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改调查报告

2020-03-03 17:10:59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医改调查报告

经过近半个月的走访调查,我对医改政策也有了深入的了解,通过与基层群众的交流,也明白了医改给人民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基本上解决了看病难看病贵的历史性问题,逐渐取消了以药养医的制度,随着国家的大量资金投入,无论是病人还是医生都得到了极大的好处,中国共产党又为人民解决了一个世界性难题。

发端于1980年代的中国医改历程,筚路蓝缕,不断探索,曲折前行,直至2009年4月,经过三年集中酝酿、数易其稿的“新医改方案”正式出台,标志着中国医改步入“深水区”,进入了前所未有的攻坚阶段;同时也表明了中国政府解决医改问题的重大决心和坚定信心。中国医改工程之大,不难理解。因为它涉及世界四分之一人口,是在幅员广阔、地区发展不均衡、医疗卫生基础不均衡的国土上开展的宏大工程。这是历史上没有的,也是别的国家没有的经验。中国医改工程之复杂,涉及到政府部门、医院、医生、患者、社保机构、药品生产和流通等各个方面,以及这些方面之间资源分配、利益分配的冲突,必然会引起制度体系、组织行为和各个不同主体利益格局发生深刻的调整和变革。以上两个方面已经梗概地反映出中国医改之难。中国医改突出特点是全民医保,使得7亿农村人口首次纳入社保体系,而在10年前,这还是不可想象的。据卫生部长陈竺介绍,中国政府在医保方面的投入将占国民生产总值的5%到6%,而在2009年(世行的)这个数据还是4.6%。中国在全国范围内陆续推出、细化、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将医疗资源“向下沉”,政策向基层倾斜;通过医药分离、加强医疗、药品生产、流通、使用环节的市场监督,有效降低药价等措施,努力实现百姓“看病不贵,看病不难”的愿景。

更多更复杂的体制机制改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我国新医改分三个阶段:2009-2011年、2012-2015年和2016-2020年,用12年时间建立适合国情的医药卫生体制。第一阶段,是医改的起步阶段,是医改之路的探索,其重点是着眼于保基本,从基层入手推进改革,我们已经达到预期的效果。

近期,国务院发布《关于“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

方案的通知》,明确了2012-2015年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主要任务,进一步明确了

第二阶段的四年中国式医改的重心即将逐步从基层上移到公立医院,破解革问题。这不仅需要强大的勇气和智慧,更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和监督,这是利益格局调整的深水区,医药卫生体制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在这一时期集中暴露,需要逐一破解。

医改政策共有5个重点:

1、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3年内使城镇职工和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提高到90%以上。对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的补助标准提高,并适当提高个人缴费标准,提高报销比例和支付限额。

2、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的基本药物目录遴选调整管理机制和供应保障体系。将基本药物全部纳入医保药品报销目录。

3、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重点加强县级医院(含中医院)、乡镇卫生院、边远地区村卫生室和困难地区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

4、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制定并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从2009年开始,逐步在全国建立统一的居民健康档案。增加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提高经费标准。充分发挥中医药作用。

5、推进公立医院改革,改革公立医院管理体制和运行、监管机制,提高公立医疗机构服务水平。推进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改革。加快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

2012年医改将继续坚持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的核心理念,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基本原则,坚持统筹安排、突出重点、循序推进的改革路径,加大工作力度,加强统筹协调,进一步深化医疗保障、医疗服务、公共卫生、药品供应以及监管体制等领域综合改革。着力加大三个方面改革力度:加快健全全民医保体系,在做好扩大覆盖面、提高基本医保政府补助标准和保障水平等工作的基础上,改善管理水平,改革支付方式,探索建立重特大疾病保障制度,不断筑牢人民群众看病就医的安全网。今年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年人均补助标准达到240元;巩固扩大基层医改成果,全面落实基层医改各项政策,扩大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范围,拓展延伸到村卫生室,并实现全覆盖。非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也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推进公立医院改革,把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放在突出位置,拓展深化城市大医院改革,大力推进便民惠民措施,

积极鼓励社会办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医疗卫生服务需求。我国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三项基本医保,参保人数超过了13亿人,看病报销比例逐年提高。

随着这一系列政策的实行,基层群众的看病得到了极大地优惠。在调查一名老人时,他说道:“以前他最害怕生病,有什么病都尽量扛着,小病不治,大病不住院,身体难受也只能忍着,因为去县城看病,不仅要走很远的路,而且相当的贵。然而医改的实行,是这一切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家对村卫生室的大力投入,使得我看病更加方便,随着新农村医保政策的实行,我看病比以前更便宜。改革前,由于“以药养医”机制的刺激,大处方、大检查、过度用药普遍存在,偏离了“基本医疗服务”。改革后,在基层实行了基本药物制度,基本药物是经过临床证明成本低廉、疗效显著安全的药品,这使得基层医生的诊疗行为比过去更加规范,回归了“基本医疗服务”的定位,同时也减轻了基层患者用药的负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年人均补助标准达到25元,服务项目不断增多,受惠人群持续扩大;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明显提高,硬件设施得到显著改善,基本实现村村都有卫生室、乡乡都有卫生院、每个县都有达标县级医院,人员编制普遍增加、素质不断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效率明显提高,基层医务人员队伍结构优化,待遇增加,活力增强;基本药物价格明显下降,基层药品价格平均下降了30%左右,破除了基层医疗机构“以药补医”机制。

在甲型H1N1疫情发生期间,幸好有医改政策的实行,建立起卫生应急高效的管理体制、迅捷的预警机制,这些体制机制在我国疫情防控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改革前,因为公共卫生是不赢利的,基层公共卫生提供是薄弱的;改革后,公共卫生服务作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主要职能之一,财政投入得到落实,预防保健、传染病慢性病防治等公共卫生服务得到普及。从现实意义看,基本公共卫生均等化制度的建立,提升了社会公平,减轻了贫富分化,缓和了社会矛盾。而对于卫生应急体系的确立,实在是非典疫情留给我们的教训太深刻。当公共危机发生时,政府临危不乱,及时采取一系列应急措施,最大限度减少损失,固然是行政理性的表现。而当公共危机苗头初现,甚至还只是处于一种隐性状态时,就着手防患于未然,这样的前瞻和预判,则是现代社会治理更需要的有智慧的行政理性。中国共产党将其做的尽善尽美,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奇迹。

虽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医改是一个世界性难题,目前改革取得的成效还是初步的,与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和亿万人民群众的期盼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特别是医改已经步入深水区,难点问题集中显现,体制性矛盾集中暴露,改革面临的困难更多、挑战更大,迫切需要下更大的力气和决心,持续不断地把改革推向深入。我坚信,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医改将取得圆满成功,人民的生活将幸福美满。

医改调查报告

医改调查报告

新医改的调查报告

关于新医改调查报告

医改

医改

医改

医改

医改

医改

《医改调查报告.doc》
医改调查报告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