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越夏高产栽培技术

2020-03-02 23:49:16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青椒露地栽培技术

1、育苗

培育现蕾,叶片根系发达、生理活跃、抗逆性强的壮苗是青椒丰产稳产的基础。苗龄,现大蕾的苗需75—85天,育小 蕾的苗需65—75天。

育苗中,应首先保证播种后整齐一致的出苗,浸种时要进行水选,将不充实的种子除去。温水浸种7—8小时,浸后控

净水,置25—30℃的温度下催芽,播种后均匀复土1厘米,出苗期间土温不低于17—18℃ 。

采取措施使秧苗根系发达。首先配制通气良好肥沃的床土。其次分苗次数不宜过多,且应注意保护根系,避免伤根过

重。最后一次分苗宜保证较大的营养面积。双株分苗时应大、小分别配对,避免大欺小。在管理上以促为主,给以较

高的温度和湿度,即所谓“热育苗”,到定植前7—10天逐渐锻炼幼苗,锻炼幼苗以降温为主,适当控制水分,避免干 旱蹲苗损伤根系。

2、整地施基肥

应选择肥沃的,地势较高燥,能排能灌的壤土或砂质壤土。施足优质、腐熟的大量迟效有机肥作基肥。要求全生育期

供给纯氮每亩(667平方米)50—75公斤,氮、磷、钾的配合比例为1:0.5:1。

3、定植 定植时期必须在晚霜结束,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7℃左右时开始。辣椒根系分布较浅,最好是浅沟定植,定植时浅复 土,以后逐渐培土成垄。

青椒的栽植密度依品种及生长期长短而不同。一般生产密度为每亩3000—4000穴(双株),行距50—60厘米,株距25— 33厘米。

4、田间管理

青椒的特性有喜温、喜肥、喜水的一面;又有不抗高温、高肥和最忌水涝的一面。要结合气候条件进行细致的田间管

理。定植后要促根发秧,盛果期要促秧攻果,后期要保秧增收。 定植后,地温低,幼苗的根系少而弱,应大促小控,即轻浇水,早追肥,勤中耕,小蹲苗,以增温保墒,促进发根。

在定植成活后灌缓苗水,但忌大水漫灌。如基肥不足可结合浇水施“提苗肥”。还要适量灌水防止干旱促根发秧,果

实达2—3厘米大小时结合浇水追施化肥,追肥以氮肥为主,并配合施些磷、钾肥,使植株健壮、防止落花。第一花下 方主茎的侧枝应及时摘除。

开始采收至盛果期,门椒、四面斗正迅速膨大,4—6层果也相继开花座果,并进入盛夏的高温季节,病虫害陆续发生,

是决定产量的关键时期。如果前期生长基础不良,此期管理不善,植株生长停滞,病毒病症状很快出现。为防止早

衰,应提前采收门椒,及时浇水,经常保持土壤湿润,保秧攻果,争取在高温季节前封垄,进入盛果期。在封垅前应 培土保根,防倒伏并进行施肥。

青椒进入盛果期后,正是高温季节。高温干旱诱发病毒病的发生与蔓延,高温多雨往往也有病毒病流行即所谓“涝孤

丁”。在病害期间,落花落果严重,有时大量落叶,严重减产。高温干旱时,早晚小水勤浇,抑制病毒病的发生与发 展。

高温雨季过后,气温逐渐转凉,植株恢复正常生长,应及时浇水并追施速效性肥料,促进第二次开花座果高峰,增加 后期产量。

5、采收

一般以果实充分长大,果实坚实颜色加深,而有光泽时采收品质最好。早期果应提前采收,以免赘秧。

辣椒越夏高产栽培技术

辣椒在春分至清明播种育苗,小满至芒种定植大田,立秋至霜降收获的栽培方式称为越夏栽培,又叫夏播栽培、夏秋栽培、抗热栽培。越夏栽培可与大蒜、油菜、小麦等接茬种植,也可与西瓜、甜瓜、小麦间作套种。可充分利用土地,增加复种指数,大幅度提高粮区农民经济收入。越夏辣椒生产,结果盛期正值9-10月,气温较低,不易腐烂,便于鲜果长途运输,经过短期贮藏,又可延至元旦、春节供应,取得更高效益。

1、品种选择

越夏栽培辣椒主要供应夏秋季节,由于气温高、湿度大,容易引发病害,造成减产甚至绝收。因此,要选用耐热、抗病、大果、商品性状好、产量高的中晚熟、晚熟辣椒品种,如郑椒12号,一些抗性好的中熟品种如郑椒先锋也可选用。如外运,所选品种还应肉厚耐压、耐贮运,如郑椒16号、湘椒37号等。

2、播种育苗

辣椒从播种育苗至现蕾开花一般需60~80d,但在气温较高的夏季,所需时间会相应缩短。与大蒜、油菜等接茬种植或与西(甜)瓜、小麦套种的,中原地区一般于3月中下旬播种育苗;接麦茬定植的,一般于4月上旬播种育苗。苗床设在露地,不过育苗前期温度低,需要覆盖小拱棚,待晚霜过后撤除。为了减少分苗伤根,减少非生长期,防止引发病害,一般采用1次播种育成苗的方法,因此需要稀播,出苗后再进行2~3次间苗,1~2片真叶时定苗,苗距12cm左右。每穴留苗数依栽培方式而不同。与大蒜、油菜、小麦等接茬种植的,每穴留1株健壮苗,瓜套、麦套的留2株。幼苗有干旱缺水现象应及时浇小水,浇水时可施入少量肥料以促苗生长。定植前1~2d浇1次水,以利带土起苗。

3、定植

与大蒜、油菜、小麦等接茬种植的,应做到抢收、抢耕、抢早定植。前茬作物收获后,要立即灭茬、施肥、耕地、做畦、定植。由于辣椒怕淹,因此应采用小高畦栽培。但不用覆盖地膜,苗子栽在小高畦两侧近地面肩部,以利浇水和排水。可等行距定植,最好是宽窄行定植,便于管理。宽行,辣椒70~80cm,甜椒60cm;窄行,辣椒50cm,甜椒40cm。夏季气温高,易发生病毒病,所以越夏辣椒应适当密植。特别是甜椒,密度大,枝叶茂,封垄早,可较好地防止日灼病,而且可降低地温1~2℃,保持地面湿润,形成良好的田间小气候,有利于植株正常生长发育。穴距:辣椒33~40cm,每穴单株;甜椒25~33cm,每穴双株。定植前要施腐熟优质农家肥75t/hm

2、过磷酸钙750kg/hm

2、硫酸钾375kg/hm2作基肥。与西(甜)瓜套种的,西(甜)瓜应选用早熟品种,并实行地膜覆盖栽培。辣椒苗套栽时间可安排在西(甜)瓜播种后的30d左右。每垄西(甜)瓜套栽2行辣椒,即在2株西(甜)瓜之间的垄两侧破膜打孔各定植1穴辣椒。与小麦套种的,小麦一般是大田2.0~2.2m为1带,播种2耧麦,留0.8~1.0m宽空畦以供定植辣椒。于5月上中旬定植,在所留空畦中平栽2行辣椒,穴距50cm,每穴2株,窄行行距为60cm,宽行行距为1.5~1.6m。定植时按穴距挖穴栽苗。选阴天或晴天下午3时后进行,尽量减轻秧苗打蔫。起苗前1d给苗床浇水,起苗时尽量多带宿根土,运苗时防止散坨,尽量减少伤根。栽后立即覆土浇水。缓苗期需要连浇2~3次水,以降低地温,加速缓苗。

4、田间管理

定植后若遇天气干旱,应及时补浇缓苗水。缓苗后追1次提苗肥,施磷酸二铵105~150kg/hm2,促苗早发棵,但追肥量不能大,过多易引起徒长。缓苗后应及时进行1次中耕,以破除土壤板结,增加根系吸氧量,促进壮苗,预防徒长。夏季气温较高,不下雨时砂壤土7d左右浇1次水,宜在傍晚时浇凉井水,用凉井水浇地能将田间温度从高温降至适宜,而且以后几天仍有降温效果。不宜在白天温度高时浇水,高温时浇水田间温度很快又升上来,辣椒易发生病毒病等影响生长。盛果期可以结合浇水追肥3~4次,每次施尿素或磷酸二铵150~300kg/hm2。生长的前中期要及时进行中耕锄草培土,坐果后不宜中耕,以免发生病害。秋分以后,气温逐渐降低,果实生长速度减慢,注意追施速效肥料,结合浇水施磷酸二铵225kg/hm2或尿素150kg/hm2,并注意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和微量元素肥料,保证后期果充分发育长大。盛夏气温较高,空气湿度低,土壤蒸发量大,为防止土壤水分过分蒸发,宜在封行之前,高温干旱未到之时,利用稻草或农作物秸秆等,在辣椒畦表覆盖1层,一是降低土壤温度,减少地面水分蒸发,起到保水保肥的作用;二是防止杂草丛生;三是减少下大雨水对畦面表土的冲击,防止土表板结。覆盖厚度以3~4cm为宜,太薄起不到应有的覆盖效果,太厚不利辣椒的通风,易引起落花和烂果。

5、采收

门椒要及时采收,以免吸收养分、影响植株挂果而减少产量。甜椒一般是青果上市。而辣椒在果实深绿、质硬有光时应及时采收。红果价钱高时也可采收部分红果。冬贮保鲜的,则必须采摘青果,以延长保鲜期,霜降前应一次采收。

辣椒高产栽培技术

辣椒高产栽培技术

辣椒高产栽培技术

辣椒的高产栽培技术

辣椒高密度高产栽培技术

辣椒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小辣椒高产栽培技术

新疆大田辣椒高产栽培技术

夏萝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辣椒栽培技术

《辣椒越夏高产栽培技术.doc》
辣椒越夏高产栽培技术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