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碱盐复习教学设计

2020-03-02 16:16:04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酸碱盐复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巩固酸碱盐组成、命名、分类等知识;2.巩固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加深对某些反应的认识;3.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 复分解反应及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课型 讲练结合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本章我们学习了三类重要的化合物——酸碱盐,这节课我们将对这一章的重点基础知识进行归纳小结。先复习酸碱盐基本概念

一、酸、碱、盐的组成

【练习1】将下列物质(或主要成分)的化学式填入相应的空格内:纯碱,盐酸,大理石,熟石灰,苛性钠,硫酸,碳酸氢钠,氢硫酸,碱式碳酸铜,生石灰,干冰,硝酸,硝酸铵 ① 属于酸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属于碱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属于盐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属于酸性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碱性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练习2】写出由H、O、Cl、C、Cu 中的元素组成的下列各类化合物的化学式(各举一例): 酸_________碱________正盐_________碱式盐_____________酸性氧化物_________碱性氧化物_______

引入:什么是置换反应?

我们主要学习了三类置换反应,一类是前面学的氢气、碳与氧化铜等金属氧化物在加热或高温条件下的置换反应,第二类是活泼金属与酸的反应,再就是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下面我们主要复习后两类:

二、运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规律,书写置换反应方程式

【练习3】判断以下反应能否进行,并写出能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钠和盐酸 (2)铁与硫酸 (3)银与盐酸 (4)铁与硫酸铜溶液 (5)铜和硫酸锌溶液 (6)铜和硝酸银溶液 (7)铁与氯化银

【小结】

① 金属与酸、金属与盐溶液能否反应,要根据金属活动顺序加以判断(a 只有排在氢前面的金属,才能置换酸里的氢,b 只有排在前面的金属,才能将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里置换出(钾、钙、钠除外))。

② 单质铁在与酸、盐溶液反应,一般生成的是亚铁盐。 ③ 金属与硝酸反应时,一般不生成氢气,而生成水。

引入:什么是复分解反应?其特点是什么?

三、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及溶解性规律,书写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练习4】判断下列反应能否发生,写出能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Na2CO3 + H2SO4 ——

(2)FeCl3 + NaOH ——

(3)H2SO4 + Ca(OH)2 ——

(4)Cu(OH)2 + KNO3 —— (5)K2SO4 + BaCl2 ——

(6)KNO3 + NaCl —— (7)CaCO3 + BaCl2 ——

(8)BaSO4 + HNO3 ——

第 1 页,共 2页

【小结】

①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要考虑生成物中有没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 ②除需满足复分解反应条件外,盐与碱、盐与盐反应,反应物必须可溶。 ③BaSO

4、AgCl、KNO

3、NaNO3等一般不发生复分解反应。

【作业】从H、O、C、Ca、Cl六种元素中选择适当元素,分别组成酸、碱、盐、氧化物和单质等类别的物质,并按要求写出这些物质间相互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除酸类外,其它反应物只能用一次)。 ①化合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分解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置换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复分解反应(中和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复分解反应(不属中和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 2 页,共 2页

酸碱盐复习教学设计

酸碱盐专题复习教学设计

“酸碱盐复习”的教学设计

酸碱盐复习教案

酸碱盐的教学设计

《酸碱盐》复习课教学反思

酸碱盐

酸碱盐复习课教案

酸碱盐的复习说课稿

酸碱盐教学反思

《酸碱盐复习教学设计.doc》
酸碱盐复习教学设计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