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视新闻出镜记者

2020-03-02 03:02:11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浅谈电视新闻出镜记者

伴随着我国电视新闻事业的迅猛发展及观众对信息交流的高层次要求,越来越多的电视新闻记者开始从幕后转到台前,以在新闻现场面对镜头的方式,和观众进行面对面的介绍新闻事件,述评新闻事实。这就是记者出镜。关于记者出镜的定义,新闻学术界并没有统一的结论。笔者认为,记者出镜即电视记者以收集素材、播报评述新闻事实为目的,在新闻事件现场直接面对摄像机(观众),以采访者、目击者、参与者或报道者的身份出现自我形象的工作方式。

电视新闻记者出镜,使记者本身作为最灵活、最有效的采访手段出现在镜头中,不但凸显了电视采访的媒体优势,而且“形成了直接的人际化交流,有效拉近了记者和观众双方的心理距离,具有较强的人文价值”。①相比其他的电视采访手段,电视新闻记者出镜具有以下特点和优势:

1、增强新闻的真实性。在许多电视新闻和专题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记者在现场面对摄像机(观众)对新闻事件作简要介绍。随着记者的口述,画面由记者不加切换的转入新闻事件现场的真实场景,并跟随记者对现场的当事人、目击者和有关人员进行采访。观众能通过屏幕直观的感受到现场的真实情景,从而有效缩短了传播者和受众的距离,大大增强了新闻传播的效果。例如中央电视台《新闻观察》栏目播出的上海闵行区大楼倒塌事件真相的报道,摄像机一直跟随出境记者在现场拍摄并随机进行采访,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走到哪、问到哪”,这样就有效的增强了新闻的真实性。

2、增强新闻的现场感。在新闻事件现场出镜的记者,就是新闻事实的目击者、见证人,甚至还是参与者。记者在现场边观察,边报道,记者看到听到的,就是电视机前的观众所看到听到的,使观众有身临其境的现场感,从而增强新闻的可信性和可视性。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在2006德国世界杯期间,除了直播全部赛事以外,还提出了“我在现场”的口号,派遣50多名记者奔赴德国的10个城市的赛场。记者在每场比赛开始前和结束后,都在场外和场内现场出镜,采访球迷和各界人士。采访中记者的口述都是一气呵成,并形成和被采访对象互动的热烈氛围,大大增强了报道的现场感,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增强新闻的深度。电视新闻和传统媒体相比,缺乏深度是一大弱势。而记者出镜就可以有效的弥补这一缺憾。记者在出镜中通过被采访对象的叙述使一些抽象意义的话题得到直接的发展,从而比较迅速的实现采访主题的深入。例如记者在报道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时,如果单凭画面就难以反映这一宏大抽象的命题。但记者可以通过采访有关人士,通过同期声语言对此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同样可以起到和纸媒体相仿的宣传效果。

尽管电视新闻记者出镜的优势和特点突出,效果明显,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地方电视台尤其是市、县级电视台在新闻采访中较少使用出镜手段,即使出镜效果也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有以下两点:

1、把播音员主持人和出镜记者混为一谈。许多电视新闻工作者甚至领导都认为出镜的记者要形象好,普通话标准,加上地方台人员紧张,因此在需要记者出镜时都派出播音员临时客串。但是“由记者担任主持人和由播音员充当客串主持人,从表面上看似无多大区别, 1

其实质却是不同的。„„播音员的业务技巧侧重于吐字发声、语言调整及播讲时表情神态的掌握上,而主持人的业务技巧则在发现和挖掘有价值的新闻信息,在于采访提问的技巧和对新闻事态进行分析评述的口头表达能力上。”②播音员客串出镜,由于业务上的隔阂,往往只是机械的背诵记者写好的主持词,而不能根据新闻事件现场灵活的变通,因此常常被戏称为“话筒架子”。这样的出镜当然效果要大打折扣。

2、电视记者综合素质难以胜任。地方台在挑选电视记者时往往是先看笔头(跟报纸电台记者无异)后看个头(要的是活动的摄像机脚架)。并不考虑外形和语言条件,这就造成了记者的素质不能适应现代电视新闻节目发展的需要。此外记者在工作中不注重业务的学习和钻研,造成在现场缺乏对新闻事实的判断和驾驭能力,提问问题千篇1律,造成在出镜时脑子跟不上嘴巴,从而影响了效果。

要解决以上问题,更大的发挥电视新闻记者出镜的作用,笔者认为首先要转变观念,电视新闻记者出镜并不是简单的叙述新闻事实,而是需要良好的新闻敏感和驾驭能力,因此不能简单的以播音员代替出镜记者的职能和作用。其次要切实提高电视新闻记者的综合素质。新时期电视新闻记者除了一般新闻业务能力以外,还要学习和提高运用电视语言能力及视听表现能力。“与传统的电视新闻记者不同的是,应具备视听表现能力,也就是面对镜头用自己的形象和语言(包括声音语言和非声音语言如形象、神态和手势等)进行现场报道。当然他(她)也许还不能像播音员那样字正腔圆、训练不素,但至少要能够流畅自如地进行口头表达。”③除了具备这些能力,在实际工作中,电视新闻出镜记者要注意以下几点:

1、选择合适的新闻题材和报道内容出镜。一般来说,动态或突发事件新闻较为适合出镜,如火灾、交通事故等。而对于常态、非事件新闻就不太适合出镜。但并非绝对,要看具体情况而定。相比较而言,内容单

一、时间空间集中、现场事态发生、发展的进程对观众具有吸引力的事件性新闻,特别适宜记者作现场报道。但是典型经验、综合成就等题材的新闻也常以记者现场出镜的形式以点及面进行报道,增强了可视性。

2、选择合适的时机出镜。许多动态和突发事件的新闻稍纵即逝,因此记者在现场要准确及时的把握时机进行出镜和采访。例如大型会议开幕时记者在会场内的出镜现场报道,记者就要抓住与会人员到齐和大会宣布开始之间短短的一两分钟,做完出镜工作。还有大型活动时的领导人采访,在时间和空间都不允许的情况下,就需要记者见缝插针,随时随地对采访对象展开采访。

3、选择合适的背景出镜。选择怎样的背景,往往会影响到出镜的效果。除了拍摄技术上的光线、角度外,出镜的背景要考虑是否有新闻性和吸引力,背景画面是否生动典型。例如采访一位科学家,背景在他的研究室就比户外的花园好得多。

除了上述几点以外,出镜记者还要要注意在公众面前的形象,包括举止、仪表等,根据现场情况调整情绪、语速等。这都对电视新闻记者的出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共2429字)

记者出镜须知

记者出镜须知

D3000做好地方电视台电视新闻的出镜记者

我国电视新闻出镜记者现状分析及对策

出镜记者案例分析

我们需要这样的出镜记者

出镜记者柴静(小编推荐)

浅谈现场采访报道对于出镜记者的素质要求

浅谈电视出镜记者应注意的几点问题

主持人出镜123

《浅谈电视新闻出镜记者.doc》
浅谈电视新闻出镜记者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