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

2020-03-02 02:28:11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

-----浅析《幼儿园》折射出的幼儿健康教育问题 学前教学专业

姓名:李亦婧

学号:2008210829 我是在课堂上看完之后又在课下看了三遍才敢提笔写这篇文章的,万千感慨,真的不知从何下手„„很感谢张以庆一个独特的视角拍摄的《幼儿园》这部电影,它向我们展示了我们童年的一个缩影,相信很多人在这部影片中都能找到自己的影子。

影片的开头有这样一段文字

“或许是我们的孩子, 或许就是我们自己”

短短的两行字,意味却很深远:中国的两代人有相似的幼儿园经历,亦即中国的幼儿园经历了一代人的时间却无进步可言,可悲可叹耶。 下面我将针对影片中折射出的问题进行粗浅的归纳和分析:

(一)家幼衔接问题

影片开头是以小班全托孩子的入园开始的,充斥着的尽是孩子的哭闹和不情愿,不难看出,孩子们对幼儿园时带有抵触情绪的。如果家长能够在孩子们入园前跟孩子们进行交流和沟通,事先让孩子们做好心理准备的话,那么这种哭闹的抵触情绪应该就不会这么强烈了吧,所以,我认为做好家幼衔接是很有必要的。幼儿从熟悉的家里走出来到社会上陌生的幼儿园去,他们需要一个心理上的适应期,而很多家长,甚至一些幼儿园的老师都不是很关注孩子们的心理需求,殊不知,幼儿的健康成长指的是幼儿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忽略幼儿心理需求的做法是很不可取的。

(二)家长没有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 陈志鹏一般都是最后一个被接走的孩子,他一个人在活动室瞻前顾后望眼欲穿的等待着他妈妈的到来;一个孩子告诉老师他的爸爸妈妈都很忙没有时间陪他,他妈妈忙着美容,爸爸忙着请客吃饭;老师问一个孩子,你听过爸妈对你说我爱你吗?孩子说没有,同样孩子也没有对父母说过我爱你。而在国外,外国的父母几乎每天都有跟自己的孩子讲我爱你之类的话啊,这是多么自然的情感表达啊,而我们的孩子却不会,这到底是孩子们的错,还是家长们的错呢?作为家长,为什么不能给予孩子们足够的关爱呢?为什么不抽出些时间来陪陪孩子呢?孩子们的身心健康离不开父母的呵护,不是只给孩子提供物质需要就可以的啊!

(三)幼儿园的环境状况令人堪忧

影片中展示的幼儿在幼儿园的第一顿饭的场景看了让人很揪心,一个男孩边哭边流鼻涕边吃饭,一个怯生的小女孩把饭菜撒的满身都是,喊了好几声老师都没人应,我在想男孩吃饭会不会吃到鼻涕,女孩的饭菜泼了如果老师一直没过来的话她吃什么呢,孩子们在这样的环境这样的条件这样的状况下进食,家长们看了会不会很揪心?《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对幼儿园的饮食环境有明确的规定,必须保证饮食卫生,3—6岁的幼儿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一定要保证饮食卫生和食物的合理搭配来以保证幼儿的健康成长。

(四)幼儿园的教学活动单调

我注意到幼儿园的小中大班都有“我就跟你这样做”这样一个教学活动,一个孩子,在幼儿园的三年期间都进行同一个活动的话肯定会感到枯燥无味的,并且这也不符合《纲要》中的要求,要让幼儿发展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这个幼儿园的活动安排显然满足要求,另外,我也没有看到关于幼儿园教育五大领域的相关教学活动。 蒙台梭利提出:“幼儿园的教学活动应该是多样的,它应该充分利用社会上的各种资源”而整个影片中幼儿园只进行了一次户外活动和一次春游,看得出来孩子们对户外活动特别感兴趣,兴致也很高,一个孩子说“户外活动啊,好久才一次呢,好好玩啊”,听着有点心酸,既然孩子们都喜欢户外活动,那老师为什么不多组织一些呢?在户外活动中孩子们可以获得直接经验,可以接触大自然,也可以获得很多知识啊,为什么不珍惜和利用大自然这宝贵的资源呢?另外,幼儿园组织的春游是去参观可口可乐公司,我注意到有这样一个细节:孩子们坐在一起喝可乐的时候,播放着的是流行歌曲,我觉得让孩子们欣赏流行歌曲还是有点不太合适宜吧?

(五)幼儿园培优风气盛行

影片中有两个场景不断地交替进行:一个是心算班的优等生熊经纬在进行答题,一个是参加了日语、书画、心算和主持四个特长班的冯梦然在进行着各种训练,培优这股不正之风已经刮到了幼儿园。我觉得在幼儿园对幼儿进行各种培优是相当不可取的,心理学的知识告诉我们,幼儿园的幼儿大多处于无意注意占主导的年龄阶段,这个时候,幼儿的兴趣很广泛,应该让幼儿接触各种各样的事物。如果这时强硬的对幼儿进行某方面的培优,只能让幼儿对学习丧失兴趣,就算孩子勉强学会了该方面的一些简单的知识,可是代价也是很惨重的,所以培优于幼儿来讲是很不可取的,有损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六)幼儿身上的成人化迹象很明显

影片中老师为一个孩子为什么他的个子长得那么高,他思考了一下说:“我是在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和老师的帮助下长这么高的”;还有一个小孩说交警可以收钱,他干爹是交警就收车子,还说收了钱应该给领导和自己都分一点,不给领导一点是不行的;而在老师提问时,很多孩子都将“我爱你”理解成了狭义的男女之爱等等,我就很惊讶这话怎么会出自一个四五岁的幼儿口中,可见成人的虚伪圆滑应该蔓延到了孩子们身上,如今的孩子,纯真的还有几个?成人污浊的世界已经过早的污染了孩子们,真的有点可悲!谁来还给孩子们一个本该属于他们的天真烂漫的童年?

(七)老师的惩罚措施不当

影片中中班的幼儿在一堂课上表现的不好,老师就要进行整风,威胁他们说再表现不好就把他们都送到小班去;大班的黄耀文小朋友欺负了别的小朋友,老师就骂他神经病,还威胁他说要把他送到中班去;中班的周昌文小朋友也欺负了别的小朋友,老师还是以把他送到小班去来威胁他„„ 我相信很多人对老师的这种作为都是不赞同的,教育学的知识告诉我们在处理学生的问题上鼓励比惩罚更有效,可是作为幼儿老师,动不动就整风,小朋友们做了错事,老师不跟他们讲道理反而侮辱和威胁他们,小朋友们的身心会受到多大的伤害啊,我们都知道幼儿是明天的花朵,老师是辛勤的园丁,可是这样的培育的方式,孩子们怎么能够身心健康的成长啊?花朵很美,可是需要园丁的辛勤培育和细心呵护啊!

(八)老师的示范作用没有做好

整个影片中幼儿和老师用的都是武汉话,普通话用的很少,我认为老师在教学和跟孩子们交流时应尽量使用普通话,给孩子们做好示范。另外,影片中有一个场景是:两个孩子,一个在穿衣服,一个在穿鞋子,两个人都尝试了很久都没成功,最后一个孩子都失去了耐性,生气的把衣服扔到了地上,而整个场景老师根本没有注意到;还有一个场景是一个孩子在放凳子也是尝试了很久,中间有老师语言上的提示,可是毕竟孩子们对语言的领悟能力和身体协调能力有限,所以他也是尝试了很久也没成功。我觉得在上述两种情况下如果老师能够亲自示范一下,也许孩子们就能模仿着穿好衣服和鞋子,放好凳子了。因为幼儿园的孩子毕竟还处在低龄阶段,根据他们的身心发展特点,老师适时的示范是很有必要的。

(九)老师没有给予幼儿足够的尊重 影片中,为了防止幼儿半夜尿床,老师在半夜时都把熟睡的孩子们喊醒让他们上厕所撒尿,很多孩子都是迷迷糊糊的就被老师生硬的拉起来了;还有就是孩子们在洗澡时喊水冷啊,哭啊,要跑啊,老师们都无动于衷,就那样拉着一个孩子弄了沐浴露在孩子身上脸上随便抹两下就让去冲了,在上沐浴露和冲水的时候根本不注意水或沐浴露会不会进到孩子的眼睛里去。我觉得这些做法都是不可取的,要想培养出健康的儿童,老师首先应该把儿童当人看,给予孩子们足够的尊重和理解,这样培养出的儿童在以后也才能给予别人尊重和理解,逐步发展成为一个亲社会的完善的人。

影片中不停的回放着《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这首歌,我们也经常将幼儿比作花朵,茉莉花开固然很美,可是需要人们辛勤的培育和细心的呵护啊,幼儿园的老师们,你们准备好了吗?是鼓励、赞许和说教,还是批评、侮辱和威胁?

影片的最后,大班的袁老师也生了一个男孩,三年之后,他也将进入某个幼儿园了,那么,现行的幼儿园们,你们做好准备了吗?是停滞不前,还是大胆创新?

幼儿园

幼儿园

幼儿园

幼儿园

幼儿园

幼儿园

幼儿园

幼儿园

幼儿园

幼儿园

《幼儿园.doc》
幼儿园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