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福利思想期末复习

2020-03-02 18:29:44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社会福利思想期末复习

【考试题型】

一、名词解释题(5×4=20%)

二、简答题(5×8=40%)

三、论述题(1×20=20%)

四、材料题(1×20=20%) 【考试时间】120分钟 【复习重点】 [名词解释题]

1、社会福利思想:社会福利思想是关于社会的福利制度和社会政策的思想理论表述。

2、功利主义:一种行为的对与错取决于人们认为其结果是善还是恶,而所谓的善就是指它能给人带来的快乐,恶则是指它能给人带来的痛苦。

3、边际效用:边际效用是指对某种物品的消费量每增加一单位所增加的满足程度。

4、摩擦性失业:是指由于暂时的技术或结构上的原因所引起的失业。

5、有效需求:有效需求是指市场上有支付能力的总需求,它是商品总供给价格和总需求价格达到相等时社会对商品的总需求。

6、边际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是指在新增加的每一个单位收入中用于消费的部分所占的比例。

7、职业福利:职业福利是指以职业为基础的货币工资以外的各种福利提供。

8、社会权利:社会权利是指从少量的经济福利和保障的案例,到完全分享社会财富,并且根据社会中的流行标准过一种文明生活的权利的所有范围。

9、帕累托改进:当群体中一个或更多成员的处境被改善而没有一个成员的处境被恶化时,社会福利就被增进了。在这一情形下,发生了“帕累托改进”。

10、帕累托最优:根据“帕累托改进”的标准,在不降低一个或更多人的效用的前提下,如果一旦无法提高一个或更多人的效用水平,那么社会福利就处于最优状态。即如果不能进一步实现帕累托改进,社会福利就达到了“帕累托最优”。

[简答题、论述题]

1、柏拉图社会福利思想的特点:

 柏拉图提出了一种乌托邦式的整体主义福利观。这种福利观站在贵族统治阶级的立场,维护等级制度,突出地强调了国家整体利益与人民生活幸福的一致性。

2、亚里士多德社会福利思想的特点:

 亚里士多德站在中产阶级自由平民的立场,反对财产共有制,主张财产私有制,反对专制,主张法制,并认为国家应该帮助人民实现生活幸福。

3、现代社会福利思想的主要特征:

(一)思想特征

 1.人道主义思想  2.公民权利观念  3.福利国家

 4.社会福利思想多元化

(二)问题特征

 1.围绕着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对社会福利的政治道德属性展开讨论。以公民权利的政治理念为核心,把社会福利当作实现人的权利的重要手段,希望通过社会福利的实施缩小贫富差别,维护社会的平等与正义。

 2.围绕公平与效率谁更优先的问题,探讨社会福利的必要性与可能性,以及社会福利应该在什么程度上才能起到维护社会的平等和正义的作用。

 3.社会福利是作为促进人的发展与自由的手段加以实施,还是仅仅作为社会矛盾的工具和社会改良的措施。

(三)理论特征

 1.意识形态性。

 2.与社会变迁和重大社会制度的变革密切相关。  3.对现实福利制度的批判与反思。  4.阐述自由与平等的价值观和社会理想。

4、马克思的社会福利主张:

 1.为防止各种不幸事故与灾变带来的后果,一般应该建立后备基金,这种后备基金来源于社会总产品。

 2.要建立社会保障和福利基金,为社会弱势群体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并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公共福利服务。

 3.社会福利基金等的扣除数额应该与经济发展状况保持协调。

 4.有工作能力的劳动者必须为失去工作能力者或者还没有工作能力者的生活福利提供一定的劳动。

5、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社会福利思想及评价:

(一)古典经济学的建立

 15~17世纪——重商主义时代

 人们对经济问题的关注主要集中在商业关系上,并且把商业看作是整个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核心,而对生产过程和生产关系则没有予以应有的重视。

 17~19世纪——古典政治经济学时代

 以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研究来揭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规律,为现代经济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 17世纪威廉·配第;18世纪亚当·斯密;19世纪大卫·李嘉图

(二)威廉·配第的主要福利思想

 确立最低工资。

 有效地利用资源和劳动力。  实施社会救济和保险。

(三)亚当·斯密的社会福利思想

 以自由竞争实现社会福利,反对国家和政府干预市场。  强调整体幸福。

 主张社会有责任关心劳动者的福利,改善他们的生活状况。  实行最低工资以保护劳动者。  重视普通人民的基础教育。

(四)大卫·李嘉图的社会福利思想

 国家的职能应该是保护私有财产,革新政治和发展教育。

 但是,必须严格限制国家职能,不能使之成为凌驾于市场社会之上的超级力量。

 要严格限制政府的规模,建立一个廉价和节约的政府,把最多的钱投入到生产劳动中,为扩大生产积累更多的资本。

(五)马尔萨斯的社会福利思想

 认为在“人口法则”的作用下,穷人的生育过快,导致劳动力供大于求,从而引起失业和贫困。

 人口法则

 人口增殖力与土地生产力天然地不相等(人口增长以几何模式增长,生活资料的增长以代数模式增长),当人口增长超过生活资料增长所能允许的范围时,就必然出现贫困。

 提倡实施积极救助,主张通过增加劳动机会摆脱贫困。

(六)西斯蒙第的社会福利思想

 认为人口过剩是由于“机器排挤人”造成的,是一种相对过剩,为了避免这种人口过剩,就要阻止机器大工业的发展。  主张经济干预主义。

 主张实行劳动立法并建立劳动保险制度,保护工人阶级和劳动者的幸福。  主张国家干预收入分配,防止富人剥削原属穷人的大部分财产。

(七)对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社会福利思想的评价 1.积极方面

 强调最低工资必须保障工人及其家庭的基本需要,看到了保护劳动者利益的意义;  主张建立“守夜人”式的国家,尽量减少政府机构和行政环节,以最大限度地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国民财富。

3 2.消极方面

 把社会福利的发展同生产的发展和国家财富的增加联系在一起,强调了经济增长优先于社会福利,要靠自由竞争和财富积累来带动社会福利的增加,而不是将社会平等和正义放到优先的位置。

 不是将社会福利看作是发展人的幸福的手段,而是仅仅看作维持必要的劳动力供应,保障资本主义发展的重要措施,因而生产第一,福利第二就成为他们基本的理论政策的立足点,并且可以为了生产和自由放任主义的原则而牺牲社会福利。 3.历史地位

 首先,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在社会福利问题上的立场反映了欧洲社会从宗教改革以来强调劳动、反对懒惰和反对国家救助穷人的自由主义倾向。

 其次,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社会福利思想是西方现代自由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社会福利思想的开端,对后来的经济学和社会福利理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6、约翰·穆勒的思想:

(一)有限自由的思想

 穆勒一方面强调个人对自己的一切所拥有的充分自由,另一方面他又强调自由的有限性,认为个人自由不能妨碍他人自由。

 主张社会利益与个人利益相协调,当冲突不可避免时,应以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为重。

(二)有限政府干预的思想

 “除非政府干预能带来很大便利,否则便决不允许政府进行干预。”  穆勒将两种不同性质的政府干预做了区分:

 命令式政府干预

 这种干预是对个人自由加以限制,政府可以禁止所有人做某些事情,或规定没有它的允许就不能做某些事情;也可以规定所有人必须做某些事情,或规定必须以某种方式做那些可做可不做的事情。

 非命令式政府干预

 政府不发布命令或法令,而是给予劝告和传播信息,或者政府允许个人自由地以自己的方式追求具有普遍利益的目标,但并不是把事情完全交给个人去做,同时也设立自己的机构做同样的事情。

 反对政府干预的理由:

 政府干预本身是强制性的,课征用于进行干预所需的税款也是强制性的;

 实施政府干预必然增加政府职能,每增加一项政府职能,都会增加一项政府权力和影响;  政府干预的实施和政府职能的增加,会增加政府的工作和责任;  私人经营因为对所经营的对象具有较大的利害关系因而效率更高;  反对政府干预可以使人民养成共同行动的习惯。

4  不适用政府不干预原则的几种情况:

 初等教育  社会弱势群体  永久性契约  规定劳动时间  利他行为

 公益服务与社会事务

(三)有限的社会救助

 穆勒不赞成自然竞争的生活状态,他主张人与人之间应该相互帮助,社会应该对贫困人口实行救助。

 “不管我们如何看待道德原则和社会团结的基础,我们都必须承认,人类是应该互相帮助的,穷人更是需要帮助,而最需要帮助的人则是正在挨饿的人。所以,由贫穷提出的给予帮助的要求,显然最有充分理由通过社会组织来救济亟待救济的人。”

 穆勒还指出,对穷人提供的帮助如果不注意方式和程度,那就会造成有害的结果。

 “不管提供何种帮助,都必须考虑到两种结果:一种是帮助本身的结果,另一种是依赖帮助的结果。前者一般是有益的,后者则大都是有害的,养成依赖他人帮助的习惯是有害的,而最为有害的就是在生活资料上依赖他人帮助。不幸的是,人们最容易养成这种习惯。”

 穆勒认为,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是如何最大限度地给予必要帮助而又尽量不使个人过分依赖这种帮助。实现这一目标的办法是实施有限救助,尤其是以不损害个人自助精神和自立意识为界限。同时,要对穷人进行划分,实行有差别的救助。

7、社会民主主义的影响:(社会民主主义对西方社会福利思想的影响)

 由于社会民主主义者对政治民主的追求,通过工人阶级的有组织的努力,积极推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民主化。

 基于社会主义的平等原则,在社会福利思想中推进了平等的意识和以普遍主义原则来提供社会福利的思想和实践。

 最突出的影响是在推动资本主义国家承担社会福利的责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8、新自由主义和福利国家的困境:(福利国家面临的困境)

 福利支出增速快于经济发展速度  失业率增高  人口老龄化  单亲贫困家庭增多

9、哈耶克的思想:

(一)有限的保障与绝对的保障

 有限的保障

 是为了防止严重的物质匮乏的保障,即确保每个人维持生计的最低需要,也是在市场体系之外对市场体系的补充。  是一个最低限度的收入的保障。

 是大家都能够获得的,因而,不是什么特权,而是人们可以期望的正当目标。  绝对的保障

 是某种生活水准的保障,是一个人或集团与其他人或集团相比较的相对地位的保障。  是一个人被认为应有的特定收入的保障。

 在自由社会里,这种绝对的保障不可能让所有的人都得到,也不应该把它当做特权给予任何人。

(二)必须限制政府在社会福利领域中的作用方式

 哈耶克强调提供保障的方式要尽可能地符合如下的自由主义原则:

 政府的非强制性  利用竞争机制  尽可能少的收入再分配

10、负所得税的优点:(弗氏认为实行负所得税的优点)

 可以使公共基金集中用于穷人。

 将贫穷的人当做认真尽责的人来对待,而不是当作无能的、受国家保护的人来对待。  使穷人有自助的动力。

 可以避免官僚主义、腐败等丑恶现象。

11、新社会民主主义主张的积极的福利社会:

 积极的福利社会首先是一个全面摆脱生产主义的社会。

 积极的福利社会是一个把克服人为风险、鼓励人们发挥能动性当作实现人的生活幸福的首要条件的社会。

 积极的福利社会也是强调责任和权利相统

一、鼓励人们参与的社会。

 积极的福利社会是一个积极解决“集体厄运”、促进全球的平等和可持续发展的社会。

12、高夫提出的导致社会开支上升的因素:

 社会服务成本上升。  人口结构的改变。  新的服务项目出现。  社会需求的增长。

6 [材料分析题] 中国各个阶段社会福利思想的基本特点:

1、中国传统社会福利思想的基本特点

 民本主义:中国传统社会福利的政治理念基础。

 仁爱精神与仁政理念:中国传统社会福利思想的社会伦理基础  大同思想:中国传统社会福利思想的社会理想基础  整体主义:中国传统社会福利思想的价值目标  孝道:中国传统社会福利思想的家庭伦理基础

2、计划经济时代中国社会福利思想的要点

 计划经济时代中国社会福利思想的基本特点

 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指导  受中国传统社会福利思想的影响  社会主义理想与福利现实主义的结合  计划经济时代中国的主要社会福利思想

 社会主义的国家福利理论  家庭保障责任和社会互助精神

 公有制和计划经济基础上的社会福利理论  社会分配中“必要扣除”理论

平等主义与按劳分配相结合的公平观和社会主义福利分配理论  自力更生与无私奉献的理想境界

3、20世纪80—90年代中国社会福利思想的基本特点

 关于公平与效率的价值判断  关于社会平等的价值倾向  整体主义与个人责任观念的变化  关于社会福利主体和对象的观念  关于社会福利运行机制观念的变化

4、当前我国社会福利思想要点

 以民生事业为基础的社会建设理论  公平正义基础上的社会福利与社会政策

 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相结合的社会福利责任主体思想  以人为本、人和社会协调的社会福利目标  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基础上的社会福利方向

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础上的社会福利权利平等和城乡一体化理论  “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的理论

社会福利思想复习参考

现代社会福利思想期末论文

社会福利与保障期末复习

社会福利思想

社会福利思想

社会福利思想简答

现代社会福利思想

社会福利思想重点

中国古代社会福利思想

哈耶克社会福利思想

《社会福利思想期末复习.doc》
社会福利思想期末复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