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局工作总结

2020-03-04 01:35:28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科技局2010年工作总结

2010年,我区科技和信息化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指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支撑广州亚运会成功举办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抓住广州市建设“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广州市率先发展物联网建设“智慧城市”和贯彻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三大机遇,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着力打造“科技亚运”,产学研相结合推动自主创新,促进公共技术普及应用,创新科技投融资方式,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我区高新技术产业带形成,以信息技术手段切实提升社会管理水平,继续发挥科技和信息化的支撑、渗透和引领作用,推进科技和信息化融合,努力建设“创新番禺”、“智慧番禺”。

一、2010年主要工作回顾

2010年,在完成政府机构大部制改革职能整合和机关作风建设工作、以100%的满意率全票通过2010年区直机关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考评,以及全力以赴做好亚运信息技术与无线通信保障工作的同时,我局各项科技和信息化业务工作也取得新的进展。2010年(数据截止至11月19日),我区7项科技成果获得广州市科学技术奖,其中:二等奖2项、三等奖5项;共有9家企业被认定为广东省软件企业,9家企业被认定为广州市民营科技企业,5家企业被认定为广州市重点动漫软件企业;全区科技型企业已达到190家;2010年新成立企业科技研发中心9家。我区2010年共收集、推荐申报市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261项(其中:国家级项目9项、省级项目113项;市级项目139项),共获得上级批准立项项目63项,其中:国家级7项、省级23项、市级33项,获上级立项项目扶持经费支持6564万元(其中国家级1330万元,省级1210万元、市级4024万元),同比增加114%;2010年度区财政科技经费预算按1.3亿元总盘子安排(数字家庭等专项经费除外);完成区级科技计划项目立项172项;完成区级科技计划项目验收58项;完成市级科技成果鉴定3项。2010年,我区企业在第十九届全国发明展览会上取得3金、2银、2铜的好成绩;截止到2010年9月,全区专利申请量2059件,同比增长39.6%,其中发明专利的申请占32.7%;专利授权1493件,同比增长43.7%,其中发明专利的授权占8.2%。我区登记入库社会治安视频监控点已超过30000个,其中2010年区财政投资新建1203个监控点,通过联网检查和实地检查相结合,加强对各镇街维护保障工作的监督,全区镇街、村居监控系统平均视频图像完好率超过97%,联网率超过98%;“数字大城管”实现全区普及应用的目标。2010年我区引进和开展了一批重大产学研项目建设,6月,广东省科技厅正式批复同意将我区纳入2010年度产学研结合示范区(县)建设计划,产学研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显露雏形;在产学研结合工作的促进和推动下,数字家庭、信息服务、生物医药、创新创意等高新技术产业规模不断发展壮大。

主要工作内容和工作措施:

(一)突出重点,狠抓关键,全力保障亚运信息通信畅通。

信息技术与通信保障是广州亚运会成功举办的基础性工作,治安视频监控、无线通信指挥等工程是信息通信保障的核心、关键性工程。我局认真贯彻落实上级要求,倾全局之力,精细制定亚运信息通信保障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全面落实各项举措,为亚运会提供了畅通、安全、优质的信息技术支持和通信保障服务,全力保障亚运成功举办,打造了一届实实在在的“科技亚运”。我区亚运信息通信保障工作获得区领导充分肯定。

一是搭建指挥平台。以数字城管项目为基础,以指挥平台系统、呼叫中心系统、视频会议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和无线对讲通信系统等“五个子系统”为重点,我局按照上级部署,在区亚运指挥中心搭建了完善的番禺赛区运行指挥信息服务平台,整合和运用各类资源,在亚运期间实现了我区保障运行指挥体系的高效运作。其中无线通信指挥系统加入广州市800兆数字集群共网,在重要指挥部门(单位)、比赛训练场馆、指定接待酒店和亚残运会总部饭店、重要管理单位、重点目标单位之间搭建起一级通信指挥网,协助部分单位内部组建二级通信指挥网,满足了各项指令传达、信息沟通的无线电通信需求。

二是完善基础设施。按照上级部署完成了大夫山无线电监测站项目第一期工程(基建主体部分)建设,满足了上级对我区所有行政区域实现亚运无线监测网络全覆盖的设施要求;拓宽了无线城市项目覆盖应用,完成我区350个无线局域网热点覆盖网络及3G无线网络的服务租赁,亚运期间提供了优质、免费的无线宽带接入服务;完成我区涉亚主要道路两侧29个无线电发射基站整治工作,实现无线电发射基站达到现场环境与周围景观相融合的预期效果,基站的安全隐患得到有效根治。

三是整合视频资源。利用我区坚实的视频监控基础资源为亚运保驾护航。实施涉亚重点区域视频监控补点建设工程,推进全区各涉亚视频监控系统联网整合,完成超过13000个视频监控点接入区亚运指挥中心监控平台,做好24小时不间断亚运指挥视频会议系统保障工作,协助区亚运指挥中心实现对亚运番禺赛区属地保障工作的通览情况、全盘指挥;与各镇(街)、各有关单位签订《2010年亚运会、亚残运会期间治安视频监控系统运行保障和应急处置责任书》,落实镇(街)属地责任,通过联网检查和实地巡查相结合,加强监督手段,确保亚运期间我区派出所视频监控图像完好率达98%以上,村(居)视频监控图像完好率达95%以上;通过制定系统应急处置预案、建立系统备份、购置应急替换设备等,完善系统修复应急处置措施,满足亚运视频突发故障时的应急恢复需要,确保在系统设备故障抢修期间保持视频不间断监控,保证亚运安保无缝覆盖。

四是净化电磁环境。通过开展我区电磁环境集中整治、现场巡查专项行动,全面落实上级无线电管制要求,查处无线通信违法台(站),清理违法使用无线对讲机,健全电磁环境管理机制,有效防止了亚运期间各类无线电通信干扰事故的发生。截止到目前,全区共复核无线电用户单位1143户,无线电台(站)设备12207部。已整改用户单位331家、无线电台(站)设备4445部。

五是落实保障服务。按照区亚指办统一安排以及人力资源与志愿者组的相关抽调文件精神,我局克服人手不足困难,共安排抽调近30名在职人员(含下属单位人员和合同制雇员),全职参与涉亚相关工作,为各赛区、各场馆运行保障提供人力资源支援;全力配合做好亚运火炬传递、开闭幕式、亚运门票销售等大型活动的信息技术和无线通信保障工作;为亚运公共交通现金补贴发放户籍统计等工作提供信息技术支持。

(二)深化管理,健全制度,全力完善区域自主创新体系。

一是完善自主创新规章制度。高标准启动《番禺区科技和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筹划出台《番禺区关于推进产学研结合、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意见》,确立未来推动自主创新发展目标和纲领;顺应政府机构大部制改革新形势,针对项目和经费管理过程中存在的薄弱环节,进一步建立健全了科技和信息化项目申报指南、项目管理办法、项目经费管理及项目绩效评估等工作制度,充分发挥中介机构在我区科技项目立项评审、财务评估以及验收等环节中的作用,实施科技业务综合管理系统建设,举办企事业单位人员科技计划项目财务管理培训班,根据各单位需求设立科技经费各个专项,规范工作程序。通过加强监管,务求做到公开透明、突出重点,切实解决目前科技经费执行使用过程中所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以制度加强项目和经费程序化、规范化管理,力促自主创新体系健全,提升科技和信息化工作效能。

二是积极组织实施科技计划项目,切实落实科技经费安排计划。2010年共征集到全区企事业单位申报2010年度科技项目340项,立项扶持172项,立项率为51%。2010年度1.3亿元区财政科技经费预算中,重大科技专项投入8750万元;各行业科技支撑计划投入2428万元;创新条件与环境建设计划投入1808万元,其中安排300万元镇(街)科技专项经费,加强对各镇(街)科技和信息化工作的指导和服务,推动各镇(街)科技创新以及“广东省(科技)专业镇(街)”的申报工作。按照公开透明、突出重点的原则,采取措施加快科技经费的执行下拨,提升经费使用绩效,经费投向继续加大对重点产业、重点行业自主创新的支持力度,重点投入在汽车及零配件、船舶配套、数字家庭、生物医药、动漫游戏和信息服务等产业和行业。

三是加强科技合作交流,促进创新资源聚集。明确具体合作内容,打造信息交流平台,深化与我区合作交流对口城市德国耶拿市在科技和信息化方面的合作交流。通过举办一系列高端科技论坛和讲演活动,在科技管理体制上不断向国际水平靠拢。2010年5月份邀请知名的科技专家、台湾科技管理学会院士袁建中博士在我区进行了主题为“从科技管理看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升级”的专题演讲,揭开了我区与台港澳及国际加强科技合作交流的序幕;11月邀请硅谷科技商务代表团成员为我区企业家作了多场关于如何推动高新技术产业以及知识产权发展的高水平讲演,并探讨了双方在知识产权领域的合作意向,为我区高新技术产业以及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带来国际崭新理念和合作交流方向。创新方式组织我区企业参加将于12月份举行的广州留交会活动,务求展示方式和内容突出我区特色和亮点。

(三)搭建平台,上下联动,全力建设产学研合作示范区。

今年我局将产学研工作作为重点和亮点来抓,依托广州大学城的科研和智力优势,积极与省、市联动,全面推进产学研工作的开展。经过精心组织申报,今年6月份,省科技厅正式批复同意将我区纳入2010年广东省产学研结合示范区(县)建设计划,揭开了我区作为产学研合作示范区的建设序幕。

一是完善管理。深入贯彻实施《广州市番禺区产学研合作项目管理办法》和《番禺区产学研合作发展规划(2009—2011)》,加快构建产学研相结合的新型科技体系;区党政领导机关对产学研工作高度重视,今年区政府在广州大学城管委会设立了产学研办公室,配备专门人员,加强我区产学研工作的协调管理;从今年起,区财政每年安排超过1000万元的专项资金,支持产学研工作开展;今年8月份,区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专题审议了《关于促进(番禺区)产学研工作情况报告》,并对我区产学研工作开展提出了具体指导意见。

二是加强对接。通过举办产学研论坛、开展产学研调研等方式,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全力促进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技术成果与我区企业的合作对接,推动交流互动,鼓励高校资源向我区企业开放。今年9月份,由我局具体承办,我区在清华科技园广州创新基地举行了 “2010年番禺区产学研合作系列项目签约仪式暨省部产学研结合成果发布会”活动,展示了有关产学研合作成果,标志着与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工业大学、暨南大学等高校合作的一批重大产学研项目正式签约落户我区。

三是打造实体。确立了“应用促进研发、研发产生创新、创新制定标准、标准推动产业”的工作方针,努力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合作实体,做好产学研项目的跟踪落实工作。今年,我区与中山大学共建的“物联网技术研发中心与产业孵化基地”、与暨南大学共建的“全国转化医学亚热带疾病与生物防治技术中心”、与广东工业大学共建的“广东国际工业设计中心”、与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南方香江集团有限公司共建的“广州华南建筑节能研究院”等重大产学研项目正式启动,并与有关高校沟通,积极争取上级支持,谋划广州大学城科技园项目建设。

四是促进交流。继续深入开展“百名科技专家进驻企业”活动;与华工、广工、暨大等多家高校加强沟通,争取各高校科技处委派人员到我区科技部门挂职或长期工作,建立“科技助理”制度,建立科技创新长效沟通交流机制;今年完成了“番禺区产学研信息平台”的建设,搭建起政府、企业、高校、产业园区和研发机构的良性互动沟通平台,为促进产学研合作上下沟通、纵横交流发挥效用。

五是积极申报。鼓励和扶持高校、企业积极开展产学研项目的申报工作,2010年共批准产学研合作科技项目45个,立项率为申报率的40%。目前正广泛组织发动和协助有关高校、我区产业园区和企业开展广东省科技厅2011年产学研结合重大科技项目的申报工作。

(四)建立机制,促成合作,全力探索科技投融资方式创新。

我局不断探索深化科技金融合作、创新投融资方式的新机制和新路子,制定方案,落实措施,按照“优选一批、培育一批、辅导一批、上市一批”的工作思路,逐步培育我区有能力、有技术、有需求的企业成功上市。我区推动科技投融资创新方面的工作在短时间内已经取得突破性进展。

今年年初,我区成立了番禺区企业上市培育基地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我局,健全了企业上市培育工作推进的组织领导架构。我局迅速配备充实区企业上市培育基地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人员力量,以该办公室的名义,先后组织有关企业举办了“番禺区科技企业投融资论坛”、“番禺区企业上市培育工作座谈会”等活动,初步确定了企业上市辅导路线图,并定期到重点培育企业开展一系列实地调研,了解企业需求,协助解决实际困难,推动企业上市培育工作全面开展。制定引导基金成立以及运作方案,积极引进各类专业风投公司和风投资本参与我区企业上市培育基地建设,今年11月,区政府同意由区上市办具体操作,以区政府、广州市科信局、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和区政府推荐社会民间资本四方共同出资的方式,成立规模达2亿元的“番禺区政府引导基金”,采取公司制运作,发挥政府资金的放大效应,提供金融支持,培育扶持我区一批具备条件的企业上市。我局正抓紧该引导基金成立合作协议以及实施方案的制定工作,推动政府引导基金尽快成立运作,发挥效能。

(五)提升服务,鼓励引导,全力构建高新技术产业带。

一是不断加强对科技产业园区的管理和服务。建设科技园区信息交流平台,完善沟通机制。2010年安排科技经费4750万元,扶持国家数字家庭应用示范产业基地、清华科技园(广州)创新基地、广州大学城健康产业产学研孵化器基地等科技园区的建设和对区重点引进项目、相关产业项目的研发园区、孵化企业实施补助,促进其发展壮大。进一步完善了加快科技园区招商引资的政策措施,力促重大高新科技信息产业龙头项目落户番禺。国家数字家庭应用示范产业基地研发园在成立近两年时间就聚集了5大技术支持中心、26家研发中心,160多家企业。

二是推动无线射频识别(RFID)等信息服务业资源聚集和产业发展,构建我区“现代信息服务业走廊”。利用无线射频识别(RFID)技术推进我区物联网示范试点项目建设。抓住“广东省无线射频识别(RFID)产业(番禺)园区”和广东省RFID公共技术支持中心、深圳市远望谷有限公司等RFID龙头机构落户我区的大好机遇,大力推动RFID技术资源聚集和成果转化,协同开展“RFID技术在供港蔬菜监管工作中的研发与应用”、“RIFD技术在旅游景区推广应用”等应用项目建设,与区交通局、区交警大队、番禺交投公司和广东省RFID公共技术支持中心等相关单位共同研究,制定“应用RFID技术的城市智能交通车辆管理信息平台建设方案”,推动RFID技术在我区交通领域的应用及产业化,利用RFID技术发展物联网,力争将RFID产业发展成具我区特色的龙头科技产业之一。

三是推动公共技术应用,发展绿色经济,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2010年安排专项经费300万元,开展节能、环保技术系列培训活动,加大对环保、节能等领域重点企业的扶持力度,开展公共服务技术平台建设,优先在我区环保等领域推广技术应用及促进成果转化;积极协助番禺天安节能科技园申请“广州市低碳经济示范园区”,发展绿色经济,推动我区产业升级。

(六)转变思路,更新理念,全力推动知识产权事业发展。

一是健全组织领导机制。结合工作需要,及时调整和完善区知识产权协调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进一步加强了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的沟通和联系,促进各有关单位的配合和联动,健全了知识产权工作的组织领导机制,形成知识产权工作合力。利用机构改革机遇,在我局的内设机构加挂了“知识产权科”的牌子,充实知识产权工作人员和队伍力量,进一步明确完善了知识产权工作职责和人员配置。

二是加强亚运知识产权保护。联合区知识产权协调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及区亚指办共同制定了《番禺区加强亚运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方案》和《番禺区亚运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应急预案》,加大对第16届亚运会知识产权保护的工作力度。10月份联合区工商分局、区文广局和区整规办相关职能部门及部分镇(街)开展了为期三天的“广州市番禺区迎亚运知识产权保护联合执法行动”,对我区近50个涉亚重点区域的亚运标志和涉外高知名度注册商标专用权保护工作、侵犯知识产权的非法音像制品清理工作、专利侵权情况等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检查,有效清除和遏制了涉亚知识产权侵权行为。

三是推进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创建。认真贯彻落实《广州市2010年区、县级市知识产权工作指导意见》和《广州市2010年创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市工作分解方案》精神,深入推进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创建工作。积极开展申报广东省知识产权示范区的有关工作,继续大力推进企业商标和品牌战略,以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能力为重心,加快知识产权与科技、经济的有效互动。

四是加大专利申请资助,继续推动专利灭零行动和专利倍增计划。贯彻落实《广州市2010年区、县级市知识产权工作指导意见》,针对灭零倍增工作,出台《番禺区专利申请、维持费资助暂行办法》补充规定,选择了一批有潜力的企业列入“灭零倍增”计划,对入选“灭零倍增”计划的企业,给予专利申请费用的政策扶持。不断加强专利意识宣传,挖掘专利申请源。2010年,广东芬尼克兹节能设备有限公司、广州广日电气设备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专利申请量同比增长1倍以上,广州金园聚合物挤出成型科技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专利申请量实现零的突破,形成了我区专利成果有效产出的新格局。

五是鼓励实施发明专利产业化。贯彻落实《番禺区发明专利补贴实施细则》,2010年,区财政对获得并实施国家授权发明专利的8家企业的14项专利产品给予70万元的专利补贴。14项专利产品的产值11944万元,利税2375万元。加快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专利技术转化,提升企业品牌效应,推进番禺区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出台了《番禺区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贴息管理办法(试行)》,切实解决我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六是实现知识产权工作方式创新。抓住国家实施新《专利法》和《广东省专利条例》出台的大好机遇,进一步强化我区知识产权相关政策宣讲和宣传工作,推动知识产权商标、版权、专利三大方面工作相互促进,积极尝试与港澳台地区加强在知识产权领域方面的交流和合作,开展知识产权网上交易平台建设,拓宽知识产权工作内涵。

(七)积极宣传,扎实推进,全力营造科普工作良好氛围。

今年,我区紧紧围绕科技兴区的战略目标,全面贯彻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在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2010年区科协被广州市科协评为先进单位,区科协董天海主席、区教育局吴岳冬副局长、市桥街道科协谢瑞雄主席被评为先进个人。一是着力完善基层科协组织建设。今年,洛浦街、大龙街相继成立了科协组织,东涌镇进行了科协换届工作,到目前为止,全区有9个镇、5个街道成立了科协组织。二是创新形式开展品牌科普活动。组织开展了5月份的“全国科技活动周”活动、9月份的“全国科普日”活动以及迎亚运、创文明等系列科普活动。安排迎亚运专项科普经费10万元,编印了《迎亚运、漫谈运动与科技》、《新能源》、《垃圾处理》、《低碳生活、绿色环保》等系列科普小册子7万册,通过网络信息平台和“小手拉大手”等方式,使科普知识走进千家万户,不断提高广大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三是加强培训推动农民科学素质行动。2010年安排科普经费99万元,在全区完成了66条村的科普“四个一”工程建设。实现了全区100%的村建有科普活动站、科普宣传栏、科普志愿者队伍和科普信息员,为开展农村科普工作创建了良好的服务平台。同时积极做好农村科普培训工作,大力实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科技保障。四是突出重点推进城镇人口科学素质提升。今年在全区8个街道选择公众较集中的地带各建设长达30米的科普画廊,坚持每季度更换一次科普画廊的内容。大力开展科技进街道(社区)活动,共为市桥街、侨联社区赠送了1000余册图书,努力推动“科普进社区示范街道”建设工作。五是广泛开展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11月7日,区科协与区教育局在大石富丽中学开展第26届广州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预选赛总结会,此次大赛,共收集收到学生科学研究论文800余篇、发明创造作品200余件、科学幻想绘画600余幅和优秀科技实践活动材料50余项,经区评选出的优秀作品将推荐参加广州市、广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今年还专门安排科普经费12万元重点支持科普基础条件较好的学校如南洋里小学、先锋小学、低涌小学、化龙二小、洛浦中学等创建科普特色学校,洛浦中学被推荐参加广东省青少年科学教育特色学校的评审。六是配合做好亚运相关工作。今年科协共有4人被抽调到广州亚运信息保障部和不同场馆协助工作,积极配合亚运做好相关工作,配合市科信局编印《广州亚运会无线电安全保障工作专报》10期共640份、《广州亚运会及亚残运会无线电安全保障工作手册》400本、《广州亚运会及亚残运会无线电管理有关规定》7000册和《广州亚运会及亚残运会无线电安全保障管理团队通讯录》260本,还将配合编印《广州亚运会及亚残运会无线电安全保障工作纪念册》1000本,为保障亚运、服务亚运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八)转移重心,服务民生,全力实现信息化普及应用。

一是加快信息化基础设施完善和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加大信息化基础设施资源的整合力度,积极推进“番禺区视频监控管理中心”建设,实施全区综治维稳视频会议系统建设工作,在亚运会期间有计划地进行全区各视频会议系统从“标清”到“高清”的升级改造,并根据实际需要在区委、区政府会议室等新装视频会议系统节点,进一步整合和完善了我区视频会议资源;完善了区科信局政务网站建设,协助区纪委建成了全区工程建设领域项目信息公开网站,做好广州市农村党风廉政信息公开平台各类信息的发布工作,加强网站政民互动和网上办事功能;加快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实施了番禺区卫星影像数据提供及制作项目,推动数据管理维护外包,进一步完善和充实了区政府数据中心“一套图”系统功能。

二是完善社会治安视频监控系统覆盖范围并力促应用。

在完成全区社会治安视频监控系统30000多个监控点的踩点定位及数据登记工作、搭建覆盖全区范围四级联防监控网络、实现100%行政村覆盖目标基础上,今年重点推进亚运补点建设和系统整合工作,实现了涉亚场所视频监控100%全覆盖和100%统一调度,并推进大学城、亚运城周边、广州南站视频监控系统二期等视频补点工程建设;制定视频监控维护管理办法和维护经费分摊方案,根据各镇(街)实际维护规模,区视频专项经费对镇和村系统补贴30%维护费用,切实提升系统维护管理水平;借助亚运效应,建立健全人机结合检查监督机制,延续发展对各镇街视频运行的自动化、系统化、日常化监督管理,有计划地将工作重点转向“常态管理工作的改进和完善”,致力保持全区视频监控系统完好率和联网率的稳定性,力促系统应用。

三是促进社会信息化建设提升政府服务效能。“数字大城管”项目已实现全区普及应用的目标,为深化城市管理信息化、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增添动力;加快筹建区社会保障卡管理中心,启动我区社会保障卡试点项目建设,加强对我区社会保障卡相关项目管理,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管理平台,促信息化为民生服务;积极开发行业信息化应用,继续大力推动信息化在农村、卫生、交通、水利、环保、教育、国土、规划等领域的普及,推动“数字番禺”建设。2010年我区南村镇坑头村“村民之家”综合信息服务站被评为全国优秀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

(九)加强管制,规范秩序,全力促进无线电管理工作创新开展。

以“广州市基层无线电管理综合改革试点区”为工作重点,积极推进无线电管理体制改革,区、镇(街)二级无线电管理网络建设取得重大成果,开创省、市先河。圆满完成全区无线电台(站)核查工作,无线电通信秩序与无线电通信安全形势明显好转。积极推进无线电频率资源和站址资源规划。成功完成区十二届龙舟赛、2010年高考等大型活动及各类型考试考场的无线电通信与保障任务,充分发挥无线电管理保驾护航作用。

(十)传承融合,开拓进取,全力提升科信部门行政服务效能。

一是顺利完成机构改革整合。根据区委区政府大部制改革的工作部署,按照“继承中融合、融合中创新、创新中发展”的工作思路,我局克服职能关系较复杂、人财物资源涉及面较广以及合并后办公场地资源严重不足等困难,在年初迅速完成对原科技局、信息办、无线电办三个单位的职能整合工作。新组建的区科技和信息化局呈现出人心稳定、和谐相处、相互包容、积极工作、开拓创新的喜人局面。

二是迅速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围绕转变政府职能,积极稳妥推进机构改革,力求制定出既与国家、省、市相关职能部门整体协调,又符合我区特点的职责和机构设置,完成了我局“三定方案(草案)”的编制工作;依托信息化平台,迅速建立起融合、有序、高效和统一的工作机制,用较短的时间在全局推广使用统一的 OA(办公自动化)系统和即时通信系统,加速了部门融合,提高了全局工作效率;迅速建立了统一规范的民主集中议事决策制度,形成了局务会议、局长办公会议和局工作会议等三个层次的会议制度;提高我局选人用人公信度,结合工作实际调整完善了各科室人员配备,采取措施增加了我局中层干部工作岗位的流动性,赋予充分的锻炼机会,提升了中层干部综合素质和能力;在最短时间内完成了合并后我局重大资产摸查及统计工作,建立健全了财务资产管理制度。

三是扎实推进机关党建和文化建设。新组建成立局党总支和党支部,成立了局团支部,健全了党、团组织领导架构,党团工作焕发出新气息,局党总支被评选为番禺区5个开展基层党的组织生活创新工作的党组织之一;我局作为今年区直单位政风行风工作评议对象,按照要求扎实推进政风行风建设工作,改进机关工作作风,以100%的满意率全票通过2010年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考评;以政风行风民主评议活动为契机,加强创文迎国检各项工作推进,持续深入开展“双百共建文明社区”活动和机关“创先争优”活动,与共建社区——侨联社区共同做好“创文”入户访问工作、迎国检文明督导工作、“文明创建进社区”主题活动和“创建文明城市主题月”活动等。通过开展系列共建文明社区活动,不断提升侨联社区文明创建的软、硬件建设水平。采取灵活方式关怀离退休老干部,丰富老干退休生活,协助解决实际问题,加强对口梅州市五华县扶贫支援工作;通过召开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和机关党总支党员组织生活会等形式,加强对《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等文件精神的学习领会,结合实际大力开展纪律教育系列活动,强化我局领导干部廉政从政意识;针对我局个别同志在2010年以前出现违纪违规的现象及个别事业单位没有很好贯彻落实上级关于加强财务管理有关规定,私设“小金库”的现象,我局全力配合上级部门开展调查工作,坚决执行对有关单位、人员的处理决定,积极实施补救措施,最大限度减少影响,换回损失,同时认真吸取教训,通过建立下属事业单位财务统一管理制度、实施财务人员轮岗撤换等实际举措,坚决杜绝今后类似情况的发生。

四是切实提升下属事业单位工作效能。根据区委组织部、区人社局关于《番禺区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办法》的有关要求,对我局下属6个事业单位按照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原则进行岗位设置。通过完善办公环境、充实人员力量、健全领导架构、拓宽工作职能等手段,力促各下属单位工作质量和效能实现跨越式提升。

2010年,区生产力促进中心更换了中心主任,向区编办申请增加人员编制,办公场地计划由目前区科协大楼搬迁到中颐创意产业园,完善自身条件的同时,进一步发挥主观能动性,拓宽了自身业务范围,从原来单一的科技中介职能,增加了公共技术推广服务、科技金融服务及信息设备数据维护服务等业务,并实现了与区视频办合署办公,增加了视频监控系统建设、维护和管理等工作职责,单位面貌和工作水平实现了质的飞跃。2010年区生产力促进中心完成区科技项目评审共307项,共邀请专家2305人次。在投融资工作中,辅导1家企业递交上市申请材料,6家企业进入规范管理、材料整理阶段,3家企业经过辅导已经接近上市标准。

区专利办启动了办公场地搬迁工作,切实转变思路,创新推进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服务工作开展。

农科基地强化了内部管理,加强单位卫生环境整治和办公场地整饰工作,业务重心逐步实现向农业科研成功转型。

区博士后工作站管理办公室有效促进科技创新型人才聚集和科技孵化器建设,积极推荐我区海外高层次人才申报省创新团队、领军人才及市百人计划项目。今年,我区又有2家企业获得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批准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同时区博管办按照上级安排,理顺了工作职责,将于亚运亚残运会结束后移交归属区人社局管理。

区地震办结合迎亚运地震应急防御工作开展,在地震监测预报、防震减灾设施建设、地震知识宣传普及等方面发挥出更大效能;注重农居抗震性能薄弱这一难题,努力开创农村抗震设防新局面。

完成了我局在番禺银达公司董事成员的变更,理顺了关系,推动银达公司科技投融资业务扩展。

我局在推进科技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信息化普及应用等方面工作所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有:一是科技产业特色仍不够明显,有影响力、有亮点的科技企业和科技产品不多;二是全社会创新投入不足,企业研发投入不足,创新能力有待加强;三是高新技术产业规模不大、对经济发展带动和引领作用不够,缺乏龙头企业,与建立现代产业体系的要求仍有较大差距,区域创新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四是推进科技和信息化融合、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方面的机制路子须进一步探索完善;五是无线电执法体系仍待健全。这些都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切实加以解决。

科技局工作总结

科技局工作总结(工作总结)

科技局工作总结

科技局工作总结

科技局工作总结

科技局工作总结

科技局工作总结

科技局工作总结

科技局工作总结

科技局工作总结

《科技局工作总结.doc》
科技局工作总结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