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叙事

2020-03-03 21:26:40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体育教学叙事

教师是体育教学中的组织者,是素质教育的实施者,在教学活动中起主导作用,决定着体育课程的教学教育方法。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该怎样教,才能更好地适应当今教育改革的迫切要求;才能为广大学生所接受、欢迎;才能算是一节成功的课。所以教师应从学生的“懂、会、悦”方面下功夫,去深刻钻研这三个层面的关系及其内涵。

一、教懂

关于教懂,体育教学在这个方面可以说“先天不足”。因为运动训练中要训练好一名运动员是不需要让他懂得很多道理的,这和作为体育教育的教学行为有很大的不同。当体育成为教育时,是让学生又懂又会,懂后去练,练中加深理解,这不单是教学效果的要求,更是教学目标的要求,因为教育目标的指向不仅是现在,也指向将来。运动体验、体能、技能的持久性都不会很长,效益最长久的是人对道理、原理的掌握。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应该让学生懂得:

1、技能的原理与方法

懂得了技术的原理与方法,新的技能、体能、体验还会出现。因此技术教学应该让学生明白道理和原理。但过去我们对这方面的开发不够,所以教法的研究就不够。如俯卧撑学生都会做,但却不知如何用它锻炼身体,何时手撑在桌子上做,何时把脚放在桌子上做,何时不用桌子做等,这就是典型的“只会不懂”。

2、体育锻炼的意义及科学锻炼的方法

“生命在于运动”。在体育教学中,我们首先要让学生懂得体育锻炼的意义。即坚持体育活动不仅可以增进健康,增强体质,还可以促进他们身心协调发展,培养他们的体育运动能力和良好的思想品质,使学生能够积极、自觉地进行锻炼。其次,我们的学校体育,不但要使学生掌握体育与保健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还应让学生懂得科学锻炼的方法。使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年龄、性别、特征科学的选择运动项目、运动方法进行科学的锻炼。为终生体育奠定基础。这也就是我们教学中常常说的对学生不但要“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的道理。

二、教会

关于教会,现在的状况也不容乐观,如现在许多学生能把一些篮球的动作做得很漂亮,但一进入比赛就不行了。 不能叫会做,这里有对什么叫会和应该会什么的理解有所不同,因此,教法也就不同,笔者认为,教会应为:

1、选择学习对象

中学阶段,随着神经系统机能的不断完善,兴奋与抑制过程的逐步均衡,学生的认识也由感性认识逐步向理性认识发展。表现在感知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使感知向思维的过渡更加顺利。思维是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内部规律性在人脑中的反映。中学阶段是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我们教师要加以正确的引导 ,使学生会选择学习对象。比如说在体育教学中,有些运动项目的练习效果有相同之处,那学生选择哪一种更适合自己呢?俯卧撑和引体向上都具有增强上肢力量的效果,但很明显选择引体向上能更好的达到练习效果。还有些项目,难度大危险性也大不适合自己这个年龄段的练习,那我们就不应该选择该项目来练习。如跳高中背跃式跳高和跨越式跳高,跨越式跳高适合小学初中阶段。背跃式跳高适宜高中和大学阶段。这就要求学生会正确选择学习对象。

2、体育与保健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

通过各种体育途径,要向学生进行系统的体育运动、卫生保健基础知识教育,使学生学会体育运动中所要掌握的基本技术、技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卫生文化素养,培养学生的体育保健、独立锻炼和自我评价等能力。

三、教悦

要善于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欲望和要求,帮助学生实现以“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在注重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的同时,要让全体学生以愉悦、轻松的精神状态投入体育教学活动,并在学习创造的过程中充分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例如:在学习鱼跃式前翻时,我们不妨叫两个同学拿着一个呼啦圈站在垫子两侧,叫同学们都从呼啦圈内进行鱼跃前滚翻。刚开始时,呼啦圈离垫子应低一点,随着练习的熟练程度和掌握的技能技术呼啦圈应逐渐增高,通过这种教学手段能明显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有些是比较枯燥单调的教材,如50米跑这些项目也只有少数人能跑到前面,而多数人就感到无动于衷。在教学中采用距离跑的方法,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分别站在各自的起线上起跑。这样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愉悦性。

体育教学叙事

体育教育教学叙事

体育教学叙事故事

初二体育教学叙事

小学体育教学叙事

小学体育教学叙事

体育教学叙事(二)

体育教育教学叙事(推荐)

体育叙事总结

体育教育叙事

《体育教学叙事.doc》
体育教学叙事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