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及拖动教案

2020-03-02 06:51:32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广州汽车学院 教 案 200 7 ~200 8 学年第 二 学期 课 程 名 称 : 电机与拖动 课程性质 : 专业理论课 学时数 : 48 授 课 班 级 : 06级自动化

1、2 开课系(部) : 电子信息工程 教研室(实验室) : 华工自动化实验教学中心 主 讲 教 师 : 赖玉斌 职 称 : 讲师 广州汽车学院教务处制 教案首页课 程 电机及拖动基础 名 称 课 程 专业理论课 学分 类 别 任 课 赖玉斌 职称 讲师 教 师 授 课 专业班级: 06级自动化

1、2 共 2 个班 对 象 基本参考资料和教材     总计: 64 学时 讲课: 48 学时 实验: 16 学时 上机: 0 学时 《电机及拖动基础》 吴玉香 主编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8 电机及拖动基础》(第3版) 李发海等编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 《电机及拖动基础》 詹跃东主编 重庆出版社 2002 《电机与电力拖动》 朱耀忠主编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5 教学 目的 任务 《电机及拖动基础》是电气工程、工业自动化、机电一体化等非电机专业的一门技术基础课,是电机原理和电力拖动两门课程的有机结合,既强调理论性,又强调实际应用。 本课程的任务:使学生或相关技术人员掌握交直流电机、微控电机的基本原理和结构,电力拖动系统的运行性能、分析计算与控制以及电机容量选择等内容,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今后工作准备必要的基础知识。 闭 卷( √ ); 开 卷( ); 课程论文( ) 实践操作( ); 多种形式结合( ) 章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直流电机原理 直流电机的运行特性 直流电动机的电力拖动 变压器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基本原理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电力拖动 同步电动机 控制电机 电动机的选择 电机及拖动的计算机仿真 机动(复习、答疑) 内容 学时数 3 6 6 6 6 6 9 1 1 1 3 绪论 课程简介、电机及拖动系统发展概况、电磁学基本理论 考核方式 内容 课时 分配 注:课程类别: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集中实践环节、实验课、通选课。 电机及拖动课程教案 授课时间 章节名称 绪论 授课方式 课堂讲授(★ );实验课( );习题课( );讨论课( );其他( ) 教学时数 3 第 1 周,星期 三 ,第 5-7 节; 第 1 次课 授课方法 举例讲解、多媒体讲解、模型讲解、实物讲解 和手段 (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教学目的

1、掌握电机中常用的基本定律、电机中铁磁材料的特点; 与要求

2、熟悉电机的应用与分类;

3、了解本教材内容、课程性质、教学目的、学习方法。 第 1 节 电机的应用与分类 教学基本内容纲要 第 2 节 本教材内容、课程性质、教学目的、学习方法 第 3 节 电机中常用的基本定律 第 4 节 电机中铁磁材料的特点 重点:电机中铁磁材料 难点:铁磁材料 教学重点 与难点 图片—理论;从感性到理性。电机的发展史、电机的应用与分类;本教材内教学过程 容、课程性质、教学目的、学习方法;电机中常用的基本定律;电机中铁磁设计 磁化曲线、磁滞回线、交流磁路中的铁心损耗等。 作业、讨论 及辅导 掌握电机中常用的基本定律、电机中铁磁材料的特点; 熟悉电机的应用与分类; 了解本教材内容、课程性质、教学目的、学习方法。 课后小结 授课时间 第 2 周,星期 三 ,第 5-7 节; 第 2 次课 章节名称 第一章 直流电机原理 授课方式 课堂讲授(★ );实验课( );习题课( );讨论课( );其他( ) 教学时数 3 授课方法 教师主讲、实物讲解、播放直流电机资料片 和手段 (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教学目的

1、掌握直流电机的空载磁场、负载磁场及电枢反应 与要求

2、熟悉直流电机的用途、结构及基本工作原理

3、了解直流电机的电枢绕组 教学基本直流电机的用途、结构、铭牌数据、主要系列及基本工作原理;直流电机的内容纲要 电枢绕组;直流电机的空载磁场和负载磁场、直流电机的电枢反应等 教学重点 与难点 重点:直流电机基本工作原理、电枢反应 难点:电枢反应 利用多媒体课件简单介绍直流电机的用途、结构、铭牌数据及主要系列。利用动画片演示直流电机基本工作原理;分析介绍直流电机的电枢绕组的形式教学过程 及特点;介绍直流电机的空载磁场和负载磁场在气隙中的分布、直流电机的设计 电枢反应有什么作用等。 作业、讨论思考题:P25 1-1 1-2 1-3 1-4 1-5 1-6 1-7 及辅导 作业题:1-11 1-12

1、掌握直流电机的空载磁场、负载磁场及电枢反应

2、熟悉直流电机的用途、结构及基本工作原理

3、了解直流电机的电枢绕组 课后小结 授课时间 第 3 周,星期 三 ,第 5-7 节; 第 3 次课 章节名称 第一章 直流电机原理 授课方式 课堂讲授(★ );实验课( );习题课( );讨论课( );其他( ) 举例讲解、多媒体讲解、模型讲解、实物讲解 教师主讲、实物讲解、播放直流电机资料片 教学时数 3 授课方法 和手段 (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教学目的 掌握直流电机的感应电动势和电磁转矩; 与要求 熟悉直流电机的换向。

1、直流电机的感应电动势和电磁转矩; 教学基本内容纲要

2、直流电机的换向。 教学重点 与难点 重点:直流电机的感应电动势和电磁转矩推导与计算 难点:直流电机的换向 直流电机的电枢电动势与电磁转矩的推导与计算、直流电机的换向过程;直教学过程 线换向、延迟换向、超越换向;改善换向的方法;火花、环火及补偿绕组。设计 第一章小结;习题课,讲解例题等。 作业、讨论思考题:P25 1-8 1-9 1-10 及辅导 作业题: 1-14 1-15 直流电机是电机的主要类型之一。直流电动机以其良好的启动性和调速性能著称,直流发电机供电质量较好,常常作为励磁电源。与交流电机相比直流电机的结构较复杂,成本较高,可靠性较差,使它的应用受到限制。近年来,与电力电子装置结合而具有直流电机性能的电机不断涌现,使直流电机有被取代的趋势。尽管如此,直流电机仍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本章先介绍直流电机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结构,接着说明电机的磁动势和磁场,导出电机的电动势和电磁转矩公式。 课后小结 授课时间 第 4 周,星期 三 ,第 5-7 节; 第 4 次课 章节名称 第二章 直流电机的运行特性 授课方式 课堂讲授(★ );实验课( );习题课( );讨论课( );其他( ) 教学时数 3 授课方法 教师主讲:举例讲解、多媒体讲解、模型讲解、实物讲解 和手段 (分掌握、熟悉、三个层次):

1、掌握直流发电机和直流电动机的基本方程式和功率流程图; 教学目的

2、熟悉直流发电机和直流电动机的各种运行特性及并励直流发电机自励过与要求 程;

3、了解电机可逆原理。 1.直流发电机的运行原理 直流发电机的电压平衡方程式、转矩平衡方程式、功率平衡方程式、功率流程图、空载特性、外特性、并励直流发电机自励条件等等 教学基本2.直流电动机的运行原理 内容纲要 电机可逆原理直流电动机的电压平衡方程式、转矩平衡方程式、功率平衡方程式、功率流程图、转速特性、转矩特性、效率特性等。 教学重点 与难点 重点:直流机电枢电动势与电磁转矩、直流发电机基本方程式和工作特性。电机可逆原理、直流电动机基本方程式、工作特性 难点:并励直流发电机自励过程、功率流程 直流发电机惯例--基本方程式(电压平衡方程式、转矩平衡方程式、功率平衡方程式、功率流程图)--运行特性(空载特性、外特性、并励直流发电机教学过程 自励条件)。电机可逆原理--直流电动机惯例--基本方程式(电压平衡方程设计 式、转矩平衡方程式、功率平衡方程式、功率流程图)--运行特性(转速特性、转矩特性、效率特性)。 作业、讨论思考题:P41-42 2-

1、

2、

3、

4、5 及辅导 作业题: 2-11 2-13 本节分析了直流发电机的基本方程式(电压平衡方程式、转矩平衡方程式、功率平衡方程式、功率流程图)和运行特性(空载特性、外特性、并励直流发电机自励条件)及直流电动机的基本方程式(电压平衡方程式、转矩平衡方程式、功率平衡方程式、功率流程图)和运行特性(转速特性、转矩特性、效率特性)。 课后小结 授课时间 第 5 周,星期 三 ,第 5-7 节; 第 5 次课 章节名称 第一章 直流电机的运行特性 授课方式 课堂讲授(★ );实验课( );习题课( );讨论课( );其他( ) 教学时数 3 授课方法 教师主讲:举例讲解、多媒体讲解、模型讲解、实物讲解 和手段 (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教学目的

1、掌握直流电动机的机械特性的一般表达方式固有机械特性的特点; 与要求

2、熟悉直流电动机的人为机械特性;

3、了解串励和复励直流电动机机械特性。 1.直流电动机的机械特性 教学基本2.串励和复励直流电动机 内容纲要 教学重点 与难点 重点:电动机的固有机械特性和根据电机的铭牌数据估算机械特性; 难点:根据电机的铭牌数据估算机械特性。 什么是直流电动机的机械特性--一般表达方式--固有机械特性的特点--人为教学过程 机械特性(电枢回路串电阻、降低电枢电压、减弱磁通)--根据电机的铭牌设计 数据估算机械特性(例2-5)—简单介绍串励和复励直流电动机机械特性。第二章小结;习题课,讲解例题等。 作业、讨论思考题:P42 2-

6、

7、

8、

9、10 及辅导 作业题: 2-12 2-14 2-15 本节主要分析了直流电动机的机械特性,学会根据电机的铭牌数据估算机械特性;了解了串励和复励直流电动机机械特性。 课后小结 授课时间 第 6 周,星期 三 ,第 5-7 节; 第 6 次课 章节名称 第三章 直流电动机的电力拖动 授课方式 课堂讲授(★ );实验课( );习题课( );讨论课( );其他( ) 教学时数 3 授课方法 教师主讲:举例讲解、多媒体讲解、模型讲解、实物讲解 和手段 (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教学目的 掌握 1.电力拖动系统的运动方程式 2.负载的转矩特性及电力拖动系统稳定运行条件 与要求 3.他励直流电动机的启动 1.电力拖动系统的运动方程式; 2.负载的转矩特性(位能性、恒功率、风机水泵类)及电力拖动系统稳定运行条件 ; 3.他励直流电动机的启动(要求、方法)。 重点:运动方程式、负载机械特性。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和他励直流电动机的启动。 难点:运动方程式、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教学基本 内容纲要 教学重点 与难点 什么是电力拖动系统?--运动方程式--负载机械特性--电力拖动系统稳定运教学过程 行条件--他励直流电动机的启动 设计 作业、讨论思考题:P81 3-

1、

2、

3、

4、5 3-12 及辅导 作业题: 3-11 本节主要分析电力拖动系统运动方程式;负载的机械特性;电力拖动系统稳定运行条件及他励直流电动机的启动的要求和方法。都要求掌握。 课后小结 授课时间 第 7 周,星期 三 ,第 5-7 节; 第 7 次课 章节名称 第三章 直流电动机的电力拖动 授课方式 课堂讲授(★ );实验课( );习题课( );讨论课( );其他( ) 教学时数 3 授课方法 教师主讲:举例讲解、多媒体讲解、模型讲解、实物讲解 和手段 (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1、掌握(1)他励直流电动机的调速方法、调速的性能指标、电动机调速时允许输出的转矩和功率、制动的一般概念; 教学目的 (2)直流电机的能耗制动过程和能耗制动运行、电压反接制动、电与要求 动势反接制动、回馈制动的基本概念、降低电源电压的回馈制动、为能负载下放重物时的回馈制动。

2、熟悉直流电动机调速和制动的基本概念;

3、了解其他直流电动机的电力拖动。 1.他励直流电动机的调速 直流电动机调速的基本概念、他励直流电动机的调速方法、调速的性能指标、电动机调速时允许输出的转矩和功率、制动的一般概念。 教学基本2.他励直流电动机的制动 内容纲要 制动的一般概念、直流电机的能耗制动过程和能耗制动运行、电压反接制动、电动势反接制动、回馈制动的基本概念、降低电源电压的回馈制动、为能负载下放重物时的回馈制动等。

3、其他直流电动机的电力拖动 教学重点 与难点 重点:直流电动机的调速方法和直流电动机的制动。 难点:调速方法与负载类型的匹配问题 调速的基本概念--他励直流电动机的调速方法--调速的性能指标--调速方式教学过程 与负载负载类型的匹配—例3-6--制动的一般概念--能耗制动--反接制动--设计 回馈制动--他励直流电动机的四象限运行—例3-8第三章小结;习题课,讲解例题等。 作业、讨论思考题:P81 3-

6、

7、

8、

9、10 3-13 3-14 3-15 及辅导 作业题: 3-16 3-17 3-18 3-19 本节主要学习直流电动机调速和制动的基本概念、方法等。至此直流电机部分已学完,下次从第四章变压器讲起。 课后小结 授课时间 第 8 周,星期 三 ,第 5-7 节; 第 8 次课 章节名称 第四章 变压器 授课方式 课堂讲授(★ );实验课( );习题课( );讨论课( );其他( ) 教学时数 3 授课方法 教师主讲:举例讲解、多媒体讲解、模型讲解、实物讲解 和手段 (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1、掌握变压器的空载和负载运行时的电磁状况、各量正方向的规定、平衡方教学目的 程式、等值电路及相量图等; 与要求

2、熟悉变压器的简单工作原理、分类、基本结构、额定值;

3、了解变压器的用途。 变压器的用途、简单工作原理、分类、基本结构、额定值、变压器的空载运教学基本行时的电磁状况、各量正方向的规定、平衡方程式、等值电路及相量图等。内容纲要 变压器的负载运行时的电磁状况、各量正方向的规定、平衡方程式、等值电路及相量图等。 教学重点 重点:变压器的空载和负载运行的电磁关系。 与难点 难点:各电磁量的惯例。 多媒体图片—简单介绍变压器的用途、简单工作原理、分类、基本结构、额教学过程 定值—详细分析掌握变压器的空载和负载运行时的电磁状况、各量正方向的设计 规定、平衡方程式、等值电路及相量图等。 思考题与讨论:P119 4-

1、

2、

3、

4、

5、

6、

7、

8、9 1-9 1-10 作业、讨论及辅导 本节内容介绍了变压器的用途、简单工作原理、分类、基本结构、额定值、变压器的空载和负载运行时的电磁状况、各量正方向的规定、平衡方程式、等值电路及相量图等 课后小结 授课时间 第 9 周,星期 三 ,第 5-7 节; 第 9 次课 章节名称 第四章 变压器 授课方式 课堂讲授(★ );实验课( );习题课( );讨论课( );其他( ) 教学时数 3 授课方法 教师主讲:举例讲解、多媒体讲解、模型讲解、实物讲解 和手段 (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1、掌握变压器参数的试验测定、变压器的外特性和三相变压器联接组别、变教学目的 压器的并联运行; 与要求

2、熟悉变压器电压调整率、变压器的效率和效率特性和其它用途的变压器;

3、了解三相变压器的磁路系统。

1、变压器参数的试验测定。

2、变压器的外特性和电压调整率、变压器的效率和效率特性。 教学基本

3、三相变压器的磁路系统、联接组别等。 内容纲要

4、变压器的并联运行

5、其它用途的变压器 教学重点 与难点 重点:变压器的运行特性和三相变压器的联接组别。 难点:联接组别

1、变压器参数的试验测定。

2、变压器的外特性和电压调整率、变压器的效率和效率特性。 教学过程

3、三相变压器的磁路系统、联接组别等。 设计

4、变压器的并联运行

5、其它用途的变压器 作业、讨论思考题:P119 4-

10、

11、

12、

13、14 作业题: 4-15 4-16 及辅导 本节内容较多要求

1、掌握变压器参数的试验测定、变压器的外特性和三相变压器联接组别、变压器的并联运行;

2、熟悉变压器电压调整率、变压器的效率和效率特性和其它用途的变压器;

3、了解三相变压器的磁路系统。 课后小结 授课时间 第 10 周,星期 三 ,第 5-7 节; 第 10 次课 章节名称 第四章 变压器习题课 授课方式 课堂讲授(★ );实验课( );习题课( );讨论课( );其他( ) 教师主讲:举例讲解、多媒体讲解。 授课方法 和手段 教学时数 3 教学目的 (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与要求 掌握例4-

3、

4、5 教学基本

1、变压器习题课及复习第四章内容; 内容纲要

2、讲解第三章作业题。 教学重点 重点:联接组别判别 与难点 难点:联接组别判别

1、例4-

3、

4、5; 教学过程

2、补充如何判别联接组别; 设计

3、讲解第三章作业题。 思考题:P120 4-

19、22 作业、讨论作业题: 4-18 4-21 及辅导 复习第四章变压器的内容,补充讲变压器例题、讲解第三章作业题等。消化并巩固相关知识。 课后小结 授课时间 第 11 周,星期 三 ,第 5-7 节; 第 11 次课 章节名称 第五章 三相异步电动机基本原理 授课方式 课堂讲授(★ );实验课( );习题课( );讨论课( );其他( ) 教学时数 3 授课方法 教师主讲:播放旋转磁动势动画,举例讲解、多媒体讲解、模型讲解。 和手段 (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1、掌握转子转动时的电磁关系、转子电路、定转字的磁动势平衡关系、折算与等值电路、功率传递与损耗、电磁转矩与转矩平衡关系等 教学目的

2、熟悉交流电机绕组和它的感应电动势、单相绕组的脉振磁动势、三相绕组与要求 的旋转磁动势、磁动势的空间适量表示法、转子开路时的异步电动机、转子堵转时的异步电动机等

3、了解异步电动机的用途、结构、基本工作原理、铭牌数据、国产异步电动机的主要系列。

1、异步电动机的用途、结构、基本工作原理、铭牌数据、国产异步电动机的主要系列、交流电机绕组和它的感应电动势等。 教学基本

2、单相绕组的脉振磁动势、三相绕组的旋转磁动势、磁动势的空间适量表示法、转子开路时的异步电动机、转子堵转时的异步电动机等。 内容纲要

3、转子转动时的电磁关系、转子电路、定转子的磁动势平衡关系、折算与等值电路等。 教学重点 重点:

1、基本工作原理;

2、交流电机绕组和感应电动势。

3、磁动势、转子与难点 堵转时的异步电动机;

4、转子转动时的异步电动机。 难点:

1、感应电动势;

2、旋转磁动势;

3、转子转动时的电磁关系。

1、利用多媒体课件简单介绍异步电动机的用途、结构、铭牌数据及国产异步电动机主要系列; 教学过程 设计

2、动画片演示三相绕组的旋转磁动势产生过程;

3、根据定转子电磁关系导出电压平衡方程式,画等效电路和相量图。 作业、讨论思考题:P159 5-

1、

2、

3、

4、

5、

6、

7、

8、

9、12、13 及辅导 作业题: 5-16 5-17 本节主要研究定、转子间靠电磁感应作用,在转子内感应电流以实现机电能量转接的感应电机。感应电机一般都用作电动机,在少数场合下,亦有用作发电机的。三相感应电动机在工业中应用极广。单相感应电动机则多用于家用电器。感应电机的结构简单.制造方便,价格便宜,运行可靠。其主要缺点是,不能经济地在较宽的范围内实现平滑调速.此外功率因数恒为滞后。课后小结 先说明空载和负载时三相感应电动机内的磁动势和磁场,然后导出感应电动机的基本方程和等效电路 授课时间 第 12 周,星期 三 ,第 5-7 节; 第 12 次课 章节名称 第五章 三相异步电动机基本原理 授课方式 课堂讲授(★ );实验课( );习题课( );讨论课( );其他( ) 教学时数 3 授课方法 教师主讲:举例讲解、多媒体讲解、模型讲解、实物讲解 和手段 (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1、掌握功率传递与损耗、电磁转矩与转矩平衡关系;掌握三相异步电动机教学目的 参数测定方法; 与要求

2、熟悉三相异步电动机工作特性; 教学基本

1、功率传递与损耗、电磁转矩与转矩平衡关系; 内容纲要

2、三相异步电动机参数测定、工作特性等。

3、补充讲异步机例题。 教学重点 重点:相异步电动机的功率和转矩及工作特性。 与难点 难点:三相异步电动机参数测定。

1、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功率和转矩 功率平衡关系—功率流程图—转矩平衡关系

2、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工作特性 教学过程 转速特性—定子电流特性--定子功率因数特性—电磁转矩特性—效率特性 设计

3、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参数测定 空载试验—短路试验 作业、讨论思考题:P159 5-

10、

11、

15、

16、

17、

18、

19、

21、

22、

24、25 及辅导 作业题: 5-20 5-23 本节用等效电路来分析感应电动机的功率关系,并列出功率方程和转矩方程。感应电动机的参数可以用空载试验和堵转(短路)试验来确定。为保证感应电动机运行可靠、使用经济,国家标准对电动机的主要性能指标作出了具体规定。标志工作性能的主要指标有:额定效率ηN,额定功串因敷cosФN和最大转矩倍数Tmax/TN。在额定电压和额定频率下,电动机的转速n、电磁转矩Te、定于电流I

1、功率因数cosФ1效率η与输出功率P2的关系曲线n, Te,I1, 课后小结 cosФ1, η = f(P2) 称为感应电动机的工作特性。 授课时间 第 15 周,星期 三 ,第 5-7 节; 第 13 次课 章节名称 第六章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拖动 授课方式 课堂讲授(★ );实验课( );习题课( );讨论课( );其他( ) 教师主讲:举例讲解、多媒体讲解、模型讲解、实物讲解 授课方法 和手段 教学时数 3 (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1、掌握三相异步电动机机械特性物理表达式、参数表达式以及机械特性的实教学目的 用公式、固有机械特性、利用电磁转矩实用表达式计算机械特性; 与要求

2、熟悉降低定子电压的人为机械特性、定子回路串三相对称电阻或电抗的人为机械特性、转子回路串三相对称电阻的人为机械特性。 三相异步电动机机械特性物理表达式、参数表达式以及机械特性的实用公式、教学基本固有机械特性、降低定子电压的人为机械特性、定子回路串三相对称电阻或内容纲要 电抗的人为机械特性、转子回路串三相对称电阻的人为机械特性,利用电磁转矩实用表达式计算机械特性等。 教学重点 重点:三相异步电动机固有机械特性和利用电磁转矩实用表达式计算机械特与难点 性; 难点:利用电磁转矩实用表达式计算机械特性。

1、三相异步电动机机械特性物理表达式、参数表达式以及机械特性的实用公式;

2、固有机械特性; 教学过程

3、降低定子电压的人为机械特性、定子回路串三相对称电阻或电抗的人为机设计 械特性、转子回路串三相对称电阻的人为机械特性;

4、利用电磁转矩实用表达式计算机械特性等。 作业、讨论思考题:P200 6-

1、

2、

3、4 6-16 及辅导 作业题: 6-17 感应电动机的输出主要体现在转矩和转速上。在电源为额定电压的情况下,电磁转矩与转差率的关系Te=f(s)就称为转矩—转差率特性,或TN-s曲线。TN-s特性是感应电动机最主要的特性。三相异步电动机机械特性有三个表达式:物理表达式(物理概念明确)、参数表达式(电磁转矩与电机参数关系清楚是研究电机各种特性的依据)以及实用公式(形式简单,根据课后小结 产品目录数据便可绘制T=f(s)曲线);降低定子电压的人为机械特性、定子回路串三相对称电阻或电抗的人为机械特性、转子回路串三相对称电阻的人为机械特性;掌握利用电磁转矩实用表达式计算机械特性的方法,这是异步电动机在各种运行状态的计算基础。 授课时间 第 16 周,星期 三 ,第 5-7 节; 第 14 次课 章节名称 第六章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拖动 授课方式 课堂讲授(★ );实验课( );习题课( );讨论课( );其他( ) 教师主讲:举例讲解、多媒体讲解、模型讲解、实物讲解 授课方法 和手段 教学时数 3 (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1、掌握鼠笼异步电动机的直接起动、鼠笼异步电动机的减压起动、具有高起教学目的 动转矩的鼠笼异步电动机的起动、转子串三相对称电阻分级启动、转子串频与要求 敏变阻器起动。掌握三相异步电动机定子两相反接的反接制动、转子反向的反接制动、回馈制动、能耗制动等过渡过程分析和能量流图。

2、熟悉对鼠笼异步电动机起动的要求;三相异步电动机电动运行状态; 对鼠笼异步电动机起动的要求、鼠笼异步电动机的直接起动、鼠笼异步电动教学基本机的减压起动、具有高起动转矩的鼠笼异步电动机的起动、转子串三相对称内容纲要 电阻分级启动、转子串频敏变阻器起动。三相异步电动机电动运行状态、定子两相反接的反接制动、转子反向的反接制动、回馈制动、能耗制动等。 教学重点 重点:三相异步电动机起动方法;三相异步电动机制动 与难点 难点:具有高起动转矩笼型电动机起动特性分析;各种运行状态的过渡过程

1、对鼠笼异步电动机起动的要求;

2、鼠笼异步电动机的直接起动;

3、鼠笼异步电动机的减压起动; 教学过程

4、具有高起动转矩的鼠笼异步电动机的起动; 设计

5、、转子串三相对称电阻分级启动、转子串频敏变阻器起动;

6、三相异步电动机定子两相反接的反接制动、转子反向的反接制动、回馈制动、能耗制动等;

7、三相异步电动机电动运行状态。 作业、讨论思考题:P200 6-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15 6-20、21 及辅导 作业题: 6-19 6-22 异步电动机启动电流很大但启动转矩不大。为了满足生产机械要求。必须限制启动电流,同时保证有一定的启动转矩。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直接起动、减压起动、转子串三相对称电阻分级启动、转子串频敏变阻器起动或用具有高起动转矩的鼠笼异步电动机的起动。三相异步电动机处于制动状态时,电磁转矩T与转速n反相。有能耗制动、回馈制动和定子两相反接的反接制动、转子反向的反接制动。注意分析制动过渡过程和能量流图。 授课时间 第 17 周,星期 三 ,第 5-7 节; 第 15 次课 课后小结 章节名称 第六章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拖动 授课方式 课堂讲授(★ );实验课( );习题课( );讨论课( );其他( ) 教师主讲:举例讲解、多媒体讲解、模型讲解、实物讲解 授课方法 和手段 教学时数 3 (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教学目的 掌握从调速原理、机械特性与调速特点等几方面分析各种调速的方法。 与要求 三相异步电动机调速方法概述、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变极调速、变频调速、降低定子电压调速、绕线转子异步电动机转子串电阻调速、串级调速、电磁转教学基本内容纲要 差离合器调速等。第六章习题课及复习第六章内容;讲解第六章作业题。 教学重点 重点:三相异步电动机调速 与难点 难点:特性分析

1、三相异步电动机调速方法概述;

2、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变极调速、变频调速、降低定子电压调速、绕线转子异教学过程 步电动机转子串电阻调速、串级调速、电磁转差离合器调速等; 设计

3、第六章习题课及复习第六章内容;讲解第六章作业题。 作业、讨论思考题:P200 6-23 6-24 及辅导 作业题: 6-25 三相异步电动机调速,主要介绍了六种调速方法的基本原理,包括:变极调速、变频调速、降低定子电压调速、绕线转子异步电动机转子串电阻调速、串级调速、电磁转差离合器调速。主要从调速原理、机械特性与调速特点等几方面分析各种调速的方法。 课后小结 授课时间 第 18 周,星期 三 ,第 5-7 节; 第 16 次课 章节名称 第

八、九章 单相异步电动机 电力拖动系统中电动机的选择 授课方式 课堂讲授(★ );实验课( );习题课( );讨论课( );其他( ) 教学时数 3 授课方法 教师主讲:举例讲解、多媒体讲解、模型讲解、实物讲解 和手段 (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1、掌握确定电动机额定功率的方法、正确选择电动机额定功率; 教学目的

2、熟悉单相异步电动机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启动和调速; 与要求

3、了解正确选择电动机的意义。

1、单相异步电动机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启动和调速

2、正确选择电动机的意义、决定电动机额定功率的主要因素、确定电动机额教学基本定功率的方法、电动机发热及冷却的规律、连续工作制、断续周期工作制、内容纲要 短时工作制、电动机额定功率选择等。

3、习题课及复习前面内容;讲解第六章作业题。 教学重点 重点:功率选择 与难点 难点:电动机发热及冷却

1、多媒体讲解单相异步电动机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启动和调速

2、正确选择电动机的意义、决定电动机额定功率的主要因素、确定电动机额教学过程 定功率的方法、电动机发热及冷却的规律、连续工作制、断续周期工作制、设计 短时工作制、电动机额定功率选择等。

3、习题课及复习前面内容;讲解第六章作业题。 作业、讨论思考题:P244 8-

1、

2、3 及辅导 P263 9-

1、

2、

3、

4、

5、6 本课程学习至此告一段落。我们学习了直流电机原理、电力拖动系统的动力学、直流电动机的电力拖动、变压器、三相异步电动机原理、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电力拖动、单相异步电动机、电力拖动系统中电动机的选择等内容。课后小结 希望同学们根据所学内容安排好复习。 注:

1、教案按授课次数(或单元)填写,每次(或每单元)授课均应填写一份,整个教案只用一个封面。

2、教学手段如:举例讲解、多媒体讲解、模型讲解、实物讲解、挂图讲解、音像讲解等。

3、表格间距可调整,可加附页。

电机及拖动基础教案

电机及电力拖动

电机拖动论文

电机拖动论文

电机与拖动教案(定稿)

电机与电力拖动

电机与电力拖动

电机与电力拖动

电机与拖动教学大纲

电机拖动实验指导书

《电机及拖动教案.doc》
电机及拖动教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