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培训心得

2020-03-02 10:25:34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学习“核心素养下的德育创新管理与班主任带班策略培训”报告会的心得体会

尊敬的各位老师:

大家好,作为新教师来说有机会参加“核心素质下的德育创新管理与班主任带班策略培训”我感到非常荣幸,经过为期两天的学习,我收获很多,现将自己的学习心得做一下简单汇报:

首先是魏书生教授:他讲到教育就是发现优点、守住优点,让生命开花结果。

魏教授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开篇,给我们讲到该怎样在平平凡凡的岗位上过着一天又一天平平常常的日子,怀揣一颗平平常常的心做着一件又一件平平淡淡的事情。

不攀不比,高高兴兴,眼睛向内,脚踏实地。把那个平平淡淡的事情干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从从容容,快快乐乐,如诗如画,如舞如歌。

高高兴兴,眼睛向内,做好自己能做的事情,尽到自己能尽的责任,读好自己能读的书,算好自己能算的题,画好自己能画的画,跳好自己能跳的舞,回报自然回报宇宙,回报父母国家亲人。不管别人怎么对我,我也要尽到自己的责任,于是你的心就安定了。

接着他讲到人虽渺小,但内心可以是一个广阔的世界。 大家可以听一下他举的一个案例:

他说有次看到有个孩子不精神、低着头,就去问他,他说老师,我考试考的不好。

“怎么不好?” “倒数第一”

“怎么倒数第一?”“全校倒数第一。” “考了多少回倒数第一了?”

“每次都是倒数第一,总考总是倒数第一。”

他说,孩子,既然翻来覆去都是倒数第一,那就用不着自卑了。自卑还有用吗?焦虑、痛苦、纠结还有用吗?

“老师我知道没有用,但是怎么办呢?” “找快乐呀!”

“什么都不能做还怎么快乐呀?” “你能做好多事,能算好多题,能读很多书,能写好多字,能画好多画。”

“我能算什么题?” “你最烦哪个学科?” “最烦数学。”

他说就光数学你有好多题能算,你小学的题就能算,你算小学的题也比在这呆着强,你说你坐在这儿纠结痛苦,难受自卑,谁能瞧得起啊!

静下心来,虽然我在最后一名,但我会读书写字,于是别人就觉得你有定力。当你吸引学生做他力所能及的小事时,目标非常清晰,任务极其具体又不难,他都能短时间、全身心地扑到学习上。

“孩子,当你做题的时候你自卑吗?” “忘了。” “纠结吗?”“没有纠结。”

“可我总做小学的题,考试还是倒数第一呀!”

他说孩子,我们解决的问题是,不管自己在倒数第几的位置上,都能把自己看成一个宏大的世界,我不会自卑,我做我力所能及的事。

我一步一步脚踏实地超越自我,这样就把幸福掌握在自己手里。你总是训练自己倒数第一的脑神经,越训练,工作能力就越强,脑神经的工作能力就越强,他就会一直折磨你倒数第一。

老师就是帮助你先快乐起来、自豪起来、幸福起来、喜悦起来,然后再研究倒数第几的问题。

“老师可是我还是倒数第一呀!”。他说告诉你实话,你在我这个班咱得实话实说,你别说今年了,咱再努力个一年两年到毕业前夕,估计你都一直会是倒数第一的状态。

原因是什么,老师只能告诉你脚踏实地,超越自我。但是我是不能告诉倒数第二说你啥也别干,等等他。

那么既然在我这个班大家都不攀不比,脚踏实地,做自己能做的事儿,写自己能做的作业,算自己能做的题,都在脚踏实地超越自我。同样努力的时候只能看起点,起点是倒数第一,那就是倒数第一。

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你在每堂课每分钟脚踏实地一道题、一篇文、一个字地写着算着,这个倒数第一你充实了、幸福了、实力增强了、心态变好了,尽管你在我这个班是倒数第一,老师可以肯定,你在全校保证不再会是倒数第一。最要紧你不是倒数第几了,你是学会了把焦虑变成踏实,把自卑变成实干,把烦恼变成自豪感成就感,改变了精神状态,改变了人生的状态。

《大学》开篇讲教育,三件事: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明明德是什么?每个人与生俱来父母遗传基因里就有的,就是向善求美积极向上的品德,光明的品德叫明德,明明德就是把你这些优点长处想明白,看明白,说明白,写明白。

这是教育的第一件事儿。第二件事,把你的优点长处守住它,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

当你觉得读书很舒服的时候每天读3分钟,当你坚守再坚守的时候,它就先入心细化,再生新根扎深根。

当你做对了这件事,越扎越深越扎越信,不动摇,不折腾的时候,下面的根越扎越深,上面就不断发新芽,散新叶,抽新枝,长新花,结新果。

你就天天享受,守住优点长处,发展优点长处,不断更新的感觉。所以我告诉孩子把自己做对的事,做得更对更新,更精更细,才能在社会中站住脚,还能养活一些人,还能自豪幸福的生活。

很多事情我不能做,但是我把能做的事不懈怠,把优点长处守住。所以我拜托大家做一件事,就是写二十条自己的优点长处,写完以后夹到日记本第一页,常看一看。但那永远都不是咱骄傲的资本,那是咱改革的资源、创新的起点。

一个人想创新,永远都是在昨天长处的基础上创新,那才是在座每位同学幸福的源泉,幸福的源泉永远都在自己的心灵中基因中。

把长处写明白、说明白、想明白、表述明白,然后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于是你天天有新鲜的感觉。

人生幸福是做自己当下能行的事情,越做越行,越行越做,越幸福。

第二天是迟希新教授的讲座,他总结的“人生四大惜事”,少年无良师竟然位居榜首,良师对于少年的重要性令人感叹。他讲到了“人生四大惜事”:一曰少无良师,二曰长无益友,三曰壮无善事,四曰老无令名。听罢,让人若有所思。教授真是聪明,把古人的“人生四大喜事”一翻身,便迎来了无数的掌声。教授把“少无良师”排在“人生四大惜事”之首,足以说明“良师”的重要性,也告诉我们良师对一个人的成长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一、超强的人格魅力

卡尔·明格说:“教师是什么样的人比他教授什么更重要”,其实这句话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教师的人格魅力的重要性!作为教师,你能否赢得学生尊重和爱戴,其重要前提就是你是否具有超强的人格魅力。也就是说,成为学生良师最重要条件的并不是“能”而是“德”,生活中的“德高为范”就很好地阐明了这一道理。俗话说:师有四种,一种是业专而德高,德艺双馨者,此大师也,乃师之楷模。一种是德高艺不专者,此一流师也。一种是技高而德疏者,此一般之师也,一种是德艺均不可称道者,此不配为师也。

二、深厚的文化底蕴

在中小学学生幼稚的心目中,老师就是知识的化身,同时也是一部大百科全书。他们总认为老师是琴棋书画样样优秀,吹拉弹唱门门在行,听说读写行行精通„„虽然我们每一个中小学老师都不可能做到如此全面,但至少它给了我们这样一个信息:为师者必须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素养,否则,将难以胜任此项工作。所以,教育主管部门要求教师进行终身学习的原因正在于此。

三、高超的导学艺术

对教师而言:做一个普通的老师很难,做好一个优秀的老师更难,而要做好学生的良师则是难上加难。因为教师的主要工作之一是教学,所以要做好学生的良师,除了具备超强的人格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之外,拥有极强的驾驭教材的能力和高超的导学艺术也是必不可少的。在拥有丰厚知识储备的前提下,一个教师对所教学科的驾驭能力和导学艺术才是教学取得成功取得突破的关键。 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是一种大智慧,教学的最高境界是唤醒。同一个内容不同的老师来讲授就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同时,也会产生不同的效应。在具备以上几个方面的同等条件下,懂得教学创新的老师,他的讲授绝对会博得学生的喜爱,能激励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能激发起学生对学习的斗志;不懂得创新而照本宣科的老师,即便你口若悬河,讲授得头头是道,估计也不会引起学生的共鸣。

接着迟教授讲到:

一、冰山模型—这一概念的提出是在说班会的作用时提出的。 班会是重要的隐性德育课程资源,是打造班集体的重要手段,是班主任技能的核心内容,是班主任教育智慧的集中体现。冰山,显性德育和隐性德育的模型,它水上和水下之比是一比九,可见隐性德育的重要性。而主题班会是重要的隐性德育课程资源。这一比喻让我深刻认识到,开展主题班会的重要性。学生的道德是感染而成,绝不是教出来的。在主题活动活动中,让学生有参与兴趣,产生情感共鸣。

二、开展主题班会的一般过程:主题酝酿—组织实施—总结。 开一次成功的班会,一定要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班级中存在的具体问题设计主题,不能空洞,过程一定要合理,在结尾要师生共同体悟,进行主题的深化和提升。

三、主题班会设计原则:计划性、创新性、整合性、针对性。 针对性三个字:近、小、实,切忌:高、大、空。所定目标太高,范围太大,空洞无实效,这是我们在开班会时经常出现的问题,以后要引以为戒。

四、主题班会的教育内容应该是开放的,组织形式是多样的,在召开的方法上是灵活的,可以是宣讲、讨论或辩论,可以是表扬与批评,也可以是竞赛或科技文卫等活动。在会议地点的选择上也不仅仅局限在室内,可以延伸到室外。

最后他以“鸟飞鸾凤飞腾远,人伴贤良品自高”结尾。

班主任培训心得

班主任培训心得

班主任培训心得

班主任培训心得

班主任培训心得

班主任培训心得

班主任培训心得

班主任培训心得

班主任培训心得

班主任培训心得

《班主任培训心得.doc》
班主任培训心得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