找工作也跟这天气一样,一阵阵入秋的凉意。”他开玩笑说,他们这批“80后”还真是什么都遇上了,“80后”读小学的时候读大学不要钱,读大学的时候读小学不要钱,毕业了工作没得分配,找工作又偏偏遇上全球性金融危机。

(二)面对危机,提高学习积极性

学校里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原本计划毕业后找一份工作谋生,可是现在形势不利,他们又拿起了课本投入到考研的复习当中。考上研究生,在学校里躲两年,也是一种应对金融危机的方法吧。经管学院的小赵虽然只有大三,可她已经在为考研做准备了,暑假报了考研复习班,她说:“笨鸟先飞嘛,大一时荒废了高数,现在重新捡起来,相信这样的努力,能考上理想的学校。”

日本佐贺大学也来招收2009年的交流生,学生的关注度很高。

(三)理性面对,积极准备

金融危机的影响,首当其冲的是金融、证券投资、国际贸易等财会类专业,如果金融危机演化成为经济危机,那么其他专业的就业形势也不容乐观了。某公司人力资源总监施国君老师到浙江理工大学做就业指导讲座的时候说:“由于金融危机,很多失业者与应届毕业生同台竞技,大学生面对着两面夹击。”但一定要理性,切不可消极、放弃,因为很多单位对上手快、一线操作能力强兼具较好的营销意识和口头表达能力的大学毕业生,依然“求贤若渴”。所以大学生对自己的要

求就要更高,要更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这样才能在面临金融危机等困境时找到一份中意的工作。 对国内大学生就业形势过分悲观也是不可取的,因为我国经济的基本面并没有改变,经济增长的动力依然强劲,这为大学毕业生顺利就业提供了保障。金融危机的确影响了全球经济,但可以看到国际影响较大,国内形势还比较稳定的,依然可以通过自己努力,谋得一职半位的。危机带来了困扰,既是挑战,更是机遇,等待我们这些大学生去面对去挑战,而战胜危机之后,则是更明朗的前途。

(四)环境骤变 找准定位最重要

对于环境的骤变,大学生应该有所准备和思考,然后再准确出击,盲目是在不乐观的现实情况下的最糟糕的心态。张建国认为,虽然整体就业环境比往年有所恶化,但应届毕业生如果能够在找准定位、应聘部门、应聘地区三个方面深思熟虑,还是可以在竞争激烈、环境欠佳的情况下脱颖而出,为自己的职业生涯画上完美的第一笔。“找准定位,调整好心态才是最重要的。应届毕业生切忌好高骛远,可根据自身情况适当放低薪酬要求,为自己争取到更多的就业机会。”专家建议,提前做好步入社会的准备,“深挖洞、广积粮”,多充实、提升竞争力,即便是可以“高成”也不妨先“低就”,抱着学习的心态去适应社会,从基础做起,不要眼光过高。除此之外,应届毕业生需要对应聘的部门进行分析,规避掉那些在企业经营压力下容易被裁减的部门。比如在新经济形势下,公关广告、品牌推广等不能直接产生利润的部门,预算是最先被截流的。

三、大学生就业难的真正原因

(一)供过于求

在没有出现经济危机的时候,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也是比较突出的问题,从整个就业情况看,大学生的供给明显大于实际需求。不是总量的供过于求,而是结构性的供过于求,主要是培养的大学生的方向及大学生所应该学习的内容和社会的实际需求是脱节的。企业用人的时候,首选是相关专业,其次是高潜质的人,因为企业在发展期需要大量的人员补给,有些人是可以在工作过程中逐渐培养的,这也为一部分专业不对口的大学生解决了就业的问题。当经济危机到来的时候,企业普遍实行的保守的发展战略和紧缩的财务战略,一方面人力资源的补给大幅减少,另一方面用于培养与培训的费用也大幅减少,在招聘的时候会对相关专业的大学生优中选优。经济危机造成的结果是,无论是从结构看,还是从总量上看,大学生的数量都是供过于求。

(二)缺乏胜任力

现在高校培养的大学生都是掌握了一定的理论,实践非常缺乏,即便是对实践要求极高的技工类,很多学校因为种种原因取消和减少了实践的课程。大量理论的课程让学生在专业方向上的收益是有限的,缺乏实践能力的大学生成了纸上谈兵的高手。 企业是非常现实经济实体,需要的人就是能够给企业直接带来绩效的人,而纸上谈兵的大学生并不能马上给企业带来绩效,还要搭上老员工给为其辅导,从而影响了企业的整体绩效。现在很多企业都停止了招聘新员工,尤其是大学生,即便招聘也是有实力的公司进行的优中选优的战略性人才储备;而有些有实力的公司,在进行人才的战略性调整,希望通过现在的经济危机带来的变化,招募和储备一批中高端人才和优秀的技术骨干,从而迎接经济危机过去后的新的发展。

由此可见,一些企业认为经济危机也是转机,在这个转机的过程中,良莠不齐的企业进行了自然而然的优胜劣汰,使得企业乃至整个行业以后的发展会更加

规范。而大学生没能在这一转机中受到青睐,其根本原因是大学生毕业后,不具备相关工作的胜任力。

四、大学生就业难带来的影响

1.负面影响

首先是大学生本人,原本以为考上大学就是天之骄子,原本以为大学毕业可以养活自己,原本以为找个好工作赚钱可以孝敬父母;没想到考上大学后是“天之棋子”(自己的命运任天摆布),没想到毕业后还没上岗就已下岗,没想到本应自力更生却还要父母牵肠挂肚,这些对大学生造成的心理压力不可谓不大。其次是对大学生家庭的影响,本来大学期间就花了很多钱,大学毕业后还得为孩子承担一定的经济压力,更主要的是看到孩子找不到工作给孩子带来的精神压力。家长真想把这些压力都揽到自己身上,既着急又没有办法,有些家长甚至希望孩子有点事干就行,哪怕一分钱不挣也行。再是社会压力,有那么多人不能就业本身就是非常大的社会问题,而且还有可能变成更多的其他社会问题。

2.正面影响

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对教育的反思也愈发深刻,政府、高校、企业也都在自己的范围内进行着自己的思考。政府从财政上予以支持,虽然有些措施是短期的,有些效果是表面的,但毕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部分问题,政府还应该在教育改革上进行更深入的探索和更有效的投入。学校也在积极寻找教育改革途径,虽然每个学校都在做着虚假的就业率统计和报告,但是有些学校有些院系的教育探索已经在几年前就开始了,比如有些学校的计算机院系几年前就成立了实验室,引进了实训的教学模式,现在又在积极探讨本身引进企业的教育产品和模式,应该说这些学校已经开始思考教育本身的问题、解决途径和自身的价值了。

五、大学生就业难如何解决

毫无疑问,对于找不着工作的大学生,培训确实是一种有效的方式,尤其是很多机构还承诺负责就业。但摆在眼前的现实问题是,就业形势不好的情况下,很多培训机构的承诺并不能兑现,而很多认证培训除了一纸证书外,并没有为参训者带来更高的附加值,连参加培训的人自己都知道,这是自欺欺人的没有办法但又不得不试试的办法。

部分问题。同时一部分培训机构也将发挥一定的作用,对于培训机构来说,真正要考虑的应该是究竟能够给受训者带来什么样的价值,带来多大的价值,作为补充教育形式的优势是什么,考虑的不仅仅是就业难带来的收益机会,更应该是对教育本身的思考。

总而言之,目前既要解决大学生掌握实际工作技能的问题,又要解决企业的后顾之忧问题。因此,政府的补贴的钱要花在刀刃上,避免钱花了,大学生只是延期几个月失业的情况发生。大学生自己花钱参加培训,更要花在刀刃上,要真正考虑能否学到真实的本领。

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还是教育本身的探索和实践。问题一直都存在,经济危机只不过是让问题体得的更加尖锐,如果能借助这次经济问题,加快对教育的探索,加快政府职能的探索,加强企业和高校的更深层次衔接,对于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对于未来中国的发展,也许是件好事。问题的产生不是一朝一夕的,所以解决问题的过程也不会是一蹴而就的。

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就业影响

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就业影响的思考

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就业影响的反思

全球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调查报告

金融危机机对大学生就业影响的寒假实践报告

金融危机对妇女就业的影响

全球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调查报告(优秀)

关于全球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就业影响的调查报告

世界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就业影响究竟有多大

《关于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就业影响的报告.doc》
关于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就业影响的报告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