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总结

2020-03-03 08:23:21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技 术 总 结

重庆市电力公司綦南供电局变电运行管理中心 綦江401420

一、主要工作经历

綦江变电站地处綦江县城郊,当时是綦南供电局唯一的一个220KV变电站,担负着綦江、万盛、南川三区县的工、农业生产和群众生活供电任务。供区内的电气化铁路、松藻煤矿、南桐煤矿及小煤矿、冶金、化工企业属于一级负荷,要求停电时间不得超过30分钟,超过,就有可能引发井下瓦斯爆炸的特大事故。当时,綦江变电站的负荷大约占重庆市电力公司负荷的十分之一,经济地位十分重要。负荷重,要求高,但由于有限的资金首先要加强电网枢纽,地处电网末端的綦江变电站的设备就比较落后。

当时,綦江变电站有两条220KV进线,一条綦黄线,从黄荆堡变电站来电;另一条桐綦线,从贵州桐梓变电站来电。由于重庆(四川)和贵州属于两个系统,两条线路不能并列运行,又由于重庆缺电,经常从贵州购电,由桐綦线单回供电,其实是单线变电站。桐綦线线路较长(100公里),途经高山密林和雷暴区,很容易失电。开关都是少油式开关并配液压操作机构,有的开关还是其他单位更换下来的老、旧开关,尽管要求是开关不能漏油,液压操作机构24小时才打压一次,但由于制造工艺和维护的原因,经常出现开关漏油,液压操作机构失压闭锁跳、合闸的现象。保护是电磁式保护,动作不可靠,运行中经常出现问题。两台120MVA的主变,其中的一台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的产品,是薄绝缘变压器,冷却容量不足,夏天运行时,上

层油温经常超过80°C。一台氢冷同步调相机,型号为TTQ-60-11,是东方电机厂在文化大革命时期试制的第一台专用调相机。号称可以发6万Kvar无功,其实只要超过2万负荷,噪声就像面前来了一架轰炸机,门窗震动就像地震。并且经常出现漏氢、漏油、油箱油面不能稳定(时升时降),碳刷磨损过快,滑环拉出深槽,造成滑环与碳刷接触不良,容易产生火花,如果氢气不纯,就会引起爆炸。

面对这样的条件,如何搞好安全生产呢?

我从实习开始,不断向师傅请教,认真学习专业知识,把所学到的知识充分运用到工作实践中去,干好本职工作,在18年变电运行岗位上,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有关规程规定,从未发生过由本人负责任的安全生产事故,发现并处理的隐患和事故类型有:全站失电、开关越级跳闸、电网谐振(220KV电压超过260KV,电网频率升至52HZ),设备发红、漏油、溢油、喷油,液压操作机构闭锁、管路爆裂,线路断线、导线断股,异物(风筝)落在母线上,刀闸触指脱落,主变冷却器全停,站用电缺相,真空开关漏气,电容器爆炸,直流充电设备不能充电,蓄电池电压崩溃(容量严重降低),直流总保险熔断,调相机漏氢、漏油、油箱油面不稳定,滑环打火,碳刷磨完,工作人员失误(误接线,误选设备,误下结论),误投保护(如未测六角图投入母差保护),漏退保护(如快速保护退出后未退出相应的启动失灵保护),保护屏起火,实际运行定值与继电保护定值通知单不符等,执行倒闸操作票10万步以上无差错。

二、对运行工作的理解

有人认为:变电运行工作不过就是拉拉开关、刀闸,很简单的嘛。但这么简单的工作,还会出现安全事故,根本原因是工作人员的责任心淡薄。变电运行工作首先要“五防”,即(1)防带负荷拉合隔离开关;(2)防带电挂接地线或合接地刀闸;(3)防带接地线或接地刀闸送电;(4)防误分合断路器;(5)防误入带电间隔。要防止这些事故,关键在于责任心,特别是綦江变电站由贵州单回供电时,经常发生失电事故,事故处理时必须无票操作,万能钥匙解锁,误操作的风险大增。必须加强自己的责任心,只要确认操作设备的位置正确,就可以避免误分合断路器;只要确认断路器确在“分”位,操作与该断路器串联的隔离开关,就不会发生防带负荷拉合隔离开关;只要确认送电设备确无短路、接地及杂物,就不会发生带接地线或接地刀闸送电;只要验明停电设备确无电压,就不会发生带电挂接地线或合接地刀闸;只要不跨越标示牌和遮栏,就不会误入带电间隔。变电运行工作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加强工作责任心,对单位的安全生产、自身的人身安全都十分重要。

要搞好变电运行工作,光有热情是不够的,还必须具有相应的工作能力。变电运行工作并非只是拉拉开关、刀闸那么简单。变电运行工作,直接处于安全生产的第一线位置,涉及到运行、检修、继保、试验、线路各个方面,知识面要求十分广博。要成为一名合格的运行人员,必须经过较长时间的学习和实践,充分掌握电力行业的特点和规律,才能在安全生产中把好关。如在一次更换站用变高压电缆的工作中,工作人员说工作完了,可以送电。我问电缆做过试验没有?工

作人员说“还要做实验呀?”没做过试验的设备,怎么能挂进电网运行呢?到现场仔细检查,发现他们竟把一根380V的电缆换下以前的10KV电缆。如果不了解电力行业的特点,就不能把好关。站用变送电是用刀闸就地送电,要是真让他们换上380V电缆送电,除了让我进医院休息,也没其他好处。如果不了解电力行业的特点,就不能把好关。

另一次,设备更换CT。我上班的时候,设备已经投运了。更换CT后,投运前,必须退出母差保护,在六角图测试正确后才能投入运行。母差保护已经投运了,察看工作人员的工作记录,确实记载着六角图测试正确,母差保护可以投运的记录,上班人员据此将母差保护投运。但我翻看以前的值班记录,没有发现该回路转运行带负荷的记录。设备转运行是由运行值班人员操作,可我们没有操作转运行带负荷,这六角图是如何测试正确的呢?察看工作票,工作负责人在中途进行了更换。询问工作负责人甲,甲说乙做的,询问工作负责人乙,乙说甲做的,其实他们都没做。由于他们之间交接不清,误下结论。于是,申请调度退出母差保护,要求工作人员补做六角图测试,避免了一次事故隐患。如果不了解其他班组的大致工作内容,就不能发现问题,把好安全生产关。

站内设备陈旧,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异常,加之由于设备的检修、试验周期短,设备的改、扩建多,外来工作班组多。特别是由于基建单位大量使用民工,这些人为外系统人员,电气安全知识缺乏,又分散作业,给安全生产带来较大隐患。我就曾经听到两个民工商量要在

10KV母线排上接照明电源,但母线排比较高,需用长梯子才行的事情。面对陈旧的设备,工作班组多,工作人员缺乏安全知识,我总结出的方法就是勤巡视,勤检查,勤提醒,早发现,早处理。如我站巡视220KV开关场一次,大约500米,巡视110KV开关场,大约200米,巡视10KV设备及调相机及附属的氢、油、水系统大约300米,一值以四次计,大约需步行4000米。加之倒闸操作,布置安全措施,对工作班组的巡视、异常设备的巡视、设备投运后的巡视,一值大约需步行10公里以上,工作量很大,但这样大的工作量,是必不可少的,一步的距离,一秒钟的时间,就可能是安全和事故的界限。如对农民工,经常提醒他们注意安全。对开关漏油,只要及时发现,就可以及时处理。对液压操作机构,巡视时保证压力正常,就能保证开关可靠动作。对调相机设备,发现异常后也能及时得到处理。如我在巡视中,就曾经多次发现设备漏油。一次发现油从开关顶部溢出,及时停下来试验发现该开关触头接触电阻达800微欧,严重超标,造成触头过热,开关内的变压器油温度升高,体积膨胀,变压器油从开关顶部溢出。另一次,开关继电保护大修后投运大约一小时,发现母线负荷平衡约差一万KW。及时询问工作人员是否拆开电流短接线,工作人员说他忘了拆了。二次回路工作短接电流回路当然是安全措施,要是没有及时发现未拆除电流短接线,保护怎么能正确动作呢?问题早发现,早处理,就能把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针对经常从贵州购电,由桐綦线单回供电,供电不可靠的问题,作好事故预想,安排好人员分工。如果失电,用3分钟拉开失压母线开关,9分钟将1#主变高

压侧开关倒至重庆系统备用(因为当时是旁路兼作母联,贵州供电时是作旁路备用,改为母联时间较长,1#主变为薄绝缘变压器,中性点必须接地),再用3分钟时间恢复送电,用15分钟时间恢复送电。待下一级操作时再调整本站方式。从来未发生过延迟送电的问题。

三、搞好变电运行工作的方法

变电运行工作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也是技术性很强的工作,最低层次的要求是会进行倒闸操作,进一步要求会进行事故处理,再高一层要求会防止事故。特别是现在国网公司建设“一强三优”、智能化电网后,企业技术进步很快,原有的知识不断老化,这就要求我们除了要保持埋头苦干、踏踏实实的优良工作传统,还要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身技能和各方面业务素质。当你把业务技能知识、安全意识提高了以后才能真正给予大家一个安全的环境,做到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伤害,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为企业的安全生产作出自己贡献。

技术总结

技术总结

技术总结

技术总结

技术总结

技术总结

技术总结

技术总结

技术总结

技术总结

《技术总结.doc》
技术总结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