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调查报告

2020-03-02 15:57:19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基础教育调查报告

调查时间: 2011年9月13日——2011年10月21日 调查地点:实验初级中学

调查对象: 初一学生及实习生、指导老师 调查方法: 观察法、访谈法、部分调查法 调 查 人: 调查基本概况

在一个多月的实习时间里, 我主要进行了语文教学技能的学习,以及班级的管理。在这期间我积极努力地工作,将理论运用于实践。同时,我还在实习期间针对语文这门课做了一次深入的调查工作,了解了在现阶段基础教育中的一些基本情况。

实习期间,在听课、讲课等工作之外,为了了解基础教育的情况,我常常与不同年级的同学聊天谈心,在他们之间做一些小的调查,在办公室的时候我也积极与老师们交流,以获取全面、详细的信息,了解更多的情况。

下面,我简单谈谈一下自己的调查情况,说说对中学语文教与学的想法,对于我们实习生来说,或许课本上的知识已经掌握的很熟练,但是一旦投入到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又觉得力不从心,在这个调查中,我也在不断发现自己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并努力改正。这种真实的体验会对我们以后的工作生活有很大帮助。

一、老师教课情况

在听课和讲课过程中,我发现往往是老模式:教师讲,学生听。提问的时候,自己举手发言的学生很少很少。就算是回答问题,常常是那几个经常回答问题的同学,别的学生不知道在想什么干什么,据我观察,他们有的人悄悄说话,有的趴着睡觉,有的在做小动作,总之就是没有认真听讲。所以可想而知,这堂课没有达到它应该有的效果。

这就关系到一个如何调动学生课堂的积极性的老问题。怎样让学生表现的机会,这是问题的关键。提问是经常性的,问题的设置、问法都要下功夫钻研,老师要调动学生的思维来积极解决问题,对于答得好的要给予学生适当的鼓励,回答得不尽如人意的,决不能打击他的积极性,要鼓励告诉他下一次答得更好,并期待他在以后的听课中继续发言,继续保持学习思考的积极性。同时老师也要注意提问的技巧,对于那些常常回答问题的同学也不要故意不理他们,要适当引导鼓励,让他们起到示范作用。

课堂是整个班级的课堂,提高整体的学习积极性,营造良好学习氛围,我觉得老师在提问方式上有待提高。比如采取抽点学号的模式,抽到谁就让谁来答,这样的方法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许多学生并不是不知道回答,而是由于站起来回答的时候有限,内心羞怯,不敢回答而已,而且老师平时不太注意这些学生,让他们产生了懒惰心理,就这样不回答不思考,不仅消减了他们当中绝大多数学习兴趣,还有可能致使他们成为课堂上不安分的因子。因此随机点名回答问题,可以使他们受到关注,加注他们的学习热情,更使课堂上纪律松弛的现象减少;

老师可以少叫几次经常发言的学生,让课堂成为大家参与的舞台。对于那些平时已经养成了少思考,消极恶习的学生,老师采取随机点名回答问题,可能回答的不尽理想,但至少比一个或几个唱主角要好,至少可以一定程度上促进这些学生多多少少开动思维,减少逃避心理,不再抱着由其他人回答问题与我无关的错误思想,。这个时候教师应该努力鼓励他们回答,积极引导,就算答错了也要求说几点自己的看法,时间长了,他们的思维总会慢慢向正确思路靠近,同时教师需要在旁边不断启发他们的思路,不能只站在那里听他们说,当他们投来求助眼光时要及时寄予帮助,同时当其因为回答出的问题错误太明显而招来其他学生笑话时,要极力压制这些不协调的声音。 整个班级的学业进步才是真的进步,这是体现一个老师的教学质量的重要部分,这与每天每刻的提问质量的好坏是分不开的。 还有一方面就是激发学生兴趣的问题,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集中时间是有限度的,许多学生会对连续教学产生不自觉的疲劳,怎样不断吸引学生探求知识,主动学习就成了老师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有些有经验的老师试着适当加入一些与本课程学习内容有关的笑话或者故事来重新吸引学生注意力,以来调动学生兴趣,或者缓和烦躁情绪。例如,有位语文老师给自己的学生讲解中国传统文化“对联”,在讲解对对子的规则的时候,很多学生觉得枯燥听不懂,他就讲了这样一个笑话:

风雨之对

一个教书先生喜欢喝酒,而且常撒酒疯。一次,他偶尔出一字对——“雨”,要学生 对,学生对道“风”。

他又添成三字:“催花雨。”

学生对道:“撒酒风(疯)。”

又添成五字:“园中阵阵催花雨。”

学生对道:“席上常常撒酒风(疯)”。

先生说:“对虽对得很好,只是不该说我先生的短处。”

学生说:“假如再不改过,我就是先生的先生了。”

很多老师上课,都会创设教学类似的教学情景,带领学生走入轻松的学习氛围,一些一本正经,照本宣科的老师相比较起来就显得思想顽固僵化了。怎样保证这一切顺利进行,这就需要教师广泛的涉猎各项知识,提升自己的知识素养与理论水平,为自己教学提供不尽的感性材料与指导方针。你要给学生一桶水,你自己要先有一眼泉,就是说要想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首先老师得让自己的水平到达一定高度。这也体现出教育是一个互动的过程,老师只要认真投入教学,孩子就会积极配合。

二、学生学习情况

实习期间,我发现了很多学生存在这样的观念:他们认为语文这门课从小到大一直都在学,不用很认真学就可以考试考得不错,语文不如英语,数学这样的课程重要,有学习语文的时间不如多写几道数学题,多背点英语单词,许多学生不明白学习语文的用处,而且不明白为什么要学习课文。

我从他们的想法中体会到了语文发展的艰巨性,我想学好语文还是有不少好处的。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学生学好其他学科,对于提高学生正确理解运用语言文字的水平,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掌握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养成自学语文的习惯,培养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打好基础。 以后踏入社会后,要进行人际交往,好的表达能力是很受人欢迎的,语言能力在人生中的运用是少不了的。

调查中,大多数学生希望老师能关注他们。无论是成绩好坏,学生对这一问题的看法是一致的。老师要用一种平等的态度去对待学生,多鼓励后进生这一点对于老师和学生的沟通很重要,好的沟通有利于老师更好地教学,也有利于学生更加爱学习你所教的那门课。在我具体的教学中发现,多关注后进生,他们会觉得自己受到重视,然后学习的劲头会更大。

很多学生喜欢老师多补充课外知识,希望老师在课堂上能讲些和当前社会有关的东西,多讲他们感兴趣想要深入了解的东西,我想,这也是语文老师需要转变教学思想,改变教学方法的切入点吧。

关于学生的作业问题也需要多加重视。我发现很多学生做作业的热情不高,有的会很害怕做作业,他们作业中会出现很多不会的题,对于知识的接受不是很快,同时,老师布置了大量的作业,占用了学生大量的业余时间,使学生没有思考其他事情的时间,觉得负担太重。

三.

通过以上的调查,我认为在今后教学中,老师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老师可以多组织一些语文课外活动课,让学生积极地参与进来,叫学生在自己的参与中意识到学语文的重要性。注重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如课前预习,课堂上认真听讲,课后及时复习,反复回忆,适当练习。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针对语文的具体情况就学习方法进行交流,并在此基础上组成兴趣小组,以进一步巩固学习效果。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明确学习目标,端正求知态度。班主任要鼓励学生之间开展“一帮一”“结对子”的学习活动,大家共同进步。

2、平等的对待学生,运用赏识教育法。

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这是一个合格教师的基本要求。作为一个老师要知道,你只有尊重学生,学生才能更好地尊重你。对于基础差的学生也要积极地鼓励他去学习,这样的学生只要一有进步,就应该及时表扬,表扬是促使差生进步的一种好的方法。在平时的教学中以鼓励为主,即使是批评学生时,也要注意方法,语言最好不要尖锐刻薄,不要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有批评错的地方也应该向学生道歉,这一点恐怕老师们很难做到,其实学生的宽容之心并不比老师差,真心地向学生承认错误的老师可能会更加受学生尊重的。 3.对待学生的作业要认真

老师要用心布置留给学生的作业,提高学生的试题知两,在出题的时候考虑学生的兴趣需求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同时,多留给学生一些自主安排的时间,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此外,老师批改作业的时候更是要认真,讲解时候要耐心细致。

4、语文老师平时也要参加学生们组织的一些活动。多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肯定学生的组织成果,更好地和学生融合。做学生的好朋友,消除老师和学生之间的隔阂,让师生之间更和谐。

以上就是我在这次实习期间调查的有关情况。或许一些看法不够全面,但毕竟这是我通过实际调查得到的结果,我会学习其他优秀老师的做法,结合自己实际应用到今后的教学中去。

基础教育调查报告

基础教育调查报告

基础教育调查报告

基础教育调查报告

基础教育调查报告

基础教育调查报告

基础教育调查报告

基础教育调查报告

小学基础教育调查报告

实习基础教育调查报告

《基础教育调查报告.doc》
基础教育调查报告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