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2020-03-03 15:09:48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八年级(下)语文阶段性测试

(一)试卷

(总分:100时间:120分钟)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2分)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山是凝固的美,水是奔腾的美;直线是流(chàng)的美,曲线是婉转的美;喧闹的城市是(fán)华的美,宁静的村庄是淡(yǎ)的美。生活中处处都有美,只要我们有发现美的眼睛,有感(wù)美的心灵。

2、根据语境,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相应的横线上。(3分)

我们曾随范仲淹登楼浩淼的洞庭湖,感受它的气象万千;我们曾随郭沫若静静灿烂的星空,领略天街的美妙神奇;我们也曾随宗璞驻足繁盛的紫藤萝,感悟朴素的人生哲理。

A、凝望B、眺望C、仰望

3、下列一段文字中有两处语病,请找出来加以修改(4分)

①千年运河,使杭州成为拥有“运河水乡处处河,东西南北步步桥”的独特水乡风韵。②近年来随着运河综合保护工程的全面推进,拱宸桥西岸的大量历史遗迹得到保存。③凭借众多的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这里的传媒、动漫等文化创意产业有了快速发展。

4、根据提示默写(6分)

(1)周敦颐《爱莲说》中,比喻君子不同流合污的语句是,。

(2) 汉乐府《长歌行》中,与“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意思相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东皋薄暮望,。,山山唯落晖。(王绩《野望》)

5、名著导读(3分)

《阿长与》选自(作者)的散文集,我们学过的也选自该散文集。

6、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则材料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个字)(2分)

【材料】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中国共产党90华诞,武汉硚口区街头唱了十几年《生日快乐》的洒水车,开始改唱起《歌唱祖国》等红歌;河南师范大学把红歌请进了食堂,学生们在食堂里一边听红歌,一边进餐;井冈山兴建起了一座“红歌广场”,掀起了红歌传唱的热潮;革命圣地延安、四川成都、云南昆明等多个城市也都开展了百万群众唱红歌活动。

二、现代文阅读(21分)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7—14题)

(一)芦花荡(节选)

夜晚,敌人从炮楼的小窗子里,呆望着这阴森黑暗的大苇塘,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到这样的深夜,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白天它们是紧紧藏到窝里躲避炮火去了。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

敌人监视着苇塘。他们提防有人给苇塘里的人送来柴米,也提防里面的队伍会跑了出去。我们的队伍还没有退却的意思。可是假如是月明风清的夜晚,人们的眼再尖利一些,就可以看见有一只小船从苇塘里撑出来,在淀里,像一片苇叶,奔着东南去了。半夜以后,小船又飘回来,船舱里装满了柴米油盐,有时还带来一两个从远方赶来的干部。

撑船的是一个将近六十岁的老头子,船是一只尖尖的小船。老头子只穿一条蓝色的破旧短裤,站在船尾巴上,手里拿着一根竹篙。

老头子浑身没有多少肉,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可是那晒得干黑的脸,短短的花白胡子却特别精神,那一对深陷的眼睛却特别明亮。很少见到这样尖利明亮的眼睛,除非是在白洋淀上。

老头子每天夜里在水淀出入,他的工作范围广得很:里外交通,运输粮草,护送干部;而且不带一枝枪。他对苇塘里的负责同志说:你什么也靠给我,我什么也靠给水上的能耐,一切保险。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每天夜里,在敌人紧紧封锁的水面上,就像一个没事人,他按照早出晚归捕鱼撒网那股悠闲的心情撑着船,编算着使自己高兴也使别人高兴的事情。

因为他,敌人的愿望就没有达到。 .....

每到傍晚,苇塘里的歌声还是那么响,不像是饿肚子的人们唱的;稻米和肥鱼的香味,还是从苇塘里飘出来。敌人发了愁。

7、选文介绍了什么内容?请简要概括。(2分)

8、第一段属于什么描写,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3分)

9、“你什么也靠给我,我什么也靠给水上的能耐,一切保险。”用自己的话说说你是怎样理解的,并分析表现了人物怎样的性格。(3分)

10、文中加点字“敌人的愿望”指什么?(2分)

(二)弱种子也要发芽

刘克升

开阔、坦荡的田野里,一位农民正在种高粱。他把那些瘪种子一一挑了出来,只拣饱满的种子种到地里。

这时,一位到乡下游玩的城里人,带着儿子路过这里。城里人的儿子第一次看到有人种庄稼,感到非常新鲜,拽着父亲停了下来,目不转睛地盯着农民的一举一动。农民宽厚地望了他们一眼,报之友好一笑,继续挑他的种子、种他的地。

城里人的儿子把嘴巴附在城里人耳边,父子俩嘀嘀咕咕了半天,不知在说些啥。

不一会儿,他们停止了嘀咕。城里人靠近农民身边,小心翼翼地恳求说:“那些瘪种子,你把它们也种到地里好吗?”

城里人怎么会有这种想法?农民很奇怪。他摇了摇头,果断地说:“不可以!我指望着庄稼吃饭呢,瘪种子长出的庄稼怎么能保证产量?”

城里人回头望了儿子一眼,沉默了起来。半晌,他以极其隐蔽的动作,掏出一张百元钞票,悄悄塞到农民手中,压低声音说:“因为一场医疗事故,我儿子的两个耳朵听力严重受损,非要附耳说话才能听清。在同龄的小朋友面前,他总是感到自卑。今天,他看到了那些被你抛弃在一边的瘪种子,感到很难过,就问我它们为什么受冷落,难道是它们不能发芽吗?……所以,我希望你把那些瘪种子也种到地里,给我儿子一次鼓励、一个希望。这一百元钱,就算是对你播种瘪种子,造成减产的补偿吧。”

农民听了,心中一热,忙把百元钞票推了回去,毫不犹豫地说:“这钱我不能收!我这就把那些瘪种子种到地里去!你去告诉你儿子,我要把它们种在最肥沃的地段,因为它们发芽的欲望最强烈,我对它们的期望也最高。”

城里人感激地望了农民一眼,快步回到儿子身边,把农民的话告诉了儿子。儿子的眼睛像雨后的两片绿叶,立刻鲜亮了起来。

这双灵性飞舞的眼睛,触动了农民的心事,他抹了一把眼角的泪水,以既夸张又慈爱的姿势,

抓起了那些瘪种子。瞬间,其貌不扬的它们,纷纷从农民手中撒落,妥妥帖帖地躺在了新鲜、肥沃的土壤里。

城里人和儿子开心地笑了。等他们一离开,农民马上收拾家什,急匆匆向家里赶去。农民家中,有一个因车祸失去双腿的儿子。以前,他一直认为残疾儿子是一个废物,就老是把他关在家中,不许他出门。

现在,农民改变了想法。

“再弱的种子,也要发芽;再嫩的幼苗,也渴望长大!”作为一名种地的老把势,这个道理,他懂!

农民决心拿出自己所有的积蓄,去最好的医院,为儿子安最好的假肢!他要让儿子开开心心地走出家门,大大方方地发芽、开花,直至结出属于他自己的、或大或小的果实.

11、用简洁的语言在横线上写出主要故事情节。(2分)

→议种瘪种→→ 给儿新生

12、阅读下面句子,联系上下文,探究括号中的问题。(4分)

⑴他把那些瘪种子一一挑了出来,只拣饱满的种子种到地里。

(“一一”、“只”可以看出农民对瘪种子怎样的态度?)

⑵这双灵性飞舞的眼睛,触动了农民的心事,他抹了一把眼角的泪水,以既夸张又慈爱的姿势,抓起了那些瘪种子。

(农民为什么要做出“既夸张又慈爱的姿势”?)

13、美国作家海伦•凯勒称莎莉文老师为“再塑生命”的人。你觉得文中谁是农民儿子“再塑生命”的人呢?并说明理由。(2分)

14、选文的标题“弱种子也要发芽”有什么深刻含义?(3分)

三、古诗文阅读(17分)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

(一)舟过谢潭三首(之一)(3分)

(宋)杨万里

风头才北忽成南,转眼黄田到谢潭。

①仿佛一峰船外影,褰帷急看紫巉岩。

注释:①褰(qiān)帏:掀起帘子

15、本诗第二句中的“转眼”与诗中(1分)

16、本诗最后一句中的“急”体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2分)

(二)桃花源记(节选)(8分)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3分)

(1)阡陌交通(2)便要还家.

(3)不足为外人道也.

1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19、作者描绘了一个怎样的“世外桃源”请结合选文作答。(2分)

(三)愚人食盐(6分)

昔有愚人,至于他家。主人与食,嫌淡无味,主人闻已,更为益盐。既得盐美,便自念言:“所以美者,缘为盐故。少有尚尔,况复多也。”愚人无智,便空食盐。食已口爽,返为其患。

2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

(1) 昔有愚人.

(2) 既得盐美.

(3) 少有尚尔.

(4) 返为其患.

21、翻译下面句子(2分)

主人闻已,更为益盐。

22、读完这则短文你有何启示?(2分)

四、作文 有多少人,难以忘怀;有多少事,可以重来。精彩的瞬间,关好的恒久,点亮了我们生命的星空。还记得吗?曾经关爱你的那个人,温暖你的那件事,愉悦你的那道景,感动你的那份恃—那眼神、那微笑、那陪伴、那鼓励„„都定格在你的心灵深处。

23、请以\"那时,那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在横线处填上一个词,将标题补充完整;

(2)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600(诗歌不少于20行);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八年级上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

七下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初三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七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九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学年度下期八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答案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一次月考试卷

《八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doc》
八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