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购对生活的影响

2020-03-02 15:51:07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网购对生活的影响

摘要:文章从经济学的角度对目前网上购物进行了具体的分析,从顾客的角度、商家的角度及市场的角度进行了具体的阐

述,得出网络购物的一些可操作性的建议,以便在网上购物的顾客进行借鉴。

关键词:网上购物优势分析安全性

随着互联网技术在我国的进一步普及和应用,网上购物也逐渐成为人们的一种积极而热哀的消费行为之~。有关资料显示,在2008年6月,半年内上过网且在网上买过东西的网民,网络购物金额达到了162亿元。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IC)发布《第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截至2010年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4.57亿,网上购物成为增长最快的互联网应用。

一、什么是网购,网上购物的发展过程

网上购物是互联网、银行、现代物流业发展的产物,通过Internet的购物网站购买自己需要的商品或者服务。顾客从网络上进行商品的选择,通过网络完成交易,从而避免了出门的麻烦。节省了时间及出门的不便。交易双方类型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商家对顾客的形式,另一种是顾客对顾客的形式。

网上购物是一个新兴产业,不少人觉得网上购物非常新奇,其实不然,网络购物在西方已经开始很久也很普遍了。只不过在我们中国的历史不长久,多数是个体商家对客户和企业对客户的形式。在199年以前,我国就开始建立了致力于在中国推动网络购物的网站。196年,外贸部成立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1997年,网上书店开始了网上购物的端倪。198年3月6日,国内第一笔网上电子商务交易成功。19年底,互联网高潮来临,国内诞生了30多家网络购物的网络公司。200年,这些公司增加到了700家。但随着纳指的下挫,到201年只剩下三四家。2003年,“非典”开辟了中国网上购物的新纪元。面对“非典”的袭击,多数人被困在屋内,而要想不出门就买到自己所需的东西只能依赖网络,许多防范意识很强的人也试着网上购物。至此,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网上订货、送货上门”的方便,也有越来越多的人也开始接受网上购物。“非典”过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参与网络购物。

随着经济的发展,网络购物也逐渐日益繁荣。2005年,当当网实现全年销售4.4亿,这证明了电子商务网站模式在中国的成功。206年开始,中国的网购市场开始进入第二阶段。经过了前几年当当、卓越、淘宝等一批网站的培育,网上购物的顾客数量比201年时增长了十几倍,很多人都有了网上购物的体验。仿佛一夜之间,原先影响我国网络购物发展的困难和障碍都已不复存在。据估计,205年中国网络购物的市场规模会达到87.i亿元。但是实际的网购额度要远远超过这一规模,按照CNNIC发布的数字,2005年上半年,中国网上购物的规模达到了100亿元,而全年超过20亿元。207年是我国网络购物市场发展比较快速的一年。电子商务市场规模达到43亿20I现代营销元,其中当当以1.%..卓越达到l.%,46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一,19北斗手机网、京东商城分别以9.7%和8.1%位列第

三、四位。网络购物年均增长50%,我国网络购物的市场规模在209年实际接近10亿元。

二、网上购物优势的经济学思考

商品流通的最终梦想就是商品到消费者的一步到位。这意味着消费者可以用最低的价钱买到商品,网购似乎是一个理想的解决方案,这是大家都知道的,通过比较该商品价格、查看商品详细信息、用户评测,我们可以在特价网上找到适合的比现实中更便宜的同件商品。网上购物是一种生活进步的表现,个人认为还是利大于弊的,切身体验来讲,笔者以为网上购物的优势大致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得到体现。第一,对于商家来说,由于网上销售没有库存压力、经营成本低、经营规模不受场地限制,同时不用缴纳各种税费等。通过互联网对市场信息的及时反馈,适时调整经营战略,以此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在将来会有更多的企业选择网上销售。网上商城和实体店相比较,没有店租、人工和水电费等。它的利润,减去一些小的开支后,基本就是销售价格扣除进货成本,而不像实体店,利润是销售价格减去繁杂庞大的店租、人工,水电等等。有些购物网站和供应商之间的长期良好合作关系,建立了强大的供应链系统,也大大降低了采购成本。购物网还将得到供应商的大量返点,这就再次降低了其采购成本。网上购物无店面

成本,并且可以根据客户需求进行针对性的跟踪推广,市场广告成本比较低,整体的运营成本低。

第二,网上购物给顾客提供了方便的购买途径。只要简单的网络操作,足不出户,即可送货上门,并具有完善的售后服务。对于消费者来说,可以在自己家里闲暇时“逛商店”,订货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同时获得较大量的商品信息,可以买到当地没有的商品;同时网上支付比起传统的现金支付更加安全,可避免现金丢失或遭到抢劫;从订货、买货到货物上门无需亲临现场,既省时又省力。总之,商品价格较一般商场的同类商品更便宜。这些都是顾客热衷网上购物和网络销售快速增长的原因。由于选择多,各种各样的商品一目了然,顾客可以轻易地在各个商家之间作比较,方便快捷,而且一般不需讨价还价,直接付款后送货上门,大大节省了双方的时间和提高了购物的效率。

第三,网上购物提供365天每天长达18小时的免费电话服务,免除顾客外出逛街之苦,享受居家购物送货上门的人性化服务,训练有素的专业客户服务人员亲切、迅速的服务态度一直受到消费者的认同,为我们带来轻松、便捷、快乐的居家购物。同时,高效的物流配送系统,以及遍布全国近20个主要城市的送货网络,全方位的配送方式适应不同地区的顾客,高效、快速、优质的服务保障的商品及时配送到顾客手中。对于整个市场经济来说,这种新型的购物模式在更大的范围内、更广的层面上以及更多的资源配置过程中,以达到经济学的稀缺资源以更高的效率实现更为合理的配置。可以看出,网上购物突破了传统商务的障碍,无论对消费者、企业还是市场都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在新经济时期无疑是达到“多赢”效果的理想模式

三、网上购物应妥善保护个人财务和信息的安全

诚然,在网上进行购物具有方便、快捷、价格相对便宜等优点。但是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由于网络安全以及商家信誉等因素影响,网上购物者的权益受到损害的事件也时有发生。为了确保个人的财产和信息的安全,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借鉴。

首先要在一些知名的大型购物网站上选择商品。要选择信誉好的网上商店,以免被骗。当我们确定要购买某些商品时,一般可选择物质性较强的。像收藏品,需求弹性几乎为零的商品则不宜在网上购买,诸如黄金、名人字画、古董,珠宝等。当然山寨版的首饰例外。这些商品品质很难界定,所以很容易货不对版,对买卖双方都会造成麻烦。其次,购买商品时,付款人与收款人的资料都要填写准确,以免收发货出现错误;用银行卡付款时,最好卡里不要有太多的金额,防止被不诚信的卖家划拨过多的款项;管好自己的个人资料,信用卡号码和身份证号码不要轻易泄露,更不要轻易地把信用卡和身份证交给他人。遇上欺诈或其他受侵犯的事情可找网络警察处理。针对我们所需要的产品要进行详细咨询,一定要问清楚后再决定是否购买,千万不要想当然地认为差不多。

再次,做好一看二问三检查。找信誉好的卖家,多看看那些好评是否为他所售的同类商品。防止信誉是炒作或是其他不正当手段得到的。仔细看商品图片,分辨是商业照片还是店主自己拍的实物,而且还要注意图片上的水印和店铺名,因为很多店家都在盗用其他人商品的图片。通过询问产品相关问题,了解店主对产品的了解,也可以通过咨询已买过该商品的人。检查店主的信用记录。查看其他买家对此款或相关产品的评价。还可以要求店主视频看货。如果有中差评,要仔细查看店主对该评价的解释。

最后就是要选择物流方式了,这是要算运费的。如果是快递,就一定要有订单号,方便查询。如果在快递网站上查不到直接相关信息或是超过五天没有收到商品,就必须和卖家联系。如果联系不上,或是不给明确答复的,一定要申请退款。因为一般卖家在网上填写发货单后,一定时间内会自动确认收货的,等自动收货后处理起来就会麻烦了。

未来,网购是一个非常有潜力的市场,它固然不可能完全取代实体市场,但是随着人们观念的开放以及网络制度、法律、各种措施的规范,人们信任度的进步,会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网购。

(一)行人闯红灯现象在上届经济学院学生专业作品大赛论文集中收有03级金融3班的林伟华,黄凯洲同学题为《“行人闯红灯”的成本收益分析》一文,该文主要从个人成本收益,社会成本收益等方面对“行人闯红灯”这一现象进行分析。而笔者则从经济学的不同角度对该现象进行透析。“行人闯红灯”可谓是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现象,尽管笔者尚不知国外此类现象严重与否,但就国内情况而言“行人闯红灯”的现象几乎是随处可见。无论男女老少只要有机会就闯,看到空子就钻。纵然从行人的闯红灯心理分析,也许他们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出于工作,紧急情况而要抢时间,但是更多行人应该只是出于一种潜在的闯红灯心理。在深

圳有些道路设置了城市义工对行人过马路实行监督,可是任凭义工的哨子怎么警告,行人只管以最快的速度,步调闯过红灯。当然行人之中也不乏遵守交通规则的,但是在更多数行人的“示范效应”之下,愿意“宁停三分,不抢一秒”者毕竟又是少之又少。对于“行人闯红灯”问题政府有关部门采取了相应措施,但是无论是大力宣传教育还是设置大量监督都收效甚微,还不能从根本上杜绝这一现象。笔者前段时间去到武汉,在多次过马路后发现该市的众多道路未设置红绿灯,熙熙攘攘的行人和川流不息的车辆却并行不悖。由此我略加思考想到了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即自由的市场经济。试想马路上不设置红绿灯,道路状况交由行人和车辆去相互调节从而达到均衡。即当马路旁行人占多数时,众多行人由斑马线迅速穿过马路而此时车辆只需稍作等待。而当道路上车辆占据多数时车辆快速通过,此时作为行人则需稍作等待。这样的相互调节可减少因红灯持续时间过长(此处相对于等待过马路的行人)或持续时间过短(此处相对于等待通过信号灯的车辆)所造成的行人等待过久或车辆等待信号周期过长,同时也避免了“行人闯红灯”,“车辆闯红灯”的现象。此外行人与车辆在相互调节中久而久之形成默契,达到均衡,实现双方等待时间的最短化,并达到降低交通事故发生频率的作用。尽管如此也并不是说交通治安的维持就不需要交通信号灯,这就如同市场经济的自主调节会失灵一样。当道路不是直行的马路而是三岔路或十字路口时,不设置交通信号灯而依旧放任行人与车辆的相互调节则势必导致交通秩序的无序混乱!此时此刻政府干预显得犹为重要,即交通信号灯可以发挥它调节交通的积极作用。此外在人流车流繁忙的路口甚至有必要设置交警进行交通协调。我们的市场经济需要自由调节也需要国家的调控,道路交通也是如此。城市里的直行马路可以尝试撤除红绿灯,放手让行人和车辆相互调节;三岔路,十字路口则保持交通信号灯,甚至于交警的调控作用。这样我们的交通资源便可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行人与车辆便可实现各自效用的最大化!

(二)公交车运营现象从前看过经济学者梁小民的一篇经济散文—《城铁应该如何经营》,文章从城铁的经营效率,城铁服务质量方面阐述城铁应该由政府独自经营转向股份制经营,或是民营。笔者在前段时间去武汉的行程里曾多次搭乘该市的公交大巴,也正是该市的公交车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该市的公交车不但外部陈旧,车内部更是破旧不堪,车内环境十分恶劣,除去我所搭乘的公交大巴,据我观察其余公交的状况也相差无几。唯一的好处在于公交车的票价低廉;就我曾搭乘的422路公交大巴由汉口经汉阳开往武昌,横跨武汉三镇,其全程票价仅售2.5元(此为空调车,普巴票价更低)。反观深圳的公交大巴虽然票价较高,就我时常搭乘的113路大巴车,由深大正门途经福田开往罗湖,票价6元(该车实行分段收费)。但是相比武汉公交车车内外恶劣的环境,深圳公交的内外部环境甚为可观,车内明净整洁,座位分明并且车内都配有清洁袋和垃圾筒便乘客使用,且售票员,司机大多态度和蔼。两个城市为何公交车运营状况的差别如此悬殊?显然这其中与两地公交的运营体制密切相关。武汉的公交运营延续着政府补贴的低票价制度,政府将公交服务作为一种社会福利制度。反观深圳的公交运营由深圳巴士集团(SBG)等构成,政府不再把公交服务当作社会福利制度。而是引如集团化竞争,从而竞争产生效率。同时武汉的公交由政府运营必然导致内部人员的效率低下。因为无论公交盈亏与否,公交内部人员依靠政府补贴固定按时领取工资,从而缺乏竞争,过着计划经济下的“大锅饭”日子。甚至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因为作为委托-代理责任制,受到政府委托的公交代理人,即公交车队的负责人可能会产生机会主义行为,从而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而作为公交内部的司机,乘务员则由于缺乏竞争可能产生偷懒的投机主义行为,从而荒废业务。而深圳的公交集团化竞争运营,由于产权明晰,企业自负盈亏,从而要求企业内部有序竞争,产生合理的激励约束机制。提高公交服务质量,提高公交运营效率,满足市民需要从而占据市场份额。试想武汉作为整个华中地区的重要核心城市公交运营状况尚且如此,其他城市或是中小城市的公交运营状况更是可想而知(据笔者了解广州的公交运营也采取政府补贴的低票价制)。正如时下我国的国企改革迫切需要进行股份制改造,明晰产权,实现政企分开,建立激励约束机制一样;我国很多城市的公交运营也迫切需要政府转变观念,改变公交服务实行政府补贴的低票价制,月票制„的作为社会福利制度的计划经济下的陈旧模式。将公交经营进行股份制改造,引入民营,促进公交竞争,使公交运营市场化。从而为市民提供舒适高效的公交服务,创造优美和谐的公交运营环境。我相信只有这样公交内部人员才得以产生改善服务,提高质量的动力,克服从前的机会主义,投机主义行径,另一方面市民才有可能体验到尽善尽美的公交服务,享受到现代公交服务的舒适与便捷

网购对大学生生活的影响调查问卷修改版

网购体验质量对消费者行为意愿的影响机制

网购心得

网购心得

龙购网

网购调查表

网购问卷调查

诚购网

网购心得

网购市场调查

《网购对生活的影响.doc》
网购对生活的影响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