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的研究报告

2020-03-01 17:47:27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的调查报告

——达川区檀木小学贺嫒萍、冯利华

近期,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在轰轰烈烈的开展着。自从我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动员大会以来,我认真学习了习总书记在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及省、市、区委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各项会议精神。从学习中感受到自身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作为最基层的一名普通教师,我利用实践教育活动这个平台,与我校留守儿童进行了面与面、心与心的交流,针对他们的教育现状、生活状况我做了一简单的调查,下面我就对调查情况做一些简单的分析和总结,同时谈谈我个人的一些心得。

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和城镇化建设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壮年为了生计进入发达地区打工,因为自身的一些限制,无法将子女带到城市里念书,所以就由此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群体——农村留守儿童。比如我校三年级二班,总共61人,就有一半的学生是留守儿童。作为该班的班主任,我重点关注了他们的教育和生活方面的情况。

一、教育方面

檀木镇位于达州市达川区东部,属开江、达川区、宣汉三县交界处,属于丘陵低山地带,由于自然原因,交通不便,经济相对落后,大多数青年留下老人孩子在家外出打工,一年也难得见上一面,小孩年龄大多在5—10岁左右。有些学生因为上学路途

遥远,往往要翻山越岭,所以碰上天气恶劣的时候,很多学生就不能来校上课。就造成了实际上课人数的相对不确定性。就存在教学不同步,教学难度增加等问题。其次我校设置了语文、数学、品德、音乐、体育等课程,尽最大努力让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同步全面发展,缩小与他们的差距。但这种差距又是明显的,因为从教育的角度上看,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不亚于学校教育,又特别是孩子的幼年阶段,家庭教育甚至超过了学校教育。而我校相当大一部分孩子的家庭教育几乎都是空白。我总结了几点:一是由于父母都在外务工,他们对子女的教育就无从谈起。二是农村劳动力外流,剩下的老人文化程度较低,加之忙于家务,根本就无暇顾及孩子的教育。三是有些村民朋友的观念是将孩子交给学校就放心了,这种观念比较落后。这样一来,既加重了学校老师的负担,又使得学生的学习效果得不到提高。再次是我校师资力量较薄弱,就存在教学时间不充足,教学方式不到位以及对学生的了解程度不够,所以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

二、生活方面

一是由于父母外出打工,留守儿童在家都是由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照看,在校由老师监管。除了正常的吃饭之外,他们几乎得不到其他营养的补充,即使有,也存在很多的不科学性。回到家中,存在很多安全隐患,比如饮用水没有经过任何消毒措施,居住卫生状况较差等方面。二是由于长期不能与父母生活在一起,得不到父母的关心和关爱,他们的亲情观日益淡薄,有时候

对人常常表现得冷漠、疏远。不像城市里的孩子那么大胆、活跃。他们一般都不善于表达、倾述,容易形成自卑的心里,父爱母爱的缺少更容易给他们留下心里阴影。三是父母常年在外,感觉愧对孩子,就用物质、金钱对还在进行补偿,有时就让一些孩子养成了乱花钱相互攀比的坏毛病,道德观念逐渐发生了偏移。四是有部分儿童放学回家后,还要承担很多农活和家务事。这就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生活状况。甚至有时让他们产生了厌学、弃学、学习无用的滑坡思想。五是由于农村居住条件相当较差,孩子免疫力较弱,老一辈对疫病预防的思想理解不到位,使得很大一部分学生的卫生健康上存在缺陷和隐患。

农村的现状让许多农民工子女不得不提前体味人生的艰辛,而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使他们本来就崎岖不平的求学之路变得更加艰难。我们作为党的一员,更要积极关注基层,关注孩子,关心社会弱势群体,应该让本在同一个蓝天下的孩子接受和城市儿童一样的教育,一起茁壮成长。下面我就我校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提几点个人心得。

(一)政府的主导作用要加强,切实负担起主导责任。政府要尽快整合现有教育资源,合理划分教学单位,对于人口相对集中的场镇,增加教学设施和师资力量,增加财政支出,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最大限度的减轻农民工子女的负担。其次,大力发展区域经济,千方百计增加收入,增加吸引力,就业增加了,相对外出人员就减少了。使农村剩余劳动力留在本土,可以让他

们得到与自己劳动付出相符的经济收入,同时也可以让他们的子女与城市的孩子一样拥有平等的受教育环境。

(二)乡镇中心学校是留守儿童教育管理主体。本级中心学校一是要把本区域的留守儿童底细摸清,建立留守儿童档案。二是建立健全留守儿童教育和管理机制,充分发挥留守儿童之家的作用,并加强与留守儿童父母的联系,每月定期通电话,确保家长随时知道孩子的教育情况和动态。三是加强责任监护人的培训,提高他们的学习辅导能力,充分发挥其家庭教育作用。四是提高教师的思想认识和服务意识。要随时掌握本班学生的生活、思想、学习状况。及时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指导和帮助,不能让孩子产生不必要的烦恼和社会阴影,正确引导孩子面向社会、面向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三)强化社会关爱。首先要充分发挥政府宣传指导,切实加强正确的舆论导向。其次是要发挥共青团、妇联、工会组织优势关爱留守儿童,并广泛争取社会爱心人士的捐赠。再次是要加强与社会的交流,使孩子们养成活泼大方的好习惯。

三年的基层教学经历让我对社会基层、贫困地区的教育面貌有了最直观最细致的认识,虽然不能得出重大成果,但仍让我受益匪浅。孩子是国家的未来,是祖国的希望。而庞大的留守子女群体,已成为我国严重的社会问题。据估计,我国现有留守儿童数量已超过6000万,这个数字还大有逐年增加之势,他们的教育与生存状况,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

颈。而我区教育系统的留守子女教育现状问题与我区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幸福达川目标形成了鲜明的发差。所以迫切需要政府、社会、教育等部门的积极反应和配合,确保让每一位孩子都得到良好的教育,正如温总理所说“同在蓝天下,共同成长进步”。教育是民生之基,只有把基层教育质量提高了,才能为我区经济的发展提供新生力量,才能为全区“推进三大战略,实现五区目标”提供坚实的基础和保障。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的研究报告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的调查报告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的调查报告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的分析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分析思考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

留守儿童教育现状3

留守儿童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及其策略研究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的研究报告.doc》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的研究报告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