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全的重庆市情介绍(推荐)

2020-03-03 23:36:32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悬挂在联合国大厅的世界地图上,仅仅标出了中国四个城市的名字,其中一个就是重庆。重庆面积8.24万Km2,人口3200万。2009年中国城市竞争力重庆排名西部第一。1997年重庆成为中国第四个直辖市,也是中国中西部18个省市唯一的直辖市。胡锦涛总书记为重庆做出“314”总体部署,国务院3号文明确了重庆的13个黄金定位。2010年6月18日,继上海浦东、天津滨海新区之后,第三个国家级开发区两江新区在重庆正式挂牌成立。

一、重庆是中国在新世纪实现科学发展的战略支点

众所周知,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东部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广东深圳引领珠三角地区,上海浦东新区带动长三角地区,天津滨海新区推进了环渤海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扩大开放引进外资,特别是引进外资所承载的技术、管理及人才等竞争要素,极大地刺激了中国巨大的国内需求及对国外产品的进口,为中外投资商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但在东部迅猛发展的同时,中国东西部的差距却在不断加大。西部地区GDP平均增速比东部慢1个百分点,总量差由10年前的3万亿扩大到11万亿,人均GDP由6430元扩大到1.8万元,工业化水平约为东部的1/4,贫困人口占全国60%,基本养老保险仅占东部1/2。尤其是对外开放的差距。中国东部进出口约占全国

- 1

的出海通道大战略。一江即重庆东接上海,可经2400公里长江黄金水道通达太平洋。两翼即向北700km接西安,由兰州通过欧亚大陆桥与中亚各国相接,经渝兰铁路—新疆—哈萨克斯坦—俄罗斯—德国—鹿特丹港通达大西洋,重庆到欧洲将比沿海省时24天。向西南可通过1300公里中国西南出海大通道,经贵州、广西与沿海地区相联,由渝黔铁路—昆明—缅甸—印度洋,进入中东地区和东盟各国。重庆1200公里接广东到港澳,可延伸CEPA功能,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重庆港是中国内河航运最大的港口,现全国60%货运通过长江水道。三峡蓄水175米后,万吨级船队常年可达重庆,水港年吞吐量将由现在的1000万吨达到2000万吨以上。扩建后的重庆江北国际机场运输能力将达到7500万人次/年。目前,法国CMA、新加坡APL、日本大阪三井商船、韩国现代、台湾长荣等均已在渝开展业务以及设立物流配送中心。

(二)重庆是中国西部加工制造中心

重庆是中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国有大中型企业数量、固定资产规模、技术装备水平居全国大城市前列。八年抗战时期,实现了中国近代工业史上规模空前的“铁血西迁”,形成了以重庆为中心的工业基地。上世纪60年代中期,重庆是“三线建设”的重点布局区。经过改革开放30年建设,已形成产业门类较全、轻重并举,综合配套能力较强的工业体系。以汽车、摩托车为代表的机械工业,以优质钢材和优质铝材为代表的冶金工业,以合成材料和精细化工为代表的化学工业,以及电子仪表、纺织、食品等是重庆工业的支柱产业。2010年全市GDP达到7800亿元,五年翻

- 3

不良贷款率降至0.9%。金融业增加值占GDP达到6%,成为支柱产业。担保、小额贷款、信托、租赁、私募基金、风险投资基金、财务公司等新型金融业态快速发展,在国内率先开展离岸金融结算和电子商务国际结算。目前,重庆外资银行机构有7家,外资保险机构有3家,已成为中国西部外资金融机构最多的城市之一。保险机构已达60多家,保险业规模居西部第一。重庆还是西部唯一拥有基金管理公司和证券机构的省市。重庆联交所已成为西部地区最大的产权交易市场,实现产权定价,降低交易成本。

(五)重庆是中国中西部唯一直辖市

重庆是中西部唯一直辖市,主城区人口超过500万。2007年9月,《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2007—2020年)》获国务院批准实施,明确提出重庆市为中国重要的中心城市之

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国家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和西南地区综合交通枢纽这五大定位。未来5-10年,重庆主城区将达1200 Km2,并加入世界千万级人口的超大城市序列,这意味着重庆引领辐射功能将获得超常规发展。2007年底,中央政治局委员薄熙来兼任重庆市委书记,重庆的政治优势及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影响力极大提高。

三、重庆在中国西部开发开放中的比较优势

(一)区位最优越

重庆地处我国西部核心地区,拥有中国西部唯一的集水运、航空、公路、铁路于一体的立体交通运输网络。含“中国十大机场之一”的重庆江北国际机场和长江上游的航运中心、中国内陆唯一

- 5

地区的50%—60%。三是由于实现了铁海联运及航空货运,进出项物流成本基本与沿海持平。四是具有优质的生态环境。人均绿化率,森林绿化率在全国领先。

(五)环境最宜居

2008年8月,重庆市提出,要在10年内新建和改造2200万亩森林,把重庆建设成在国际上有影响的现代生态城市。目前,全市共植树造林1119万亩,森林覆盖率由2007年的32%提高到36%,初步形成了“森林进城、森林围城”的城市生态景观。中央电视台气象名嘴宋英杰最近指出:“重庆已不是火炉雾都。说„火炉‟,就高温日数和桑拿程度,重庆难进全国50强。说„雾都‟,最近49年里,有33年成都大雾天数多过重庆”。

四、重庆与国内外投资商合作商机无限

美国著名城市规划学家沙里宁说过:城市就像一本打开的书,从中可以看到它的人民的抱负和追求。重庆的快速崛起,将为整个西部地区的开发开放打开了一扇大门,对未来整个西部的发展格局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重庆的迅速发展为国内外投资商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及合作空间。

(一)落实“314”总体部署的商机

中央要求重庆建成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和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庆将以实现“314”总体部署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走开放型、民生型、智慧型发展之路。加快推进城市化、工业化、国际化进程。

- 7

六纵”干道网络,规划布局12条轨道线路。

(三)国务院3号文件的商机

国务院出台的3号文件,给了重庆13项黄金定位和22条含金量极高的政策。支持重庆建立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准许重庆设立农村土地综合交易所;支持重庆建设长江上游地区金融中心;批准设立重庆内陆保税港区;允许重庆设立总盘子为500亿-800亿元的产业发展基金;提前布局和启动铁路、高速公路、港口及航空等重大交通项目等,扩大了与国外投资商合作空间。3号文件是落实314部署的路线图,相当于今后十年,中央支持重庆政策含金量过万亿。

(四)“五大重庆”建设的商机

根据重庆十二〃五规划,今后5年,重庆计划投资4万亿推进森林重庆、畅通重庆、平安重庆、健康重庆和宜居重庆建设。其中包括6000亿优势工业、3000亿畅通重庆、3000亿宜居重庆、3000亿民生工程、1000亿新农村建设、1000亿能源保障、500亿森林工程、500亿节能减排等。五大重庆与国外技术资本相嫁接,合作空间巨大。

(五)“西三角”规划及向东向西双向开放的商机

“西三角”发展战略已写入国家“十二五”总体规划。目前重庆经济圈、成都经济圈、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城市群,总面积达到37.78万平方公里,人口1.4亿,包含61座城市,GDP总额超3万亿元,占到全国超7%,整个西部约40%。成渝铁路是新中国第一条铁路。最近,国家铁道部正在打造从重庆1小时到成都,

2- 9

4.悦来国际会展中心:总投资达到60亿元的悦来会展中心占地1.3km2,总建筑60.68万m2,它的建成将为国内外投资商提供一个巨大的经贸合作交流平台。

5.两江国际新中心:规划区北起外环高速,南至一横线,东至机场高速,西临嘉陵江,初步规划面积90 km2,相当于4个渝中半岛,总投资达到上千亿。重庆两江国际新中心建成后,将与渝中半岛形成重庆双基双核的战略性中心城市空间格局。

五、重庆与国内外投资商合作的主要战略平台

(一)重庆两江新区

两江新区位于重庆长江以北、嘉陵江以东,包括江北区、渝北区、北碚区三个行政区的部分区域和北部新区、两路寸滩保税港区,规划面积1200km2,其中可开发建设面积550km2。国务院要求把两江新区建设成为我国内陆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长江上游地区的金融中心和创新中心、内陆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科学发展的示范窗口。

2010年实现GDP1055亿元,占全市的13.4%;工业总产值2059亿元,增长35.1%,占全市19.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985亿元,占全市21.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54亿元,占全市15.2%,增长31%;财政总收入484亿元,增长83.8%,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45亿元,占全市12.3%,增长110.2%;税收总额288亿元,增长49.4%;实际利用外资15.9亿美元,占全市24.9%,增长26.1%;进出口总额40.6亿美元,增长20.6%。

两江新区未来5年将投资1万亿从事水、电、气、路、讯等

- 11

能,实现外贸进出口额近1000亿美元。届时,重庆将与上海、苏州、深圳一样,成为全球电脑制造基地。

(三)国家级开发区

1.重庆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991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位于主城九龙坡区。高新区管辖面积73平方公里,包括石桥铺高科技开发园、二郎科技新城等。目前,有科技企业近万家,外资企业341家,区内电子信息、生物生化制药及医疗器械、新材料及节能与环保、汽车摩托车配套新型产品等产业已形成规模。力争用10年时间建成为国内技术领先、国际上有较大影响的高新技术产品生产制造中心、产品集散中心、研究开发基地和人才培养基地。

2.重庆国家级经济开发区:1993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位于重庆主城南岸区,已累计引进22个国家和地区的投资者兴办外资企业468家,已有美国、德国、瑞典、日本、意大利等2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园区,全区投资千万美元以上的项目78个,各项主要经济指标连续几年保持年均两位数以上的增长速度。

3.长寿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于2010年11月11日经国务院批准,2011年4月11日,正式挂牌成立。2010年,完成工业总产值377亿元,实现税收12亿元。到2015年,力争地区生产总值达到700亿元,工业增加值600亿元,税收将突破100亿元,有望达到120亿元。重点发展天然气化工产业集群、石油化工产业集群、煤化工产业、钢铁产业集群、新材料产业集群、以及装备制造和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 13

部区域中心城市,重点发展高科技产业和都市功能产业。合川是重庆北部区域中心城市,重点发展食品、轻纺、建材、商贸、旅游等产业。永川是成渝经济带上的区域中心城市之一,渝西地区的交通枢纽和商贸物流城和重庆市职业教育基地,并设有重庆服务外包基地。江津是重庆南部区域中心城市,是渝西地区重要的工业基地和山水园林城市,将大力发展商贸、旅游等第三产业,完善中心城市功能。黔江是重庆东南部区域中心城市,渝鄂湘黔四省市边区的商贸重镇,以卷烟、特色资源型加工业和民族风情旅游为主的山水园林城市。

六、重庆与国内外投资商合作领域广泛前景广阔

(一)加大先进制造业的合作

重庆是一个综合性的老工业城市,已形成笔记本制造、汽车摩托车、装备制造、化工制药、轻纺工业为支柱的雄厚的工业基础。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先进制造业为支撑,借国家将两江新区打造成为长江上游地区先进制造业基地的有利时机,国内外投资商可在重庆加大相关产业建设。

(二)合作打造西部现代服务业高地

重庆将把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中心城市功能的着力点。一是建设内陆金融中心。创新发展金融业,壮大银行、证券、保险业实力,优先发展加工贸易离岸结算、电子商务国际结算、要素市场交易结算和总部结算。二是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完善现代物流体系,大力发展保税物流和多式联运,提升研发设计、法律服务、咨询评估等专业服务业水平。培育发

- 15

在重庆设立地区总部投资发展,意味着跨国公司对重庆经济地位和发展潜力的高度认可,显示出重庆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对大型企业集团的吸引力、聚集力,为重庆建设内陆对外开放门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五)合作发展低碳绿色产业

打造低碳示范区,推广绿色低碳经济。一是建立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通过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鼓励、扶持和普及科技研发活动以及各类创新、创造和创业活动,构筑低碳能源系统、低碳技术和低碳产业体系。二是制定生态城市建设战略规划。推动地方政府、金融企业通过政策激励和融资支持,驱动技术创新和资本流动,在城市中推广能有效节能减排的低碳技术。参考美国绿色建筑标准(LEEDTM)、中新天津生态城、思科智能互联等国际标准,打造约100平方公里的绿色智能低碳示范区,发展环保技术、生物医药、精密仪器、纳米技术等高端产业。三是发展绿色金融,支持绿色经济。

- 17 -

最新最全的重庆市情介绍[1]1[全文]

市情介绍

秦皇岛市情介绍

唐山市市情介绍

赣州市市情介绍

最新威海市市情介绍

重庆介绍

交通银行最全介绍

最全好书介绍

深圳综合市情介绍(最新)

《最新最全的重庆市情介绍(推荐).doc》
最新最全的重庆市情介绍(推荐)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