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四:教育研究的实施过程

2020-03-02 05:11:32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一、名词解释(30)

教育文献(6)

答:教育文献是记载有关教育科学的情报信息和知识的载体,它是对人类从事教育活动,尤其是教育科学研究的客观记录。

根据加工程度不同,文献可以分为三种等级:

1.一次文献。包括专著、论文、调查报告、档案材料等以作者本人的实践为依据而创作的原始文献,是直接记录事件经过、研究成果、新知识、新技术的文献,具有创造性,有很高的直接参考和使用价值,但贮存分散,不够系统。

2.二次文献。是对原始文献加工整理,使之系统、理论化的检索性文献,一般包括题录、书目、索引、提要和文摘等。二次文献具有报告性、汇编性和简明性,是对一次文的认识,是检索工具的主要组成部分。

3.三次文献。是在利用二次文献的基础上对某一范围内的一次文献进行广泛的深入的分析研究之后综合浓缩而成的参考线文献,包括动态综述、专题评述、进展报告、数据手册、年度百科大全以及专题研究报告等。这类综述性文献全面、浓缩度高、覆盖面宽、信息量大、内容新颖,即具有综合性、浓缩性和参考性等特点。

教育研究设计(6)

答:教育研究设计是对教育研究活动全过程的的设计,既对教育研究全过程做完整而详尽的规划。

文献综述(6)

答:文献综述简称综述,是对某一领域,某一专业或某一方面的课题,问题或研究专题搜集大量相关资料,通过分析,阅读,整理,提炼当前课题,问题或研究专题的最新进展,学术见解或建议,做出综合性介绍和阐述的一种学术论文。

假设(6)

答:假设是运用思维、想象,对所研究的事物的本质或规律的初步设想或推测,是对所研究的课题提出的可能的答案或尝试性理解。假设并不是单纯主观思辨的产物,也不是以荒诞地臆造为基础的虚妄、任意、离奇地猜想。而是依据事实和科学知识的基础,对未知领域作有规律地推测。假设是一种预见,产生于日常观察和已有的研究成果中,或产生于研究者的联想或直观推测。

教育调查报告(6)

答:教育研究者通过问卷、访谈、观察、测量等方式了解现状,考察事实,收集材料,并将所收集的问卷、了解的现状、收集的材料的拟写成教育学术论文,这就是教育调查报告。

二、简答题(40)

1、简述教育研究的选题的主要来源。(20) 答:1.社会变革与发展对教育研究提出的问题(从教育教学面临的突出问题中提出课题)

2.学科理论的深化、拓展或转型中产生的问题(从教育教学的疑点或困惑中提出课题)

3.研究者个人在教育实践中观察与思考产生的问题。

4.从成功的教育经验中提出课题,从报刊杂志和他人研究成果中提出课题。

2、简要介绍教育研究报告的种类。(20)

答:1.实证性研究报告

用实证性方法进行研究的研究报告,称为实证性研究的报告.如:观察报告、调查报告、实验报告、经验总结报告等.这类报告都以对事实直接研究所得的材料为基础,所以报告中事实材料是主要的构成.又因对事实的认识的形成与方法设计、操作过程等有密切关系,所以,此类研究报告中还必须包括研究方法与过程的说明.

2.理论性研究报告

以理论分析为主要研究方法的研究报告,称为理论性研究报告,即论文.论文以阐述对某一事物、问题的理论性认识为主要内容,要求能提出新的观点或新的理论体系,并阐述新旧理论之间的关系.论文向人们展示的是论点及理论体系形成的思维过程.论文按研究目的可分为三种基本类型:理论探讨性、论证性论文,综合论述性论文,预测性论文.

3.第

1、2类的综合,但综合中又有所侧重.

三、论述题(30)

试论述中小学教师应如何开展教育研究工作?(30)

答:中小学教育研究主要是一种提高教育行为的合理性和有效性的应用研究,主要是一种以解决教育研究成果在教育实践中运用的适用性和可行性问题的发展研究,是一种以解决具体教育问题为主的微观研究,是一种在教育实践活动发生的现场进行的“现场研究”。总而言之,是一种以学校所在的突出问题和学校发展的实际需要为选题范围,以学校教师作为研究的主要力量,并且将研究成果直接用于学校教育教学的校本研究。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研究的特点和定位,决定了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研究方式不完全相同于专家学者的教育研究方式。中小学教育研究的特点和定位,中小学教师自身的条件,决定了中小学教师更适宜于运用下列教育研究方式从事教育研究。

1、行动研究。

行动研究并非一种具体的研究方法,而是一种新的教育研究理念,一种方法论意义上的革新,与“教师即研究者”的理念是一致的。

所谓行动研究,就是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的研究。由于行动研究的课题来自于教育实践的需要,容易调动教师研究的积极性;研究创造性地运用理论来解决教育实际问题,能够使研究的目的与教育教学工作相统一。 由于行动研究强调“行动”与“研究”的结合,因此它可以成为沟通理论和实践的桥梁,缩短理论 与实践的距离,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由于行动研究特别强调 实践者的参与,主张在日常的学 校生活和真实的教育情境中边 行动边研究,因此有助于促进教 师的专业发展,使教师成为研究者。由于行动研究以改进教育教 学工作为首要目标,因此它可以帮助研究者改进教育教学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校发展。由于行动研究不是某一特定 的研究方法,因此它对教师是一 种“规范”的解放。行动研究的过 程既具有系统性、又具有开放性,其研究方法具有广泛的兼容 性可以灵活地使用多种研究方法去实现研究的目的。

行动研究的特点和优势,比较适合中小学教育研究的目的任务和特殊性,因而是中小学教师从事教育研究的基本研究方式。

2、经验总结。

教育经验总结的目的在于正确描述(把握)教 育实践中的事实及其产生的过 程,揭示事实之间的因果联系, 使之上升到教育理论的高度,并 力求能指导以后的进一步实践。 因此,完整的经验总结的过程, 应当包括整理事实、解释事实和 抽象事实三个环节,它也代表着 经验总结的三个层次。

以往中小学教师比较重视教育经验的总结,近年来却对经验总结有所冷落,这是令人遗憾的。事实上,许多著名教育家都是通过借鉴他人的经验,总结自己的实践,去探索教育的规律的;许多优秀教师也都是在不断总结自己的教育实践经验中认识和把握教育规律,并不断成长的。广大中小学教师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如果他们结合自身工作实际,科学地开展经验总结研究,无疑有助于我们认识教育规律,推动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教师的教育研究在呼唤着经验总结研究的回归。

3、“合作研究”。

这里指的是中小学教师与理论工作者合作开展研究。教师的教育研究需要理论的指导,特别是教师初涉教育研究时,更需要理论工作者的帮助和建议。“合作研究”可以促进中小学教师与理论工作者的对话与理解,改变各自固有的认识视角和工作思路,拓宽各自的视野,有利于克服实践的盲目性,增强研究的时效性,使教师的教育研究具有较高的起点。

“合作研究”可以使中小学教师与教育理论工作者双方取长补短,有利于激活教育理论工作者的实践思维和教育实践工作者的理论思维,形成集体智慧的优势,“合作研究”是沟通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桥梁。

4、“教例研究”。

教师首先以“记叙文”的方式,把工作中发现的问题以及处理问题的全过程写成“教例”;进而以写“记叙文”的方式,对“教例”进行研讨和分析;最后,通过对特殊教例的分析,得到新的发现,或者通过对一类教例的积累和研究,概括出具有一般性的结论。教例研究通过个别到一般,透过现象看到本质,由表及里地揭示寓于具体教育情境之中的教育思想和具有普遍意义的内在规律,是一种“临床教育学”研究。实践证明,教例研究是一种适合教师的并能有效改进教师教育行为的研究方式。

5、“叙述式研究”和“反思式研究”。

教师的教育研究,以叙述自己的教育生涯为主,在自叙中研究自己的教学行为,通过自我研究,总结和提升自己在教育上的经验和教训,以改善自己的服务质量。

“叙述式研究”和“反思式研究”要求教师从自己已有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并对问题的解决形成初步的设想,增强行动的计划性、预见性;又要求对行动的效果进行观察,并根据观察记录,思考自己的行动是否产生了效果,还有可能产生怎样的效果,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效果,从而对行动设想、方案进行批判性的、持续不断的检验与修改。在这个过程中,“叙述”既是“行动”和“反思”的记录,又是批判与反思的基本途径。“叙述”具有强制“反思”的功能。“叙述”与“反思”贯穿在教师的研究性变革实践的始终,成为教师克服习惯性思维,获得专业发展的关键所在。

校本课题研究实施过程总结

作业过程

教育研究:.过程 pgsr jan

教育研究方法作业

《教育研究方法》作业

06教育研究的一般过程

幼儿园教育专题作业四

sap实施过程

ERP实施过程

研究过程概述

《作业四:教育研究的实施过程.doc》
作业四:教育研究的实施过程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