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任务书编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2020-03-03 22:01:47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设计任务书编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设计任务书为设计院留出一些发挥的空间是必须的,在决策中出现一些争议和反复也是很正常的现象:一方面,动辄涉及上亿的地产投资,决策必然相当困难,因此,开发商决策层在整个过程中都会不停获取资讯、产生新的思考点;另一方面,设计是一个相当复杂的工作,一步沟通到位的可能性不大,而且设计方案实际上是有多种选择的,某些方面没有绝对对错,因此争议的存在是必然的、也是必须的。

但规划任务书颠覆性修改、没有结果的拉锯战,浪费了大量宝贵的时间和金钱。特别是目前不成熟的开发商数量较多,虽然知道规划设计任务书是重要的文件,但很多人并不知道应该把握一些什么原则、有些什么内容才是有效的。常见的问题是:

一、方向不清

由于发展商没想清楚,或内部未达成共识,未能给到设计院明晰的指导方向,从而导致设计上不断反复。一位设计师的朋友就谈及过这样的经历:耗时一个月的成果拿出来后,发展商又说:“我们原来想错了,我们的项目不是高档,而是顶极”——这种凭感觉行事的方式,真让人哭笑不得。

二、过多营销语言,缺乏能指导到方案的具体手段

过多以营销语言“具有代表性的”、“顶极的、人文的”等指导设计,象写书一样,唯独缺乏实质性的设计指导,而接到这样设计任务书的设计院却并不知道项目真正需要注意什么。

三、缺乏量化指标

规划设计任务书缺乏基本的量化指标,甚至没有容积率。“你们先做,我们找政府谈”这种指示并不少见。但没有标准的路太多,反而很难达到终点。

三、缺乏评价体系

缺乏基于市场和开发的理性评价体系,凭感觉、要眼球冲击力就成为唯一的评价方式。比如,希望设计院拿出“超越性产品”、“象波托菲诺”等等,但项目的条件可能并不支撑,该种模式和成本也并不合适。

究其深层的原因,是与市场的脱节、在设计之前缺乏全面的考虑。比如,从企业拿地的模式看,成熟的发展商如万科,往往先根据市场需求确定做什么产品,然后再去拿合适的地。而对于机会导向型的企业,往往觉得地不错,价格合适,先拿下,但并不清楚能做什么,如果直接进入设计就会“边设计边思考”。对设计院有过高期望也是重要原因,希望设计院来确定方向;实际上,设计是技术性很强的行业,它的专业在于分析地形地貌、合理的安排空间价值、把确定下来的价值体系落实到方案,也会适当考虑市场、开发和展示需要,但是,期望其完全对接市场是不理性的想法。

那么,有效的任务书应该遵循什么原则?我们不妨从世联顾问部的标准任务书中找到一些参考。

一、明晰、共识的方向和具体的指导

首先,基于市场的全方位分析:从项目所面临的问题出发,综合考虑城市发展、竞争和需求、项目条件、类似的案例启示、现金流支持等等情况;确定明确的、共识的方向,即项目的定位和发展战略:项目最大特点是什么?面向哪批客户?落实到哪些方面以建立核心优势?合适的产品形式和户型配比?开发分期和进程如何安排?哪些东西是设计必须特别注意的?这些方面必须经团队讨论完善以达成共识,有利于为设计建立一个高效的平台。

二、明晰的量化指标

基于对市场、现金流、资源条件等综合考虑的基础上,确定容积率、分块容积率、功能配比、产品形式、户型配比、开发分期计划、成本限制等定量指标。

三、基于市场和开发的评价体系

有了上述的两项,这点就并不困难了,包括:量化指标是否达到?核心优势是否贯穿?资源利用和产品的搭配是否利于分期开发计划?启动期的立势和展示需求等等。这些非常具体,考虑到实际开发的问题才是有效的。

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物流配送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

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网络招聘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

分税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流动人口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女性就业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现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农村留守儿童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

浅析客房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设计任务书编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doc》
设计任务书编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