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岗敬业 廉洁从教专题讲座发言稿

2020-03-02 18:19:11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爱岗敬业廉洁从教》专题讲座稿、发言稿

让廉洁之花盛开整个校园

——关于廉洁从教的专题讲座稿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的执政理念,爱岗敬业 廉洁从教专题讲座发言稿。党风和廉政问题关系到我国在未来的发展中是否达到预期目标的根本所在。1998年11月,中央颁布实施了《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保证,是从严治政的重要内容和迫切需要,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需要。清廉纯洁历来是为官为仕者的重要道德规范,我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们终身为全国人民作为了廉洁自律的崇高示范。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教师,敬廉崇洁是更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我们要恪守自己高尚的职业道德,坚守高尚情操,发扬奉献精神,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影响,以身作则,廉洁从教。

一、廉洁从教的涵义及其必要性

廉洁从教是《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第七个规范,它要求广大教师应具备高尚情操,发扬奉献精神,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影响,不利用职权之便谋取私利。为此,我们必须首先明确它的涵义及为什么将它作为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规范。

(一)廉洁从教的涵义

所谓廉洁,包含着廉洁、廉正、廉仆、廉耻等内涵,它是奉公的基础,光明磊落的前提,又是一个人自律的保证,自尊的动力。《辞海》中解释为清廉、清白与贪污相对,并引王逸《楚辞.招魂》注:“不受回廉,不污回洁”。用通俗的话说,廉洁就是不收受不义之财,不贪占公物和他人之物,不受世俗丑行的污染。《晏子春秋》中写道:“廉者,政之本也”。《汉书》中写道:“吏不廉干,则治道衰”。于谦在《石灰吟》中说道“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诗人借石灰的吟咏来表现诗人自己那种不畏艰险、不怕磨炼、敢于粉身碎骨的献身精神和清白高洁的优秀品格。这就是廉洁的精神。这就是纯洁清白的人。廉,就是清风两袖的问心无愧;洁,就是出污不染的高风亮节。教师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更要懂得廉洁的含义,牢记要廉洁从教。所谓廉洁从教,是指教师在整个从教生涯中都要坚持行廉操法的原则,不贪学生及家长的钱物,不贪占公共和他人的钱物,不染社会上出现的一些贪、贿、欲等恶习,始终以清廉纯洁的道德品行为学生和世人作出表率。

(二)廉洁从教的必要性

明确了廉洁从教的涵义后,我们就进步探讨廉洁从教廉洁从教的必要性。

第一,因为廉洁是教师为师的人格前提。唐代文学家、教育家韩愈的名言是:“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他把“传道”作为教师的首要任务。而教师要通过传道来育人,自己必须首先修身养性,思想品德高尚为人,必须做到清廉、洁白,才能对学生言传身教。正如《礼记》中写的:“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只有这样,教师才具有为人师表的人格魅力,只有这样,“师道”才能确立,才能教人为真,为善,为美,才能使学生和社会中的人们敬而学之。

第二,廉洁是社会和人民对教师的新要求。由于教育是用人类积累起来的先进思想和知识、技术来教育后代,承传人类文明,延续和发展人类的历史文化。所以,人们在选择和确定教师时就特别慎重,一定要选择那些品德高尚、行为端正、学识渊博的人来当教师。也正是因为这些人选都是人群中的出类拔萃者,才能做到为人师表。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当前我国处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利已主义等腐朽的思想意识向教师进攻,处处向钱看,以教谋私现象在一些教师身上时而发生,个别教师时时处处总在考虑个人得失,有机会就贪、馋、占,总想刮学生的油水,占他人的便宜,丑行累累。这样的教师,即使学问再高,怎能对学生起师表作用呢?为此,党和人民用廉洁从教这一新的职业道德要求来规范教师的行为。

第三,廉洁是教师育人的品德基础。教师的教书育人的目的是为社会培育人才。教师教书育人就是教学生求真、求善、求美,这固然需要教师以知识的雨露去滋润,但同时也要注意以良好的人格情操去陶冶。苏霍姆林斯基讲过,智慧要靠智慧来培植,良心要靠良心来熏陶,树立学生高尚的品格必须以教师自身的高尚品格来感染。而为人清廉公正是一切美德的基础。只有当教师关心爱护学生,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以自身的道德行为和魅力,言传身教,引导学生寻找自己生命的意义,实现人生应有的价值追求,塑造自身完美的人格。他所持守的道德观念才能深入到孩子的心灵中去,并逐渐支配孩子的思想和感情。如果不能廉洁公正,其言行就有可能影响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还有可能成为扭曲学生人格的不良诱因。

第四,廉洁有利于陶冶学生道德情操。廉洁是培养学生良好情操的活的源泉。教师的廉洁公正作为学生学习生活中的一种存在,往往会在与学生的交往中被学生所感受,对学生道德人格和情操的发展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给予良好的熏陶。再有就是,教师廉洁从教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是非观念。学生在学校的生活中,不仅注意从教师那里学习科学知识,同时也学习做人的道理,往往总是从教师对某些事情肯定或否定的评价及行为中,领略着什么是“是”,什么是“非”。这其中,对学生是非感影响最大的,莫过于教师是否廉洁。教师执教廉洁公正,学生就会逐渐认识什么是廉耻,什么是正直,什么是卑贱,什么是高尚,进而逐渐形成一定的是非感和判断是非的能力。

二、廉洁从教的内容与要求

教育战线并不处在真空中,市场经济、改革开放带来的负效应就是一些利已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抬头,消极腐败现象滋生蔓延。这些消极腐败现象也必然会渗透到学校教育领域中来。这个过去所谓的“清水衙门”中的消极腐败现象虽然在程度上不如社会中的一些单位严重,但也比较普遍。比如:在学校教学上应付学生,不履行教师应该履行的教学职责,把主要精力用于校外办班“创收”或对学生有偿的个别指点上;利用教师职业之便,以从中获得取私利为目的,向学生强行推销不必要的各种所谓的试题指南、参考书和质量低劣的各种资料;有的利用各种名目向学生直接或间接索要钱物,收受贿赂;有的热衷于结交有权势或管钱管物的家长,你给我实惠,我给你子女以各种方便和各种特殊关照,投桃报李,相互利用,谁有利就对谁好……社会上的一些消极腐败之风不时向学校和教师刮来,教师要做到廉洁从教,必须明确其内容和要求。

(一)廉洁从教的具体内容

教师要做到清正廉洁,就要安于乐教,甘于奉献。教师不能为社会上的金钱诱惑所动,要把职业当作自己的事业来完成,不能把它作为自己的谋生的手段来看待,作为教师要有良好的师风和教风,要有强烈的工作责任心和爱校如家的主人翁思想和团队意识,要教好每一个学生,上好每一节课,管理好每一个班级,在学校里要行成“四育人”的良好风尚,即教师教书育人,职工服务育人,领导管理育人,学校环境育人。对于全国上下都在进行课程改革的今天,得过且过的工作态度,因循守旧的教育观念,都是同时代的要求相违背的。我们使用的教材新了,在教学中处理新教材时,要抛开老教材传统的呈现方式,另辟蹊径来设计我们的教学。要对教材进行深入的价值分析,要想想这个教学内容有没有活动价值,有没有探究价值,有没有实验价值,有没有游戏价值,有没有合作价值等等。根据其价值改变教材的呈现方式,设计适当的学习指导方案,让学生经历有价值的思维过程,而完整知识结构的建立。教师不要仅仅满足于照本宣科,更不能让学生满足于记住教材提供的结论。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对于一个问题,不是要先生拿现成的解决方法来传授学生,而是要把这个解决方法如何找来的手续程序,安排停当,指导他,使他以最短的时间,经过相类的经验,发现相类的理想,自己将这个方法找出来,并且能利用这种经验理想来找别的方法,解决别的问题,”这句话我们今天仍可以借鉴。如具体到教学中,要给学生提供再创造的机会,把“表达知识的过程”还原成“探究知识的过程”来教,使学生学会创造的方法。

教师要做到清正廉洁,要用真爱去关心学生,要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学生的确存在“好”与“差”的差异,家长也确实有“难缠”和“知理”的区别,教师应因材施教,对“好学生”关爱备至,而对“差学生”更应加倍的关爱和呵护,不能有“亲”、“疏”之分。要倾注全部的爱去发现每一位同学学习上每一点滴的进步,去寻找他们生活、品德上每一个闪光点,加以充分的肯定和激励,让他们感到温暖,增强自信,从而缩小师生间心灵上的距离,使他们产生“向师性”。这样,他就会把教师当成知心朋友,愿意向你敞开心扉,愿意接受你如何学习和如何做人的指导。教师,是学生学习和效仿的榜样和楷模,身教重于言教,孔子曰:“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因此幽默风趣的谈吐,得体大方的着装,亲切热忱的态度,扎实渊博的知识,犹如和煦的阳光照射到学生的心灵上,使他们感到温暖、舒畅、轻松。融洽的师生关系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从而产生对教师的信任感,尊敬感,即“亲其师,信其道”,发言稿《爱岗敬业 廉洁从教专题讲座发言稿》。

(二)廉洁从教的具体要求

第一、要加强学习,牢固树立正确的荣辱观。道德失准、信仰缺失,是许多人腐败堕落的重要思想根源。工作中,要加强自身政治思想学习,要以实际行动认真践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要把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作为自身道德建设的标杆,成为自己的座右铭,这就要求我们既要有崇高理想,又要有踏实的行动,既要有高尚的道德追求,又要有严格的自我约束。更需要从自身做起、从细节做起、从小事做起。作为教师要做到“率先垂范,廉洁从教”、“学为人师,行为示范”。要有大局意识,要认真分析和处理好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把各种利益统一和结合起来。不能因为年度没评上“优秀”,职称没能评上等,对工作就有情绪和抵触,言语和行为就走了样,失去了自己的教师身份,损害了自己的老师形象。

第二、要保持廉洁自律,坚守高尚情操。为师不廉,以教谋私,虽有很多原因,但最根本的原因是教师主观上失去了道德上的自我约束和自我控制。教师保持廉洁自律,坚守高尚情操,才能按照职业的道德规范和党纪国法不断进行自我评价、自我约束、自我调控,不断增强自我控制的内在机制,及时矫正和调整教师行为中的失误,抵制不良风气和腐朽思想的侵蚀,保持行为的端正廉洁。看来,保持廉洁自律,坚守高尚情操,最根本的是要不断加强人生观、世界观和师德的学习和修养,努力促进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的全面发展和有机协调。

第三、要抵制不良风气,保持教育公正。不良风气是不公正的土壤,而不公正则难以保证做到廉洁。公正与廉洁是互为的。廉洁是教师公正立身之大维。廉洁才能保持公正,公正才能世身廉明,为教廉洁。而抵制不良风气,才能体现廉明公正之品性。同样,廉洁公正,才能强化抵制不良风气之能力所以,抵制不良风气,保持教育公正,是廉洁为教所必需。这意味着教师:一是应明确是非标准,增强辨能力。有了非标准,才能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才能抵制污浊之风,保持教育公正。是非标准的掌握,辨别能力的增强来自于对教师职业道德的深刻理解,来自于正确人生观,道德观的自觉修养,来自于对国家政策法律的自觉学习。二是敢于抵制不良风气,恪守公正立场,在教育中,凡是违反教育方针政策,凡是违背法纪法规,凡是违反教师职业道德,凡是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言行,都应该坚决抵制,不能麻木不仁,明哲保身。在教书育人的活动中,不为污浊庸俗的压力所动摇,不做违反道德原则和政策法纪的事情。三是自觉培养公正之品行。公正之品行,即内在公正意识与外在公正行为一致性和稳定性。它包括光明磊落,实事求是,不徇私情,不谋私利,坦荡正派,正直仗义等。养成公正之品行,才具有公正之风骨,廉洁之高节。

第四、自觉接受外在监督,增强廉洁从教意识。外在监督这将有利于更好促进教师廉洁从教意识的形成,纠正行业不正之风。自觉接受外在监督,一是要主动把从教行为置于组织和群众监督之下。教师要主动报告自己在廉洁方面的情况,自觉接受这方面的检查。二是在从教过程中处理各种关系时要增强透明度,如讲究程序的合理性和处理各种关系的合乎原则性,或让组织、家长、学生等直接参与,共同决定并负责等。

三、为师不廉的人生观、道德观的矫正

教师的职业神圣感丧失,产生严重的心理不平衡。于是有的教师廉洁自律解除,为师不廉的行为出现。从内在的主观因素上来看:一是人生价值观的错位。人生价值观的错位即指人对自己一生意义的错误认定。如有的教师认为“真正的幸福是物质的富有,感官的快乐”“市场经济,一切等价交换”等等。因此,把知识的传授当作商品,商品经济等价交换成了处理师生关系的基本原则,由此导致职业道德沦丧,以职谋私,不以为耻。二是心理防卫的失当。心理防卫属于心理适应性反应。心理防卫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消极的心理防卫,即用错误的心理防卫来实现不廉洁的动机,这就是所谓的心理防卫失当。有的教师明知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是不廉洁的行为,但还不收敛自己的行为,而且“理直气壮”,就在于心理防卫失当。如“不捞白不捞”,“别人都富了,教师每天辛辛苦苦太清贫了,能捞就捞一把,补偿劳苦也在情理之中”,“现在许多人都这样,法不责众”等等。三是私欲膨胀。信奉“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自己想得到的一定要得到,在光天化日之下不改自私贪婪的本性。当他们自私贪婪的欲望没有得到满足时,想尽办法加倍补偿这种“失落”,甚至采取非法的或强硬的手段满足一己之私利。为师不廉,贻害无穷。克服为师不廉,作为教师自身来说,要加强人生观、道德观的学习和修养,保持廉洁从教、名正节清的高尚品格。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人与社会关系的问题。为师不廉者在其人生价值观上总是以个人价值为核心,奉行个人价值至上,追求个人需要和利益的满足与实现,而置社会和他人利益于不顾,陷入个人主义泥潭不能自拔,把个人利益当作目的,把社会当作实现个人目的的手段。这种人生价值观的根本错误在于颠倒了个人和社会的关系。其实社会与个人的关系是相互的,只有把握两者的互存性、互依性和互为性行,才能既有利于个人生存和发展,也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如果价值天平倾向个人,就有可能会不择手段满足自己的需要。

二是奉献与索取的关系问题。为师不廉者,往往不能正确对待奉献和索取的关系,只讲索取,不思奉献。索取和奉献是人在社会中生存相发展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一方面,个人为社会或集体进行劳动创造合理索取是应有的权利,另一方面,而劳动创造、贡献于社会也是一个人应尽的义务。社会众多个人为多方面发展所进行的各种合理性索取,需要众多人的奉献才能得到满足。这就是人既要索取又要讲奉献的道理所在。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人从社会得到什么,以及他给予了社会什么,这两者这间要保持严格的和谐,只有懂得这些道理的人,才会养成向往文明的愿望,否则就会产生野蛮行径。这话指出了教师在修养中应格外注意的问题。

三是义和利的关系问题。为师不廉者,往往都是以利唯上者,甚至是见利忘义、见利弃义者。当今社会的发展,人的合理利益受到社会的重视,满足合理的个人利益已成为社会努力的一个方面。但绝不能因此而否定“义”的价值,崇尚“重利轻义”,而应坚持“义”与“利”的有机结合,协调统一。在这一基础上,应吸收借鉴重义轻利这一价值所含有的积极意义,不思不义之利,不取不义之利,不收不义之财。以义导利,以义获利,见利不忘义。可以这么说。人不能见利忘义、见利弃义,如果这样就有可能私欲膨胀甚至丧失廉耻。利益一旦失去道德大堤的防护,人就会变成贪婪求利之人,甚至为利而行不义,陷入金钱物欲的泥潭。

四是幸福观的问题。幸福人人追求,这是世间常理,无可厚非,然而追求什么样的幸福,却会使人生显现出不同的意义和价值。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真正的幸福是与人的健康的精神需要、合理的物质需要的满足是联系在一起的。单纯地追求精神幸福固然是不可取的,但单纯地追求物质幸福,人就会变得斤斤计较个人得失,空虚的精神往往会使人更加千方百计谋一己之私,甚至会危害他人的幸福和社会。真正的幸福在于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协调统一。因为这样的幸福观能正确对待创造与享受、奉献与索取、权利和义务、物质追求与精神追求的关系,并在这一过程中实践着对社会的贡献和个人成就,深刻体验到物质和精神上的幸福。作为教师应当具有这样的幸福观。

“修身慎行,敦方正直,清廉洁白,恬淡无为”,这是为师立教之根本。时代,要求我们教师廉洁从教;时代,呼唤我们教师的奉献精神。总之,作为一名教师、一名党员,我们应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和工作能力,自觉地将师德原则、师德规范内化于心,刻意操守并最终达到“随心所欲不愈矩”的境界,在工作中做到廉洁从教,保持廉洁自律,坚守高尚情操,保持教育公正,自觉抵制不义之利的诱惑、社会“潮流”的冲击,扎根祖国教书育人的伟大事业!

廉洁从教为人师桃李不言自成蹊

(廉洁专题发言稿)

古人云:“不受曰廉,不污曰洁。”说的是不受贿赂,不接受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不贪图财货,不沾不污,立身洁白。这是为人的根本。曾听老师开玩笑说:“我想腐败也没有资格。”其实,这是错误的认识。教师作为肩负社会育人的工作者,虽不能算做“仕”,但也是国家侍职之人。无论是为民还是官,都应当以廉洁立世,为真为善为美。廉洁是师道之前提,师道是立教之根本。所以,廉洁所持,道之所存;道之所存,师之所立。

当今社会,各种利益、诱惑不断冲击教育这方净土,致使少数教师迷失了方向,失去了自我。君不闻极个别老师强迫学生补课,暗示家长要“有所表示”,以谋私利。为师不廉,师道必坏,师道坏则必误学子。这些微不足道的“小腐败”,会衍生出好多学生将来的“大腐败”——贻害不可估量!教师的劳动是一种示范性的劳动,它对学生的为人、处事、学习和生活等诸多方面都具有熏陶作用,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方方面面。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能用广博的学识、优秀的教学方法,授业解惑,引领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而且还要能用高尚的人格魅力传道,影响学生爱国守法、明理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成为学生求智、做人的楷模。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罗曼·罗兰说:“要撒播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教师深夜窗前不眠的灯光,作业本上殷红的心血,课堂内外谆谆的教诲,这点点滴滴如春风化雨,使学生耳濡目染。久而久之,教师“清廉无私”这本“书”才能被学生读到心里去,才能使廉洁之花的芬芳,伴随他们的一生。我国现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一身执教,持俭守节,他“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他的这种高尚的人格魅力,为学子们所敬重,为学子们所效仿,成为中国现代史上垂范世人的楷模。他的这种廉洁从教的作风,所产生的道德影响力,深刻地影响了一批又一批学生的道德情感和精神世界,使学生在敬仰中,默默地产生着思想和行为的自我激励、自我修养和自我改造。相反,如果教师人格不健全,言行不检点,做事粗糙,责任心不强,对学生没有爱心,为人不廉不洁,则会对学生的发展产生较大的负面作用,使学生产生对人、对事、对社会的不信任感,甚至对未来失去信心。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廉洁从教是一面镜子,时刻提醒着我们:面对诱惑,要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甘为人梯,愿做蜡烛。要关爱每一个学生,批好每一本作业,上好每一堂课;要倾注全部的爱去发现他们点滴的进步和闪光点。只有“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才能为学生照亮一片清纯的天地!马鞍山市十一中,叶明老师是一名英语教师,由于种种原因,从事英语教学算是比较“吃香”的。近十年来,记不清有多少家长和学生要求她能为他们提供有偿家教。说实在的,从经济角度来说,这无疑是充满诱惑力的,但一想到自己所从事的这个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一想到作为一名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她感到一旦把教育同金钱这样紧密地联系起来,那就成了一种交易,一种赤裸裸的买卖关系,教师的形象在学生的心目中就会大打折扣,教书育人就变成为自己捞取钱财的遮羞布和挡箭牌,因此,叶老师断然拒绝有偿家教,但考虑到有不少学生确实需要补缺补差,她便利用业余时间,义务为学生补课。近几年的寒暑假和星期天,叶老师几乎没有完整地休息过,她几乎每天都要到学校来,为一部分学生解疑、讲课。有些学生看到自己的老师这样辛苦,使主动提出来让叶老师在家里等着,学生自己上门请教,叶老师总是笑着对学生们说:“老师一个人辛苦一下,大家就不用辛苦了,我怎敢‘兴师动众’呢?”学生们听了,先是大笑,接着便是流下眼泪。让叶老师感动的是,有些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来补课,却一直不离开,叶老师劝家长不要在这里等,学生补课结束后会自己回家,家长却说:“叶老师,我们不是在等孩子,我们是在陪您,您这样辛苦地为了我们的孩子,陪陪您算是我们的一片心意。”到这个时候,叶老师感到她的补课不是无价的,而是一种远远高于金钱至上的“有偿”。她深深认识到,教师只要严格遵守了师德规范,自己在老百姓的心目中会树立起多么崇高的形象。

全国师德标兵、华坪县民族中学教师兼“儿童之家”福利院院长张桂梅,没有生育自己的儿女,却有着世界上最伟大的母爱。那些失去父母的贫苦孩子在她的身上感受到了母爱,分享着人间最美好的亲情。她,一位普普通通的人民教师,用真爱点亮了那些无依无靠的孩子们的希望之光,谱写了一曲感人至深的爱的奉献之歌。张桂梅过着十分清苦的生活,但她却把自己的工资和来自其他方面的收入都用在了别人身上。张桂梅累计用于资助学生、困难群众和教育事业的捐款已接近50万元,而自己却没有留下一分存款。现在,“儿童之家”收养的孩子已经有20多人走向社会,成为自食其力的人。17人分布在全省各地读书。另有50人还在“儿童之家”,在张桂梅妈妈的呵护下幸福成长。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像叶明、张桂梅、谭千秋、殷雪梅等这些诚实质朴的人民教师,表现出了高尚的品德和顽强的意志,无私奉献,默默无闻,把自己一生的心血和力量献给教育事业,他们的身上闪烁着师德的绚烂光辉。

为人师必须要加强自身修养。“修身慎行,敦方正直,清廉洁白,恬淡无为”,这是为师立教之根本。廉洁从教,需要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坚持不懈的共同努力。让我们以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季诗意为人生准则,牢记“俭以养德、廉以立身”的古训,廉洁的清风一定会吹遍每一个校园,吹进每一个学生的心田!

爱岗敬业 廉洁从教

爱岗敬业、廉洁从教

廉洁从教,爱岗敬业

爱岗敬业 廉洁从教(材料)

爱岗敬业、廉洁从教承诺书

廉洁从教爱岗敬业(材料)

爱岗敬业 廉洁从教演讲稿

爱岗敬业廉洁从教5

廉洁从教爱岗敬业事迹演讲稿

廉洁从教

《爱岗敬业 廉洁从教专题讲座发言稿.doc》
爱岗敬业 廉洁从教专题讲座发言稿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