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死亡

2020-03-01 18:53:20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癌症≠死亡

2月4日是“世界癌症日”,今年国际抗癌联盟所倡导的主题为“癌症同样可以预防”。 癌症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据统计,目前每年全球有1200万人被确诊为癌症,760万人死于癌症。而且癌症的发病率还在不断增加,如果不采取行动,预计2030年全世界将有2600万新增病例,死亡人数达到1700万人,其中大多数将发生在中低收入的发展中国家。

在中国,癌症防治工作同样面临着严峻的形势。中国抗癌协会副秘书长刘端祺先生介绍说,癌症已成为中国第一致死原因。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每年有约180万人因癌症丧生。医学界普遍认为,环境污染、不良生活习惯等都有可能引发癌变,其中吸烟是最主要的危险因素。

刘端祺说,尽管目前尚没有医治癌症的有效药物,但是人们不必“谈癌色变”。据专家估计,约有四成的癌症是可以预防的,人们可以通过控制烟草吸入、均衡饮食、加强体育锻炼等来降低患癌症发病机率。此外,宫颈癌、肝癌、胃癌等由于慢性感染等疾病造成的癌症,人们可以通过疫苗、抗生素、先进的医学施 掌握简单的干预方法等手段来避免感染,从而预防相关癌症的发病。

另外,从治疗的角度看,其实现在很多癌症如果能够早期发现,早治疗的话其愈后还是比较理想的,研究发现:早期肿瘤的治愈率达80—95%;中期肿瘤的治愈率为20—30%;而晚期肿瘤的治愈率则低于10%。现在问题的关键是,能不能够做到早期发现?因为往往患者到医院去检查治疗时已经是中晚期了,失去了根本治愈的机会了,那么到底有没有技术能够做到早期发现呢?回答是肯定的,随着社会的进步,特别是世界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通过基因检测技术就可以实现癌症(肿瘤)的早期发现。

C12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检测系统是目前国际上应用于早期肿瘤筛查的最先进的技术,其检测原理是在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反应的基础上,采用双抗体夹心法的化学发光方法来检测人体血液中12种肿瘤标志物的浓度,从而辅助诊断常见的多种肿瘤,可广泛应用于临床辅助诊断和体检筛查,也可用于亚临床期和高危人群的筛查,为癌症的早期发现提供了全新的方式,同时还可以用于对治疗中、治疗后肿瘤细胞进行监测,为癌症治疗提供了重要的临床数据。(肿瘤标志物指的是肿瘤细胞在发生、发展过程中会分泌一些特异物质,捕捉到这些特异物质就能判断、预知相应肿瘤细胞的存在。)

由于肿瘤标志物往往在肿瘤早期甚至在肿瘤尚未形成肿块之前就可以被检测到,因此肿瘤标志物检测已成为目前肿瘤早期发现的有效措施。

现实生活中,我们也会经常遇到这种现象:身边的某某邻居或同事发现得了癌症,因为发现的比较早,及时治疗后,他们往往都能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继续生存下去,而某某人发现得晚了,即使他是个亿万富豪也照样花钱买不来最后多吸一口气。

癌症并不可怕,我们完全没有必要谈癌色变,只要我们保持良好的心态,合理的膳食,适当的运动,以及定期查体,再结合现在的先进的C12多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技术,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完全可以实现“癌症≠死亡”!

从癌前期到早期癌症,一般都需要十几年的时间;而从早期癌症到中期、晚期,则只需要半年,甚至以月为单位计算。在癌前期,人体没有任何症状,因此定期检查就很有必要。就像种子在土壤中一样,原始癌细胞可能不生长、不分裂,直至遇到合适的生长环境。发病与否,取决于癌细胞的早期生长是否得到适合的生长条件。十大恶习最易得癌(资料图)

十大不良生活习惯

一、长期食用含有亚硝酸盐食物,如腌制、熏制、烧烤、油炸、霉变食品等;

二、不爱吃蔬菜、水果、粗粮,挑食偏食,营养不均衡,再加上食品不卫生,容易诱发癌症;

三、大量吸烟、酗酒,烟中有多种致癌物质,吸烟主要引起肺癌、咽喉癌、口腔癌、鼻咽癌、食管癌等,其中,临床上约87%肺癌与吸烟关系密切;

四、长期暴露于致癌物质环境中,如在办公室内,电子产品如电脑、复印机、打印机等都产生辐射和致癌物质;

五、习惯饮用酸性水,会引发体内酸碱失衡,癌症患者都是酸性体质;

六、不喜欢体育锻炼,缺乏日常的心跳加快和流汗的运动;

七、性行为过早,性伴侣过多,有多次高危性行为经历;

八、生活不规律,经常熬夜,生活压力大;

九、喜欢长期在太阳光下暴晒,容易患皮肤癌;

十、经常吃高脂肪、高蛋白、高热量的食物,这样往往导致体重严重超标

中国癌症死亡人数占全球四分之一

为什么会说癌症是最好的死亡

肿瘤为什么会致人死亡?癌症致死原因大揭秘

认识癌症

预防癌症

癌症概况

癌症疼痛

癌症前兆

八大癌症

北京市恶性肿瘤发病报告发布 癌症成北京市民死亡首因

《癌症≠死亡.doc》
癌症≠死亡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