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教学艺术,营造魅力课堂

2020-03-03 05:14:58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关注教学艺术,营造魅力课堂

——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语言艺术

编码: 研究类型:

内容摘要: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1]作为教师,特别是小学数学教师,掌握了教学语言的艺术,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氛围。不但能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给学生学习语言提供示范,而且使师生关系更为和谐。

关键词:教学艺术 准确 幽默 亲和力 启发性 深度 语言艺术 我们曾有这样的感受:听有的老师的课,觉得枯燥无味,时间望不到,课堂上死气沉沉,学生无精打采;而听有的老师的课,是一种享受,是一门艺术。课堂让人耳目一新,令人陶醉。学生们会说:“我们最爱上某某老师的课了。”我们会问:为什么同样的教学内容会有如此大的反差呢?其实这里就涉及到教学艺术的魅力了。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有句话——“你将在自己整个的教育生活中当一名教育者,而教育如果没有美、没有艺术,那是不可思议的。”[2]这句话道出了社会对教师提出的更高要求,那就是教师不仅要知识渊博,还应具有娴熟的教学技巧和方法,要有高超的教学艺术。可见教学艺术的重要性。

教学艺术分多种,有启发艺术,导入艺术,组织艺术,语言艺术,板书艺术等,在这里,我想就平时的教学谈谈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的语言艺术。

一、语言要准确、清晰,避免口语、方言。

教学语言的准确性是指语言应该是严谨的、准确无误的。切忌日常口语、方言。数学中的概念、性质、公式、定律都有它特定的内涵和表达方法,有时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也可能演变成概念性的或知识性的错误,例如:在运算中18÷9必须读作18除以9,而不能读成18除9; 18÷9=2,不能说18是倍数,9是因数。而应该说18是9的倍数,9是18的因数。

教师的语言在准确的前提下,还要干净利落,不拖泥带水。教学“正比例的意义”以后,怎样判断两种相关量成正比例,可以这样小结:“两种相关联的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或商一定,这两种量就成正比例”。这样的总结简单明了,学生易于掌握。 因此,我们每一位教师在教学中要特别注意自己教学语言的严密和准确,不能任意使用日常生活语言来解释,表达数学知识,更不能出现含糊不清,模棱两可,甚至于前后自相矛盾和错误的语言。

二、语言适时幽默、风趣

幽默是一种较高的言语境界,它富有情趣,意味深长,小学数学教师的语言幽默,其作用是多方面的: 幽默可以激活课堂气氛,调节学生情绪。学生心情舒畅地学习与惶恐畏惧地学习,其效果是大不相同的。教师要善于借助幽默的语言去创造有利于师生情感沟通的课堂气氛。 幽默可以提高批评的效果,让课堂违纪的同学心悦诚服,教师在课堂上遇到某些特殊情况时,假如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和理智,动辍对学生发火训斥,其弊端是众人皆知的,如果用幽默的语言来处理,其作用和效果就大不一样。 幽默可以开启学生的智慧,提高思维的质量,课堂教学的幽默,应和深刻的见解、新鲜的知识结伴而行,教给学生理智,学生会产生会心的微笑,获得美感享受。

例如:我在上完了千克的认识后,让学生做了一道填上适当的计量单位:一个苹果重200( ),有一位同学就填上了千克,我就势再问了一句:你的体重多少千克?学生随之大笑,自己的体重大约40千克。然后再让他们比较一下:一个苹果的体重会比你重吗?哦,不是千克,是克。再如:一根跳绳长2( ),有同学填了分米,我就先让学生拿出尺子量出2分米绳子,说如果这就是跳绳,那该是谁跳呢?学生在一片笑声中领悟到了知识。

三、语言要有亲和力

“亲其师,信其道”。[3]由此可见教师语言必须有亲和力,让学生切实感到你在关心他,爱护他,让课堂真实、丰富,这样他才会慢慢朝你希望的目标前进。学生在认知的过程中,只有少数学生接受新知比较快,大多数需要一个反复的过程。这是孩子的正常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所以教师不要着急,一定要用亲切的语言来鼓励他。

比如在学生回答问题吞吞吐吐,声音很小时,一定要走近他耐心倾听,给他尊重与鼓励,听他把话说完;学生回答正确后夸夸他或摸摸头;学生回答不出来时,鼓励他“不要急”、“不要怕”、“慢慢想”、“谁能帮帮他”;学生犯错时,说“假如你是对方,你会怎么做呢?”;学生活动时,你参与到其中,主动和他们交流;学生做错了,说“是这样吗?好好想想。”

四、语言要富有启发性

语言是传达信息、沟通师生感情,开启数学迷宫的一把“钥匙”。教师要善于巧妙运用语言把学生引入知识的殿堂。例如教学四年级“平均数”课堂练习时,一个游泳池,标明平均水深,启发讨论:小明能下去吗?说说你的理由。学生各抒己见,有对有错,老师只做倾听者,不予评价对错。只说 “谁还能说一说?老师相信你们会说得更好。”再次激励,为后面的挑战者明确了方向——说得更精彩。随着学生的发言,正确答案自然而出。这样不仅使学生思维能力得到提升,而且得到成功的喜悦,同时语言能力也得到提高,可谓一举三得。

五、提问要有空间、有深度

要尽量避免提像这样是或不是的问题:如这样可以吗?对吗?行不行?在设计问题时,要有开放性,要给所有学生留有思考的空间,探究的时间和交流展示的机会。不要一下子把话说透。教师一下子把话说完了,说透了,学生就没必要思考了。

总之,当然教师的课堂语言艺术多种多样,远非上述几点所包罗。小学数学教师的语言艺术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自己不断的学习和长期的实践,教师只有在数学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语言,达到数学教学语言的科学性、艺术性的辩证统一,若如此,我们的教学水平自然就会不断地得以提高,让我们的课堂学生更加喜欢,更加富有魅力!

参考文献

[1]索俊启.教师的语言修养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浅谈语文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 [J]《新课程(教师)》 2010年12期

[2] 杨亚伶.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艺术刍议[J]《教育实践与研究》 2003年07期

[3] 孟子.《学记》[M]

巧设教学主题,营造魅力课堂

关注课堂生成 提升教学魅力

关注教学细节,营造精彩课堂论文

营造作文教学魅力论文

感受高中政治课堂情境教学的艺术魅力

魅力课堂

魅力课堂

艺术的魅力

培育魅力教师 营造智慧课堂中期汇报(推荐)

走近生活让品德课堂营造生命的魅力

《关注教学艺术,营造魅力课堂.doc》
关注教学艺术,营造魅力课堂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