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第六单元

2020-03-01 21:53:24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第六单元 观察物体

第一课时 课题:“搭一搭”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77页 “搭一搭”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正面、側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5个小正方体组合)的形状,并画出草图。(2)能根据从正面、側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进一步体会从三个方面观察就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能根据给定的两个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的形状,确定搭成这个立体图形所需要的正方体的数量范围。 【教学重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进行空间图形的平面和立体想象找出被遮挡住的小立方块。 【教具准备】

小立方体(学生用), 大立方体(教师用), 比赛记录纸(每小组一张)。 【教学前准备】(学生每四人一组)。 【教学过程设计】

一、从不同方向(正面、側面、上面)观察立体图形(5个小正方体组合)的形状。

1、创设“比赛”情景一

(1) 观察由5个小正方体搭成的立体图形的形状(规则,无遮挡)

(2) 想一想,从正面看是什么形状,从側面、上面看呢?又是什么形状? (3) 画一画

(生单独画出从正面、側面、上面观察到的和想象的立体图形)

各组代表上台投影展示本组比赛作品。 生:

(6) 师:这个立体图形是个长方体,从正面看和从上面看或从側面看都没有被遮挡小立方体,所以就比较直观,容易观察和想象其不同方向的形状。

2、创设“比赛”情景二

(1) 变换成以下的形状,从不同方向再观察, 想象它的形状,并画出来。 (4) 同组同学交流对比,讨论修改后完成比赛记录纸项目一。

(5) 师:你们画出的从三个不同方向看到的图形与看到的立体图形符合吗?说说理由。

(2) 画一画

(生单独画出从正面、側面、上面观察到的和想象的立体图形)

(3) 同组同学交流对比,讨论修改后完成比赛记录纸项目二 由直观到抽象,很符合

(4) 各组代表上台投影展示本组比赛作品。

(5) 师:从三个不同方向观察,为什么只看到3个正方形或4个正方形?你想过为什么吗?这个物体不是由5个小正方体搭成的吗?应该看到5个才对呀,还有一个到哪去了呢? 生:(很容易地指出来)被遮挡住了。

(6) 师:虽然看不见,但它仍然是组成这个立体图形的一部分。请分别指出从从三个不同方向(正面、側面、上面)看不见的是哪一个?(让生上台指出是哪一个)

二 根据从正面、側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5个小正方体组合) (1)屏幕出示,课本上从正面和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的形状 。

(上面) (正面)

(2)师:这是一个用5个小正方体搭出的立体图形同学们,你能不能用小正方体搭出这个立体图形? (3)学生小组合作操作

(根据上面两图形搭出立体图形) (4)各组展示本组搭好的作品。

(5)师:请说一说你搭过程中的想法和做法。 生:

(6)师:可以先根据正面图形搭出符合正面的立体图形,再根据上面观察到的图形搭出符合上面的立体图形。也可以根据上面的形状,知道有一块是隐藏的,再根据正面的形状确定隐藏在哪一块下面。 三 小结

(1)让学生说一说感受。

(2)师:观察立体图形画平面图形或从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都需要想象,要注意到哪是暴露的看得见的,哪是被遮挡的看不见,就找到了应当画什么和不能画出什么。从一个方向看到的画出的图形并不代表现实中存在的所有小立方块。只有从三个方向观察才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从二个方向观察,是不能确定立体图形形状的,但可确定搭成这个立体图形所需要的正方体数量范围。 四 作业布置:

第二课时 课题:观察的范围

【教学目标】

1、给合生活实际,经历分别将眼睛、视线与观察的范围抽象为点、线、区域的过程,感受观察范围,所观察点,观察角度的变化而变化,并能利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2、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

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能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

出示猴子爬上树张望墙里桃子的情境,这一具有趣味性的学习内容。启发学生将眼睛抽象成数学中的“点”,将视线抽象为数学中的“线”,需要学生有一定的抽象能力。教学时,要鼓励学生在想象的过程中,实际动手画一画,画出草图。在此过程中,学生也将体会到随着观察点的变化,观察范围也在发生变化,小猴爬得越高,看到的桃子越多,这正是运用了所学的数学知识解释了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二、通过试一试练习,

第1题:将电灯和杆子的上端看做两点,过这两点画线。同样高的杆子离路灯越近,影子就越短。可以让有兴趣的学生量一量,算一算,告诉他们影子的长短与杆离路灯的距离存在一定的数量关系,这一点要到初中学习了相似三角形以后才能学习到。通过这个问题,学生再次体会到可以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第2题:如果客车继续向前行驶,那么他所能看到的建筑物B的部分将逐步缩小。可以画出客车在不同的位置时司机能看到的建筑物B的部分。

行驶到位置②时。司机看不到建筑物B了,因为被建筑物A挡住了。

根据学生的实际,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一步思考当车继续向A行驶时一直到过了建筑物A,所观察到的建筑物B的部分的变化。

第3题:对学生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教师应给予指导。 实践活动:

鼓励学生亲身实践,尽量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看到的现象。即使有些解释不了,也能激发起他们的好奇心,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1)在黑夜里把一个球向电灯移动时,球的影子逐渐变大。学生只要从大小上说明即可,对感兴趣的学生,教师可以鼓励他们进一步观察。实际上,只有当球在电灯的正下方时,影子才是圆形,当偏离时,会形成椭圆,抛物线,双曲线,这也可以让学生实际做一做。由此可以看出圆、椭圆、抛物线、双曲线之间的联系。但对形状变化的说明不作基本要求。 (2)可以从影子长度的变化去观察,走向路灯时影子会变短。

北师大数学六年级第六单元教案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教案

四年级下册北师大版数学第六单元教案(推荐)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百分数教案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教案

第六单元战争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教案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案1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作文教案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试题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练习题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第六单元.doc》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第六单元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