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无声 师爱有痕

2020-03-03 10:16:50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花开无声,师爱有痕

——浅谈特殊孩子的个案研究

内容摘要:师爱,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这样一个经典的话题,怎样在班主任教育工作中做出新意、做出实效,成为做好班主任工作的一个基点,一个法宝,这需要讲究爱的智慧。

关键词:智慧、尊重、期待、合作、等待

“您好,我是小明的班主任老师。请问,小明今天怎么还没有来上学呢?” “哎呀,他爸爸没有及时与你沟通吗?被他爸爸带到工地上体验一下生活了。真是不好意思,待会儿他爸爸可能与你联系了。”他妈妈很是歉意地说。

我赶忙与孩子的父亲取得联系,“您好,老师。我是想让孩子来看看工地上大人们是如何的辛苦工作,顺便让孩子来做做简单的体力劳动,比如搬些小石头、器材等,这样孩子才能知道学习的重要。不然,他永远也体会不到劳动的辛苦。两小时后,我会将孩子送往学校。给您添麻烦了,不好意思。”

放下电话,思索良久。教师的工作岗位没有轰轰烈烈,有的只是平平淡淡、涓涓细流,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没有鲜花与掌声,但是我们却是塑造人的工作,用我们的“爱”润泽每个孩子,而每个家庭状况的迥异造就了每个不同的孩子。小明是一个学习、生活上比较懒散的孩子,由于父母平常比较忙,也无暇多顾到他的学习生活。家中的饮食、起居都由爷爷负责,如果在这其中出现有什么问题,父母也没有细心的察觉,或者即使教察觉了教育一番就了事了。在孩子屡犯不改的同时,他们也在寻找改变孩子的方法。但是,我想站在教育工作者的立场我所思考的是,爱,不是放在嘴上、饮食上,应该讲究智慧。

一、爱的基石:真情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只有用自己的真情感动孩子的心灵,孩子才会敞开心扉与你交朋友、与你交心。在与小明妈妈的交流过程中,在家里小明对于妈妈的话犹如过耳旁风,拿她妈妈的话来说:“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对于爸爸,他显得很拘谨。在爸爸面前他一言不发,因为他害怕爸爸弄不好会揍他。对于这样的家庭情况,我很清楚,爸妈没有走进孩子的内心。慈母太“慈”,严父太“严”。其实设身处地地为孩子想想,在这样的家庭中孩子没有安全的需要,没有真正被满足爱的需要。当小明到学校后,我们正在上课,他显得很难为情。我没有流露出一丝异样的表情,示意他坐在位置上,准备上课。下课后,我找到小明,问他今天怎么这么晚来上课?他没有与我过多的交谈,只是淡淡地说爸爸有事耽误他了。我知道这是孩子的自我保护,我没有继续追问下去。

到了中午时分,我与小明在学校长廊的板凳上进行了一次促膝谈心。我首先告诉他我小时候是多么的调皮,但我愿意听老师的教导,父母的话。我很明确的告诉小明,我很喜欢你,喜欢你的诚实、善良,劳动时凡事都干在同学们的前面,有小男子汉的气概。孩子其实很敏感,从老师真诚的话语中能感受到老师对他真诚的关爱。然后我将话题引入到晚来事件上来,我问小明:“你觉得爸爸妈妈对你怎样?相信老师会保密。”孩子回答我说:“很爱我。”“那你怕爸爸吗?”他不吭声。“我觉得爸爸挺关心你的,是吗?”此时孩子流泪了,我知道孩子此时的心里肯定很委屈,我应该将他把心结打开。“你知道爸爸今天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吗?”“让我知道工作的辛苦。”“是啊!可怜天下父母心。可能爸爸在处理问题方式上过于武断了,但你要理解爸爸的心。”接下来我与孩子讲了他爸爸上阶段带他一人去西藏旅游的事,让他深深地感觉到父爱,同时我也与他讲了小时候我被我父亲挨打的经历。听着听着孩子一颗紧绷的心放了下来,脸上有了笑容。我知道我用我的真情感动了眼前的孩子,用我的尊重让孩子感受到了真爱。

小明的父母让孩子去工地上干些杂活,细想他们也在寻找一种能改变孩子的方法,但这个方法或许是站在自己为人父母的地位上强制性地让孩子去感悟、去实地比较,但他们的地位过于高高在上。没有走进孩子的心里,甚至没有走近孩子的面前,这效果会对孩子心理产生阴影。我真诚的关爱此时像在山谷中的回音,回荡在两岸岩壁上,同时击荡着孩子久封的心门。那回音是心与心的震荡、心与心的碰撞啊!正如“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呀!

二、爱的方法:智慧

“捧着一颗心来,不待半颗草去。”讲的就是教师对学生全身心的付出自己的爱。但师爱不是溺爱,无节制、无原则的爱。爱,需要讲究技巧。

在与小明交流完这件事之后,我在班级中仍不露痕迹,当同学问起时,也没有告诉同学们真实的原因,只是轻描淡写地说小明爸爸有事耽误了送他来上学。余下的日子里,我就抓住孩子在课堂上一个举手的进步、值日时一个认真的工作表扬、激励。开始,小明对于老师的表扬,可能没有太大的起色,有一点小进步,我不仅在课上进行表扬,下课时我会装作无意识走到他面前微笑着说:“今天你很棒哦!”一次次老师的赞扬犹如不断强大的磁场吸引着孩子不断走向你所希望的方向。几天一下来,我发现了小明他的变化。上课时小明的眼睛会一直盯着你,会时不时地向你展示他羞涩、甜美的笑容。

在我们的班级里,有一种公约就是哪一位同学那个星期进步最大,他就能获得带领路队的权利。那一次,班队课上我有意的引导,同时孩子们对于小明这个星期的表现他们有目共睹,他很有幸被同学们选为做路队长。当选的那一刻,他显得很羞涩,我知道他的内心是非常激动的。因为每个孩子都非常相当希望做路队长,因为在各位家长面前带领放学,对于同学们来说这是至高的奖赏。放学带完队之后,我十分赞赏地告诉他:“小明,作为路队长学习上、生活上会越来越棒哦!因为现在开始你也是大家学习的榜样!”

正如教师“期待效应”,孩子一周家作做的非常认真,我将他的作业本在同学们面前展示、表扬,使孩子找到了自信,成功的喜悦感溢满周围。教室里我也欣喜地发现,小明下课主动地与孩子们玩了,大课间活动时越来越多的同学找小明一起做游戏了。小明此时已经成为同学们重要的玩伴。我在班级中开展了小组竞赛活动,不管是学习、在校的日常生活也好,都采用小组竞赛的方式进行。这样的小组合作有利于培养小明的团体精神,同时也可以利用团队合作的力量给予小明前进的动力。

除了在班级中采用班级同学合作的力量促进小明前进,同时我也利用家校沟通的方式来督促孩子前进。我想,家长也是需要表扬的,首先肯定他们的辛苦,同时每天我都将小明的点滴进步写在孩子的《家校联系本》上。这样家长对于孩子在学校的表现了解非常清楚,同时家长也可以将小明在家的表现写在《家校联系本》上。这样家校合作中肯定孩子的进步,双管齐下,效果很好。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爱是一种最伟大的情感,它总是在创造奇迹,创造新的人,创造人类最伟大的珍贵的事物。”赏识、鼓励带来小明前进的动力,这种赏识、激励能产生无穷的力量,创造出真正的奇迹。

三、爱的高度:期待

上帝给予孩子们特殊的权利就是允许孩子们犯错误。孩子的成长过程就是不断地犯错误、改正错误的过程。在教育过程中,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有时应该停下脚步等一等我们的孩子,应该蹲下身子与我们孩子一起看看、分析分析孩子所犯的错误,这样可能我们会以智启智,真正走进孩子的心灵。

小明在学习生活中有着前进的动力,但这种动力远不能使孩子像大人一样有着强大的自我约束力、自我控制力。大约两、三个星期之后的双休日,孩子进校后我就发现不太对劲,晨会课上不敢看我的眼睛,总是在回避我的目光。多年的班主任经历告诉我,这孩子可能又开始“旧病复发”了。我没有深入地当场追究,而是单独找他,了解了原因。原来是因为父母这个星期都不在家,爷爷带他去了老家,他一时贪玩,就忘记了写作业。我也知道如果处理不好,孩子会慢慢地还原到以前的样子。我当时就对小明说:“孩子,我知道你对家作的事情一定感到非常内疚。因为在老师、家长、同学的眼里,我们的小明是一位学习自觉、进步特别大的学生,在我们心中你有很大的威望,特别是同学们的眼中,你更是积极进取的榜样。我想,你现在肯定知道该怎么做了,是吗?”小明很难过,当时就流下了眼泪,表示要好好地表现。

之后的几天里,确实表现尤为优秀。作业认真做了,与同学们一起值日时也非常认真。但孩子毕竟是孩子,好了几天后,又开始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是,我们不能对他失去信心,我们应有一颗宽容的心对待孩子犯的错误,这样孩子会感觉到老师像妈妈一样能真正的关心他们、爱护他们。有时小明还会对于自己的过错,表现的在老师面前很懊悔,但是一转身,当他离开我们的视线时,他们会将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忘到九霄云外去了。这时,我想我们该有的不是暴跳如雷,对孩子如雷灌顶的呵斥,对孩子失去自己的耐心,甚至对孩子失去自己的期望。

师爱,是一种等待,更是一种守候。现在的小明,学习自觉、工作积极、努力进取,最主要的是他融入我们这个大集体、大家庭。他能感受到爱,并在爱的引领下茁壮成长。

作为一名教育者,我们必须深知,每一个孩子都是唯一的、都是纯美的,需要我们用爱心去浇灌这些带着珍珠的花骨朵儿。这些花儿需要我们用爱来润泽,师爱,可以传递爱,更能创造爱,升华爱,而智慧的爱能产生心灵的对话、思维的碰撞、人格的塑造,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在我们的教育之下,有着发明家、科学家、社会活动家„„让我们学做智慧之人,用智慧之爱期待每朵鲜花的盛开,营造有痕的师爱,无声的花开。

师爱无痕 花开无声

班主任教育故事:师爱无痕,花开无声班主任工作日志

润物无声 师爱无痕

师爱无痕润物无声

师爱无声

成长有痕,寂寞无声

师德演讲稿大音希声师爱有痕

花开无声

花开无声

师爱无声演讲稿

《花开无声 师爱有痕.doc》
花开无声  师爱有痕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