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心得

2020-03-03 13:52:34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心得

这学期我学习了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通过听各位知识渊博的老师的讲解,我对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有了一个系统的理解和比较深刻的体会。总体来说,我主要学习了这几个方面的内容: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对社会科学研究具有直接指导作用,以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实践观为基础,融合传统社会科学方法论中人文科学方法论和自然科学方法论。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为解决中国现实问题提供了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论,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解决现实问题都离不开实践的科学方法论。

十九世纪中期,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比较完备的历史唯物主义哲学方法。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又叫做历史决定论,或者生产决定论,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而且,我们认为历史唯物主义就是人类认识和研究社会最科学、最完备的方法论。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也不同于一般的哲学方法论,他在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历史观的基础上形成,对现实社会科学研究具有直接指导意义。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基础,为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提供了一般的方法论指导,而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是历史唯物主义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具体化。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作为一种具体的方法论,不同于历史唯物主义这一般的哲学方法论,它是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历史观的基础上形成的,对于具体的社会科学研究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历史唯物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之间是一种一般和个别、指导和被指导的关系。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基础,它为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提供一般的方法论指导,而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是历史唯物主义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具体化。历史唯物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是处于不同层次的两种方法论,它们对于具体的社会科学研究都具有指导作用但历史唯物主义对具体的社会科学研究只具有总体而间接的指导作用,而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对于具体的社会科学研究则具有直接指导作用。因而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是联结历史唯物主义和具体的社会科学研究的中间环节和桥梁。

对于具体的社会科学研究具有直接指导作用的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

既不同于传统社会科学方法论,也不同于作为一般哲学方法论的历史唯物主义,它是在积极扬弃传统社会科学方法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历史观(其核心是具体的社会实践观)为基础,通过融合传统社会科学方法论中人文科学方法论和自然科学方法论、方法论个人主义和方法论整体主义构建而成的。

社会科学方法论是相对于自然科学方法论而言的。所谓社会科学方法论,是指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这种方法论是建立在社会科学研究的各种方法之上的,它除了论述这些方法之外,还要进一步阐明这些方法的客观基础、本质根源、基本特征及其运用的原则。如矛盾分析法,不仅要介绍矛盾分析法的内涵和形式,而且要论证其赖以立论的客观根据及其运用的基本原则。社会科学方法对于人文社会科学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但这些方法只是研究的指南,而不能代替具体的研究。同时,方法是多样的,也是相互为用的。世界上没有一种万能的能解决一切问题的方法。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科学方法论是一个创造性的开放体系,人类在社会认识和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一切合理的方法,马克思主义都应该积极地予以借鉴和吸收。贯彻在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中的基本原则包括如下几点:

第一,客观性原则。按照人类社会的本来面目来认识和理解人类历史,这是任何社会科学方法论的首要的前提。尽管我们永远不可能把握纯而又纯的社会客体,但是,客观性的要求却是绝对必须的。

第二,主体性原则。这一原则要求我们,一要注重从主体的维度去观察社会客体;二要注重把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结合起来;三要注重坚持群众史观,反对英雄史观。

第三,整体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实质上系统性原则。系统性原则要求我们从系统的观点来观察人与自然的关系,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系统性原则要求我们从系统的观点来看待人个与社会的关系,坚持集体主义的精神。系统性原则要求我们局部和整体的关系,树立全局性的观念。

第四,具体性原则。具体地分析具体情况,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这是因为,真理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因此,一切要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离开了一定的时空条件,我们就无法作出正确的判断。

第五,发展性原则。这就要求我们用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观点去观察和分析

问题,反对用静止和孤立的观点去观察和分析问题。在认识社会现象的时候,要善于从合理性中发现不合理性,从不合理性发现合理性。“辩证法要本质上是批判的和革命的”,批判性是发展性原则的必然要求。

当代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正处在它的扩展阶段,向多学科扩展,向交叉学科、新兴学科扩展,向自然科学扩展。这对我国社会科学的发展来说,既是一个挑战,又是一次发展的机遇。面对这个挑战,能否抓住这个机遇,服务于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实践,作为它的理论先导、经验总结和科学论证体系,中国新的社会科学体系,必将要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石和核心,吸取世界社会科学的现代化的、科学的内涵,取得新的进展,构筑新的建构。既要努力重新学习马克思主义、真正掌握其精髓,又要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新的伟大实践和民族文化结合,加以发展;既要继承原有社会科学体系,又要创建发展新的体系;既要坚持开放政策,吸取国外对我们有益的现代化的科学的文化营养,又要继承民族文化传统;既要对前者进行“幸来”、批判、改造、吸收、归化的工作,又要对后者进行发掘、整理、剥离、批判、优化的工作。最根本的是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科学研究紧密地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实行改革、开放、搞活的实践结合起来,取得源头活水,方得葆其青春生命。

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我从中学到了很多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潜移默化地扩大了视野,加深了思想的深度,帮助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和方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具体的方法论有:

第一、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物质决定意识物质是以运动和时间空间的形式存在的。我们一切都要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因为物质世界在时空中不断地运动变化与发展客观实际一直在不断变化发展,所以,认识和实践都要从一定的客观实际出发。这启示我们要在研究过程中要以实践为基础,发扬实证主义的精神,深入到社会中进行调查研究。

第二、社会系统研究方法。联系是普遍存在的。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由各个要素与过程相互联系而形成的。世界的整体性就要求我们不但树立整体观念和全局思想,还要分析事物的因果联系。联系的普遍性原理告诉我们要整体地研究社会,不可片面。要用普遍联系的观点来看待各种社会现象,分析其

原因。

第三、社会矛盾分析方法。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不同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的诸要素之间存在对立统一的关系,即矛盾。事物运动变化和发展的源动力是矛盾对立面的相互影响、推动 、透与转化。矛盾的观点告诉我们,在研究社会科学时,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要用运动和发展的观点看待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

总而言之,马克思主义理论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极强的指导作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因此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指导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分析并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具体问题,使学生在加强自身思想素质建设的同时,能够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了解现实社会的状况。总的来说,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是培养高校人才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精神的基础条件。

我们研究生学习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这门课程更是具有深远的意义。我们现在处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很容易受到不良思想和消极的社会现实的影响,形成对社会、对他人的一些错误观念并导致错误的行为。通过学习这门理论课程,有利于我们树立对社会主义的信心,坚定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树立科学的世界观,真正树立起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自觉地把自己培养成为德才兼备的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掌握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是我们进行研究和学习的重要基础,用科学的理论方法指导研究思路,对提高研究成果的科学性,具有重大意义。使我们认识到了正确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树立正确的学术理想,逐步形成社会科学研究的正确方法。使我们关注当代中国和人类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关注国内外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重大成果。使我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提升,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在学术创新和发展中的重大作用在这门课程结课之际,同时要对我们的授课老师表示感谢,感谢他们在这门课程上不厌其烦的对我们耐心的讲解,使我们更进一步的理解了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心得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思考题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学习心得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教学大纲

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学习体会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学习心得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外语整理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课程感想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附:心得体会)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心得.doc》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心得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