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市红薯产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2020-03-02 22:03:15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临沂市红薯产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唐洪杰徐玉恒 姚夕敏 马宗国 王树强

(临沂市农业科学院,山东临沂 276012)

关键词:红薯;产业发展;临沂;调查

0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市场农业日益发展,生活水平逐年提高,红薯这个传统的充饥度荒作物,又焕发出了现代市场生机,被誉为“宇宙食品”、“第一保健食品”、“长寿食品”,显示出了新的开发利用价值。重新认识红薯生产,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加快红薯产业进程,对于优化种植业结构,促进畜牧业、轻工业发展,丰富市民“菜篮子”,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加快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临沂市红薯生产现状

1.1种植历史悠久。红薯属临沂市传统栽培作物,农民有种红薯的习惯,原来全市常年种植面积200万亩左右,总产量300万吨左右,最高年份种植面积超过了220万亩。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种植面积不断减少,2011年全市种植面积为188万亩,平均亩产1550公斤,总产291.4万吨。悠久的种植历史,为进一步发展红薯生产奠定了基础。

1.2 栽培范围广泛。我市耕地中,旱地占80%,且坡地多、坪地少,薄地多、肥地少,旱灾频繁,适合红薯栽培。全市所辖的9县5区的农民均有种植红薯的习惯。适宜的种植范围,为逐步扩大红薯生产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1.3 重点产区突出。我市红薯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其中,2009年沂南县为31.39万亩,临沭县为26.4万亩,都为山东省红薯生产大县。各地的红薯主要分布在丘陵、低山平坝地区。相对集中的生产区域,为产业化经营提供了条件。

1.4 加工逐步兴起。目前,全市红薯利用,除人食少量外,形成了晒薯干,配饲料,漏粉条,做凉粉,酿薯酒,熬薯糖,炸薯泡和加工淀粉生产粉丝,酿造食用酒精等系列产品。除农户家庭作业外,还创办了具有一定规模和带动力的加工、营销企业。临沭县现具有一定

规模的红薯加工企业6家,家庭作坊式加工厂50余家,年加工鲜薯16万吨左右。山东诚华红薯淀粉有限公司,位于山东省临沂市临沭蛟龙经济开发区,是山东省淀粉生产龙头厂家,总设计生产能力为年产50万吨红薯淀粉。

2临沂市红薯产业存在的问题

2.1品种结构单一。现在我市红薯的品种过于单一,据初步统计,70%为食用饲料型徐薯22和徐薯25,另外30%的面积主要是红香蕉、济薯

18、鲁薯

7、商薯

19、烟薯

22、紫色红薯等。

2.2平均单产低。全市的红薯产量差异较大,高的超过5000公斤,低的只有500公斤以下。我市红薯主要种植在坡地、瘠薄地、田边、地角,好田、好地种植很少,没能发挥出高产作物的优势。

2.3贮藏技术落后。多数农户以地窖贮藏为主,贮藏方法原始,红薯腐烂严重,旺淡不均,春季市场供应不足。如果采用科学方法贮藏,情况将会有较大改观。

2.4加工利用粗放。全市除临沭县、河东区各有一个大型综合加工厂外,其它各地基本还是靠农户自己加工,方法简单,增值率不高。部分地区因交通不便,大量的红薯只能喂猪,或简单加工成粉条、薯酒自食,未能变成商品,红薯的茎、叶综合开发基本还没起步。

2.5科技含量不高。专门从事红薯生产研究的力量比较薄弱,急需投入一批骨干力量下苦功夫对红薯的引种、育种、种植、加工、销售进行深入攻关研究。

3红薯的产业优势

3.1产量高,增产潜力大。红薯属旋花科,甘薯属,甘薯种,为喜温、耐旱、耐瘠,蔓生性草本植物。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稳产性好。红薯块根膨大期长,无明显成熟期,自形成后直至茎叶衰退后,整个生育期都能积累光合产物,形成产量的时间长,经济系数高达70-80%,居粮食作物之首。高产每亩可达5000公斤以上。

3.2营养价值高,具有多种用途。①食用:红薯的块根富含淀粉(16-26%)、糖、蛋白质、脂肪,是较好的食粮。中国科学院的专家介绍,红薯所含的维生素和氨基酸种类均多于大米和面粉,它的维生素A和纤维素更是大米远远不及的。②保健:日本专家发现,吃红薯不仅能

防止疲劳,提高人的免疫力,促进胆固醇排泄,降低心血管病的发病率,而且抗癌作用也大大超过了人参。俄罗斯专家称它是未来的“宇宙食品”。法国人称它是当之无愧的“高级保健食品”。美国科学家发现,红薯含有一种类似雌激素的成份,对保持人的皮肤细腻,延缓人的衰老有积极作用。③饲用:红薯又是营养价值较高的饲料。红薯每亩一般可产茎叶1000-1500公斤,能供1-2头猪一年的粗饲料,薯块加工后的粉渣等副产品也是营养价值较高的饲料,对发展畜牧业,建立和扩大饲料基地有着重要的意义。④工业原料:它是制造淀粉、酒精和糖的重要原料之一,同时还是制造葡萄糖、柠檬酸、红霉素、药片填充料、果胶、味精、丙酮、丁酸、人造橡胶、人造纤维、塑料、染料等的重要原料。

3.3品种资源丰富,商品开发条件成熟。我省已培育出了一批优质、高产、用途多样的红薯新品种。如:肉质雪白、细嫩、鲜食脆甜的“水果薯”;肉质桔红、高含胡萝卜素的“饮料薯”;肉质紫色,可提取高档紫色素的“色素薯”;适应加工成果脯类食品的“果脯薯”;有医疗治病和保健价值的“药用薯”;有用作烹调,鲜嫩味美的“蔬菜薯”;还有加工淀粉用的“高淀粉薯”;适宜作牲猪饲料的薯、藤双高产薯等。

4.4市场需求量大,发展空间广阔。全省每年生产粉丝、酒精、柠檬酸、乳酸、降解塑料、外贸出口等市场需薯干量为240万吨,而全省每年红薯总产量折薯干仅162.84万吨,其中40%作为饲料及山区群众食用,市场缺口大。

4临沂市红薯产业发展的对策

4.1加快新品种更换步伐,合理安排区域布局。要积极引进高产量、高淀粉“双高”型红薯新品种,逐步引进水果型、烘烤型、果脯型、蔬菜型、饮料型、色素型等多种新型红薯,大力推广脱毒种薯。抓好红薯育苗基地建设,2012年率先在河东区、临沭县、沂南县各建立500亩的水果型红薯育苗繁殖基地,作为试点;2014年后各县、市、区都要建立自己的良种育苗繁殖基地,并着手引进脱毒育苗技术。

4.2切实加强新技术引进,努力提高种植水平。要进一步规范温床育苗,聚土垄作栽培技术,大力推广红薯催芽育苗技术。聚土垄作要改过去顺山向开沟的传统习惯,提倡等高线种植,保护水土。要尽量提早播期,增加产量,并开展垄作地膜覆盖技术试验。要注意推广应用合

理密植,配方施肥,重施钾肥,应用红薯膨大素提高产量,应用保鲜剂延长贮藏时间等相应技术。

4.3狠抓加工转化增值,努力提高经济效益。应积极深入研究红薯综合加工利用的多门类、多层次加工新工艺、新技术,开发出科技含量和附加值较高的新产品。注意引进红薯加工环节的技术与设备,开展主副产品的综合加工利用,做到变废为宝,物尽其用,创造更多、更优的产品。

关于我县红薯产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我县红薯产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某市自来桥镇红薯产业调查与思考

临沂市产业发展导向

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发展竹子产业的调查与思考

蔬菜产业发展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蔬菜产业发展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南江金银花产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对靖州旅游产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临沂市红薯产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doc》
临沂市红薯产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